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战国时期有关的事情四字成语(7.三个字的常见成语)

《读史聊成语》第三部分 东周春秋

与战国时期有关的事情四字成语(7.三个字的常见成语)(1)

东京奥运会吉祥物

新冠肺炎与奥运会

2013年9月7日雅克·罗格宣布2020年夏季奥运会的主办城市是东京。但是受到疫情的影响,计划于今年7月24日开幕的东京奥运会成了一个未知数。如果新冠肺炎在5月份的时候没有得到全面控制,那么2020年东京奥运会将被取消!我们一般把奥运会的举办方称为“东道主”或者“东道国”,这个词的意思就是当地的主人。中国传统文化中,客人叫做“西宾”的来由就是为了对应东边主人。“东道主”这个成语已经将近三千年了,他和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重耳密不可分。

与战国时期有关的事情四字成语(7.三个字的常见成语)(2)

三代不容的晋文公

晋文公重耳是晋献公的儿子,有个哥哥是晋国太子,还有个弟弟叫夷吾。晋献公是一代雄主,多次南北征战扩大地盘,史料记载“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他在灭掉骊戎之后,得到了美女骊姬。骊姬为晋献公生了一个儿子,她希望自己的儿子奚齐能继承国君之位。晋献公发现太子和两位公子都在暗地培养自己的势力,害怕他早年经历的公族斗争再次发生,借此机会对自己的三个儿子下手了,太子申生被逼自杀,重耳和另一个公子夷吾为保命出逃他国,立奚齐为太子,史称“骊姬之乱”。后来晋献公去世,大臣里克杀死骊姬母子邀请夷吾回国。夷吾害怕是个阴谋,借秦国兵马回国即位,杀了里克。他害怕重耳回国来抢夺王位,派人到处追杀,还好重耳命好,还遇到了不少贵人。夷吾死后他的儿子即位,史称晋怀公,他也害怕重耳回国,继续追杀。可怜的重耳被父亲、弟弟和侄子三代人追杀,在外流亡十九年,九死一生。

一女二嫁的秦晋之好

重耳流亡到了秦国的时候,他的人生开始转变了。夷吾和他的儿子曾经多次得罪秦国,使得秦穆公对他们心生怨恨。首先是夷吾回国的时候曾答应送给秦国河西之地,但后来推托不给;其次晋国旱灾的时候秦国卖粮食帮他们赈灾,之后秦国旱灾,晋国却拒绝卖给秦国粮食。这前两件由于夷吾的去世,秦穆公也就忍了,他还想着继续和晋国保持友好的关系。但是最后发生的事情,彻底激怒了秦国,也让重耳趁机得到好处。

夷吾的儿子公子圉在秦国当质子的时候,秦穆公为了笼络他,把女儿怀嬴嫁给了他。就像秦穆公取了晋献公女儿一样,秦晋之好得以延续。可是这个公子圉听说父亲病重之后,一个人偷偷跑回晋国,后来当上了晋国国君,也就是晋怀公。本来秦国还准备支持他的,这么一来,秦穆公转而支持了重耳。派重兵护送重耳回国当上了晋国国君。流亡十九年的重耳终于在六十二岁的时候得以一展宏图霸业,史称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

与战国时期有关的事情四字成语(7.三个字的常见成语)(3)

割股啖君

流亡途中的三国不敬

重耳流亡的过程中,大多数人因为他的身份都对他礼遇有加,唯独三个国家把他得罪的死死的。重耳带着赵衰、狐偃、介子推等几个随从跑到卫国的时候,希望能得到一些援助,没想到卫国国君卫文公,不愿意多看他们一眼,表示对他们没有丝毫兴趣。没有得到任何的帮助,他们一路上只能以野果野菜充饥。后来在路上重耳只觉得眼前一黑突然就晕了过去!按现在的说法应该是营养不良引发的低血糖吧。随从介子推从大腿上割了一块肉下来,与摘来的野菜煮成汤喂给他喝才算救了过来。这就是成语“割股啖君”的来历,后来重耳还专门为纪念他设立了寒食节。

他们一行来到曹国的时候,曹国国君曹共公根本就不想接纳他们,他唯一有兴趣的是听说重耳有着与众不同的骈胁(胁骨紧密相连如一整体),就趁着重耳洗澡的时候,在墙上挖了个洞偷看!重耳知道后觉得这个人非常恶心,心里头暗暗发誓,有朝一日一定要报复他。

在郑国的时候,郑文公对人说“从诸侯列国逃出来的公子们那么多,我们郑国怎么可能都会按照礼仪接待呢?”对他们不管不问,丝毫没有任何的礼遇,甚至还不停的催促他们赶紧离开。郑国国君的弟弟叔詹劝说郑文公,但是没有被采纳,于是再次进言说,重耳流亡还能带着这么多能人,未来一定会壮大实力的,你既然不愿意以礼相待,那就杀了他们吧,免得以后被报复。重耳一听说要被杀掉,立刻带着人逃跑了!

有仇必报的重耳

三国的无礼让重耳铭记于心,回国登基后就开始了报复的行动。首先借机援助被楚国进攻的盟友宋国,来了一个“围魏救赵”发兵攻打楚国盟友曹国和卫国,占领了两国大多数的土地,几近灭国。楚国不得不回兵来救,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城濮之战”,晋文公借助“退避三舍”的承诺,好整以暇有的放矢,赢得了战争的胜利,也征服了曾经对他无礼的两个小国。后来归还了他们的土地,卫国和曹国成了晋国的小跟班。而对于郑国,晋文公则是联合秦国一起围攻,兵临城下眼看就要亡国。这时候发生了一件事情,挽救了郑国,也给我们留下了“东道主”这个三字成语。

与战国时期有关的事情四字成语(7.三个字的常见成语)(4)

妙语退敌的烛之武

郑文公走投无路,只好向老臣烛之武请教解决办法。烛之武之前不得重用,推辞说自己年轻的时候都不如人,现在老了就更没用了。郑文公马上认错,并说现在亡国在即,请不要和我一般见识,救国要紧。当天晚上趁着天黑视线不好,烛之武叫人用粗绳子把他从城墙上放下去,悄悄地进入秦军营地会见秦穆公。

见到穆公后烛之武对他说,郑国和秦国中间隔着个晋国,把我们打败了得益的是晋国,你们秦国也不可能跨过晋国来管理郑国吧,这样既对你们没啥好处,反而让晋国独吞战国,这时不明智的。不如放过郑国,让郑国作为你们东边道路上的主人,以后有用得着的地方尽管吩咐,秦国的使者路过郑国,我们会尽量满足他们的需求。现在看起来应该就类似于美军的海外基地性质。秦穆公一听觉得他说的有道理,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并派杞子、逄孙、杨孙帮郑国守卫,自己率军回国。晋国将军想攻打秦军,晋文公阻止了他,并说了一番大道理,晋军也撤离了郑国。这便是“东道主”一词的来历,这个故事在语文课本上有收录,篇名就叫《烛之武退秦师》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左传》

译文:这样不行,要不是秦穆公,就没有今天的我。借助了别人的力量而又去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盟友,这是不明智的;以军容整齐的军队打军型散乱的军队,这是不勇武的。我们还是回去吧!

世人评价烛之武说他,五论救弱国,妙语退秦师。关于这段历史,大家还知道什么好玩的事情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