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风云第19回(民国风云录17)

在接下来的半个多世纪里,袁世凯这个名字会一直出现在各个历史节点里,从未缺席,直到生命的终结。

在其嗣父仙逝后,他来到了北京,普通人无依无靠自己打拼,那叫北漂,不过他不用担心,二叔父袁保恒此时在京城做翰林院侍讲学士,也就是皇帝的老师;三叔父袁宝龄在不久的将来(1866年)也会做到内阁中书侍读,妥妥的一家读书人啊。在家风熏陶下,袁小四理应走上读书科举做官的三部曲,可能也会获取如同其父辈们的功名利禄,会如同流星般划过历史的夜空,因为即使如此阵容,在时空的镜子前也会如同一粒尘埃,淹没在书本的字里行间。

然而袁世凯却不走寻常路,如同许多豪杰一般,少年的他不是读书的料,在大户人家常规操作下,纳捐了监生(学历同秀才),终于在17岁那年回河南老家参加第二级的乡试(有兴趣的可参加16级科举制度),落榜,几年后再次发起冲击,依然不中,这说明两个问题啊,一方面,说明他的确不是块读书的料,至少是不适合读当时的书,另一方面,也说明可能相对还是公平的吧,公平到袁家这种家世显赫也不能轻易通过,所有自古以来,选拔人才是确保公平还是为国取材一直是在博弈,如同现今的高考,不管考什么,老百姓始终最关心的是一定要保证同一个尺度下的公平。

有诗云: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哈哈,用在此处不合意境的,只是觉得好多大人物未必读书读的很好而已。

对于平凡人来说,读书还是最好的途径,不过多年后,当在朝堂之下,面对老佛爷的询问,听着同僚们自信满满的说着:臣咸丰九年赐同进士及第出身等等诸如此类的低调炫耀的时候,还是羞红了脸。

不过他终究不是个平凡的人,如同亚历山大大帝面对没有人能解开的格尔迪奥斯绳结,说,用我亚历山大的方法解开吧,挥剑斩开绳结,袁小四也准备这么做,是领袖就得强硬,得不到的我就毁灭,是这样的吗?

民国风云第19回(民国风云录17)(1)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白头宫女说天宝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