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的辫子叫什么(满族传统的发式)

满族的辫子叫什么(满族传统的发式)(1)

作者富察宝仁 吉林家谱

满族服饰俚俗

大东北满族的服饰俚俗,集这个古老民族几千年之大成,又谱写着近千年来其服饰俚俗之新篇,它既是本民族色彩斑斓的生活画卷,又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满族传统服饰俚俗起源于生活,扎根于民间,承载着人们传承久远的生活习俗。

满族的服装,具有浓厚的北方骑射民族的特色。早年,满族男女老少日常的主要服装是旗袍。旗袍在清朝曾作为“国 服”在全国推广。这种袍服有棉有单,适合北方骑射民族的生产生活。

清初时,满族人的衣着服饰是十分的原始简陋。《柳边纪略》记载,顺治年间流配关东的陈敬尹说,他在顺治十二年(1655)被流配宁古塔(今黑龙江省宁安)时,这里还没有汉族人。那时,满洲人的衣着十分简陋,主要是以兽皮或缉麻为衣从不知晓还有布帛。到了康熙中期,满族人的衣着已发生了重大变化:“今居宁古塔者,衣食粗足,则皆服绸缎。天寒披重羊裘,或猞猁狲、狼皮打呼(皮长外套)。惟贫者乃服布,而敬尹则至今犹布狍,或着一半羊皮缎套耳。”

每个民族的生活习惯,都是在一个特定的地理环境下,从事一定的经济活动所产生的。它会具体地反映在衣、食、住、行、婚、丧、礼仪等,民风俚俗的各个方面。每个民族的这些俚俗,既是在历史的进程中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又有着一定的民族继承性。

满族的辫子叫什么(满族传统的发式)(2)

满族男人的发式

清及民国年间,满族男人的发式是“髡发梳辫”。所谓髡发梳辫,即是从耳根为际将前额部分的发全部剃掉,露出皮肤形成髡发。然后,将头后面所蓄留的头发,编成一根发辫垂于身后。

满族男人这种前面剃发,后面留发编辫的发式,今日看来似乎怪怪的,因为它与汉族人传统的男子发式大有所别。中原地区的汉文化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汉传统文化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故蓄发不剃,也不编什么辫子。正因此之故,许多人对当年满族男人髡发梳辫很是不理解,认为可能是举旗造反的努尔哈赤或者是什么人的一种标新立异之举吧。

其实,满族人髡发编辫之俚俗也有几千年的历史了。据考古发现满族的先民肃慎人,生活在中国的东北地区已有五六千年历史。中国许多史书对肃慎人都有所记载,古籍《竹书记年》中载:“ 虞帝舜二十五年,息慎氏来朝,贡弓矢”。这比中国纪年之始的夏代还要早好多年。由于那时肃慎人便是舜帝的朝贡属民,故而古书中多有记载,于是,我们今人也就了解了久远之前满族先民的民风古俗。

最早记载肃慎人编发辫的古籍,是《晋书·肃慎传》:

“(肃慎人)俗皆编发”。

唐时满族先民为靺鞨人,当时靺鞨人有七大部及数以百计的诸多小部,居于祖国东北的外兴安岭以南、库页岛以西的白山黑水广大地区。其一大部为黑水靺鞨,居于今黑龙江流域广大地区。《旧唐书·黑水靺鞨传》载:

“(黑水靺鞨)俗皆编发”。

到了金女真人时期,女真人依旧编发,但其发式及饰品则有了很大变化,并一直影响着之后的元、明、清各代的女真人及满族人。《大金国志·男女冠服》载:

(男子)辫发垂肩,与契丹异。耳垂金环,留颅后发,系以色丝。富人用珠金饰。

从以上所引之古籍,可以搞清楚许多问题。一是早年间满族编辫已传承了几千年;二是满族编发之俗,与契丹、蒙古等东胡族系民族编发皆不同,乃梳双辫垂肩;三是明末努尔哈赤率女真人造明朝反时,便已是承袭着金女真古俗“人皆编辫,与契丹异,留颅后发,以色丝系之,富人以珠金为饰”;四是这种与蒙古等北方民族不同的“髡发梳辫”之俗贯穿整个清代,直至民国年间而是一成未变。

