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人王进喜是个怎样的人(铁人王进喜的另一面)

来源:中国石油报

提及大庆,我们总绕不开王进喜这个名字,铁人王进喜纪念馆也是我们必打卡的地方之一。当你走进铁人王进喜纪念馆时,不知道是否会被其中的展品所感染,被带回那个为油而战的峥嵘岁月?

对于小编来说,有一类藏品最具特色,那就是——铁人王进喜的遗物。透过这些藏品,王进喜的形象逐渐变得真实且鲜活起来。尤其是以下几件藏品,让小编的印象尤为深刻。

铁人王进喜是个怎样的人(铁人王进喜的另一面)(1)

他其实是个学霸

不知这样说是否有失偏颇,但在小编的印象里,那个年代的大多数英雄似乎总带着一股“草莽”劲儿,要让他们伏于书房桌案吟诗作赋,那便是难于登天。不过,这也正是王进喜的迷人之处。

众所周知,王进喜在一开始可是斗大字不识一箩筐。可是别急,他到后来,不仅能阅读书刊报纸、作会议记录、起草文稿提纲,而且还能在各种会议上作长篇报告!那到底是什么激励了他呢?

铁人王进喜是个怎样的人(铁人王进喜的另一面)(2)

原来,自从他参加大庆会战,并当了大队长后,自感文化水平低下,为了进一步迎合工作需要,开始以“识字搬山”的精神,刻苦学习文化知识。无论平日工作多忙,他都要挤出时间学知识,学钻井理论,学领导的讲话精神,一学就学到了深夜。甚至有人开玩笑道:“你又不是学生,干嘛那么认真?”他回答道:“学习也像打井一样,井要一尺尺的打,字要一个个的认,不认真哪行?”

铁人王进喜是个怎样的人(铁人王进喜的另一面)(3)

王进喜的笔记本

于是,他经常用笔记本记录一些钻井工作、会议精神和领导讲话。当遇到不会写的字时,他便以谐音字和图画符号代替。当看到这些歪歪扭扭的字迹和“小图画”时,小编感受到了这位执拗硬汉中的可爱一面。

这股“学霸”精神,小编必须点个大大的“赞”!

他的爱好是听秦腔

你知道吗?王进喜其实是个不折不扣的秦腔迷,经常是一听就入迷,更是会时不时地吼两嗓子。在会战时代,井打到哪里,他就哼唱到哪里。粗犷豪迈的腔调一起,这位西北汉子便精神抖擞,斗志昂扬。

铁人王进喜是个怎样的人(铁人王进喜的另一面)(4)

王进喜的秦腔剧本

在1960年8月里的一天,大雨滂沱,下个没完没了。1205队的井场遭殃了,积了有半米深的水,而原来的简易值班房也不能再使用。怎么办呢?王进喜就带人用枕木垒起了个台子,再把4立方米大的铁槽子水池侧翻了过来,立在上面当值班房。

这时,一个工人打趣儿道:“队长,咱这值班房多像个舞台呵!你给我们唱段秦腔呗?”王进喜也不推辞,就此唱了起来:“咱们05队总动员,誓与老天争时间······”

就这样,顶着磅礴大雨,伴随着他即兴而唱的秦腔,大家干得比平时还要得劲儿!

他可没少研究钻头

王进喜没事就在井场与队友们一起鼓捣钻头,以提高钻井质量、加快钻井速度。

铁人王进喜是个怎样的人(铁人王进喜的另一面)(5)

这个钻头,就是王进喜带领1205队打第一口井时所用过的 “三刮刀”钻头。也正是这个钻头,见证了当年王进喜和他的工友们,用5天零4个小时打完了一口井,创造了当时大庆钻井生产的新纪录。

不过,钻井的期间,还曾发生过一些小波折。记得当时钻到70米左右的时候,突然发生了井漏。大家个个都精神紧绷,挑水的挑水,扛冰的扛冰,迅速地往井场运水。不过所幸的是,经过一场苦战,大家很快战胜了漏层,恢复了正常的钻井工作。

铁人王进喜是个怎样的人(铁人王进喜的另一面)(6)

可到了第三天傍晚,眼看就要钻到千米,突然灯火全灭,一片漆黑。大庆的冬,朔风凛冽。王进喜手握刹把,脚踩离合器,凭着手上的感觉,还有钻头和转盘发出的响声,来判断钻机负荷、钻压大小和井下情况。就这样,随着钻杆的飞旋,进尺终于破千米,用5天零4小时就胜利打完1200米多的设计井深,实现了“3天上千,5天完钻”的目标。

他喜欢一个人吃饭

这个有些发黄发旧的炒面袋,高33厘米、宽18.5厘米,是用一条毛巾对折缝好,上面用一条绳子穿起来做成的。看着很不“起眼”,背后却隐藏着满满温情。

铁人王进喜是个怎样的人(铁人王进喜的另一面)(7)

1961年,是我国三年自然灾害最困难的时期,会战职工的粮食定量很低,这导致很多人都填不饱肚子。

为了不给井队增加负担,王进喜叫老伴儿把苞米面炒好,再装到这个袋子里。无论井队搬到了哪儿,只要一到饭点儿,他抓把炒面、用开水一冲,就是一顿饭,从不吃井队的饭菜

井队的干部和工人看不下去了,就打来饭菜端给他吃。结果可想而知,他倔强得很,一筷子不动,说道:“现在粮食定量,一人一份,我吃了,你们吃什么?”

铁人王进喜是个怎样的人(铁人王进喜的另一面)(8)

在那个艰苦的岁月里,王进喜就这样一直坚持带着这个“布袋子”上井,用炒面充饥。有时炒面袋忘拿了,他就借故走开,饿上一、两顿。

人们都用“同吃同住同劳动”来褒扬下基层的干部。可王进喜下井队,同工人干部干在一起、睡在一起,却从不吃在一起。

一件件充满记忆的老物件,诉说着一个个动人心弦的故事,也让小编看到了王进喜的另一面。

在光环之外,王进喜不再只是一个人人传颂的时代楷模,更是一个有人性、有血性、有个性、有生活、有温度的人。他生生学会了认字写字,他也有热爱一生的爱好,他注重兄弟情义,他拥有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也正是这个淳朴真实、有血有肉的王进喜,喊出了“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铮铮誓言,带领1205队的铁汉子们人拉肩扛起了60多吨重的钻机,硬是在大庆这片荒原大地上打出了个大油田。

文、摄影:王薇

素材来源:大庆油田 铁人王进喜纪念馆

平台编辑:王聪 李博 杨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