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退热贴怎么用(健康呵护退热贴)

小儿退热贴怎么用(健康呵护退热贴)(1)

小儿退热贴怎么用(健康呵护退热贴)(2)

宝宝一发热,爸爸妈妈紧张万分,为了快点退热,各种退热方式恨不得都用上,其中退热贴和退热药就是使用较多的。但用还是不用,如何使用,往往有些纠结。

小儿退热贴怎么用(健康呵护退热贴)(3)

小儿退热贴怎么用(健康呵护退热贴)(4)

小儿退热贴怎么用(健康呵护退热贴)(5)

退热贴

退热贴管用吗?

退热贴是利用TDDS技术使水分和药物透皮进入皮肤,然后通过水汽化吸热的物理变化达到降低体温效果的一种药贴。退热贴属于物理降温用品,只要使用得当,退热作用是肯定的。

退热贴是外贴剂,贴在体表部位,是外在的物理降温方式,避免了肝脏的首过效应等副作用,避免注射时的疼痛,使用方便。

什么情况下可使用退热贴?

如果宝宝只是轻度发烧,温度不高,38.5℃以下,没有皮肤过敏,可以使用退热贴。退热贴的主要作用是降低脑部局部温度,使脑部代谢速度减慢,进而起到保护脑细胞的作用。一般适合学龄前的宝宝使用,因为小宝宝皮肤比较薄,皮下血管丰富,退热效果较好。家长在使用退热贴物理降温的同时,还要注意查找宝宝发烧的原因并监测体温,不能一贴了之,争取得到有效及时的治疗。

温馨提示

1.皮肤有异常(伤口、湿疹、斑疹等)及过敏的宝宝不能使用。

2.开封后要尽快使用,以免降低冷却效果。

3.使用中或使用后,皮肤有肿胀、发炎等异常现象,应立停止使用,并请教医生。

退热贴是防止发烧伤害大脑细胞的辅助物理降温制剂,它并不能用于治疗造成发烧的所有疾病。退热贴无法解决所有发烧的根本病因,只能起到物理降温作用,如果是病毒性感冒等引起的发烧,退热贴就无能为力了,这时就要选用退热药,同时要送宝宝去医院。

小儿退热贴怎么用(健康呵护退热贴)(6)

退热药

什么情况下要使用退热药?

一般来说宝宝腋温超过38.5℃就要吃退热药,或者带宝宝上医院治疗。通常使用退热药的指征是体温超过38.5℃,如果有高热惊厥史的宝宝,为了避免惊厥再次发作,药物降温指征可放宽至38℃。

使用退热药,安全最重要

退热药只是对症治疗,药效仅能维持数小时,体内药理作用消除后,体温会再度上升。宝宝发热多具有自限性,一般不会危及生命,因此选用退热药的主要依据是其疗效及副作用大小。目前使用较多的是含扑热息痛类糖浆,该药短期使用常规剂量副作用轻微,可作为常用退热药。

妈妈们要注意,不同的退热药最好不要同时使用,或自行增加剂量,否则会使宝宝出汗过多,导致虚脱、低体温(<36℃),甚至休克。6个月以下的宝宝,由于脏器功能比较弱,尽可能不用退热药。

盘点退热药

1.对乙酰氨基酚

即扑热息痛,是目前宝宝常用而比较安全的退热药。退热效果迅速、不良反应较少,可备家中。代表性的药物有泰诺林,一般为3个月以上宝宝高热时首选退热药,剂量为每公斤体重10~15毫克,4~6小时一次。

注意:若服用对乙酰氨基酚进行退烧,就别再让宝宝吃含有对乙酰氨基酚成分的感冒药,防止重复用药。

2.布洛芬

安全高效,具有明显的解热镇痛作用,副作用少,对胃肠刺激小。代表性的药物有美林,该药退热起效时间平均为1.16小时,退热持续时间平均为近5小时,常用于感染性疾病所致高热宝宝,适用于6个月以上儿童,剂量为每公斤体重5~10毫克,每6~8小时一次。

注意:6个月以下的宝宝不宜使用。布洛芬同时具有镇痛、退烧两大作用,在用于宝宝退烧时以混悬液为好,其副作用相对其他药物要小。

3.尼美舒利

具有显著的抗炎、镇痛和解热作用。但有一定致肝损害的用药风险,需慎用。尤其是12岁以下儿童禁用。

温馨提示

1.宝宝感冒发热往往会反复,所以用退热药后,体温在下降一段时间后还有可能上升。如继续服药,应该间隔4~6个小时,不要在短时间连续给药,用药过多容易造成其他并发症。一天最多给药四次,当宝宝的体温低于38.5℃时,就可以停药了。

2.多数的退热药都是OTC,使用时最好咨询一下医生,尤其是就医后应按医生的处方量用药,切忌擅自增加剂量。

3.宝宝服用退热药需喝足够的水,尤其是含有矿物质的水分(比如口服补液盐)。

4.不要在短时间内重复使用相同的药物,同一个退热药不宜连续使用超过3天,否则容易出现中毒现象。如果必需使用则应更换不同的退热药,交替使用,减少中毒的机会。

小儿退热贴怎么用(健康呵护退热贴)(7)

往期精彩回顾

小儿退热贴怎么用(健康呵护退热贴)(8)

小儿退热贴怎么用(健康呵护退热贴)(9)

小儿退热贴怎么用(健康呵护退热贴)(10)

节选《亲子》(0~3岁育儿宝典)

想了解更多内容吗?快来订阅我们的杂志吧!

小儿退热贴怎么用(健康呵护退热贴)(1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