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城宫庭焰火(被称为中华一绝)

蒲城宫庭焰火(被称为中华一绝)(1)

焰火亦叫“花火”,主要产地在兴镇和甜水井一带。相传南宋时,甜水井乡雷坊村已有生产。至明末清初,焰火已有较大发展。几百年来,颜色单一,品种较少。1955年在尧中物理教师渊华舫、化学教师魏文涛指导下,研制出用化学药品制出红、橙、蓝、紫、黄、绿、白等各色的焰火。1956年3月,兴镇建立化工厂,重视科学研究,不断改进技术,焰火质量逐步提高,品种逐渐增多。起初只有花筒、起火、星盘、手花、杆火等数种,目前发展到礼花、杆火、地摊子三大类,由低空到高空,形成立体焰火艺术。

杆火 又名“架子花”,属低空焰火,是古老焰火主要形式。施放时绑在木杆上,用“码子”自动点火燃放。分全架(96个杆,另加2个老杆,2盘笸篮火,共100个)、半架(50个杆)、一角(25个杆)三种。全架火花费较大,县城内在清光绪七年(1881)放过一次后,百多年来未曾放过。杆火又分为文武两种程子,每种程子都有不同内容。文程子有天女散花、鱼龙变化、葡萄架和种种戏剧故事人物,仅猴戏就有十多种;武程子有铁树开花、文武火斗、金蜂齐鸣等180余种。施放时,根据情况,文武并重,火树银花,奇妙壮观。杆火中的老杆是焰火的中心,杆高10米以上,有故事、图案、标语,以点明晚会主题。

礼花 源于山东。1957年雷坊村李海彦从北京礼花厂引进高空礼花的生产技术。礼花用筒子施放,高达300米以上,高空爆炸后,五颜六色,异彩纷呈,是现代焰火中最为壮观的一种。

地摊子 也叫“盘子火”,由许多星筒集中一起组成,施放时把盘子放在地面点燃,多种花形直射夜空,高达数十米。

花筒 是祖传古老的一个品种,把火药及配料装在铁质或硬纸筒中,放在地面点燃,形成火树银花。

火船 象跑旱船那样,演员撑船在场子上跑,整个船上各种花火齐放,火花四射。

火马 基本形式与火船相似,但火马不是二人表演,而是众人奔跑。多在杆火燃放前打场子时表演。

起火 即最原始的火箭。雷坊村的起火,力大射程高,达100多米。现在有一级、二级“火箭”,还有在高空中带鞭的、带哨的、带彩色小火弹子的、带小降落伞的,种类很多。在焰火表演时,一般先放起火,作为焰火开始的信号。

军训弹 1970年以来,兴镇化工厂给江苏、河南、宁夏、山西、新疆、青海、甘肃等省区生产军训烟雾弹、信号弹、拉火管、空降靶等,还可生产消雹炮弹和防霜烟雾弹。

焰火演放俗称“放火”。解放前,蒲城民间放火以杆火为主,一般在元宵节和较大庙会上进行。新中国成立后,一般在国庆节和“五·一”国际劳动节放火娱乐。70年代以来,兴镇、甜水井和县城在重要节日和重大庆祝活动时常组织大型焰火晚会,活跃群众文化生活。

1957~1960年,蒲城焰火四进北京,参加“五·一”国际劳动节及国庆大典,在天安门广场、北海公园燃放,在全国17个省的焰火代表团中名列前茅,从此誉满西北、华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大庆在北京演放时,杆上呈现出“天安门城楼”、“红灯”、一群“和平鸽”飞向天空,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赞扬。甜水井乡的焰火,参加了《人生》、《彭德怀在西线》、《大刀王五》等电影的拍摄,受到广大观众和电影界的好评。1987年8月27日,法中友好协会古莱姆先生专程来到甜水井乡礼花厂,约定李宏森、陈润巧等7名民间艺人参加由法国总统密特朗主持的巴黎拉维莱特公园落成典礼。10月12日下午,密特朗在公园接见他们,赠送一幅专门聘请旅法华人画家书写的书法作品:“焰火放异彩,四海灿中华”,落款为“法兰西共和国总统敬赠”,并当场加盖自己的印章。当日晚,随着主席台上火线的点燃,48架子花一杆接一杆连续冲上夜空,霎时间,中国古老瑰丽的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一幕幕出现在巴黎人眼前:“天女散花”、“八仙过海”、“白蛇传”……其中“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制作最为精巧,引人入胜,法国观众为之惊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