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现代文化历史(南京历史文化概说及其研究回顾)
摘要:从历史的角度来说,南京是中国第四大古都;考虑到现实的因素,南京是中国第二大古都;就地区的典型性与代表性来说,南京是中国南方第一的古都。这些显赫地位的确立,联系着南京的自然条件、经济基础以及悠久的城市发展历史。南京城市最重要的特点,是其兴衰起伏非常明显,即在历史上,国家统一则南京衰落,国家分裂则南京兴盛。由于南京历史上屡遭毁城,不仅毁灭了南京丰富而辉煌的物质文明,而且使古都南京蒙上了浓重的悲情色彩,影响到南京城市的文化心态。然而南京之鲜活的社会与真实的生活,具有象征意义与指示作用的南京老地名,仍使南京极富历史文化旅游魅力。关键词:南京;古都;城市;历史文化;社会生活
以“陶行知研究”、“六朝研究”、“书院研究”等栏目凸显特色的《南京晓庄学院学报》,本着服务地方文化建设与社会发展的目的,集合力量,创办“文化南京”特色栏目,这是令人欣慰的学术盛举;承约,也让笔者交篇“作业”,而交情、兴趣与学术诸端,使笔者推辞不得。在南京生活与工作22个年头了,当然有些想法,也积累了不少选题。选题如多年前读到的顾起元《客座赘语》中的一条笔记:
南都一城之内,民生其间,风尚顿异。自大中桥而东,历正阳、朝阳二门,迤北至太平门,复折而南至玄津、百川二桥,大内百司庶府之所蟠亘也;其人文,客丰而主啬,达官健吏,日夜驰骛于其间,广侈其气,故其小人多尴尬而傲僻。自大中桥而西,繇淮清桥达于三山街、斗门桥以西,至三山门,又北自仓巷至冶城,转而东至内桥、中正街而止,京兆赤县之所弹压也,百货聚焉;其物力,客多而主少,市魁驵侩,千百嘈咴其中,故其小人多攫攘而浮兢。自东水关西达武定桥,转南门而西至饮虹、上浮二桥,复东折而江宁县,至三坊巷贡院,世胄宦族之所都居也;其人文之在主者多,其物力之在外者侈,游士豪客,兢千金裘马之风,而六院之油檀裙屐,浸淫染于闾阎,膏唇耀首,仿而效之,至武定桥之东西。嘻,甚矣!故其小人多嬉靡而淫惰。由笪桥而北,自冶城转北门桥、鼓楼以东,包成贤街而南,至西华门而止,是武弁中涓之所群萃,太学生徒之所州处也;其人文,主客颇相埒,而物力啬,可以娱乐耳目,膻慕之者,必徙而图南,非是则株守其处,故其小人多拘狃而劬瘠。北出鼓楼达三牌楼,络金川、仪凤、定淮三门而南,至石城,其地多旷土;其人文,主与客并少,物力之在外者啬,民什三而军什七,服食之供粝与疏者,倍蓰于粱肉纨绮,言貌朴僿,城南人常举以相啁哳,故其小人多悴
而蹇陋。
由这段史料可知,距今约400年前的大明南都,可以划分为皇城附近的政治区、秦淮两岸的官绅区、大中桥与水西门之间的商业区、城北的学校军卫区;它们虽在一城之内,却“民生其间,风尚顿异”。何以会如此?过程又是怎样的?这便非常值得探讨。又笔者特别感慨的是,这样的城市历史人文地理分区,直到今天,仍然影响着南京城市的面貌,从而显示出人文特征顽强的传承性。然则历史南京的研究,对于现实南京无疑具有经世致用的意义;进之,以历史地理与六朝文史为专业者如笔者,借“文化南京”的宝贵版面,谈谈想法,写写文章,或也对于今事乃至未来之事稍有补益吧!