早年间,满族男人是耳际为准,前面剃发后面编辫,而且传承着“以色丝系之”,即在发梢处还要编入三股线穗,称之“辫连子”,为辫梢的装饰。做辫连子多用的是黑色、灰色或深蓝色线穗。有的年轻人还配以五色线穗,显现着男子对美的一种追求。有的富有者在辫连·子上,还缀有东珠、翡翠、玛瑙 等 饰 品 ,以 示 豪 富 和尊贵。

清代,满族男子的发式梳理也很简单,即是在将头发梳理梳顺之后,向下垂编成一根辫子即可。有的一些平民百姓因长长的辫子影响劳作,便在辫子编好后再盘在耳际头顶,此种盘头法显得干净利索多了。英俊的小青年盘此头,五彩的辫连子上再系个白、绿饰物于耳畔垂下,彰显着北方马上民族青年人的潇洒活泼。此种盘头发式不甚正规、庄重,故官员、文人及富贾人士无人梳此头。

满族男子的发辫也有着一些细微的变化。从金女真人至清初时,满族男子的发辫由粗变细。

清顺治二年(1645),顺治皇帝曾颁布剃发令,其规定头颅四周全部剃发,只留一顶如钱大结发而垂。故被人们戏称之“金钱”“鼠尾”。

清嘉庆年以后,满族人头上之发越剃越少,蓄结辫之发越来越多,正如《满族入关前后几种礼俗变迁》载道:

男子脑顶发,四周削去寸余,而中间保留长发,分三绺编成一条,垂在脑后,名为辫子或发辫。

在清王朝统治期间,并不仅仅是满族男子梳此辫子头,而是国中的所有成年男人都必须梳此头。清定鼎中原之初,清朝统治者推行此“髡发梳辫”之国俗,深受汉族人的反感。中原的汉族人,二千多年来受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深刻影响,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岂敢毁伤!

汉族人留发不剃,已有几千年的时光早已习惯,见这个从关外荒蛮之地闯进中原的北方民族,强推髡发剃头便纷纷起来反抗。清统治者则更是坚决,喊出了“留发不留头”的口号,严厉推行自己的发俗,并认为这是国家一统的一种标志。所以,有清一代男性的发式都是髡发梳辫,直至辛亥革命胜利,男人们才剪掉了已梳了近 300 年的大辫子。

满族的辫子叫什么(满族传统的发式)(3)

满族儿童的发式

满族男女的发式有着自己民族的鲜明特色,与中国历史上各朝代民众的发式都是大有所别,即使是未成年儿童的发式也是如此,具有浓郁的关东渔猎民族的特点,展现着北方地域文化的风采。

满族世居于白山黑水的严寒之地,许多俚俗都与御寒护体有关。满族认为人的正头顶稍前的地方,是人的“脑门囟儿”,小儿刚出生时此处是软的,是人最需要加以保护的地方。满族的习俗是,婴儿时剃发不剃“脑门囟儿”的头发,而是留一个后面呈圆形、前面带发梢、小圆发盖护住此处。

由于这种孩子发型似马蹄形,故称之“马蹄盖”。中原的汉族人则戏称其“马子盖”,马子即是中国南方地区的马桶。如今,东北有许多满汉族小孩子仍留此头,人们干脆就叫它“马桶盖”。

早年,东北地区缺医少药,小孩子又多病故,多有夭折。满族人很迷信,为了使孩子好养活,发明了一种“鬼见愁”的发型,是在孩子稍大些时剪。鬼见愁也很简单,只是将“马蹄盖”移了个位置,由前“脑门囟儿”移到了孩子脑袋的左侧或右侧,或者是左、右、前各留一绺头发。

待孩子再大一些时那发型就更多了。满族孩子有一种蜡扦儿头,是将脑袋周边的头发剃掉,而将中央头顶的头发竖起扎一个朝天辫。因此辫如早年插蜡的蜡扦儿,故得“蜡扦儿”之名。又因其是朝天一辫,故又有“朝天冲”之名。满族还有一种孩子辫,叫坠根。此辫如蜡扦儿一样将头上周围头发剃掉,只梳细细一根小辫,而且这根小辫是拖在后脑勺上,故人们称之“坠根”。

