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有哪些症状治疗(颈椎病症状和治疗)
颈椎病的原因、症状、治疗、及预防
一、什么是颈椎病?
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退变及其继发的病理结构改变,累及周围组织结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等)而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症状。颈椎病非常常见,随着年龄增长而加重,对于60岁以上的人群,85%都将受到颈椎病的影响。颈椎已经成为第六大老年慢性病,且发病呈现年轻化的趋势。
二、颈椎病的发病原因及原理?
(1)颈椎病的发病原因是“椎间盘退变”。首先纠正一个错误概念,“颈椎病不等于颈痛”,颈椎病患者不一定有颈痛,而颈痛不一定就是得了颈椎病。颈痛主要是由于肌肉、筋膜、韧带等结构劳损引起;而颈椎病的主要发病原因是“椎间盘退变”。
(2)什么是“椎间盘退变”:椎间盘是位于颈椎椎体之间的结构,由髓核、纤维环、和终板组成,主要功能是辅助颈椎活动。椎间盘的周围有很多重要的结构,如后方有后纵韧带和脊髓,侧后方是神经根,侧方有椎动脉。椎间盘退变就是随着年龄增长出现老化,老化的椎间盘会出现髓核脱水,导致椎间高度降低;老化还出现纤维环撕裂,进而引发椎间盘突出等。
(3)“椎间盘退变”有什么影响?:椎间盘退变的早期改变是髓核脱水和皱缩,导致椎间盘高度降低,继而引发两节椎体之间出现不稳定;椎体之间的不稳定将导致头部重力转移到由颈部肌肉韧带来承受,长期会导致肌肉疲劳,出现颈痛的表现;人体为了对抗椎体之间的不稳定,会诱发椎体出现骨赘增生(骨刺形成),所以说骨赘增生或骨刺形成是一种人体的保护机制,但是当骨赘增生较大或增生位置朝向神经、血管等组织时,就会导致神经、血管受到压迫,从而引发相应的症状。椎间盘退变的晚期改变是椎间盘突出,随着退变进一步加重,纤维环出现撕裂,髓核会通过这些薄弱的裂缝而向外突出,由于人体是低头工作为主,所以突出位置常为后方和侧后方突出,从而导致后方神经根和脊髓受压。
三、颈椎病的分型及临床症状?
根据椎间盘退变所导致的病理结构变化差异,所引起的颈椎病症状也会不同,目前根据临床症状,可以将颈椎病分为以下类型:
(1)颈型颈椎病:主要是由于椎间盘退变后,椎体关节之间不稳定所致,椎体关节的不稳定会导致颈部肌肉韧带代偿工作,长期会引发疲劳,因此颈型颈椎病的主要临床症状就是颈肩痛,且伴有颈背部压痛。这类颈椎病以青壮年(30-40岁)多发,晨起(睡觉姿势不当)、或长期劳累、低头伏案工作后出现,泡澡后或休息后有所缓解。拍摄X线片常显示:颈椎曲度变直或反弓,或椎间隙变窄,颈椎退变,颈椎骨赘增生,颈椎不稳等。
(2)神经根型颈椎病:主要是由于颈椎间盘朝向侧后方突出,或由于椎体后缘骨赘朝向侧后方增生,压迫了侧后方的神经根,引起神经根支配区域出现症状。颈椎的神经根主要支配上肢的感觉和运动,所以神经根型颈椎病主要表现为上肢出现放射性疼痛、麻木、手麻、无力等症状。
(3)脊髓型颈椎病:主要是由于颈椎间盘朝向后方突出,或由于椎管内韧带肥厚、骨化等,导致颈椎椎管内的脊髓受到压迫,引起的脊髓受压的症状。脊髓属于中枢神经系统,四肢的感觉运动经过脊髓传入大脑来感知,而大脑的指令通过脊髓传至四肢,所以脊髓受压会导致四肢出现麻木、无力,轻者双手麻木,重者双手握力减退、双手不灵活、下肢无力、双腿发紧、迈不开步、行走不稳、行走踩棉花感、步态笨拙、走路容易摔跤、甚至大小便控制不住等症状。
(4)混合型颈椎病:部分颈椎病患者,以上结构改变和症状可能同时存在,称为混合型颈椎病。
(5)其他型颈椎病:少数颈椎病患者表现为头晕,这可能是由于颈椎骨赘增生导致椎动脉受压,或者颈椎间盘突出刺激交感神经等引起。由于这种以“头晕”为主的颈椎病比较少见,所以在诊断时需要先排除神经内科或五官科中能引起头晕的相关疾病。
四、颈椎病的检查和诊断
(1)颈椎病何时应该去医院就诊?当你出现以下症状之一时,建议至医院就诊:颈背痛难以忍受;颈肩部疼痛放射至上臂和前臂区域;出现手指持续性麻木;握笔和用筷子不灵活;出现行走不稳或下肢无力;出现大小便功能控制不佳等症状。
