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课(从即将到来的双十一说起)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宋浩
还有一个月就是双11了,日前有消息透露,今年双十一预售将于10月24日晚开始。你已经在囤货了。
视觉中国供图
今天我们身处一个“消费社会”。生活中广告无处不在,甚至大数据为用户画像让商家把握消费者更为精准——在某个app搜索了物品,很快另一个购物app就会知道我要买它,并在搜索框推荐给了我。消费主义是如何控制人的?为什么我忍不住要“剁手”买买买?为什么女性都喜欢包包,“包治百病”?
法国学者、让·莫奈大学讲师安东尼·加卢佐的《制造消费者》,月前由广东人民出版社·万有引力推出中译本后,引起众多媒体、读者的关注。两个月里,有1120位豆瓣网友给出了8.4的评分,《南方周末》甚至专访了作者加卢佐。
9月17日,“被算计的消费——《制造消费者:消费主义全球史》新书分享会”在杭州天目里 茑屋书店举行。浙江大学历史学学者张正萍、社会学学者陈振铎围绕这本书,共同讨论了消费主义的历史、人和消费的关系、技术的渗透等话题。
杭州天目里 茑屋书店
读书会由万有引力、杭州天目里 茑屋书店、小时新闻主办,小时新闻、经济观察报、搜狐文化、河南日报·顶端新闻等共同直播。
工业革命带来消费主义
消费主义的历史,是从工业革命和新航路的开辟开始的,它的历史只有200年。
英国国王亨利四世的母亲,是14世纪中叶穿着最时尚、有品位的女性,但当时她却默默无闻。到1770年《女性杂志》创刊,每个月刊登时髦的贵妇名媛,宽边帽、高腰裤等时尚元素就风靡英国乃至全欧洲。
新航路的开辟
“新航路开辟后,全球交流日益频繁,东方物品在西方很受欢迎。”张正萍说,亚洲的瓷器、茶叶、棉布走入了欧洲人的生活。随着生产力的提高,这些奢侈品也变为大众商品,从皇家到中下层。
在这个过程中,《女性杂志》这样的媒介传播至关重要。宽边帽、高腰裤、瓷器、茶就通过媒体成为了流行品。
陈振铎也表示,消费一词很早就有,但消费系统化是直到18世纪生产系统化、工业文明诞生之后才有。
200年来,从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到十几万的包,到迪士尼、环球影城的体验消费,都由消费主义的系统慢慢制造出来。
随着市场营销、公关等诞生,消费主义用各种方式打破人们控制欲望的能力,让人放纵地满足自己的感官舒适,成为消费主义的一份子。
陈振铎和张正萍。
购买欲、身份认同与人性
消费怎么抓住我们?商店、杂志、广告等致力于培育大众的消费习惯和消费文化。
从前面讲到的宽边帽、高腰裤,到今天的各种化妆品、包,这是女性消费的例子——即通过一种“理想的女性美”来引起女性的消费欲望。
某社交平台的分享。
除了对正面赞美,对女性的羞辱也可以能吸引女性买买买。比如胖、皱纹、头皮屑等等,广告中这些内容让女性对年龄、身材产生恐惧、羞耻,从而产生购买欲望。“没有丑女人只有懒女人,”这句话熟悉吧?
这是200年都没变的,张正萍说,英国历史上,早期公共剧院兴起,一个农民要进去,就要穿白衬衫、大衣,要“体面”。靠这些这才能建立起一种“身份认同”。在这个过程中,白衬衫等服饰的消费就在其中。
张正萍和陈振铎认为,消费主义通过褒、贬人来操控人,实际上是构建了某种身份认同:作为优雅的女性,就应该这样穿衣服、用这种化妆品和这种包……
电影《百万英镑》剧照
文学作品中,大家熟悉的《窈窕淑女》《百万英镑》等,都生动讲述了这一观点。
在书中,作者加卢佐也说,在消费主义社会,“无穷无尽的商品不断流传、新的消费习惯层出不穷。”
“这一切都利用人性来完成,它利用人们对安全、自尊、权力、抱团的渴望,也利用人们的认同和偏见,最重要的,它利用了人们对事物的操纵欲和为事物赋予意义的欲望。商品一直是满足人们实际需求和心理需求的工具,也是一种表达人们思想和权力关系的语言。”
消费与技术
正如工业大生产带来了消费主义,消费与技术的变革密不可分。
到今天大数据的背景下,人更是可以被“编码”。陈振铎说,我们的心跳、血压等等信息都成为一串串数字和一幅幅图像。正如开头提到的用户画像,app知道我们的喜好,并能精准向我们推荐。
人和消费,在信息社会中,变成了一幅幅景观。
陈振铎用苹果手机举例。刚发布的iPhone14系列有重要变化,取消了小屏幕mini产品线。市场上,6.7英寸左右的手机也已占据主流。
西湖苹果店。
“消费和信息技术紧密结合。”他说,5.4英寸左右的小屏幕手机更符合人体工学,握起来舒适,更像工具。更大的手机在显示上更友好,更能让人沉浸。对于资本逻辑来说,手机屏幕越大,越吸引人的注意力,注意力就是经济。短视频的算法机制越让人分泌多巴胺。
包括技术在内,各种因素强化了消费主义与人的绑定,今天我们已经完全无法摆脱各种系统了。
也有人试图离开城市、走向乡村;或者崇尚低物欲、极简主义、越来越抠……这是否是对消费主义的抵抗?
无印良品,以极简主义为代表风格。
不是的,低欲望本身也是一种消费。比如极简主义,就代表一种消费风格。这与书中的观点也一致,张正萍指出,书中提到反主流文化,本质也是一种消费文化:“基于人们的自恋和展示欲望,基于人们想向外界展示出自己所拥有的某些符号和特点”。
今天的一些非主流的反消费文化,其实与嬉皮士一代类似。
消费社会的痛
就像我们很难回到小屏手机时代,我们也很难回到之前的熟人社会了。
以前的熟人社会,邻里之间关系近,“远亲不如近邻”。今天我们的城市中,人与人之间隐私性增强,相对更疏远。
与之对应的消费方式,我们再也不用跑到菜市场卖菜、跑到书店买一本书,手机上点几下,商品就从很远的城市送到门口了。正如社会学家项飙的“附近的消失”,这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趋势。
来自《十三邀》,项飙在节目中提到“附近的消失”。
从消费者的角度看,高效物流让我们减少了等待,更方便地满足这我们的欲望,但同时也让我们远离生产。
以前我们吃一碗米饭,是自己种出来的,从播种开始每个生产过程我们都参与、了解,今天城市生活中几乎看不到水稻。从食物到科技用品,商品在我们眼中越来越神奇、梦幻,这增加了我们的拜物情节,我们也越来越容易相信广告和营销话语。
人类的消费史是商品加速流通的历史,也是逐渐走向精确计算技术的历史。现代化大生产体系,通过探究人性的方方方面,逐渐把消费从对物的消费扩大为对各种符号及其象征意义的消费。这是资本不断运动的风向标,也不断改变着人类世界。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