与坠根发辫有些相同的还有一种歪辫。只是这种歪辫留在了左侧或右侧耳朵上部,因此在一面垂下,故被称之“歪辫”。满族儿童从小便有剃发之习俗,称之“怕上火”。为了美观将头左右各留头发一绺,并梳挽两个髽鬏,称之“羊角髽鬏”满族孩子有一种发型,人们俗称其“狗拉车”。狗拉车是将小孩子的头发不剃,而是梳成三根、二根或一根小辫。三根小辫,是脑袋左右和后面各一根。二根辫是左右各一根。一根辫是拖拉在脑后,故人们称之“狗拉车”。清代时,满族的小孩子曾时兴梳王八辫。即是满头留发,然后梳成六根小辫,分别梳在头除前额外的左右及后侧,如龟状,所以人们都叫它“王八辫”。王八辫之名是汉族人叫的,此辫满族无名。

民间有“千年王八,万年龟”的说法。所以,满族人认为梳此辫可无病长寿,也不管别人怎么叫了,只是叫它“小辫子”。梳这种小辫子的孩子显得活泼可爱,充满了童趣,故早年间曾十分流行。满族作家曹雪芹所著的《红楼梦》中,描写了许多清代满族的民风俚俗。

《红楼梦》中,儿时的贾宝玉便梳着这种王八辫:

头上周围一转的短发,都结了小辫,黑亮如漆,从顶至梢,一串四颗大珠,用金八宝坠角。

满族儿童头编辫有着久远的传承,四五千年前的满族先民肃慎人即有此发俗。《晋书·肃慎传》载:

“(肃慎)俗皆编发。”

史载,满族先民魏晋时的挹娄人和唐时的靺鞨人,也是“俗皆编发”,辽金时的女真人也是“人皆辫发”,与契丹人的发式大有不同。到了明及后金之际,满族男子编发辫已成定式,即是“半去半留”,将前额的头发剃去,只留颅后发,编成一个长长的辫子垂于脑后。这种发式当然与中原的汉族束发截然不同,与蒙古族男子的分左右梳两个发辫也是不同。令汉族人难以接受的是,每攻取一城清廷便严令“官兵俱削发来降”。而且,清朝统治者还认为不剃头便是“异国之人”“必置重罪”。

《清世祖实录》卷十六,载道:

今中外一家,若不画一,终属二心,不几为异国人乎?…… 自今布告以后,京城内外限旬日,直隶各省地方自部文到日亦限旬日,尽令剃发。遵依者为我国之民,迟疑者同逆命之冠,必置重罪。

正是因为清廷将“剃发编辫”视为家国大事,所以,满族的男孩童待到了八九岁时,便开始剃额前发留颅后发,以编结一根辫子并随其终生。

满族的辫子叫什么(满族传统的发式)(4)

满族女人的发式

由于女人爱美的天性所致,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中,历朝历代女性的发式造型非常丰富多彩,可谓“各领风骚数百年”。

满族是祖国北方的渔猎民族,在清定鼎北京之后,满洲八旗不仅把弓马骑射之风刮进了山海关,也把自己白山黑水之域的衣、食、住、行等,许多民风俚俗带进了中原大地。故而,满族女性的发式与中国各历史朝代的发式都是大有所别。

两把头、燕尾儿头

在久远的历史进程中,满族的先民几千年前,从有史书记载的古老肃慎人起,便男女皆梳辫子。历经各朝代,肃慎人的族称有了挹娄、勿吉、靺鞨等族称之变,一直到了近千年前的金女真人时期,满族先民虽然依旧传承着编辫,但习俗已有了一些变化。

男子已开始髡发,留颅后发,系以色丝,耳垂金环。女子的发式也有了一些变化。

《大金国志·男女冠服》载:

“(男子)辫发垂肩,与契丹异……妇人辫发、盘髻,亦无冠”。

此时,女真人发式的显著特点,是男人双辫垂肩,女人则是辫发、后盘髻。女人们为了追求美观,有的还用罗帕裹发装饰,宋诗人杨廉夫诗句有:“ 罗帕垂环女真妆”之载。

清代,满族男女在未成年时发式基本相同,但在成年之后变化就大了。成年后的男子,是髡发梳一根辫子在脑后,而女子则有许多别具特色的发式,展示着满族女人的端庄秀丽。自金代始,满族女人便有订婚许嫁前方可蓄发的习俗。宋人庄绰《鸡筋篇》载:

“燕地(金地)其良家世族女子,皆髡,许嫁方留发。”故早年未嫁姑娘有“留头大闺女”之称。

女孩子许亲之后便可蓄发,梳理成单辫直垂脑后。早年,满族女孩常见的单辫与男子不同,是一种较美观的“大松辫”。大松辫是前额不髡发,而留有齐眉的短发,称之“刘海”。头后的发辫,是在颈部将头发扎结上两寸长的彩色发绳,之·后才将下面的头发编成一根大辫子。

