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周山最危险的地方(共工撞倒的不周山)

共工怒触不周山,是一则神话,长久以来,安徽天柱山是不周山的热门人选不过《山海经》告诉我们,不周山在西北甘肃三危市附近,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不周山最危险的地方?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不周山最危险的地方(共工撞倒的不周山)

不周山最危险的地方

共工怒触不周山,是一则神话,长久以来,安徽天柱山是不周山的热门人选。不过《山海经》告诉我们,不周山在西北甘肃三危市附近。

《山海经·大荒西经》:“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

《山海经•大荒西经》:“西北海外,大荒之隅有禹攻共工国山。”郭璞注:“言攻其国,杀其臣相柳于此山。《启筮》曰:‘共工人面蛇身朱发’也。”

这就是《山海经》的全部记载,只靠《山海经》是无法定位的,我们需要其他书籍对共工的记载来分析。

《山海经》中的共工被舜帝流放

首先我们要理清时间线,共工是一个官名,曾多次作乱。共工怒触不周山那次,是与女娲争斗。因为不周山的民间传说在安徽天柱山脚下,在甘肃有许多伏羲女娲的传说,却没有天柱山的位置,可见是后迁的不周山。

在《山海经》中,并没有怒触不周山,女娲补天的剧情。山海经的成书时间是大禹时代,书中也提到了禹攻共工国,这次不周山的位置随共工的迁徙发生了改变。

大禹时代的迁徙,与舜帝除四凶有关。这不是山海经记载的神话,而是有史书记载。

《史记》记载,舜帝:流共工于幽陵,迁三苗于三危。

幽陵在北方幽州地界,陵是山陵,具体到了北方哪座山不得而知。河南辉县有共工氏族的记载,但是这里离幽陵有些远,不确定这是哪个时期的共工的后人。有兴趣的网友可以查河南辉县记载。北方不符合《山海经》的记载,我们继续看。

西北共工国是被迁徙后的三苗国

西北共工国的位置,其实跟三苗重合了,共工和三苗首领是一个人。这里要注意,三苗在西北是除开《山海经》以外其他书籍的写法,《山海经》里的三苗国在南方。这里要考虑到《山海经》作者到底把哪部分三苗国称为三苗国,毕竟它被舜帝和大禹拆的七零八落了。其他书籍里西北又没有共工国,所以这里的共工国可以是南方江淮三苗的一部分。

三危有两种说法,一是甘肃三危市,位于甘肃的西北部,一个是甘肃天水市,位于甘肃东部。这位共工,跟三苗领袖是什么关系?其实他们是一个人,两种身份。

韦昭曰:“三苗,炎帝之后,诸侯共工也”。

另外甘肃民间传说,舜帝押送三苗王缙云子和几万三苗移民到西王母处,西王母安排他们分散居住。(分散居住可能是导致有两个三危出现的原因。)所以当时舜帝流放三苗时,三苗领袖就是缙云氏。

缙云氏跟共工又有什么关系呢?

《山海经》: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沃,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祝融降处于江水,生共工,共工生术器,术器首方颠,是复土穰,以处江水。

缙云氏和祝融氏是一个人,共工是祝融氏之后。祝融氏也是一个官职,据《周礼》记载,祝融氏是夏官。《晋书》有记载:“帝高阳之子重黎为“夏官祝融”。这句话明确的告诉我们祝融是夏官的官名。《集解》引应劭曰:"黄帝受命,有云瑞,故以云纪事也。春官为青云,夏官为缙云。所以缙云氏就是祝融氏,共工也就是缙云氏之后。缙云氏有两个职能,一个是做火正祝融氏,并且掌兵权,另一个职责就是做水利方面的官员,共工。在后面的记载中,东南海边(浙江省内)有一个方国,被称为共人,可能是共工的直系后人。

《集解》引贾逵曰:"缙云氏,姜姓也,炎帝之苗裔。"

共工和缙云氏都是炎帝后人,他们应该是一家人。缙云氏后人仍在,他们居于浙江缙云县,曾经的缙云氏封地,他们的家谱以炎帝为祖先。

如此看来,西北共工国的领袖就是缙云氏。被流放到幽陵那位共工,也是一位缙云氏。去三危的和去幽陵的可能是两届共工,这里面有报仇戏码。第一代共工没有与三苗结盟,他被舜帝流放,被记载为流共工于幽陵。下一代共工结盟三苗,成为三苗的盟主,他们一起给上一代共工报仇,又被舜帝打败并流放,于是到了西北。