写写文章——专题研究论文,匆忙之间无法从事;至于谈谈想法,却是并不困难的事情。本篇文字的立意,就在谈谈想法。需要说明者两点:其一,十多年来,笔者在南京多种场合作过有关南京历史与文化的讲座,本文即据其中几次讲座的部分内容整理而成;也因如此,文字的随意性较大。其二,对于一座城市来说,可能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学识、不同专业的人,认识与感受并不一致;本文所述的南京历史文化与社会生活,或为笔者个人的观点,欢迎批评指正。
一、南京历史文化与社会生活概说
从历史文化的角度来讲,古都,应该是南京历史特点与文化地位的集中象征。那么,作为古都的南京,在中国历史文化序列中,具有怎样的地位呢?
中国拥有“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历史与“纵横一万里”的复杂空间;而在这样的时间和空间里,曾经有200多处曾为都城。这200多处发展至今,情况当然已经大不相同,或仍为繁华的都会,或已荒草萋萋无人烟。这其中为人称道者,是所谓“五大古都”(西安、洛阳、北京、南京、开封)、“六大古都”(加上杭州)、“七大古都”(再加上安阳)乃至“八大古都”(再加上郑州)的说法。由于“大古都”是鲜明的文化招牌与重要的旅游资源,也是城市历史文化地位的集中反映,所以在中国备受重视,如沈阳、阿城、大同、成都等城市,都在积极争取,希望进入“大古都”的行列。目前,学术界普遍认可的是“七大古都”。
在“七大古都”中,南京排在什么位置?我们按照建都时间的长短、统治地域的大小两条标准,可以把“七大古都”分成三个等级。第一等的大古都是西安、北京和洛阳,它们长期而且连续地作为统一王朝的首都,西安建都时间将近1100年,北京900多年,洛阳800多年,这些首都所联系的王朝,如周、秦、汉、唐、元、明、清,又是中国历史上最赫赫有名的王朝;第二等的大古都是南京和开封,它们曾经是统一王朝的首都,开封是北宋首都,南京是明初首都,南京建都时间450多年,开封220多年;第三等的大古都是安阳和杭州,安阳建都时间300多年,杭州200多年,而且从严格意义上说,安阳和杭州只做过地区性政权的首都。如此,南京是中国的第四大古都,排在西安、北京、洛阳之后。
然而问题在于,所谓“古都”,其实不仅是历史问题,更是现实问题。从现实情况考虑,在城市地位、经济水平、文化素养等等方面,南京超过西安、洛阳;又在中国内地农耕社会区域,也就是除了游牧民族、边疆地区以外,是以秦岭、汉水(中游)、淮河划分南北的,而南京是南方第一的大古都。这样,我们所确定的古都南京的地位,可以表述为:从历史的角度来说,南京是中国第四大古都;考虑到现实的因素,是中国第二大古都,中国现在称“京”的城市,也只有北京与南京;就地区的典型性与代表性来说,南京是中国南方最大的都城、第一的古都。
显而易见,这“第四”、“第二”与“第一”的地位,当是南京经济社会发展最大的资源与南京历史文化研究最为重要的课题。而首先要解决的课题就是,南京凭什么拥有这些显赫的地位?我们不妨从地理条件与城市本身的发展过程两方面着手分析。
南京的地理条件非常适合建都,非常适合建设大城市。在冷兵器作战时代,一个地方要成为都城,必须拥有良好的军事地理条件,要进可攻、退可守。在中国的几大古都中,军事地理条件最差者,是号称“四战之地”、周围缺乏地险的开封。至于南京,其进可攻、退可守表现在:南京的北面和西面是长江,该段长江的江面非常宽阔,难以舟越;自古以来,北方军队即使要过长江、进攻南京,也不由南京江面,而是或走扬州,或走和县。扬州、镇江之间江面比较狭窄,江中又有江心洲;和县、马鞍山情况类似。从这两处过长江后,就可由镇江、马鞍山东西包抄南京。再有一种情况是,如果长江中游丧失,北方军队顺江而下,那么长江之险就是南北共有,此时便显出南京的军事要隘石头城的重要性了。