《宫女谈往录》书中,记述慈禧初入宫选秀女时,便梳着这样一个大松辫:

她脑后拖着条乌油油的大辫子。辫根扎着二寸长红绒绳,辫梢用桃红色的绦子系起来,留下一寸长的辫梢,蓬松着垂在背后。右鬓角戴一朵红色的剪绒花,额前整齐的齐眉穗(刘海)盖住宽宽的额头,白嫩细腻的脸颊像一块纯净的玉。

昔日,满族订婚之后,有男方向女方过礼之习俗,称之“过大礼”。从这时起满族的格格(小姐)就要开始学习“梳抓髻”了。满族管梳抓髻又叫“打抓髻”。髻,即是挽束在头顶的头发。

满族与汉族女人的发髻是不同的。汉族女人的发髻是挽在头后,而满族女人的发髻则是挽在头顶。故满族人管女人结婚后将辫子改梳成头顶的抓髻叫“上头”。早年,如果见到满族女人上头了,那就是已经结婚了。

满族女人上头的发髻式样很多,最常见的是“两把抓”“ 大京样”,除此之外,还有燕尾儿、高把头、知了头、团头、大盘头、架子头等多种。如此种种满族女式发髻,随着时代的发展今均已不见了。只有在描写清代的电影、电视剧中,人们才会领略当年满族女人发式的风采。

早年,“ 两把头”是满族妇女最具代表性的发式。即是把头发全部绾在头顶,然后分束两缕,长至 3 寸或 5 寸,在顶上梳成一个横长式的发髻,再将后面的余发绾结成一个燕尾式的扁髻,贴压于后脖领上边。这分向两侧的发髻,又有“拉翅”“ 紧翅”两种发式,因其很像燕子尾巴,故又俗称“燕尾式”。清代诗人吴士鉴有《两把头》诗,其吟道:

凤髻盘云两道齐,珠光钗影护蝤蛴。

城中何止高于尺,钗子平分燕尾低。

吴士鉴的诗将满族妇女的两把头,描绘得是绘影绘形、如见其物。他讲凤髻高盘头上,下发是燕尾低垂两道齐,就如同是珠光宝气的钗花,在围护簇拥着一双蝤蛴(天牛)的双角。

这种如燕尾分叉的两把头,与汉族妇女的发式截然不同,故而满族风韵浓郁,带有厚重的北方民族鸦鹊灵禽崇拜的民俗色彩。这种两把抓的燕尾式,满族人俗称其“燕尾儿”,是满族民间一种较正式的发式,在豪门富贵人家是女人的常头,梳理起来显得雍容端庄。

满族妇女的“燕尾儿头”,梳妆起来虽然很美观利落,但是却很费时间很麻烦。尤其是那燕尾又分“紧翅”“ 拉翅”,即满族妇女所说的“尖尾”“ 秃尾”,想梳理得漂亮都得下一番功夫。所以平民百姓家女人只有出嫁或重要场合,才会正经八百地坐下来梳此头。正因此两把头梳理麻烦,所以清嘉庆、道光年以后渐用假发头冠。

满族妇女梳此种两把头时,要先将双架插于发间,绾发如双角形,所以又叫“架子头”。清汉族诗人得硕亭《草珠一串》云:

头名架子甚荒唐,脑后双垂一尺长。

袍袖直如弓荷袋,可能恭敬放挖杭。

此诗唱得明白,“ 头名架子”“ 脑后双垂”的发式,已成为清时满族妇女的发式写照;而衣着直袖长袍、佩戴弓与荷包袋,见长辈官长恭而放挖杭“箭袖”施礼,则是满族男子的装束形象。

早年,满族妇女梳两把头,不但要花许多时间,而且,由于头顶的发髻和脑后的“燕尾儿”,限制了人脖颈的随意摆动,使人不能随意地左顾右盼,更不能做大幅度的前仰后合的举动。使得梳两把抓头的女人只能挺胸直脖而坐或行走,故而,更能显现女人的端庄秀丽、款款矜持得体,甚合中国传统礼教对女人的规范。所以两把头的发式,深受豪门大户及礼仪之家人士的推崇,从清初至清末乃至民国年间一直在满族中广泛流行。

