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化周边人 认识怀化

怀化周边人 认识怀化(1)

// 认识怀化

2021年就这样悄无声息的来了。时节如流,日子就像滑过指尖一样又过去了许多。不知觉的来到怀化已近五年了,整日奔波于这个城市里,认识许多新的人和事,慢慢习惯这里的一切。

怀化,火车拖来的城市,主城区有着一个特别好听的别称“鹤城”。关于这个别称的由来,我特意的查了一下,说法甚多,特记录有几段实在美好的描述:怀化曾经隶属舞州,公元701 年,因避武则天之名讳改舞州为鹤州,因此地有一处形似鹤的景点——“榆树湾东,环抱如带,上过岩桥,洞拱生成。再前三里许,山阜平衍,拓一大坪日天心”,说的就是现在的天星坪一带,相传此处为唐之州村,舞水绕于西,对崖为白鹤岩,这便是鹤城的由来。在怀化还有着不少与“鹤”相关的地方,如鹤鸣洲、鹤洲路等。

有史志记载:榆树湾历史悠久,位于榆树湾的鹤州村,是唐代羁縻州鹤州古城的旧址。清嘉庆二十四年(1818年)林则徐赴云南任主考官,途径榆树湾,在日记中写道:“二十六日,丙辰。晴。寅刻自怀化驿行,平明过榆树湾,谒天后宫,憩杨公庙。”又有《芷江县志》记载:“榆树湾市,在县东八十里,舞水北岸。居民数百户。上是舟楫,少停蚁泊。凡油、豆、米、谷、煤、铁之属,皆集于此路为滇、黔所必经,行旅信宿。”

市肆甚密,熙熙攘攘,庙宇旅店林立,更有江西会馆万寿宫,江西行商从事收购加工桐油,运往洪江,而后远销长江沿岸各地。可见当时也是繁华之地。

怀化下辖11个县区。曾到过芷江,芷江抗日胜利纪念馆是必须要瞻仰的。纪念馆的庄严,血状的白色的纪念坊,黑色的V形的胜利标志,见证历史的三排庄严的黑屋。演播室里坐满了人,屏幕里回顾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走进这里像是走进了那一段岁月。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成千上万的革命先烈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换来的。前世之不忘,后事之师也。纪念馆的建立正是让我们铭记历史,铭记那一段岁月,让我们不忘初心,更好的珍惜现在的生活。

侗族人民极具特色的建筑鳞次栉比,龙津卧波,桥上画栋雕梁,丹楹刻桷,朱栏曲槛,凭栏四望,汤汤舞水尽在眼前,美妙极了。龙津桥,屹立在汤汤的舞水河上已经几百年了。我们的古人用他们无以伦比的手技,为我们勾勒了精彩绝伦的三楚第一桥。想了许多精美的词语,但总觉得无法把龙津桥的建筑上的伟大呈现出来。我想在巧夺天工的技艺面前,词语是苍白无力的。对于我们的祖先,对于心灵手巧的侗族人民,我唯有深深的敬意!

行至会同通道一带山色苍翠,满坡杂木居多,郁郁葱葱,公路路边青竹处处,峰回路转,一两座村庄突现眼前,名族特色非常浓郁,让人流连忘返!更有一代名将粟裕大将故居和庄严的纪念馆,走进名将故里,感受他一生风采,让人崇敬不已。

通道转兵纪念馆矗立县溪镇罗蒙山下,山势奇伟,让人不禁想起那幕幕往事:1934年12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径湖南通道,召开了通道会议,决定转道贵州,不仅为之后遵义会议的召开打下了重要基础,通道之后处处通道啊!

怀化文化底蕴深厚,自古以来就有“黔滇门户”、“全楚咽喉”之称。怀化是“多民族文化村”,侗、苗、瑶、土家等50个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了浓郁多彩的民俗文化。五溪横流怀化大地,滋润着怀化一方山水,养育着居住在这里的儿女们。

“朝发枉陼兮,夕宿辰阳。苟余心其端直兮,虽僻远之何伤?入溆浦余儃佪兮,迷不知吾所如,,,”屈原更是在这里留下了美好篇章,遍地兰草鲜花,湘沅美女,芷草、龙船,桔子让颠簸流离的三闾大夫感慨万千,“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伍子逢殃兮,比干菹醢。与前世而皆然兮,吾又何怨乎今之人。”再读这些诗句依旧让人唏嘘不已。

或有时间我还去四处转转,领略四处风采!

作者简介:

后山人,文学爱好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