到了西北之后,共工仍然不放弃折腾,于是才有了禹攻共工之国的记载。除了《山海经》,还有其他书籍记载禹征伐共工。

《荀子•成相》云:“禹有功,抑下鸿,辟除民害逐共工。”

《战国策•秦策》云:“禹伐共工。”

《山海经》把共工国指向了西北,不过当地人不记得共工,当地人和其他书籍记得的是三苗。这主要是看当地人是以哪个角度来记述的。

共工变成两代人,你如果觉得很扯,可以看看正经史书记载的共工在其他时代的跟中央的争斗。据今本《竹书纪年》记载:

七十八年,帝陟(颛顼死)。术器作乱,辛侯灭之。

辛侯即是后来继帝颛顼而王天下的帝喾。帝颛顼晚期,术器重回故土,共工氏兴盛起来之后造反。这一段争斗应该就是《淮南子》里,共工与颛顼争天下,怒触不周山神话的原型。不过这也是某一代人的争斗,女娲与共工的争斗是在数千年前。术器是帝喾时代的,帝喾过了是尧,尧过了是舜,舜遇到的大概是术器的孙子,史书所谓的“缙云氏不才子饕餮”。

巧倕所葬就是共工墓葬

西北是禹攻共工国之地,还是巧倕所葬。巧倕是谁,可以在《山海经》中有一个葬地?共工的职能之一就是做巧倕,巧倕也是一个官名,意为各种工匠的领导者。舜帝儿子商均后来也做了巧倕。详情见原创:共工的本意是做百工,筑堤放水的技术让他成为水神

据《路史·共工氏传》所言,共工氏不种地、不打渔也不狩猎,他们具有很高的智慧和技能,善于制造工具、兵器和船只。通过水上贸易,他们可以获得维持生活所需要的一切。

所以巧倕葬地就是共工的葬地。

“北海之内,有蛇山者,蛇水出焉,东入于海。有五彩之鸟,飞蔽一乡,名曰翳鸟。又有不距之山,巧倕葬其西”——《海内经》

这个巧倕到底在哪里呢?我觉得应该在甘肃天水附近。甘肃天水是三危之一,它的一部分在秦岭以南,又靠近陕西宝鸡,陕西宝鸡有“五彩之鸟”的传说。这里是炎帝故里,有一则关于锦鸡姑娘和炎帝的传说。传说炎帝在带人捕猎时,他的族人用网网住了两个美丽的穿着五彩衣服的姑娘。两个小伙子争着要把姑娘带回去当妻子,两个姑娘求炎帝放了她们。炎帝看她们很可怜,就放她们出去,结果两个姑娘变成了两只锦鸡。为了感谢神农,她们一直叫着神哥哥。现在秦岭中依然有红腹锦鸡,它们就是五彩的鸟儿,很多人认为它们是凤凰的原型。

宝鸡市的岐山县,就是《封神榜》中的西岐,这里有凤鸣岐山的记载。宝鸡市的凤凰崇拜,应该是自古以来的。巧倕之葬有五彩神鸟,应该是把位置指向有凤凰崇拜的宝鸡市,有红腹锦鸡的秦岭地区。

不周山在甘肃三危山附近

我们可以看到,巧倕葬在《海内经》,回头看不周山的位置,在《大荒西经》。一个是在北海内,一个是在西北海外。也就是说不周山在巧倕葬的西北方向。《海内经》往西北应该是《海外西经》,过了才是《大荒西经》,所以不周山在天水更西北的很远的地方。甘肃敦煌市三危山,就符合这个方位。

可能有网友说不会是甘肃其他地方吗?我不敢说死了,只能说三危的概率更大。我们要思考,三苗分散居住,为什么天水和三危山两个地方被记为了三危?这两个地方对于当时的三苗移民来说,应当都是十分重要的。

我们还要想到后世,整个敦煌,都是十分重要的。(三危山属敦煌)这里是一个丝绸之路的焦点,各地的文明在这里交汇。这是当地的地理位置决定的,它位于河西走廊的最西端,一边就是青藏高原。西北地区的寒风,就是从这里吹向内陆。在共工怒触不周山的神话中有这么一个版本,共工把西北的天空捅漏了,于是女娲补天。女娲是用冰块补天的,所以西北的风一刮来,就会被这块冰降温,刮来的就是冷风。这个版本在南方江淮地区(三苗和良渚文化所在)有流传,可以猜测,江淮地区的人知道共工被迁往了西北地区,才有了这个神话来强行解释自然现象。这个神话也可以帮助他们记得共工去了哪里。

所以敦煌市就是《山海经》中的不周山所在,只不过共工没有在这里撞过不周山。

#中国神话与民间故事##女娲##山海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