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不住事:藏不住了NASA卫星揭秘
大家好
我是乌鸦上尉
前两天
美国NASA发了一个新闻
说过去的20年里
地球新增了5%的绿化面积
相当于多出了一整块亚马逊雨林!
其中4分之一,都要归功于中国
而中国贡献的绿色面积增加
有42%都是植树造林带来的
也就是说,NASA的意思是
中国人的植树造林
对全世界的环境保护
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啥?我们对环保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意思是我每天早起偷能量
都是有用的啦?
一想到这一点
我顿时就来了兴致
精神抖擞地开始看新闻
然而,我在NASA的Facebook主页下
却看到点赞数最高的留言
竟然是在酸溜溜地说:
“那是因为中国把全国的屋顶
全都涂成了绿色”
为这事高兴的外国友人
点赞数反而比不上这个酸溜溜的人:
我觉得有点气愤
因为中国人一直以来的习惯
就是多做事少说话
虽然在保护环境的举措上
我们没有进行大规模的宣传
但中国在植树造林上的成就
在全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
如果从数据来看的话
中国在过去的25年间
森林面积的增加量世界第一
是其他所有国家
森林增加量的总和
图:图片来自观察者网汉化的世界银行网站数据
如果从现象来看的话
中国的环境绿化做了20多年
有几个几乎不可能发生的现象
在中国成为了现实:
1、沙尘暴消失
2、黄河水变清
3、沙漠变绿洲
咱们先说第一项
沙尘暴
在咱们90后上小学的时候
中国的华北地区沙尘暴肆虐
沙尘暴问题
就像我们几年前谈到雾霾问题一样
北京、天津、山东的人
一定还记得
那个时候随便刮刮风
屋子外面就是黄沙滚滚
出个门能闹得满头满脸都是沙子
特别是北京
因为北京的位置
正好被几大风沙区覆盖
所以每年一到开春
离北京不远的三大沙漠
毛乌素、库布其、浑善达克
就会对北京轮番“灌沙”
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时候
北京年均沙尘天数高达56.2天
那时候老百姓进屋的第一件事
就是先站门口拿鸡毛掸子
把身上的沙子扫干净
2002年3月20日
北京遭遇了有纪录以来
最强的一次沙尘暴
全市能见度小于500米
个别地区甚至小于100米
是真真正正的“黄沙蔽日”
在那次沙尘暴当中
北京总降尘量高达3万吨
相当于每个北京人都分到了2公斤
漫天的黄沙
让很多老北京想起了
自己小时候被沙尘暴支配的恐怖
我还记得咱们90后上学的时候
教科书上都说
“土地沙漠化是不可逆的”
当时看得我们还很担心
总害怕哪一天我们都会被沙漠灭了
然而事实上
我们中国人却用几十年的时间
用一项浩大的工程
逐渐解决了沙漠化的问题
这个工程咱们都学过
叫做“三北防护林”工程
我们说其中很有代表性的一个项目
弥漫北京的沙尘暴
有很大一部分是从浑善达克沙地来的
这个沙地的海拔高度
比北京高1400多米
春天的小风一刮
沙尘暴就直贯京津
浑善达克沙地的前沿
有一个地方叫塞罕坝
如果在这里种起一片树林
就能拦住吹往北京的沙尘暴
把这里变成绿洲的工程
从1961年就开始了
1961年10月
林业局的先期考察人员
抵达了塞罕坝
七个人在寒风里找了两天
除了沙地啥都没有
种树最怕五种环境
高寒、高海拔、大风、沙化、少雨
这五条塞罕坝全部命中
也就是说,塞罕坝的自然环境
根本不具备变成绿洲的条件
然而,第3天的时候
在没有人烟的荒漠深处
他们突然发现了一颗
独自迎风挺立的落叶松!
七个人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欢呼着跑过去
紧紧抱着树反复确认
几个老爷们含着泪大喊:
“塞罕坝能种树,能种大树
我们要建大森林,大林海!”
