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离娄下第十七节解读(孟子五母鸡注释)

题解:此文题目出自《孟子·尽心上》,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孟子离娄下第十七节解读?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孟子离娄下第十七节解读(孟子五母鸡注释)

孟子离娄下第十七节解读

题解:此文题目出自《孟子·尽心上》。

《孟子·尽心上》孟子通过论述强调天命,要求人们除了要顺天立命,而且对自身之外也要探求。他强调修身,修身做到:穷不失义,达不离道。孟子还对舜、杨子、墨子、伊尹等人的一些做法,进行了评述,突出赞扬了舜,强调了圣人行为的感化作用。孟子还广泛的论述了修身处世的原则及方法,评述了当时一些社会现象,注意到了环境对人的影响。本题目:孟子讲周文王兴起时,实行文明治理的故事。五亩院内墙边种桑,养五只母鸡,两头母猪去繁殖。百亩田地男子耕种,八口之家就不会挨饿了。这是孟子倡导的尽心思想。文中:五母鸡,二母彘,无失其时,老者足以无失肉矣,百亩之田,匹夫耕之,八口之家足以无饥矣!所谓西伯善养老者,制田乡里,教之树畜,导其妻子,使养其老。其意是:五只母鸡,二头母猪,对他们饲养,让他们繁殖,老年人就不会缺肉吃了。百亩的田地男子种植,八口人的家庭就不会挨饿了。这是说:西伯侯善于奉养老人,这是在于他制定了土地政策,并且教民植桑种地,饲养家畜,引导百姓的妻子儿女去奉养老人。

原文:

畜不止于鸡也,而于鸡先定其数焉。夫民之利,岂止于鸡乎?而五母之畜,则有先为之定者,王者之谋,民何详乎。尝观六禽之供,掌于庖人①,此国家之典则然也。顾诸廊庙②者,羽族③必订其经④。而畜⑤诸田间者,微禽亦裕其物,非谓阜蕃⑥之遂止于是也。而即此微末之是图⑦,固已有殚心⑧民牧者矣!

五亩树桑,帛固有所出矣。夫桑之为物,得自种植,非有待⑨于畜养之勤也。而畜养之勤,亦所不废。抑⑩桑之为物,资乎曳娄⑪,亦非有关于庖厨之用也。而庖厨之用,先有所营⑫,盖有鸡焉。岂非王者所急为民谋者哉!牝⑬(pin)鸡司晨,有明戒矣。而至于谋孳生⑭之利,则雄之飞,正不若雌之伏也。

利用母公膳双鸡,有定制矣。而至其为小民之需,则无可增,亦无可减也。数惟五,鸡之为物至微,微则其利无多,广为储焉。

宁不可以夸蕃庶⑮,限之以五,得毋嫌于少乎?而毋嫌于少也,棲焉有所,贵思其地之可容。放而必求,宜使其力之克给。而且小民之愚,每多所贪,非有以樽节之,几何不沃而或淫耶(批:每立一柱,寔能发出精义,犹妙于雅不伤肤,巧不涉纤,真小品绝技也)!

惟以五者定之章程,殆不啻在田在邑之各有所限也已。民之为用至约,约则所需易给,略为备焉(批:多少二意,说得确然不易)。宁不可以供日用,畜之以五,得无嫌于多乎?而又无嫌于多也,于塒而棲,既毋待乎牢之补,呼侣而食,更无需乎饲之殷。而且小民之性,每多所吝,非有以蕃育之。几何不因而婉惜耶!

惟以五者使之孳息。此亦如耕九余三之预为储也已。在风诗所载:弋凫与雁,夫宁不供夫刀匕(批:经训乃菑zi禽)。而五母之畜,则惟其常,不惟其异也(批:妙语环生)。所以五贽并用,而工商执鸡,亦惟取乎庭帏之便。

而盛世有良谋,并不至开临淄竞斗之俗(批:议论充廓)。即内则所传,为脍为胾(zi),亦岂仅谋乎小鲜(批:按下之彘)?而母鸡之畜,则计其大,先具其细也。所以五牲并列,而畜乘(sheng)不察,亦恐侵乎小民之资,而闾阎有定制,又岂至蹈季郈芥距之嫌?合之二母彘(zhi),而肉不有所出乎?