(2)诊断颈椎病做什么检查:诊断颈椎病最主要的检查是X光片和颈椎核磁共振。X光片是初步筛查,评估是否有椎间高度下降、骨赘形成、椎体间不稳、曲度变直等,以此来判断是否存在颈椎间盘退变。进一步检查则为颈椎核磁共振,核磁共振能清晰的显示是否存在颈椎间盘突出、是否存在神经根或脊髓受压,结合症状最终来判断是否存在颈椎病。颈椎CT一般不作为首要检查,主要用于评估是否存在骨赘增生或韧带骨化,以评估神经致压物的性质,但在急诊或颈椎外伤时,颈椎CT可作为首选。
五、颈椎病的治疗:
(1)非手术治疗:颈型颈椎病主要采用非手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和脊髓型颈椎病早期也可采用非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方式包括:
1、颈椎制动:采用颈托固定,颈椎病患者存在椎节之间不稳,采用颈托固定可以帮助维持颈椎稳定性,不仅有助于减轻椎间盘和神经之间的无菌性炎症,还有助于缓解颈部肌肉张力。但颈托佩戴时间不宜过长,且休息时或躺下时不需要佩戴,长期佩戴会加重颈部肌肉劳损。建议佩戴时间每天三次,每次1-2小时为宜,一般不超过2周。
2、药物治疗:颈椎病主要药物包括:营养神经药(甲钴胺、腺苷钴胺、呋喃硫胺等),以减轻神经损伤;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西乐葆、乐松、安康信等),以减轻神经周围的无菌性炎症;中枢镇痛药(普瑞巴林、加巴喷丁),适合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不能缓解的严重疼痛;放松肌肉药(妙妠片、鲁南贝特片),目的是减轻颈部肌肉痉挛。
3、物理治疗:属于辅助治疗方式,主要由医院物理治疗师进行治疗,如热疗、电疗、牵引、手法按摩治疗,值得注意的是,当有椎间盘突出严重或并伴有脊髓型颈椎病的症状时,则不建议按摩或牵引治疗。
4、“封闭”治疗:包括椎间孔神经根阻滞和小关节阻滞等。对于上述治疗方式无效,且患者颈痛或上肢疼痛症状较重时,也可尝试此类有创的治疗方式。
(2)手术治疗:当神经根型颈椎病和脊髓型颈椎病采用非手术治疗症状无缓解、或者出现神经功能恶化(如肌力下降、行走不稳、双手不灵活、肌肉萎缩、大小便功能控制不佳等)的情况则需选择手术治疗。部分严重脊髓型颈椎病可在症状较轻时即选择手术干预,以避免出现严重后果。手术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颈椎前路融合手术:是治疗颈椎病的金标准,不仅创伤非常小、且疗效确切、治疗彻底、安全性也非常高,适合大部分神经根型颈椎病和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颈椎前路融合手术通过去除突出的椎间盘、增生的骨赘、和肥厚的后纵韧带,以达到解除神经压迫的目的;同时还能通过植骨融合解决椎体间的不稳。一般情况术后第1天即可下地,术后3天左右即可回家。
2、微创颈椎后路内镜手术:属于颈椎微创手术范畴,适合部分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主要通过颈后路1cm切口放置工作通道,在内镜下摘除压迫神经根的椎间盘和骨赘。这种手术方式更加微创(损伤更小、出血更少),不需安装钢板等内植物,术后第2天即可出院。
3、颈椎后路手术:颈椎后路手术创伤较大,但也比较安全,适合病情较为复杂的颈椎病患者,如多节段突出,严重椎管狭窄,严重后纵韧带骨化等。通过后方扩大椎管,使得脊髓和神经根向后方漂移,以避开前方的椎间盘或骨赘压迫。
六、颈椎病的预防
颈椎病属于自然老化过程,无法避免其发生,但我们可以做到的是延缓它的进程和减轻颈椎病的严重程度。其方式包括:(1)保持正确的姿势:包括正确的睡姿、坐姿、站姿;(2)减少低头看手机的时间;(3)戒烟:吸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影响椎间盘和椎骨,因此,戒烟也可减缓颈椎的退变;(4)颈椎功能锻炼:包括颈椎核心肌群锻炼和颈椎活动度锻炼。
(部分图片引自网路)
作者简介:石长贵,医学博士,上海长征医院骨科(脊柱微创中心)副主任医师、副教授,擅长脊柱疾病的微创诊治。专家门诊时间:每周二下午、每周六上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