因为这棵寒风中的落叶松
塞罕坝机械林场就此成立
1962年,369个平均年龄
不到24岁的年轻人
或坐车、或骑马、或徒步
踏上了塞罕坝的土地
这些人来自全国18个省市
其中有127个人
是刚走出校园的大中专毕业生
图:1962年的塞罕坝
初到林场,大家伙儿干劲十足
在前两年一共种下了
6400亩落叶松
但是,大家还没来得及喘口气
就遭受了沉重的打击
辛辛苦苦种下的幼苗
一株株接连夭折
成活率还不到8%
第二年的春节
气温降到零下四十多度
别说树了,人都快熬不下去了
大家伙挤在一起
熬过了一个凄风冷雨的大年三十
虽然两年没回家
种的树苗又都死了
但是大伙儿没有放弃
树苗种不活
肯定是我们的方法有问题
于是,经过大家的仔细研究
改造了育苗的方法
并且发现了
塞罕坝最适合种树的地方
是林场东部的马蹄坑
于是,1964年春天
几百号人在马蹄坑
连续大干了3天
在516亩荒地上
种满了精心培育的落叶松幼苗
20天紧张的等待后
奇迹出现了
有96.6%的幼苗开始放叶
叶尖顽强地指向天空
在会战的30多天里
大家吃住都在山上
脸都没好好洗过
冻掉一层皮都是家常便饭
因为条件恶劣
第一代造林人的平均寿命
仅仅只有52岁
第一仗打赢之后
这些造林人
已经找到了在这里植树的诀窍
但是植树造林
就算有诀窍
也是一件需要几十年努力的事
为了塞罕坝的荒漠再次出现绿色
让北京不再有沙尘暴
5年、10年、30年、40年
三代造林人在塞罕坝
足足奋斗了半个世纪
塞罕坝林场成立到现在有57年
中途还好几次碰到了大旱灾
让十几万亩的树木没有成活
每次碰到这种事
三代造林人也数次从头开始
一颗一颗地重新把树种上
他们用了半个多世纪
把寒冷坚硬的沙地
变成了美丽的森林公园
塞罕坝的成果
只是三北防护林工程的一部分
三北防护林的建设
涉及13个省、551个县、406万平方公里
全中国有3.13亿劳动力
都加入了这项工程
在数亿人的努力下
原来不可一世的沙尘暴被遏制住了
从2008年到2017年
北京的年均沙尘天数
从56.2天下降到了10.1天
2010年左右的时候
每年到了春天
总会有几天刮起带沙的大风
把人吹得灰头土脸
但是这两年
沙尘暴在北京已经近乎绝迹
2017年12月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把环保领域的最高荣誉
“地球卫士奖”
颁给了中国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
这个奖,他们是实至名归
图:塞罕坝三代造林人
沙尘暴解决了
我们再来看黄河变清和沙漠变绿洲
自古以来,黄河的水患
就是中国的心头大患
因为黄河经过黄土高原
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沙漠化严重
黄河经过的时候
就会带走大量的泥沙
以前,每年都有足足16亿吨的泥沙
流入黄河
其中4亿吨淤积在黄河里
因为淤积了大量泥沙
黄河成为了全世界
含沙量最高的河流
泥沙抬高了河床
让黄河动不动就灾害频生
在历史上,黄河决口了1500多次
每一次决口
都是下游百姓的灾难
一直到上个世纪
黄河的灾害
还经常造成数百万人的死亡
1887年的黄河泛滥
造成200多万人死亡
1931年的黄河泛滥
造成300多万人死亡
可以说
一个浑浊的黄河
就是一条随时可能吃人的猛兽
把黄河水变清
才能降服这条猛兽
而想要让黄河变清
必须从黄土高原的沙漠化着手
为此,我们选择了“退耕还林”
用种树解决黄土高原的问题
这也是一个超级工程
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
是毛乌素沙漠的治理
毛乌素沙漠在陕西和内蒙古的交界处
总面积有4.22万平方公里
它曾让陕北人民尝尽苦头
图:风沙肆虐,当地人只能住这样的土房
从1959年开始
当地人就开始了与毛乌素沙漠的“战争”
1999年开始,退耕还林工程
又给这个战争添了一把火
在这里的中国人
爷传父、父传子
种树造林、引水治沙
从来就没有停下过
延安市的植被覆盖度
2000年还是46%,不到一半:
到2010年时就达到了68.2%
2017年是81.3%
延安的山川大地都被绿色覆盖
西安到延安一线
沿途都是绿油油的一片
黄土高原的变绿
沙漠的成功治理
让黄河水不再浑浊
2015年,黄河流失的土壤泥沙
从13亿吨减少到了3亿吨
1200多里的黄河中游一片澄清
甚至现在的壶口瀑布
每年有几个月都是清流飞瀑
景色非常好看
我们听人说
塑料袋长时间无法分解
会成为难以处理的垃圾,污染环境
于是,我们就把塑料袋留着反复用
尽量不随便要新的
很多中国人在逛超市的时候
都会背着家里的布袋、编织袋
能减少一点污染是一点
我们听说非洲还有很多人
都饿得吃不上饭
浪费粮食可耻
就让全国所有餐厅、学校提倡节约
走到哪都写着“浪费可耻”
大家能吃干净就不浪费
能打包走就不乱扔
2018年,全中国的粮食浪费量
足足减少了30%
而不是像某些人嘴上说着
非洲儿童还在饿死
呼吁大家行动起来
实际上却毫不珍惜食物
食物还没凉就不要了
蔬菜还没过期就扔了
垃圾桶里到处都是扔掉的
新鲜的蔬菜面包、大鱼大肉
正因为咱们中国人都能有一种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感
愿意从小事做起
所以在很多国家
贫困人口越治越多的时候
中国却用了30多年的时间
减少了7.4亿的贫困人口
比其他所有国家加起来都多
图:方块是各国贫困人口数量
从93年至今
中国的棕色方块以肉眼可见的飞速下降
所以在全世界有很多地区
荒漠化加重的时候
中国的沙漠却在切切实实地被消灭
中国的森林面积在一步一脚印地增加
图:库布齐沙漠的绿化也在增加
虽然对于咱们年轻人而言
现在大家平时积累能量种的那点树
只是中国绿化中
占比极少极少的一部分
和那些真正值得尊敬的植树人比起来
我们的贡献还微不足道
但是中国过去20年
在环境保护上
在解决贫困上的成就
不正是靠千千万万这样微小的一点点
才汇聚起来的吗?
积少能成多,1个月不行就1年
1年不行就5年、10年、20年
数十年如一日地做下去
终有一日可以把事情做好
谁知道咱们起早摸黑偷的能量
以后会不会变成一片森林呢?
虽然不管是支教、扶贫还是植树
在很多地区都碰到了不少困难
但只要中国人
还在不懈地奋斗
这些现在看上去
也有些不切实际的目标
就终究会有实现的一天
这种愚公移山式的、精卫填海式的
属于中国人的精神
就会永远在中国人之间
薪火相传
生生不息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