改革开放后的脱贫工作(启航新征程改革风来春满园)

来源:泰安日报-最泰安

中华泰山网讯(泰安日报社·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秦浩 魏宁)千顷良田绿,一片樱桃红。5月的徂汶景区徂徕镇樱桃园村,正迎来丰收。脸上洋溢着喜悦的果农正在树下不停忙碌,将一颗颗诱人的大樱桃从树上摘下。在不远处的许家庄村,成片的梨园枝叶繁茂,这里培育着远近闻名的黄金梨。纵览全镇,一种绿油油、红彤彤的活力正在这片生机勃勃的土地上涌动着。

改革开放后的脱贫工作(启航新征程改革风来春满园)(1)

(通讯员供图)

这一切都源自20世纪70年代末那场改变了中国农村和农民命运的改革。1978年,改革的春风在中国农村大地劲吹,唤醒了泰安亟待发展的农业。在包工到组、联产计酬生产责任制政策试点工作的推动下,当时的徂徕公社不仅实现了粮食产量大幅增长,群众生活也显著改善,被国务院农村政策研究室列为直接联系点,新华社、人民日报记者曾多次踏上这片热土,使得泰安推行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改革受到了全国关注。就这样,生长在徂徕山下的人们带着那股敢闯敢拼、不服输的劲儿,用双手创造了幸福。这片曾经孕育了丰厚自然人文遗产和革命历史传统的土地,在农业生产责任制改革推动下重新焕发了活力,也掀开了泰安农业、农村改革新的一页。

好政策点燃农民积极性

“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差一个样。哪怕带着锄头在地里坐一上午,只要出工便记工分。”谈起“农业学大寨”那个时期,先后担任过许家庄村团支部书记、生产大队大队长、村支部书记的张乃实颇有感触。张乃实回忆,那时候群众干活没有积极性,劳动效率得不到保证,粮食产量自然提不上去。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改革的春风吹遍广大的中国农村。1979年,泰安地委提出,保障和尊重生产队的所有权和自主权、鼓励和引导社员种好自留地、加强经营管理,决定在徂徕公社进行包工到组、联产计酬生产责任制试点。在徂徕公社,生产队对作业组实行“五定一奖”的政策:定劳力、定地块、定成本、定产量、定工分,超产奖励。完成定产指标奖励超产部分的50%,达不到定产指标,扣罚减产部分的20%至30%。徂徕公社在包工到组的基础上,又认真实行了与社员岗位责任制相联系的定额管理:责任到人、责任到临时小组、评工记工分,按照实际情况分配任务,根据实际效果评分奖励。

张乃实说,包工到组、联产计酬的施行让徂徕公社实现了大丰收,特别是许家庄村,实现了由每年国家拨付4.5万公斤统销粮到连续16年向国家出售50万公斤小麦的“逆袭”。“由于村里粮食产量高,为方便村民交粮,后来经国家粮食部门认可,我们村还自行设计建造了一间可容纳50万公斤粮食的大仓库,每年年底国家都会来调拨。”张乃实说,生产责任制改革的施行也让村民的主食从地瓜面煎饼变为大白馒头,大家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了起来。

1979年春,徂徕公社全社共有246个生产队实行了包工到组、联系产量计算报酬的做法,占生产队总数的95.3%。在推行包工到组、联产计酬责任制的1979年当年,全社的粮食总产达到了2434.85万公斤,亩产499.5公斤,比1978年分别增长13.5%和17.6%。除了口粮之外,社员分配人均82元,比1978年增加了21元,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得以调动起来,集体经济迅速发展。

“甩开膀子”大搞农林产业

站在许家庄村的田间放眼远眺,绵延的良田一望无垠,平坦且宽阔。据张乃实介绍,这一切都是老一辈在徂徕公社期间改良农田水利的结果。“削平‘南城’顶,填平放牛湾”正是公社期间全村人众志成城改造地貌、修筑良田时的真实写照。1978年,当时的许家庄村地势南高北低,北部沟壑纵横,地势不平;南部“南城”位置则是一个大山坡,极大地限制了农作物的扩大种植,影响粮食产量的提高。“全村人咬紧牙,挽起袖子干,没有测量工具,就用脚步丈量,然后用小推车一点点把‘南城’的山坡挖平,再用挖来的土填村里的湾。”张乃实回忆,他们大大小小填了10多个湾,每个湾面积平均大概2000平方米。

