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学而篇每一则的感悟 读论语子路有感于

论语学而篇每一则的感悟 读论语子路有感于(1)

  •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平时的生活起居要端庄恭敬,办事情的时候严肃认真,对待他人要忠诚。就是去边远的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也是不能废弃这些原则的。”

论语学而篇每一则的感悟 读论语子路有感于(2)

孔子的这段话是递进式的

首先,他强调仁必须包括三点:

第一,平常生活之中保持庄重。我们在工作中、处理重要事务时通常能够保持庄重,但是在生活中,却很难时刻谨慎、庄重。

第二,对上司交代的事严肃认真地去执行。

这一点原本也是做人的一个起码的原则,但是,却很少人如此去做。

第三,与人交往保持诚信,这也是人必须遵循的一个基本条件。

其次,孔子强调真正的“仁”是不会动摇的。很多人在条件好、富足时,能够以仁义为行为准则,但是到了万事不如意时或环境改变时却无法坚持,这不是真正的仁。

真正的仁者是即使到了蛮夷之地,即使那里没有人遵循仁,也不放弃仁。应该说,孔子对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论语学而篇每一则的感悟 读论语子路有感于(3)

居处恭:在家里要恭敬

“居处恭”是说一个人平时居家要“恭”,心怀恭谨,哪怕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一定要谨慎。

要求人们平时在家里以礼相待,自觉遵循礼的准则,不可把在外一些坏情绪带回家。

在闲居时,恭默自处,严格要求自己。

不放纵自己,是一种境界。

居处恭

论语学而篇每一则的感悟 读论语子路有感于(4)

执事敬:做事情认真负责

执事要求人们在处理各项事务,敬是认真严谨、敬业。

敬业精神是人类的一种淳朴而伟大的美德。

从孔子的“事思敬、执事敬、修己以敬”到当下新时代倡导的“爱岗敬业”,从古希腊的《希波克拉底誓言》到近代勤奋努力的职业观。

古往今来凡是有所成就的个人和民族,无不拥有卓越的敬业精神。

在日常生活中,认真严谨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现代社会,发展迅猛,日新月异;同时,竞争异常激烈,各行业各领域近乎残酷。

若是没有一些综合素养,很难适应当下社会,很容易被边缘化,甚至有可能被淘汰。

执事敬

论语学而篇每一则的感悟 读论语子路有感于(5)

与人忠:与人交往要忠诚

“与人忠”。它是对“居处恭,执事敬”的另一方面的补充强调。

仁爱,它更多要求是一种付出。

古有“与朋友交,言而有信”的君子之谊,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卫国豪迈。

而从日常生活中来看,对朋友真诚的人,更能获取朋友的信任;

国家与国家之间,真诚以待,便能互惠互利。

由此可见,“忠”之重要。它是一种能使人维持高尚境界的品德。

在自己普通、平凡、具体的工作岗位中,应该做到尽职、尽责、敬业,保持良好的工作态度,做好本职工作。

论语学而篇每一则的感悟 读论语子路有感于(6)

“恭”、“敬”、“忠”是孔圣人对他的学生提出来做人的最基本要求,也应该是衡量人们品德水平的起码标准,作为德育教育的伦理道德,能够传承几千年,吸取精华,于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不无裨益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