清代有一很著名的小说《儿女英雄传》,其中第三十回十分详尽地描写了一个叫安太太的满族妇女,头梳两把头,佩戴着扁方、玉簪、耳挖、抱针钉、东珠等缤纷饰物的头饰:头上梳着短短的两把头,扎着粗大的猩红头把儿,撇着一枝大如意的扁方,一对三道线儿的玉簪棒儿,一枝一丈青的小耳挖子,却不插在头顶上,倒掖在头把后边。左边翠花上,关着一路三根大宝石抱针钉,还带着一枝方天戟,拴在八颗大东珠的大腰节坠角儿的小桃上,右边一排三枝绫刷蜡的矗枝儿兰枝花儿。

《儿女英雄传》中翔实地记述着,清代满族妇女当年五彩缤纷的头饰,还使用了许多东北至今仍使用的一些方言土语,像“关着一路三根大宝石抱针钉”,那“关着”一词乃“钉着”或“插着”之意;像“绫刷蜡的矗枝儿兰枝花儿”,那“绫刷蜡的”即今“绫刷拉的”土语,乃很“整齐”“ 齐刷”之意。所以,《儿女英雄传》可谓是研究早年间满族民风俚俗很好的纪实资料。

旗头大拉翅

满族具有北方民族特色的女发式很多,除了两把头之外,人们最熟悉的便是电视上常见的大拉翅。大拉翅有“大翻车”“ 大两把抓”“ 架子头”等多种称呼。由于此种女式发饰是从京城北京传来的,所以,东北地区的满族人又叫它“京头”“京样”或“大京样”。

汉族人则管这样的满族旗人头饰叫作“旗头”。满族的“大拉翅”头饰,正头顶为一字平型,两侧则各斜垂一个如鸟翅膀的拉翅,故称之“大拉翅”。说起这大拉翅很有意思,它起源于东北的白山黑水之域,是由“两把头”“ 燕尾头”发展而来的。清廷定鼎北京后,把两把头、燕尾头也带到了北京城,这种满族发式便在北京地区流行了200 多年。

清后期,满族这种两把抓的发式已华丽转身,又传回了满族东北的老家,此时它已是雍容华丽的“大拉翅”了。这种大拉翅发饰的出现,据一些书籍记载都与慈禧太后有关,有的甚至还说是慈禧太后发明的。

当年,满洲八旗带着北方骑射民族的衣饰俚俗进入了北京城。后来,由于地位和物质条件都发生了变化,所以,许多民风俚俗也都随之而发生了变化。好美是女人们的天性,满族女人们不但在衣饰鞋款上花样翻新,在发式头饰上也是下了很大一番功夫。

清康熙年以后,大清朝呈现了史称“康乾盛世”的升平景象。于是,八旗贵妇们开始相互攀比装扮,由此始出现了许多衣、鞋、头饰、配饰等方面的推陈出新。女人们传统上的两把头、燕尾头、架子头,出现了越梳越高的型制,以至于必须加设一个头架。头架上覆以绸缎或青绒,正面佩戴头正饰花,侧面则垂有饰穗。此俗传至宫中后,慈禧太后觉得很漂亮,使命人将头架加大还增加了部分乌丝假发,于是出现了满族的头饰大拉翅。

还有一种说法。传说慈禧太后晚年时,她的头发是越来越稀疏。她见自己的头发是又白又少了,许多自己心爱的珠宝首饰已渐渐无法戴在头上。受爱美之心的驱使,慈禧太后终于想出了“大拉翅”,这个既美观漂亮又可为她粉饰衰老的头饰。

不管这些传闻是否属实,但有三点是可以肯定的,一是大拉翅是由满族女人传统的头式两把头、燕尾头、架子头等发展而来的;二是其先出现在北京,后又传回东北及国内各八旗驻防满城;三则是盛行于清末的光绪、宣统年及民国年间,最后,才成为满族传统的代表性的女性头饰。

由此可知,一些清代的电影、电视剧中,道光、咸丰年以前出现满族女人头戴大拉翅,是其制作人不了解史情的粗制滥造。脍炙人口的《还珠格格》即是如此 ,乾隆年比大拉翅出现的光绪 年 早 有 100 余 年 的时间 ,故而 ,小燕子不可能戴着个大拉翅到处蹿来跳去。

更有甚者,京剧名著《四郎探母》,讲的是1000 多 年 前 辽 宋 年 间的故事,但辽邦的铁镜公主戴的却是大拉翅。且不说大拉翅出现的年代比宋辽时期晚了 1000 余年,那辽邦乃东胡族系契丹人建立的北国,辽契丹公主戴了一顶 1000 余年后清代满族的大拉翅,岂不是荒唐可笑之极。

