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就业难点及应对(困难大学生就业几大)
主播君的话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校43名专兼职团干部分别与153名就业困难且家庭困难学生,建立了结对帮扶关系,在老师的一对一指导下,已有115名学生成功找到工作家庭困难学生就业难在哪?团组织又该如何发力?,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高校就业难点及应对?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高校就业难点及应对
主播君的话
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校43名专兼职团干部分别与153名就业困难且家庭困难学生,建立了结对帮扶关系,在老师的一对一指导下,已有115名学生成功找到工作。家庭困难学生就业难在哪?团组织又该如何发力?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毕业班团支部就业动员会
家庭困难学生就业阻力之一
“实习成本”
宁静是法学院2022届本科毕业生,一度她也曾为找不到实习机会、简历石沉大海而苦恼,法学院团委副书记、结对帮扶老师钟开炜了解后,通过校友资源为她争取到了一家律所的实习机会。
“那段时间钟老师先后给我推荐了5、6家律所和企业,里面有他之前自己面试过的,也有他家人的工作单位,还会经常给我讲一些求职技巧,对我帮助很大。”宁静告诉记者。
不久前,宁静成功入职一家深圳企业担任法务,对现在的工作她很满意,“这里环境、条件、工作都很好”。
钟开炜观察到,大多数情况下,家庭困难学生普遍勤奋上进,且有强烈的就业意愿,但往往在求职过程中“出师不利”,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这些学生缺乏实习经验,对行业了解有限。
在法学生求职过程中,法院、检察院、律所的实习经历,以及各大企业的法务岗位实习都会为简历大大加分。
很多学生全国各地跑,履历光鲜。而家庭困难学生一来难以承担高昂的实习开销,二来原生家庭和社会关系也无法提供有力的资源支持。
“由于缺乏了解,这些学生对行业的认知仅来源于书本和课堂,这也会导致择业期的迷茫和焦虑。”钟开炜说。
家庭困难学生就业阻力之二
“时间成本”
在信息与安全工程学院团委书记陈孝丁敬看来,除了“实习成本”,家庭困难学生还面临着高昂的“时间成本”。
在她结对帮扶的学生中,让她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小刘(化名)同学。
小刘家里一共有姐妹4人,由于家庭负担过重,一位妹妹已经过继给亲戚家抚养。
她原本打算报考公务员,但疫情原因导致省考时间一直推迟。如果考试推到下半年,在家庭经济条件的压力下,她没办法等那么久。
究竟是继续等待还是寻求其他出路,小刘难以抉择。
陈孝丁敬说,“我们也不能帮她确定哪种情况对她更有利。只能为她分析两种选择的优缺点,以及眼下的就业环境,引导她自己找出一个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
最终,小刘还是选择重新求职,找一个既与专业相关,又能及时缓解家庭压力的工作。在老师的帮助下,前不久,她成功拿到了一家银行的offer。”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团委老师与就业帮扶学生交流
马依拉·买买提是行政管理专业2022届毕业生,由于疫情影响,寒假过后她迟迟无法返校,错过了校园招聘的黄金期。
“当时想找工作又找不到,自己也没有明确的目标,每天待在家里特别焦虑”。
那段时间 ,她也尝试了新疆公务员考试,但对于成绩没什么信心,一旦等来的不是好消息,那她的求职之路将难上加难。
公共管理学院分团委书记张黎明了解后,建议她可以考虑报考西部计划志愿者,这个新思路一下子让马依拉眼前一亮。
“既能留在新疆,又有了一份工作,一举两得”。
在张黎明的指导培训下,马依拉顺利通过考试,她感叹,“多亏了老师的帮助,让我没有错过这么好的机会。”
家庭困难学生就业阻力之三
眼前利益拖累
与其他同学不同,小李(化名)原本求职过程很顺利,先后拿到了两份offer,但却碍于薪资过低,迟迟下不了决心。
收入过万是他改变家庭生活的保障,几千块的薪资对于其他刚走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也许可以接受,但对于他还远远不够。
“很多时候,学生们求职过于关注短期目标,而忽略了长远发展。”陈孝丁敬说,“当时他收到的offer中,不乏前沿科技企业,有一家新能源公司很有前景,短期内薪资可能不高,但整个行业未来可期。”
为了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发展,陈孝丁敬邀请到小李的导师、系主任来交流分享,从专业角度长远地看待行业前景和职业选择。小李感叹,很多领域自己也不甚了解,对于职业的发展空间也缺少关注,“老师的讲解让我不再纠结于眼前的利益,决定签下来,好好干!”
