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克配音荷塘月色(经典回放第十九期一人千声)

经典回放第十九期《一人千声――毕克配音作品回顾专集》(3)

毕克配音荷塘月色(经典回放第十九期一人千声)(1)

各位朋友晚上好,欢迎大家来到经典回放节目现场,今天的第十九期经典回放节目,我们向大家推出《一人千声――毕克配音作品回顾专集》的上集。作为五十年代前期进入上海电影译制厂的元老之一,毕克老师在他几十年的配音生涯中为我们留下了数百部影视声音作品。毕克老师所塑造的角色从风度翩翩的上校到卑躬屈膝的奴仆,从足智多谋的侦探到四处流浪的逃犯,从老实厚道的铁匠到失去记忆的贵族,从冷静果断的医生到阴险歹毒的大臣,正角、反角、动画、旁白,毕克老师配来可谓游刃有余、无所不能。他创造的形象是如此栩栩如生、个性鲜明,几十年过去了,观众们依然忘不了他所配的杜丘、波罗和阿凡提,依然记得他那浑厚、沉稳的嗓音。

毕克原名毕德泉,1931年出生,1952年考入上海电影译制厂的前身上海电影制片厂翻译片 组,自此开始了长达数十年的配音生涯,他先后为约500部译制片及多部国产美术片、科教片配过音,后兼任译制片导演,九十年代以后还作为艺术顾问承担了培养上译厂年轻演员的任务,以及译制电影的审片工作。毕克配音的代表作有《阴谋与爱情》、《音乐之声》、《卡桑德拉大桥》、《追捕》、《远山的呼唤》、《尼罗河上的惨案》、《阿凡提》、《国王与小鸟》、《悲惨世界》等,他执导的《英俊少年》、《蒲田进行曲》、《死亡陷阱》等影片均获得很高评价,其中《远山的呼唤》获文化部1981年优秀外国译制片奖。1995年,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为毕克颁发特别奖,以表彰他为中国译制片事业做出的卓越贡献。2001年3月23日,毕克老师因病去世,享年七十岁。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聆听毕克老师的声音,共同回味他为我们留下的经典配音作品。

毕克配音荷塘月色(经典回放第十九期一人千声)(2)

高仓健篇

自七十年代末起,我们从电影中认识了高仓健和他那一系列冷峻、刚毅的形象,高仓健的形象,曾一度成为中国人心目中男子汉的代名词。而对绝大部分我国观众来说,毕克的声音就是高仓健的声音,在亿万人心里,毕克勿庸置疑地成为了高仓健的代言人,这一点,也得到了高仓健本人的认同。可以这样说,毕克的声音与高仓健形象的完美融合是我国译制片史上的一个典范。

请听唐理文的文章《高仓健与毕克》,原载于《电影故事》,由ECHO朗读。

高仓健和毕克

六月,在上海电影译制厂的放映大厅里,日本著名电影演员高仓健、吉永小百合和田中邦卫正在欣赏他们自己的作品:《幸福的黄手绢》、《兆治酒馆》、《海峡》等片段。

高仓健他们感到很新鲜,因为影片中的角色都讲起流利的中国话来了。也许是我们配音演员的巧妙招数,使日本客人心灵神会,高仓健不待影片映完,就连连向坐在他身旁的我国著名配音演员毕克举起大姆指。

高仓健和毕克虽然还是初识,但在银幕上的交往不算少了。高仓健主演的影片在我国公映的有:《追捕》、《远山在呼唤》、《兆治酒馆》、《幸福的黄手绢》和《海峡》。影片中高仓健饰演的角色全部由毕克配音的。

高仓健在银幕上是个沉默寡言的硬汉子,私底下也不苟言笑,可他到了译制厂以后,看到会讲中国话的自己,“性格”突变,有说有笑。他兴奋地说:“看了很感动,象在中国影片里演一个角色了。”

其后,高仓健紧挨毕克坐在会客室里,频频向毕克拱手,表示敬意。他俩促膝对话:

高仓健:我们的片子能受到欢迎,和各位先生的努力分不开,我要把这次相遇深深留在心里。

毕克:我们是五次合作(指为高仓健主演的五部影片配音),第一次认识。由于您精湛的演技,所以影片受到我国观众欢迎。

高仓健:您太谦虚了。

毕克:观众喜爱配音演员,用句中国成语来比方,那就是“爱屋及乌”,首先是您在银幕上具有魅力。我乐意再为您主演的影片配音。

毕克与高仓健配成对子,倒真也是缘份。毕克第一次担任高仓健的配音,并没过多考虑以后的事情。《追捕》放映后,在观众间引起轰动,影响大了,逐步形成由专人配音。

人们总喜欢把高仓健称为硬汉子,实际上他是以“软性子”来感染观众的,生活中的高仓健如此,影片中的高仓健也如此。不说别的,观众们都看过《远山在呼唤》,高仓健扮演的角色,表面上似乎“硬梆梆”的,实际上,他硬中有软,粗中有细,特别是刻划人物的爱情,更是含情脉脉,不仅打动了对方,也感染了观众。毕克按照这个想法去设计他的配音。毕克谈到,为了更好地反映高仓健在每部影片中表演的不一样,就不单纯地表现他的“硬度”,而是按照人物的身份、处境、以及不同的人物关系,让声音具有不同的色彩。一位日文翻译曾经戏称毕克是“中国的杜丘”。