满族妇女梳大拉翅旗头,有个很重要的头饰,就是在旗头正中佩戴一朵大绒花,称之“头正”。再在旗头两侧各分插几朵小绒花,称之“压鬓花”。满族女人喜戴花,是从关东老家带来的习俗。早年,关东的满族大多生活艰难,没有什么华丽鲜明的绸缎、细布,只有土布或用靛蓝草染的蓝花布。于是,爱美爱漂亮的女人们便想出了一个好主意来装扮自己,那就是在头上插戴野花。

满族女人戴花不但历史久远,而且还是一年四季应季应时有所区别,讲究的是立春时戴春幡,是因东北寒冷,立春时是冰天雪地无花可戴。清明时女人戴柳枝。柳,满语为“佛托”,乃满族萨满文化信仰的始祖母神。端午时东北野花盛开可戴的花就多了,像芍药花、凤仙花、鸡冠花、芨芨草花等,都是爱美的女人们佩戴之物。故而清人有诗云:

都人重五女儿节,酒蒲角黍榴花辰。

金锁当胸花作簪,衫裙簪朵盈盈新。

满族女人虽然早有戴花之俗,但大拉翅上佩戴绒花,却是有一定的汉文化影响因素。大绒花佩于旗头正中既漂亮又有讲究,称之“头正”。其与满族男便帽“帽正”一样,源于汉儒家文化的中庸思想。中庸乃中正、中和之意,乃无过无不及之态,是为人处事的最高道德标准。故《论语·雍也》曰: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满族大拉翅上正中佩的大绒花,及压鬓角的小绒花还有一讲,即借汉语“绒花”与“荣华”之谐音。旗头上佩绒花有祈福纳祥,祝以荣华富贵的美好憧憬。满族乌黑绒缎的大拉翅上,正中佩戴一朵大白绒花,有一些汉族人很不理解,认为不吉利,其实,这里蕴含着更深层次的满族历史悠久的俚俗和萨满文化内涵。满族是有尚白传统的北方民族,其先民金女真人时便有尚白之俗。《大金国志》载:“金俗好衣白”。

早年,满族人在祭祀时也是穿着圣洁的白衣。《龙城旧闻》载:

满族背灯祭时,“熄灯,一人白衣跪地祷”。

富育光先生在《满族与朝鲜文化比较研究》中讲,满族的传统文化观念认为,“ 白色又是日月本色,星光和火光的本色。日月之色,光炽烁白出于东方。”满族的萨满文化观·念认为,白为圣洁之色,白色为灵魂之色,魂魄是洁白的水珠,栖息于朝露翠叶之上。

富育光先生在满族的原始创世神话《天宫大战》中讲,刺猬神为了帮助天神阿布卡赫赫战胜恶魔,化作了一朵洁白美丽、芳气四射的白芍药。耶鲁里等众恶魔见其美丽至极,争相前去采摘。突然,白芍药光变成了千万条光箭,照射进了耶鲁里等众魔的眼里,恶魔们疼痛难忍而仓皇奔逃。

从此,满族人便喜花戴花,尤其对有驱魔辟邪之功的白芍药倍加喜爱。如此看来,满族的大拉翅旗头上,配饰白芍药、白牡丹等大白花便不难理解了。后来旗头上佩饰红花、粉花则是一种改进,也将满族古老的尚白文化传统给改没了。满族的旗头大拉翅上,还有一明显的饰物,即是“旗头穗”。旗头流苏穗从旗头垂下,穗梢至肩上。穗上饰有珍珠流苏及宝石、翡翠等坠角,一走便摆动,益显满族女子的端庄秀丽之中又展现着活泼飘逸。旗头流苏分单穗、双穗两种,又分白穗、红穗两种。配单穗、白色旗头穗的是满族的格格(未出嫁的姑娘、小姐),配双穗、红色旗头穗的则是满族的乌伦(已婚的媳妇)。

大拉翅虽然很美观时尚、端庄典雅,但梳理起来却十分的麻烦。梳这种旗头既费工费时,又需要别人来帮忙。为了把头发梳理定型,还要用榆树皮泡水来梳头。头梳好后,为了头发乌黑光亮还要抹上梳头油,最后才将大拉翅像帽子一样戴上,还得佩戴扁方、头钗、凤簪、珍珠流苏等饰物。满族女子梳了旗头大拉翅,受其约束只能直着脖子、挺着胸坐立行走,那才是真正的“走得正,行得端”!尤其是头戴着旗头大拉翅,脚上穿着花盆底绣鞋,更显得端庄文雅、雍容丽质。