石头城扼长江进入南京的秦淮河之口,古时的秦淮河较为宽阔,有“小江”之称,可以容纳大量的商船和战船,这样的秦淮河,等于在西面和南面又给南京加了道防线。而类似石头城这样的防线,又有南京北面的幕府山与东面的紫金山。以此,南京乃是山环水绕之地,自然的山水构成了南京的天然防线。再就南京地域本身来看,也颇适合建设城市,如交通方便,取水方便,又不容易受到水害。按照古代的风水观念,南京称得上是风水宝地。南京作为风水宝地,也表现在经济上。南京的“母亲河”秦淮河流域之经济生产,能够部分地满足南京作为都城的需要;南京与有“粮仓”之誉的三吴地区、太湖地区,水路陆路交通也非常方便。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曾经说过:“南京为中国古都,在北京之前,其位置乃在一美善之地区,其地有高山,有深水,有平原,此三种天工,钟毓一处,在世界中之大都市诚难觅此佳境也。而又恰居长江下游两岸最丰富区域之中心,……南京将来之发达,未可限量也。”
在这样的自然条件与经济基础下,南京城市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城市意义上的南京,诞生于公元前472年。是年,越国大臣、后世被推为财神的南阳人范蠡,率领着越国士兵在今秦淮河南边、雨花路西侧之高地筑城,以对付西面的楚国。该城习称越城或越台,据推测约有6万平方米,城虽小,却是南京城市史的开端。而范蠡建城后将近七百年,南京又开始了它作为都城的历史。南京正式成为都城是在公元229年,这年孙权称帝;实际早在211年,当孙权将其政治中心从京(今江苏镇江)迁到秣陵(今江苏南京)、改秣陵为建业时,南京已经成为孙氏政权的政治中心、事实上的首都、东南地区的首善之地。此后,南京的建都情况,略如下表:
据表统计,历代王朝建都南京的时间,累积有450多年。其中,吴、东晋、宋、齐、梁、陈合称“六朝”,所以南京习称“六朝古都”。南京450多年的都城史,六朝占了330多年,于是“六朝”成为南京最鲜明的历史记忆;南京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一般认为就是“六朝文化”。“六朝”加上南唐、明初、太平天国、中华民国为十朝,故此南京又被称为“十朝都会”或“十朝故都”。又十朝之中,真正的统一王朝只有明初,而明初的53年,也是南京城市发展最快、政治地位最高、物质的东西留到今天很多的一个时段,因而南京人也喜称南京为“大明故都”。其实细算起来,建都南京者还不止于此,如隋唐之际称雄诸国中,吴王杜伏威都丹阳(今南京)三年(620—622年),宋帝辅公祏续都丹阳两年(623—624年);又1644—1645年,明朝福王朱由崧在南京称帝,这是第一个南明政权。
“钟阜龙蟠,石头虎踞,真帝王之宅”,相传出自传奇人物诸葛亮说过的这句话,点睛了南京的地理形胜与都城地位。而从上述的历史回顾中,可以看出的南京历史最重要的特点又是什么呢?当是南京的兴衰起伏非常明显。
南京这座城市的地位,既非一直上升,也非一直下降,而是忽上忽下。如何忽上忽下?国家统一的时候南京地位下降,国家分裂的时候南京地位上升,所以南京是一座地位相当尴尬的城市。就中国内地的统一和分裂来说,经常出现的形态是南北分裂;在这种经常出现的南北分裂当中,南京又是南方最适合建都的地方,而中国历史上南北对峙的结果,基本上都是北方战胜了南方,这就决定了南京的政治命运,即统一时代,南京没有例外地受到打压,北方政权不喜欢这座城市,所以说,南京是成也“金陵王气”,败也“金陵王气”。
值得注意的是,在南京地位下降的时候,相应的地域也就是长江下游必须有座中心城市取代南京,这就是扬州。扬州历史地位的变迁与南京恰成对比,南京地位下降的时候,扬州地位上升,南京地位上升的时候,扬州地位相对下降。比如在南京地位最为低落的唐代,“扬一益二”,即拥有长江、漕河之利的扬州之繁华为“天下第一”,成都第二。明了了这点,则明清一些文人笔记记载的南京人不喜欢扬州人的文化现象,就能够得到解释。
