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笔绘画现代人物(青年画家杨晓星)

清风徐来

工笔绘画现代人物(青年画家杨晓星)(1)

文 / 杨晓星

绘画是一门单纯的艺术,我们不能给它附加过多的条件,否则绘画的本质会变。近些年,我创作的作品大多会以神话题材为主,中国的神话故事可以说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我们能够从中汲取丰富的营养。

工笔绘画现代人物(青年画家杨晓星)(2)

工笔绘画现代人物(青年画家杨晓星)(3)

《生命之源》是我接下来要创作的一系列作品,灵感来源于古代神话传说。这一年发生了许多的事情,让我有机会去思考,也让我有时间去自我审视,重新对自己的文化烙印、文化基因,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工笔绘画现代人物(青年画家杨晓星)(4)

当我在创作《生命之源》的时候,我首先想到的便是海洋题材。生为北方人的我,小时候没有见过大海,我对海洋的认知多半都是从书本里和电视上了解到的,也从大人们口中听到过很多关于海洋的神话传说,像精卫填海、哪吒闹海、孙悟空闹龙宫等。这些神话传说让我对大海充满了无尽的好奇和想象。神话传说中所传达出的浪漫主义情怀,更是深深吸引我去创作海洋题材的动力。

工笔绘画现代人物(青年画家杨晓星)(5)

工笔绘画现代人物(青年画家杨晓星)(6)

工笔绘画现代人物(青年画家杨晓星)(7)

后来看过很多的海,让我印象最深的是长滩岛的海,从酒店往外走俩三分钟便来到了海边。正好赶上了台风,黑色的海水翻滚着白色的浪花,天空的乌云和黑色的海水连成了一片,那张牙舞爪的海浪看上去想要吞没一切。跌宕起伏的涛声声声入耳。那咸湿的水气弥漫在空中,感觉自己的每一个毛孔都在呼吸着这湿润的气息。

早晨从酒店散步而出,台风早已远去,坐在椰子树下,玻璃色般的大海美的让人窒息,清凉的海风送来阵阵鸡蛋花的香气,潮水已在夜色星空下静悄悄地退去,银色沙滩露出了她绵软细白的皮肤,海滩上的一切都让人感到非常惬意。风平浪静的海滩固然美丽,但台风天大海带给我的那种震撼,那种壮观的场景让我久久不能忘怀。

工笔绘画现代人物(青年画家杨晓星)(8)

工笔绘画现代人物(青年画家杨晓星)(9)

工笔绘画现代人物(青年画家杨晓星)(10)

在以海洋为背景的创作中,能让我首先想到的绘画元素就是珊瑚,它们形态万千、绚丽夺目。成片的珊瑚礁就像海中的山脉一样,参差错落、雄伟壮丽。珊瑚上的图案都很有秩序案感,这样好的创作素材,怎能让不去画它。

作品中的主角是海神,我没有去过多的刻画人物身上的海洋特征,简简单单的一袭青绿长袍,简洁飘逸,通过飘带和随着水波浮动的衣袖来表现人物那种飘然出尘的气质,也让画面静中有动,动静相依。

《生命之源》这幅作品我在绘画材料上也有了一些新的尝试,画面中应用了银箔、金箔和重彩画颜料。这些不同材料的应用让画面呈现出了不同的质感,也带给我很大的惊喜。贴箔的时候,我先贴了男一头上戴着的发冠,贴完后发现很是精致,甚是喜爱。但看整体来看发现冠在画面中很跳,因为画中的颜色都是通过透明植物色一遍遍的叠加画出来的,就造成了二者的极度不协调。

工笔绘画现代人物(青年画家杨晓星)(11)

工笔绘画现代人物(青年画家杨晓星)(12)

解决这个问题,我首先做的是用了一些硫磺烫过的箔,它的金属光泽不会像没烫过那样的乍眼,颜色上也会出现很多的变化,是贴发冠非常理想的材质。但是想要解决根本问题光靠烫箔是起不到多大作用的,想让发冠在画面中不那么跳,就应该分散发冠上金箔、银箔的注意力,得让画面的其它部分也有金箔、银箔与之呼应。做完了这些调整,再去看整个画面,发现箔的应用让画面增色不少,也让我对不同材质的应用有了更大的兴趣。

在处理珊瑚的制作过程中,用传统的分染达不到我想要展现出来的效果,而且为了和箔去呼应,我在珊瑚上用了大量的云母和有光泽度的矿物颜料,没想到它们在一起的碰撞让我惊喜万分。

工笔绘画现代人物(青年画家杨晓星)(13)

《无极·流》195x170 纸本 2020

画中渲染的部分,我还是延续了之前单色叠加的渲染习惯,这些方法也都来自于对宋画的研究。用色上我个人比较喜欢用透明的植物色颜料,分染和罩染的遍数多则三四十遍,少则四五遍。这种单色叠加的方法只适合做加法,画过了就只能重画。不可以覆盖,也不可以去洗,因为这样的处理方式会破坏画面中匀净、通透的效果。这种一遍遍反复叠加颜色的过程,让我非常着迷。感觉就像是小河里逆流向前冲的小浪花,重复着、奋力的缓缓的前行,当你还沉浸在渲染的快乐中时,那一朵朵的浪花便在纸上逐渐清晰。

绘画需要仪式感,研墨的过程也是让人静心、碾气的过程。作画前需要做好准备工作,研好的墨,需要过滤掉墨中的沉淀和油脂。颜色也是如此,先用温水把颜色泡开,再过滤掉上面的杂质。然后加水,用极淡的颜色去反复的叠加,这样在画面中是不会留下笔痕的,呈现出的效果也会让人觉得薄中见厚、匀净、通透。这样的作画方法画起来虽然很慢,但我很享受这样的作画过程,因为它最后带给我的惊喜让我觉得非常的值得。

有时候觉得绘画就是一场修行,当你尝尽其中的百般滋味,你的创作才能圆满结束,然后再去下一张作品,进行下一场修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