女童发式、盘鸦、老卷儿

早年间,满族男孩儿女孩儿的发式基本是相同的。满族的男孩儿,婴儿时理的头是“马蹄盖”头,护“脑门囟儿”,之后稍大时理“鬼见愁”,这两种发式小孩子头是散发。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二三岁以后便开始剃发编辫,梳“朝天冲”(蜡扦儿),“坠根”“歪辫”“狗拉车”“王八辫儿”等。

满族的女孩儿在婴儿及幼儿时和小男儿孩一样,也是梳着这几种儿童发辫。毕竟是男女有别,家中父母也爱打扮自己的小宝贝格格。故此,有的人家给七八岁的小女孩儿梳两个小髽鬏。这两个小髽鬏有的是梳在头顶,左右两侧各一个;有的则是梳在脑后两边。这两个小髽鬏扎着红头绳或红绿彩绸条,显得小女孩儿十分的活泼可爱。因这种小髽鬏是支在头两边各一个,故人们称之“小山羊角”。

这些满族小女孩儿当然不会知道,这种头上梳的髽鬏,竟是跟随她一辈子的发式之始,只是梳在头上还是梳在脑后,是戴旗头梳京头还是简简单单的梳“老卷”而已。

满族女孩儿与男孩儿头上装饰的最大不同之处,是小女孩儿二三岁时便要扎耳朵眼儿,这是为她长大后戴耳钳准备的。满族对耳饰十分的重视,《三朝北盟会编》载:

金女真人不仅好戴耳饰,就是男人也“耳垂金银”。

《金史》卷八载,金朝对首饰材料也是有所规定:

妇人首饰,不许用珠翠、钮子等物,翠毛除装饰花环冠子,余外并禁。到了明清之际,满族先民女真人男人戴耳环耳钳已不多,但女人戴耳钳之俗却已成风尚,而且与中原汉族人大有所异。汉族女人是左右耳各戴一只耳钳,内涵儒家不偏不倚的中正、中和的中庸思想。而身为北方马上民族的满族女人,则没有这些深奥的说头,只是以己之所好而进行装饰,是“一耳戴三钳”。

这种一只耳朵上连扎三个耳孔,佩戴三个耳钳的俚俗,是一种满族十分重要的民族标识。清乾隆年间,由于满洲八旗进入中原地区已久,深受汉族传统文化的同化影响,许多满族女人已按汉俗双耳各佩一只耳钳。乾隆皇帝得知民间旗民女子已改旧俗十分重视,还专门发了一道上谕:

旗妇一耳戴三钳,原系满洲旧俗,断不可改饰。

满族人家的父母,除了给自己稍大一些的女孩儿梳“小山羊角”髽鬏,还喜欢给女孩儿梳“王八辫儿”。这种满头都是油黑小辫的“王八辫儿”,辫梢飘着红绿彩绸结十分活泼亮丽。待女孩儿到了十一二岁便开始留发。额头上留“刘海”遮住鬓角,头发是从正中分缝,在脑后聚拢在一起,扎上两寸左右长的红头绳。然后,往下编一根长辫子,辫梢则扎红绿彩绸为饰。

旧时,满族人家的男孩儿女孩儿十六七岁便定亲了。此前,左邻右里及亲戚朋友会前来帮忙提亲保媒。女孩儿定亲之后会将刘海改变一下,露出两侧的鬓角来。于是,人们从女孩儿子的发式便可以看出,这家的女孩儿是否已说亲定亲了。如果某家相中了哪家的姑娘,见其已是梳头露出了鬓角,便会识趣不会再谈及此事以免双方尴尬。

清后期,旗头“大拉翅”在满族女人中迅速流行。从这种大旗头拉翅上的穗子流苏,也可以看出此女子是否已婚。满族称女孩儿未结婚为“在家姑娘”,在家姑娘的旗头拉翅上,垂的是右侧一条白色的穗子流苏。而已婚的乌伦(满语:媳妇),则旗头拉翅上垂的是左右两条红色的穗子流苏。