城市的意义,不仅在于建筑与交通,更在人口。从南京城市人口的变迁,也可以看出南京城市兴衰起伏的明显。中国的古圣先贤有句话,“五百年出一位圣人”;我们不妨也以每500年切个断面,观察南京人口数字的变化。公元元年,按照现在的行政区域,11区两县的南京,依据《汉书·地理志》测算,大约5000户、20000多人,而当时的南京城区范围,约1000户、5000口;公元500年,这年的人口数字缺考,而稍后的年份,北宋初年的《太平寰宇记·江南道·昇州》引《金陵记》说,梁代建康“城中二十八万余户”,如果按一户五口计,则达140万口;公元1000年,北宋初年的昇州,大约3万多户、十几万口;公元1500年,明朝南京20多万户、100余万口。人口数字的多寡上下,同样指示出南京城市的兴衰起伏。
总之,在历史上,国家统一则南京衰落,国家分裂则南京兴盛。中国政治的主话语权在北方,北方强势而南方弱势,南京之兴衰规律与城市命运,由此而定。
然而南京毕竟有着近2500年的城市史、450多年的都城史,今天的南京却未留下多少历史的遗迹、遗物。这缘于南京历史上遭受的几次毁城,毁灭了南京丰富而辉煌的物质文明。我们可以说历史没有厚待南京,没有珍惜南京,反过来我们今天更要厚待历史,珍惜历史。回顾南京历史上的这些毁城事件,也可更深层次地理解南京城市的历史特点与文化心态。
第一次毁城在328年至329年,缘于东晋地方官苏峻的反叛。这次叛乱对南京造成的破坏是,宫室焚毁,都城满目疮痍。200多年以后的548年至552年,南京再遭劫难,北方降将侯景发动叛乱,在攻围与进入南京期间,大肆放火,焚烧民居、营寺、楼馆、城门,又引玄武湖水灌入台城,守军则烧东宫台殿,繁华的梁朝都城被糟蹋得一片狼藉;当时百济国使臣出使南京,“见城邑丘墟,于端门外号泣。”紧接着的第三次毁城更是致命。589年,建都于今西安的隋朝灭陈,隋文帝杨坚下诏将南京“平荡耕垦”,于是都城、州城、郡城荡平为田,官署、宫殿等等建筑拆毁,六朝名都化为一片丘墟。这次毁城,可谓十分彻底,它使得号称“六朝古都”的南京,时至今日,除了郊外那孤独的石辟邪,再也无处寻觅六朝的地面旧迹。而令人感慨的是,到了唐朝,在南京这块废墟上竟然成长出了千古传诵的“金陵怀古”文学作品,盖因古今的对照、繁华和衰落的对照太过强烈;甚至直到清代,郑板桥的《六朝》诗仍在叹说:“一国兴来一国亡,六朝兴废太匆忙。南人爱说长江水,此水从来不见长。”建都在南京、建都在长江边的政权,“从来不见长”,这是文学的大幸,历史的大不幸,这也是历史残酷的一面。南京遭到的第四次毁城,发生在1130年,当女真族的金朝军队在占领南京约5个月后撤离时,不仅掳掠了大批居民与大量金银财宝,而且纵火烧城。时至近代,1853年到1864年间,先是太平天国拆用明故宫和众多庙宇的材料,以建设天王府及其他王府,在太平天国内讧中,又毁“高出天表,数十里外可见”的明大报恩寺琉璃宝塔;后则曾国荃的湘军洗劫南京,纵火焚烧七日七夜,全城房屋多数被毁,而“十年壮丽天王府,化作荒庄野鸽飞”,经此一役,那些历朝历代幸存下来的建筑与文物古迹,几乎扫地以尽。至于第六次毁城,至今老南京人记忆犹存,那是1937年底到1938年初,侵华日军在南京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与疯狂的文化大掠夺;日军还在南京到处放火,城南古老的民居与夫子庙等文化建筑多成废墟。