张黎明也认为,引导学生更高质量的就业,找到更好地人生方向远比简单提供一份岗位要有意义得多。
小崔(化名)原本已成功收到一家央企的邀请,按理说这是一份让很多人都羡慕的工作。但在一次交谈中,张黎明发现小崔对参军入伍很向往。
“他是一个自立、自律,执行力很强的学生,既然有这方面的想法,我就想着鼓励他去尝试。”
“一方面,他有参军入伍的原动力,他的性格也适合军队生活,这样的经历对他的终身成长是有益处的。另一方面,如今的政策红利对他未来的发展也提供了更多选择,读研、考公或继续求职都会有相应加分。”张黎明告诉记者。
张黎明的支持给了小崔信心,如今小崔已选择放弃求职,应征入伍,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
家庭困难学生就业阻力之四
路子不多 盲目从众
去年学期初,张黎明曾对全院大三年级210名学生做过一次调研问卷,问卷中涉及本科毕业后的选择以及具体原因。结果显示,将近70%的学生第一志愿选择了考研。
而实际上,这些学生中,能顺利“上岸”的可能还不到15%。基于他的了解,“二战”考研的成功率甚至更低。
团委邀请班导师为同学们讲解就业及考研形势
盲目考研、跟风考研已成为家庭困难学生甚至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这就需要我们尽早地为学生进行思想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考研观和就业观。”张黎明说。
首先要让大家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水平,能够成功“上岸”的学生一定具备一个优良科学的学习习惯,并能够长期坚持下去。其次,要让大家明确考研的目的,是基于职业生涯规划的考虑,还是个人兴趣或其他,以及在这些目标中,考研是否是必备选项。
其实,很多学生的考研原因并不明确,有很大一部分是出于从众心理,或是为了找到更好的工作,但对于想从事什么行业、未来的职业规划却并不清晰。
小孟就是其中之一,想着“大家都考我也得考”。
“但不论是从主观动力还是客观能力上讲,对他来说,把精力投入到考研当中都不算是一个高性价比的选择。”张黎明说。
小孟家庭条件不好,身体条件也不好,一旦身陷考研“泥潭”,未来就业将会越来越难。
为了让小孟更直观地了解考研形势,张黎明整理了学校历届考研结果统计数据,通过对比,小孟也认识到了自己在学习能力上的短板,并主动找到张黎明咨询实习求职信息。
在张黎明的推荐下,小孟在校图书馆找到了一份兼职工作,眼下,他正在着手暑期实习的相关事宜。
除了学生个人的主观从众心理外,家庭压力也导致了一部分学生“跟风考研”。
宁静在求职前,也曾有过考研失败的经历。“当时家里人非常希望我去考研,觉得研究生才能找到好工作,给我的心理负担很重,其实我自己是并不想考的。”
陈孝丁敬也表示,对于辅导员老师来讲,家长的工作往往更难做。“有些学生的家长明确表示,孩子一两年不工作不要紧,一定要考上研,哪怕二战、三战,其他的选择一概不考虑”。
陈孝丁敬为毕业生讲解面试技巧
“学生考研无可厚非,要提升学历的想法也很正常,我们并不是不鼓励考研,而是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分析。”
为了摸清学生对待考研的态度,陈孝丁敬与全年级300多名学生都一一通了电话,针对不同情况给出建议,引导学生更完整系统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在钟开炜看来,目前学生的“考研焦虑”也与社会职场带来的学历压力有一定关系。“很多岗位招聘需求上明确写着要研究生,这会让学生产生不考研就找不到工作的误解”。
“有时候我给学生讲,学校很多本科学历的学生都去了央企工作,他们会觉得不可思议,在他们的心里,本科怎么可能去得了央企?”
法学专业的特殊性要求毕业生在就业前还要通过“法考”大关,“在很多学生的观念里,没有那个资格证书就不能从业。有一个学生法考没通过,他也不找工作准备继续考,考上为止,可实际上,没有证也可以到律所工作,很多从业者都是边工作边考的。”钟开炜说。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毕业班团支部就业动员会
每次遇到学生盲目考研、盲目考证的情况,钟开炜总会拿自己举例。在读研以前,钟开炜也曾工作了一年。
“本科的时候,对于读书要学什么、以后要做什么没有很深刻的认识,而工作后,我对未来有了一个更清晰的规划和目标,对于有过工作经历的人来说,读书的机会也更加宝贵,会更珍惜这两到三年的时间”。
宁静告诉记者,她很庆幸自己在考研和就业二者间摇摆不定时,能得到老师及时的开导。
“我还记得老师当时对我说,考不考得上研只是未来职业生涯中的一小步,人生的选择有很多,考研并不是就业的唯一出路,工作也不会是我们求学求知路上的绊脚石。”
—End —
此为本平台原创
转载请注明来源
共青团新闻联播(ID:gqviewpoint)
记者|金卓
编辑|金卓统筹|陈凤莉
图片来源: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团委
责任编辑:金卓
来源:共青团新闻联播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