在满族旗头大拉翅的头正花上,也可以看出青年女子是否婚嫁。女孩儿未出嫁前的头正花都是戴朵大白花,因为满族有尚白的习俗,戴白花表示格格像白花一样纯洁美丽。女子结婚之后,旗头大拉翅上所佩的花,便会改成红或粉颜色的。出嫁的格格从娘家坐花轿出发时,旗头上戴的也是朵大白花。待到了婆家拜完了天地之后,才由嫂子、妯娌们帮助将白花换成红花,将旗头上单个的白穗流苏换成左右两个红穗流苏。

满族女子旗头上穗子流苏数量、颜色的改变,及头正花颜色的改变,象征着一个女子身份地位的变化,从此告别了在家当格格作“姑奶奶”的少女时代,走上了出嫁作乌伦的人生旅程。早年间,旗头大拉翅虽然美观漂亮,但费工费时又影响行坐举止和干家务,所以不是平民百姓日常的头饰装束。过去的年月,满族的青年男女结婚都比较早,怎么判断女子婚否呢?还是在头式上的变化。满族女人结婚前都是梳一根大辫子,结婚后则是“梳卷儿”,即是将头发梳成个发髻。这“梳卷儿”也是有说头儿的。年轻少妇的卷儿是梳在脑后,松散的头发盘扎在脑后形成一个圆卷,需用发网套起来,为了防止其变形,还要插上二三支发簪来固定。

早年间,满族女人的发簪是很讲究的,用金、银、铜、铁及兽骨来做,上面还镶嵌有宝石、翡翠、东珠、玛瑙等饰物。漂亮的发簪戴在头上,既固定发卷又是美观的装饰。故而,这发簪是满族女人的心爱之物,有的贵重的发簪是娘家的陪嫁之物,有的则是传家之宝。满族年轻的乌伦(媳妇)还梳一种“高把头”。这种头式也属两把抓头的一种,是将头发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头发挽在头顶,故被人们称之“高把头”。而另一部分头发,则在脑后梳成“燕尾儿头”状,故有的人则称之“叉子头”。这种女发式很像“燕尾儿”头,多为年轻乌伦所梳,也有人称之“盘鸦”,意为“如鸦鹊盘卧于头上”。

清代诗人黄遵宪有《新嫁娘》诗曰:

髻云高拥学盘鸦,一抹轻红傍脸斜。

不时新妆合时否,倩人安个髻边花。

当年这种“盘鸦”高把头甚是风行,许多新嫁娘、小媳妇都梳此头。在满族的萨满教信仰中,乌鸦、喜鹊都是灵禽神鸟,是幸福吉祥的象征,故早年此头式盛行一时。

清诗人徐汉苍诗云:

朝霞山顶看朝霞,五色霞明帝女家。

湖上女儿十五六,一时照水学盘鸦。

满族的俚俗是如果儿子娶媳妇了,那作了婆婆的女人就不再梳“脑后卷儿”这种发式了,就得改梳头顶卷了,以示与乌伦(媳妇)身份的区别。满族女人结婚后,便操持家务一辈子十分辛苦,儿子娶媳妇了,婆婆手底下便也有个使唤人了。正如俗语道:“多年的媳妇熬成婆”。

熬成婆婆的满族女人,梳的头顶卷为“团头”,俗称“老卷儿”。这种老卷儿是将头发盘在头顶上,拧成螺旋式的发髻,故民间戏称其“牛粪卷儿”。

老卷儿挽好之后不用发网套,而是横插一个扁方来固定头发。插老卷的扁方,呈扁平长方形,一头扁平光滑,另一头略卷起状。扁方长约四五寸,宽约寸许,厚约一分许,是用金、银、铜或白玉、翡翠、玛瑙、牛角等优质材料来精工制作。老卷梳盘之后,除了用扁方来进行固定,还要插二三支发簪来固牢和装饰。前文已叙,满族女人用的发簪,多用金、银、铜、铁镶嵌东珠、玛瑙、美玉、翡翠制成。所以,女人们用的扁方、发簪等饰物,都是其家庭贫富和身份高低的象征。

满族的女人梳盘了老卷儿,便是家中有身份的人了,虽然从小到老已养成了头戴花的习俗,但此后平时便不戴花了。只有到了节庆之日或家中喜贺之时,才会梳妆打扮一番插上头花。

满族女人从婴儿到幼年,从童年到婚嫁,直至头上挽盘团头老卷儿,展现的是北方民族传统的民风俚俗,蕴涵着其久远的渔猎生涯的审美观念,及满汉文化交融的关东风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