如上所述,南京既是政治地位尴尬的城市;其屡遭毁城的命运,又使南京蒙上了浓重的悲情色彩。可以认为,在中国的“大古都”中,无论是历史的具象还是文学的意象,最为沧桑、悲情的古都,就是南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后,南京的城市面貌得到了很大改观,这是应该肯定的成就;然而出现的问题也不少。比如中华民国定都南京时期,南京的明城墙、树木绿化、明清民居在国内号称“三绝”。经过20世纪50年代有组织地、大规模地发动群众拆城墙,明城墙之“绝”已经不再完整;当然,幸运的是,曾经长达35.267公里的南京明代应天府城墙,至今仍然留下了20公里左右,既标志着南京过去的辉煌地位,南度认可,成为感触南京历史文化的优选之地。南京的树木绿化曾使南京获得“绿色之都”的雅号,“改革开放”之初,出于改造城市商业环境的目的,砍伐了大量的行道树,今天的南京,已非中国绿化最好的城市。至于明清民居尤其是秦淮河房,则在近十多年短视的“旧城改造”名义下,大量而且迅速地消失着,成了永远的遗憾。
如此看来,现实的南京与历史的南京之间,距离已经越来越远。但是南京仍是极为典型的中国古都与极富魅力的旅游城市。关于南京之为极具典型意义的中国古都,上文已有涉及,此不再赘;南京作为极富魅力的历史文化旅游城市,又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其一,南京之鲜活的社会与真实的生活极富旅游魅力。
南京颇多在中国其它城市不见或并不典型的社会生活现象。比如南京有万众同爬紫金山,晨练、午练甚至晚练的习惯,这已经成为南京市民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紫金山风景区的一道独特风景线,而紫金山作为南京自然与文化象征的“山镇”意义,因此凸显了出来。南京人的口头禅“多大事啊”,在2006年2月南京城市名片评选中,入选为10张城市名片中的“习语名片”,《南京晨报》2006年2月23日所刊笔者撰写的点评认为:
“多大事啊”,就是没什么了不起的大事,就是对人要多些包容,对事要看得轻些。阅尽人间沧桑的人群,才能积淀成这样的性格;经历兴衰荣辱的城市,才能养育出这样的心态!
作为城市的南京,从其诞生至今,已经将近2500年了。其间为京为都,为县为邑,辉煌与没落难以言说:“多大事啊!”
作为京都的南京,前后十朝、400多年,然而屡遭毁城的命运,带给南京人的是自豪的历史记忆与尴尬的现实失落之间的矛盾,人又不能总活在沉重的矛盾中:“多大事啊!”
“多大事啊”的南京城市心态,是种平静厚重;这种平静厚重,与山水城林一起,消融了现代都市的喧嚣烦躁,坚定了古都新城的南京走向未来的沉稳步伐。
“多大事啊”的南京人性格,是种可贵的洒脱,可爱的包容,可亲的温和;对事洒脱、对人包容的温和的南京人,不知不觉中营造着南京优良的人居环境与博大的发展空间。
功利些说,“多大事啊”也是笔财富,对于吸引人才、吸纳资金十分有利:天南海北的人,都能在不南不北的南京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也都能很快融入有雅有俗的南京社会。
质言之,“多大事啊”反映了南京人特别优良的心理承受能力。而从文化性格上分析,南京虽是古都,却是偏安王朝的都城,又地处富庶的长江下游,所以养成了南京人不思进取的、悠闲风雅的故都文化心理。南京人之悠闲风雅,如《儒林外史》里描述的场景,是“劳动人民”卖完货后,到永宁泉吃壶茶,然后到雨花台看落日;是书中人物杜少卿的说法:“金陵城里的酒保、菜佣之流,身上都有一股六朝烟水之气”;是南京一位农民企业家写的《自豪的南京人》歌词:“我们南京人,总是不慌不忙,不张不扬,不摇不晃,不卑不亢。”以此,南京是一座厚重平静的城市,这跟上海、深圳、香港等城市显然不同,那是充满激情、浪漫或者功利的城市。
