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结婚跨火盆的诗句,两首古代新娘子在洞房吟的趣诗

前几期里和大家分享了几首有趣的洞房诗。其中有来自《诗经》的《绸缪》,写得是喜气洋洋;也有出自苏轼、纳兰性德等名家的经典,写得很是肉麻。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也是两首洞房诗,诗的作者很特殊,她们是披上了嫁衣的新娘子。

古代结婚跨火盆的诗句,两首古代新娘子在洞房吟的趣诗(1)

出嫁是一个女人最重要的一天,盖着红盖头的新娘子内心是紧张而又幸福的。入了洞房,心中更是有千言万语想和丈夫慢慢诉说。可就偏有些亲朋好友不知趣,闹起洞房来没完没了,让人很无奈。不过话说回来闹洞房先秦汉代时期就有了,已经流传了2000多年,而且民间一直有闹洞房“三天不分大小”说法。所以碍于情面,新人们是有苦也不能说,只能默默地任他们闹腾了。但清代有位才女实在忍不了了,正好有人听说她有才让赋诗一首,于是她便吟出了首趣诗:

谢天谢地谢诸君,我本无才哪会吟?曾记唐人诗一句,春宵一刻值千金。

古代结婚跨火盆的诗句,两首古代新娘子在洞房吟的趣诗(2)

这话已经说得很明白了,其实就是调侃亲朋太闹腾了,提醒他们该走了。不过诗中说“春宵一刻值千金”是有误的,这7个字出自苏轼的《春宵》一诗,而非唐人。而且最开始这7个字也不是现在我们理解的意思,这是苏轼夜里在花园赏花时所写,是说夜晚风景好值得大家珍惜。不过这首诗一念出来,亲朋只能会心一笑,然后默默地离开,才女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古代结婚跨火盆的诗句,两首古代新娘子在洞房吟的趣诗(3)

与清代这位才女相比,接下来的这位宋代才女就更有趣了。民间有传这段趣事的主人公是李清照和赵明诚,但在典籍中暂没找到相关记录能证明这一点。这对新人是对才子才女的组合,新娘子打算考一考丈夫,于是便表示自己要出首字谜诗,对方能猜中,方可就寝。她的诗如下:

古代结婚跨火盆的诗句,两首古代新娘子在洞房吟的趣诗(4)

三面有墙一面空,妙龄裙钗住其中。

有心和她说句话,可恼墙外有人听。

很显然写这首诗有两个目的,一来是为了试一试新郎的才学;二来也是知道门外闹洞房的亲朋好友还在偷听,这是为了提醒他们该走了。作为一首字谜诗,这首诗是很成功的,因为它是以眼前的情形写下的,十分应景。虽然诗很成功,但却着实让新郎犯了难,他思来想去很久才想明白,原来这是一个“偃”字。

古代结婚跨火盆的诗句,两首古代新娘子在洞房吟的趣诗(5)

“三面有墙一面空”指的是“偃”字右边的框,眼前这洞房不也正是如此吗?“妙龄裙钗住其中”是右边的“女”字,也是指坐在洞房中的自己。“有心和她说句话”是将女子上面的“日”字改成了“曰”字,表示要说话。最后“可恼墙外有人听”指的是左边的单人旁。

但这还不是最有意思的,更妙的是这个谜底本身就很有深意。“偃”字在古代可以做三种意思用,一种是倒下,一种是通堰坝的“堰”,而最常用的意思是停止。这话其实就是说闹也闹够了,大家该停下来给新人们一点空间了。

古代结婚跨火盆的诗句,两首古代新娘子在洞房吟的趣诗(6)

因为亲朋好友闹洞房不肯走,两位才女写下了这两首趣诗,一首调侃亲朋,一首让新郎犯了会儿难,只能说才女果然不好惹,两首诗大家更喜欢哪一首呢?欢迎讨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