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李煜古诗全诗(一起读诗词浪淘沙)

浪淘沙李湿,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浪淘沙李煜古诗全诗?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浪淘沙李煜古诗全诗(一起读诗词浪淘沙)

浪淘沙李煜古诗全诗

浪淘沙

李湿

帘外雨潺瀑,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响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这首词,一般编集的人也都认为是李煜的绝笔之作,这大致是不错的。李煜不世俘之后囚徒生活的一腔悲怨之情,在这首小令里得到了尽情的抒发。

全词分上下两片,文字也较浅显,没有太难懂的词语,而意义却很深厚。在写作主法上也有特色。首句起笔“帘外雨潺潺”是实写,虽并不便人感到突然而来,但不能你不想:这帘外的雨声是谁感觉到的呢?紧接着交代了感觉到这一现象的人,谁呢?具“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的人。罗衾,就是丝绸做的被子。响,是一刹那的短时间。这个人在睡梦中,由于感到寒冷,冻醒了,梦破了。于是听见“帘外雨潺潺”,从雨声想到春天将过,“春意阑珊”,阑珊,是衰落的意思。先点出景再交代观景的人,并把这个人铺叙一番,这是倒叙法,也是这首词的特点之一。其次,这首词全篇只有一句“帘外雨潺潺”是写景,其余各句都是抒情,在抒情中,景自寓其中,无处不是情,也无处不是景,情景交融,自然妙合。

这首词,上下片的句数是一致的。上片我们已经谈到它是以倒叙法写的。这一具有特殊身份的亡国之君,夜深感到身寒被冻醒了,连甜梦也做不成了。他那么留恋梦里一刹那的欢乐啊!李煜这个荒乐的帝王,在江南小朝廷里,歌筵舞宴,软语偷情,多少荒唐事,在他认为是欢乐的。然而这一切都成为过去了,只有在虚幻的梦里能求得再现,ト而梦又被冻醒了。对他来说,真是“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浪淘沙》)。何以目道呢?上片就是以这样的感情回肠荡气地写出来。下片,则是宕开一层的写法。“独自真凭栏”,是自我劝诫。为什么要这样呢?因为“无限江山”已经全部属于他人了,怕见这火去的大好河山。而自己昔日的帝王,现在已经当了俘虏,成为囚徒,怎能不痛心。这两句是自为呼应,表现出无限伤心。而“无限江山”这一句,更是有实有虚,虚实结合。江山是实物,无限是虚指。这里面含有多少情意,耐人咀嚼,我们也可以体会到这"无限江山”的辽阔遥远,他再也看不到故国了,因而劝诫自己,“独自奠凭栏”。总之,是别离了,离开故国了。“别时容易见时难”,这本是古人诗句中常用的诗意,所谓“别日何易会日难”(曹丕:《燕歌行》)、“才得相逢容易别”(戴叔伦《织女诗》)、“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无题》)等等都是。而在这里,李煜的这一词句,和他的“最是仓辞庙日”(《破阵子》)的情景联系起来看,再结合他现在的处境,今昔对比,实际上是最后一别,永无见期,这种离别的悲痛,既不能抑止,又不能解脱。眼见是“流水落花春去也”,水流逝了,花儿凋落了,春天过去了,这些都了了,再跟上一句,“天上人间”,似乎是不了了之,实际上是暗含着人也了了。一切都了了,真是肝肠断绝,遗恨无涯。这“天上人间”,历来解说很不一致,有的说指的是从前像在天上,而今落降人间,这是可以备一说的。有的说“天上人间”,是并行而不作抑扬的。也有人认为是天差地远、天地之隔。我们结合上下文来看,天上人间,实际上是天人之隔,和“别时容易见时难”相呼应,跟“流水落花春去也”直贯下来,所说的还是别离情事,是永久相隔的意思。词就这样戛然而止,给人留下无穷的回味余地!李煜的这首词,和前面我们所赏析的《虞美人》,同样感动人,但在写法上却大不一样。简要地说,《虞美人》词起句突然,劈空而下,中间今昔两两对比,换头的地方上下片内容紧密相连,结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感情倾泻无余。《浪淘沙》则以写景起句,又似梦初醒,中则抒展情怀。换头处是设想自解,再抒幽情,到结句则吞咽面止。两首词在写作手法上是大有差异的,说明。李煜词的写作技巧确实高明。他作为亡国之君,所怀念的欢乐,当然没有什么可取。倘若撇开这些,我们把它移作美好事物的象征,而来珍惜它,可惜它的消逝,这是一件有意义的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