在这样悠闲风雅、厚重平静的南京,诸多社会生活现象可以被认作南京市民社会的符号。如“南京三怪”,即南京老头怕老太、南京人爱吃野菜、南京的鸭子卖得快。南京人之喜吃盐水鸭,使南京有“鸭都”之称;南京民间传说,称中华民国时讨论首都南京城徽方案,久议不决,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先生遂建议:几条水波之上浮着一只鸭子,鸭子嘴里含上一朵萝卜花,这便是南京。南京人性格淳朴,如同大萝卜,南京人爱吃鸭子,南京水又多。在吃的方面,南京夫子庙的秦淮小吃与南京街头的大碗皮肚面,形象地反映了南京既“南”又“北”、不“南”不“北”的地域性格;在中国东南地区,南京的回民饮食也极具特色,如马祥兴的“美人肝”、“凤尾虾”、“蛋烧卖”、“松鼠鱼”四大名菜,安乐园的鱼肚,七家湾的牛肉锅贴,这显示了南京的民族构成中,回民的重要地位与地域特点;再有一点是,南京在中国饮食文化史上,是汉地佛教断酒肉的发源地。汉地佛教提倡不喝酒不吃肉,这是从建都南京的梁朝之梁武帝时期开始的。
比较而言,南京本土文学的主题往往有些软、粉或者心理阴暗;《南京零距离》一类贴近社会、贴近市民、贴近生活的电视节目内容琐碎、时间冗长而又深受市民欢迎;南京的报业竞争激烈,市民不分年龄、职业、性别,每天耗费大量的时间读报;南京人爱凑热闹,元宵节晚上逛夫子庙、梅花节期间挤梅花山、桂花节时日游灵谷寺、深秋蜂拥栖霞山;南京妇人喜欢“湿搭”,年轻人喜欢逛珠江路电子街,老年人喜欢闲坐市民广场;南京人无论何时见面,问候语往往是“啊吃过啦”,等等,也都属于鲜活、真实的南京市民社会的有趣符号。
这样的“市民南京”与“山水南京”相结合,使得南京对于外地人来说,极具旅游的魅力;而对于本地人来说,不仅老南京人有安土重迁或落叶归根的情结,在南京学习、生活过的年轻人,也往往在离开南京若干年以后,有重返南京的强烈愿望。南京的悠久历史、厚重文化、包容性格、风雅氛围,共同营造了南京优良的人居环境。
其二,南京老地名是南京的历史文化遗产与现代旅游资源。
物质的南京,既然已经较少历史的遗迹与遗物,则退而求其次,重视与体味南京老地名,也是感受南京历史文化的一种高层次的学术旅游。此以“南京十佳老地名”为例,进行分析。
2004年3月至4月间,南京主流媒体之一的《金陵晚报》与南京市行政区划地名学会联合,推出了“南京十佳老地名”的评选活动。八位地名专家(笔者忝列其中)在众多市民投票的基础上,从得票最多的前20条地名中,以无记名投票方式,最终决出“南京十佳老地名”如下:乌衣巷、朝天宫、桃叶渡、成贤街、龙蟠里、夫子庙、长干里、孝陵卫、莫愁路、虎踞关。
对于南京的历史与现实来说,这十佳老地名有着广泛、形象、到位的象征意义与指示作用。如乌衣巷,因为唐朝诗人刘禹锡著名的《乌衣巷》诗“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写尽了南京历史的沧桑之感而闻名遐迩;由此,乌衣巷无论是在本地人还是外地人的心目中,都已经成为南京这座城市的代名词,《乌衣巷》诗,更是南京历史的画龙点睛之笔。这就仿佛提到扬州,人们立刻想到的诗句是“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是“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而提到苏州,人们的脑海里总会浮现“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意象。一座城市总有一座城市的味道,这种味道,往往就凝聚在一些千古传颂的诗句中,也凝聚在一些生命力长久的地名里。