毕克在未参加译制厂前,曾在舞台上演了两年话剧,这都是在解放以后。1951年,当时的上影厂成立翻译片组公开招考演员,在众多的竞争者中,毕克独占鳌头,自此开始了他的几十年的配音演员生涯。到现在为止,他已配了近四十多个国家的片子,数量在六百部左右。

从青年时代开始,毕克就注意加强自己的文学修养。为了使自己的配音传神,除了揣摹影片本身以外,还在平时注意阅读外国小说。无论是狄更斯的杰作,还是托尔斯泰的巨著,只要翻译过来的,他都读。这种间接学习,有助于他的配音日臻完善。

毕克在配音时,一方面阅读有关资料,一方面注意演员的演技,念词台的艺术,探索他声音的变化。在配音演员中,一种是以他“独特”的声音驭“万变”,邱岳峰就是这样。另外,如毕克,他寻求声音随角色的异同而异同。继《追捕》之后,毕克又为《尼罗河惨案》中的大侦探波洛配音。由于他讲究“因人而异”,许多观众写信给毕克,提出:“一个演员的声音,怎么会把两个截然不同的人物配得如此逼真呢?”无它,因为毕克是从影片中人物出发,修饰他的发音。杜丘潇洒英俊,波洛足智多谋,来考虑角色的吐字、送音、以至高低疾徐。愈与角色的举止吻合,观众就难以辨清是不是一个人配的音了。

高仓健和毕克有相见恨晚之感。高仓健临别前一再对毕克用中国话说:“谢谢!”其中蕴含的深意,当然远远不止这两个字。

说也凑巧,高仓健和毕克是同龄人(1931年出生),个儿也差不多,高仓健身高1米80,毕克1米83,又都不怎么爱说话。他俩结下不解之缘,看来并非出于偶然。

在去译影厂前,在记者招待会上,记者们曾询问高仓健,哪部影片是得意之作,他的回答是《八田甲山》。这里有个原因,高仓健从影开始,拍摄的都是武士片(相当于中国的武侠片),一味靠打斗招揽观众。有些读者可能知道“三遇伯乐”的故事吧,是牧野光雄使高仓健成为当年的武斗新星,而著名导演内田吐梦,山田洋次欣赏高仓健非凡的素质,决定改变他的戏路。其后,高仓健扮演了许多性格内柔外刚的角色,包括在《迫捕》《幸福的黄手绢》中的主人公,获得成功,被观众誉为日本的亨利•方达。

银幕外的故事

本刊记者 唐理文

播放录音。

现在看来,拍摄于七十年代并曾在我国风靡一时的日本惊险电影《追捕》,其所产生的持久不衰的艺术魅力,除了来自于高仓健独特的明星气质和精湛的演技,毕克老师所塑造的声音形象也是功不可没的。特别是片尾那句意味深长的:“哪有个完哪。”更显示出了杜丘对于真理和正义不懈追求的决心和勇气。

请听电影《追捕》的配音片断。

播放《追捕》片断。

请听由江湖不笑生和三点水表演的《追捕》的配音片断。

播放配音片断。

同《追捕》相比,在《远山的呼唤》中,高仓健的表演更加自然真实,他扮演的逃犯田岛耕作,压抑着自己对农场女雇主民子的情感。毕克老师的配音不仅体现出了男主人公沉默坚毅、外刚内柔的个性,而且还以略带沧桑的嗓音,充分展示了角色冷峻外表下掩藏的那份对真情的渴望。

请听电影《远山的呼唤》的配音片断。

播放《远山的呼唤》片断。

请听由江湖不笑生和李多多表演的《远山的呼唤》的配音片断。

播放配音片断。

《幸福的黄手绢》是日本著名导演山田洋次除《远山的呼唤》之外的另一部佳作。故事描写刚刚出狱的勇作在临出发时,给他的妻子光枝寄了一封信,告诉妻子自己已经出狱,他非常想知道妻子的情况,并约定如果光枝还是一个人,愿意等他回家,就在家门前的旗杆上挂上一块黄手绢。如果没有黄手绢,他就将永远地离开。毕克老师为高仓健所扮演的男主人公勇作配音,他把勇作回家路上的那种满怀期待而又怯懦自卑的忐忑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请听电影《幸福的黄手绢》的配音片断。

播放《幸福的黄手绢》片断。

日本导演森谷司郎是黑泽明的得意弟子,擅导凝重沉厚的大片,《海峡》就是其中的一部,它以历史片的手法,描绘了一场空前艰巨的工程──连接本州与北海道的海底隧道青函隧道的建造,工程历时25年,其间人物经历生老病死、家庭离散和缠绵低回的爱情。全片贯穿着一种强烈的日本男性美学,即为完成使命而不惜牺性一切的精神,高仓健一向坚忍的形象在片中又一次被确立,他所扮演的男主人公阿久津,是隧道的副总指挥,一个沉默、执着、坚强的男人,毕克的配音含蓄、深沉,沿续了高仓健一贯的硬汉风格。

请听电影《海峡》的配音片断。

播放《海峡》片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