除此之外,当时的大汶河畔有大片的滩涂泥地,因为无法种植作物,一直闲置,聪明勤劳的许家庄村人把填沟未用完的土运到这里,在大汶河边重新塑造了一片30余公顷的良田。张乃实说,当时他们还特别聘请高级工程师前来,听取先在这块地上种植美国沙拉杨的建议,以树养地,让堆积的落叶为土地增肥。果不其然,3年之后,许家庄村人民精心打造的这块“宝地”成了村里难得的肥沃良田。

1977年,计划外发展农副产品的行为仍然是不允许的。据樱桃园村支部书记刘长伟回忆,当时的政策方向就是田地里只种粮食,不允许发展副业。粮食生产由集体种,不允许户上种瓜、种菜、种花生。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给徂徕山农民带来了福音。全会上公布的《农业六十条》文件,提出“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允许农民搞副业,发展多种经营。与“五定一奖”政策同步,经济作物的绿色悄悄爬上山头。“‘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政策一到,樱桃园村发展林果业的优势便凸显出来了。”刘长伟介绍,当年为了增加山区种植面积开辟的大寨田和修建的水利设施,成为村里发展林果业的“聚宝盆”。从1977年集体生产队里栽上第一批果树,到1981年分了地之后农户新栽种经济林木……樱桃园村很快成了“花果山”。

新型农村再绽新彩

1980年,泰安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2年10月,泰安农村推行大包干责任制;1984年,以家庭承包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代替了“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人民公社体制……近年来,我市先后出台了相关政策文件,进一步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

近年来,徂徕镇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培育壮大特色林果,先后打造了黄金梨精品园、千顷大樱桃标准生产示范园和花卉苗木精品园。2018年,徂徕镇樱桃园村樱桃、板栗种植面积分别达到130余公顷,板栗产量超过50万公斤,总收入近500万元。2020年,徂徕镇各项经济作物樱桃、核桃、板栗、桃杏、黄金梨等加起来,全镇林果业总收入近1.4亿元。

据许家庄村支部书记崔玉怀介绍,2002年,许家庄村依托自身种植技术,新发展黄金梨种植基地33公顷。目前,村里已建成徂徕黄金梨产业基地,注册“徂徕黄金梨”国家地理商标,通过了绿色食品认证。整体来言,如今许家庄村的土地形成了三大种植区:黄金梨种植区、蔬菜种植区、粮食(苗木)种植区;建设冬暖式大棚26个、早春式大棚120个;种植有机蔬菜、西瓜、卷心菜等瓜果蔬菜107公顷。同时,许家庄村还引进了泰安煎饼食品有限公司,村集体年增收10万余元,解决了村内100余人的就业问题。“下一步,我们将借助乡村振兴的机会,探索‘现代农业 产业加工 电子商务 文化旅游 教育康养’的三产融合模式。”崔玉怀说,同时,他们会依次建立起果蔬精包装车间和冷藏保鲜库,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建成现代农业园,实现“文化增内涵,旅游增效益,研学增人气”的旅游增富路子。

接下来,徂徕镇将聚力抓好“基层党建、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企业培育、乡村振兴、旅游开发、民生事业”等7项重点工作,迈出乡村振兴新步伐。

倏忽四十年过,岁月换了新颜。从靠国家接济到自给自足,从单一贫瘠到多元富腴,徂徕山下这片浸润着历史传统与革命精神的土地,在改革的推动下实现了命运的转折。徂徕人身上展现出的敢闯敢干、锐意进取,不畏艰险、争先奋斗的开拓精神,正是广大泰安农村在那个变革年代作出战略选择,进而改变整体面貌、整个历史进程的最真实写照。

本文来自【泰安日报-最泰安】,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