按照这样的思路,另外九条“南京十佳老地名”也各具特别的象征意义。如龙蟠里、虎踞关这两条一对地名,都来源于相传是诸葛亮说过的“钟阜龙蟠,石头虎踞,真帝王之宅”。钟阜即今紫金山,紫金山逶迤似蟠龙,匍伏于南京城东;石头约当今清凉山,清凉山蹲踞若猛虎,雄立在南京城西。钟阜石头,龙蟠虎踞,南京所以成为六朝古都、十朝都会,正是凭依着这样优越的地理形胜;而“龙蟠虎踞”因此成为南京的习称、别名,新的南京城市旅游形象标识,也是红底白质、似一方印章的“龙蟠虎踞”图案。又桃叶渡、长干里、莫愁路三条地名,共同写照着南京的性情浪漫。桃叶渡得名于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献之每每在此迎送爱妾桃叶,“缘于笃爱”,又为桃叶作有几首优美的桃叶歌,千百年来,王献之与桃叶的浪漫故事被传为美谈,桃花、桃叶也成为才子佳人、离愁别绪的象征符号;长干里的出名,与被称为“李白最柔情的诗句”的《长干行》、唐人崔颢等描述长干船家生活的《长干曲》以及南京旧时“长干折柳”的习俗等等有关,其中“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漂泊之感、离别之恨等等的美好意象,使人流连;莫愁路来源于莫愁湖,莫愁湖联系着莫愁女,美丽勤劳的莫愁女的传说凄美感人,而“莫愁”所蕴含的有愁但不要愁、化愁为不愁,也正是南京这座屡仆屡起的城市的文化写照,是古都新城中的南京人失落感与宽容心的微妙反映。由桃叶渡、长干里、莫愁路三条地名,传递出人文沧桑与地理形胜的南京,是一座充满故事的城市,是一座故事里饱含感情的城市,南京城市的旅游形象口号也就是“博爱之都”。再有夫子庙地名,其所指代的地域,既大雅又颇俗,感受南京芸芸众生的衣食住行、士农工商的吃喝玩乐、城市的市井百态,夫子庙可谓最佳之地,这是最生活化、最雅俗化、最复杂化的南京,是闲适风雅的南京人的最爱;而就地名文化来说,夫子庙区域也是南京老地名的难得标本,在夫子庙及其周边,老地名星罗棋布,贡院街、龙门街、文德桥、利涉桥、状元境、瞻园路、来燕路、槽坊园、四福街、教敷营、东牌楼、钞库街、长生祠、大石坝街、琵琶街、平江府路、大全福巷、白塔巷,如此等等,它们有历史,有故事,有歌谣,有风情。作为南京城南老地名的集中地之一,走进夫子庙区域,强烈的历史感觉与生动的文化体验,扑面而来。而与夫子庙形成对比的是成贤街,时人认为读书人进国子监(明朝国家最高学府)培养后即可成为“贤人”,获得做官的资格,故把国子监所在的街道称为“成贤街”;时至今日,成贤街及其周围仍是南京最具代表性的文教区、宗教区,是感触南京人文品位、文化雅致、学风书香的优选之地。至于“南京十佳老地名”中的朝天宫、孝陵卫,朝天宫得名于南京人习称为“洪武爷”的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派儒生在此处教演文武百官学习朝见天子的礼仪,孝陵卫因为守护孝陵(孝陵是先葬马皇后、后葬朱元璋的陵墓)之卫的所在地得名。朝天宫、孝陵卫作为帝王之家独有专用的地名,自然有其京都气派、皇家风范,它们从别致的角度,诠释了南京的政治地位与古都文化。
总之,乌衣巷折射了南京的历史沧桑,龙蟠里、虎踞关象征着南京的地理形胜,桃叶渡、长干里、莫愁路写照着南京的浪漫性情,夫子庙代言了南京的市井百态,成贤街标志着南京的人文雅致,朝天宫、孝陵卫显示着南京的京都大气;而令人感慨的是,这十条基础于市民投票选出的南京老地名,竟然将上文所及的南京历史、地理、文化、社会生活、政治地位等等方面的讨论,包容殆尽。老地名的重要意义,由此可见。
进而言之,“南京十佳老地名”之整体,还富有非常到位的指示作用。
首先,“南京十佳老地名”指示了南京城市的时空发展过程。就“南京十佳老地名”特别是其专名部分的产生时间看,先秦地名为长干里,六朝地名为龙蟠里、虎踞关、乌衣巷、桃叶渡、莫愁路,宋朝地名为夫子庙,明朝地名为朝天宫、成贤街、孝陵卫。这样的产生时间分布,准确反映了南京城市的历史记忆,主要是六朝和明朝,而这正是南京确立其历史地位、奠定其城市规模的两个最重要时期。再就“南京十佳老地名”的分布地域来看,城南占了8个,毕竟城南是直到明朝以前“城市”意义上的南京的范围,集中了明朝以前大部分及明朝以降一部分南京的历史文化;至于城中的成贤街、城东(明朝京城以外)的孝陵卫,与明朝南京城市的扩展有关;城北的空缺,则反映了城北在南京历史发展中后起的事实。
其次,“南京十佳老地名”指示了南京人的怀旧情结与个性追求。南京虽为古城故都,由于自然的侵蚀尤其是人为的破坏或改造,遗存的真正古迹却很少。作为南京人的这种失落感,是许多外地人无法体会的。而另一方面,众多的老地名还在,这些老地名联系着丰富无比的旧人、故事、地方风俗、特色文化,“老南京”们可以由老地名去感触过去,寻梦辉煌,所以南京人爱怀旧,怀旧情结又突出体现在对老地名的唠叨与珍爱上。从“南京十佳老地名”的评选过程与最终结果看,民国时代的地名基本上被市民否定了,究其原因,一是时代不够久远,二是民国时很多物质的东西还在,老百姓还可以切切实实地通过民国建筑来感知民国,所以对其怀旧的心理不如那些实体已经消失得了无痕迹、然而地名仍在者来得强烈。这其实代表了南京人“越老越好”的心理。身处南京这样的沧桑之都,人们在心理上更喜追求一种虚幻的东西,追求“名存实亡”的东西,因为它们的物质已经不在了,只能通过“名”来感受它的“实”,从而反衬着“名”更加可贵。应该说,南京人的这种怀旧情结是值得肯定的,它体现了南京人对南京历史与文化的强烈关注与发自内心的热爱。再有,“南京十佳老地名”在市民提名阶段,很少见到在南京大量存在的、往往是繁华街路的民国时从别的城市“借”来的地名,如广州路、上海路、云南路等等;至于本属规划名称,而在现实中已作为路名使用的经×路、纬×路一类,则绝不见于提名。南京人不喜欢借来的名字和没有文化味道的名字。广州路、上海路、云南路等等,虽然写照了南京之大城市的地位,但这些名字不是南京人自己的,所以南京人不喜欢、不承认;而一些平板的地名,如经×路、纬×路,南京人也肯定不接受,因为没有文化味。可见南京人认为自身的、传统的、有文化韵味的地名才是最好的,南京人的个性追求也由此可见一斑。
讨论至此,我们应该可以作出如下的判断:南京老地名是南京的历史文化遗产与现代旅游资源。作为历史文化遗产,南京老地名仿佛工笔画一样,一笔一笔描述出南京不同历史时期的面貌,不同细部空间的状况,不同社会阶层的生活,这是老地名绘就的南京《清明上河图》,但比《清明上河图》更加丰富与细致,这是老地名绘就的《南都繁会图》,但比《南都繁会图》时间更长、空间更广;而若我们把南京的地理、历史、文化、风俗等等比作一部厚重的百科全书的话,那数量上成千上万、类别上丰富多彩的南京老地名,也就是构成这部百科全书的长短不一、层次各别的辞条。因此,保护南京老地名,就是保护南京城市的历史文化;南京老地名应当上升到历史文化遗产的高度去认识,老地名轻易不能废弃。而作为现代旅游资源,行走在南京这样的城市里,如果你关注老地名,走起来就不会寂寞,因为你时刻在发现,在惊喜,在回味,在追溯;通过老地名,你终会发见南京城市独有的地域特点与特别的文化心态。
诸如南京老地名这样的学术价值,笔者以为,值得引起研究者的关注;换言之,研究者大有必要深入研究长期以来受到忽视的老地名。地名是人们赋予各个地理实体的专有名称。自古至今,那些曾经使用或正在使用的地名,都是人们约定俗成的、命名的、公认的;反过来,地名又成为人类社会各种信息的载体。从这层意义上说,地名是真实而且珍贵的文献资料,是鲜活而且广泛的文化符号。作为文献资料与文化符号,老地名又特别值得研究;对于有着悠久历史、复杂变迁、丰富文化的城市,比如南京,老地名更是蕴涵着可以回味无穷的各样信息。
END
文章作者:胡阿祥
文章来源:《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选稿:耿瞳
编辑:郝志坚
校对:洪珊
责任编辑:张纯瑜
(由于版面有限,文章注释内容请参照原文)
欢迎来稿!欢迎交流!
转载请注明来源:“江西地名研究”微信公众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