评语:

以文言写俗情,所谓文到妙来无非熟。

贾栎园……清.进士,宁夏知府

评语译文:这篇文章以书面语言描写民间一般事情,这就是:文词达到美妙,由于熟能生巧。

注:

本文以六畜五只母鸡的繁殖而发表议论:对鸡的饲养勤苦,放牧方便,详尽说明。同时,鸡成为产业,肉可作为庖厨的营生,蛋可起到补贴家用的效果,赞扬了盛世的好谋划。

①庖人:厨师。

②廊庙:朝廷。

③羽族:羽:五音之一,包括宫商角徵羽。羽族:音乐人。

④经:章程。

⑤蓄:积聚。

⑥阜蕃:多的繁殖。以阜人民,以蕃鸟兽,以毓草木。(《周官▪地官▪大司徒》

⑦是图:可以谋取。

⑧殚心:殚精竭虑,竭尽心机。

⑨待:对待。

⑩抑:选择,或者。

⑪资乎曳娄:资:钱财,积蓄。曳:困顿。娄:疾病。

⑫营:营生,谋求生存。

⑬牝:雌性。

⑭孳生:雄之飞,雌之伏。孳生,增加利润。雄之飞出自(《诗经·邶风·雄鸣》)雄雉于飞,泄泄其羽。意思是:雄野鸡飞起,拍动翅膀招引母鸡。雌之伏:出自(匏有苦叶)雉鸣求其壮。意思是,雌鸡把雄鸡盼望。文中意思是:雌雄相同,都可滋生得利。

⑮宁不可以夸蕃庶:宁:难道。不可以:不能够。夸:过度。贵而不为夸。《荀子·仲尼》 蕃:多。庶:众。庶草茂则禽兽归之。(《吕氏春秋·功名》)

得毋嫌:得,收获,获得。毋:不。嫌:疑惑。君子安可毋敬也(《韩非子·说林》)

克给:完成供给供应。

非有以樽节:非:除非。有以:能够,有所。樽:古代盛酒的酒器。节:节制。

几何不沃而或淫:几何:多少。不沃:不肥沃。惑:迷惑。淫:放纵、任性。

殆不啻:几乎不止。

得无嫌于多:得无:恐怕,莫非,该不会。嫌:疑惑。多:多见其不知量也(《论语·子张》)

塒:凿墙成窟的鸡窝。(《诗经·王风·君子于彼》)曷至哉?鸡栖于塒。意思是何时回来,鸡已经回到墙上的窝。

几何不因:几何:多少。不因:不依靠。

耕九余三:出自《礼记·王制》“三年耕,必有一年之食。九年耕,必有三年之食。”意思是:耕作九年而余三年的粮食,积储有余。

弋凫与雁:此典出自(《诗经·郑风·女曰鸡鸣》)用带有线绳的箭射鸟。凫:野鸭。

则惟:则:就是。惟:思考,考虑。

五贽:五:指五只母鸡。贽:指初次拜见尊长的礼物。周公执贽下白屋之士。(王充《论衡·语增》)

工商执鸡,亦惟取乎庭帏之便:工:官吏或乐工。商:商人。执:控制:垄断。亦惟:也只是。庭帏之便:庭帷:官府。便:有利。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商君书▪更法》)

临淄竞斗:临淄竞相斗鸡走犬的风气。临淄之中七万户。……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战国策·齐策》

胾:切成大块的肉。

乘:晋国的史书。这里指管饲养的官。

季郈芥距:距:雄鸡爪子后面像脚趾的部分。故事出自《史记▪鲁周公世家》鲁昭公二十五年,季氏与郈氏斗鸡,季氏以微小的鸡羽,郈氏以金鸡脚趾抵御。以此两家产生嫌怨。鲁昭公伐季氏,季氏与孟氏、叔孙氏三家共攻昭公,昭公师败,逃于齐国,其后鲁国乱。

译文:

五只母鸡畜养不止鸡一种,但是已经对蓄养鸡先定了数字。那么:百姓的利益难道只有鸡吗?可是五只母鸡的畜养繁殖,就有先定数字的人了。这个数字是君王(指文王)的计划策略,百姓不了解其中历史原因。我曾经观看六禽的供奉(祭祀),是由厨师掌管,这是国家规定的制度了。这也和历代朝廷对祭祀时的音乐舞蹈订有章程是一样的道理。针对养鸡而言,因为积聚于田间的众多微小昆虫,也能养肥它们(鸡),并不是说过多过快的繁殖,于是上面马上就去禁止这个养鸡了。原因是百姓就这么一点好处可以获得,因而必定有竭尽心机的放养鸡的畜牧人了。

对比栽桑:栽五亩桑树,锦帛就可以通过纺织制出。桑变为衣物,得利来于种植,但它没有对待饲养家禽那样费工勤苦。虽然:饲养十分勤苦,可是百姓也一直没有停止。现在选择百姓种桑通过养蚕变为锦帛(绸缎),卖出后成为钱财积蓄,可以解决家庭贫困与疾病的花费,但也不是解决厨房厨师的使用问题。厨房厨师做膳食用鸡,起先是为了谋求生存,谋求生存的原料因为有鸡可用了。这难道不是君王(文王)急于为百姓计划的好事吗?母鸡司晨报晓不吉祥,百姓心生戒意。要是计划达到增添养鸡的利润,就是公鸡的飞,拍动翅膀,招引母鸡,正不是和母鸡的匍匐把雄鸡盼望都可以获得利润的道理相同了吗?(除五只母鸡外,可以多养公鸡)

利用公母两鸡一同做膳食,已经有规定的制度了。至于鸡对百姓的需求,也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因此:母鸡的养殖数量思考五只,虽然鸡作为动物显得很微小。微小的东西利润不多,但是鸡产生的利润可以扩大做储蓄了。(包括公鸡的利用)

难道不许可过度使鸡的数量繁殖众多,把母鸡养殖数量定为五只,这样收获不疑惑于少些吗?百姓们不疑惑少了,其中的原因是:五只母鸡栖身有地方,好在想到田地里可以容纳放牧。百姓放牧必定有所需求;这样很容易利用百姓的力量完成市场供给。而且:百姓的愚昧耿直常常对多(繁殖)贪心,除非能够像限制喝酒一样采取节制的措施了。可是百姓养鸡丁点收入,多少地方土地不肥沃。他们一直不富足还敢迷惑于放纵不受约束吗?

为此:当时考虑以五只母鸡的数量定下养殖章程,几乎不止在农村田地、在乡镇县城,分别又去限制养殖了。百姓所以用此(养鸡)至诚条约,此条约就是所需要的东西容易供给,收入可以略(大体)为备用。难道百姓不能够供日用开支?畜养五只母鸡,百姓该不会(完成养鸡任务)疑惑于多吗?他们仍然没有疑惑于多了,这是因为鸡在墙上凿窝棲息,既不等待像牢笼一样的费事修补,鸡自己呼唤同伴吃食(虫),更不需要人多次饲养喂食了。因为百姓的天性很是简朴,常常舍不得花钱投入,除非能够以繁育的思想来教导他们了解养殖的好处,使他们知道,多少年不依照这种办法,应该惋惜了。(指不愿养鸡的人)

现在考虑以五只母鸡的数量使它滋生收益。这也好比耕作九年可以有三年的余粮积蓄道理相同,提前储蓄了。这样的事好比《诗经》“风”诗的记载:“用带有线绳的箭射鸟的办法可以保证获得,因此国家没有必要供给他们刀去狩猎了。所以,五只母鸡的畜养,就是思考它的畜养长久,没必要去思考用带绳的箭射鸟或者国家提供刀给百姓们去狩猎的不同了。因为,五只母鸡繁殖产生的肉,蛋除了供老年人享用和补贴家用外,拜见尊长和作为礼物送人,二者并用,显然适合情理。便是工匠、商人控制垄断的鸡,也只能取决于对官府方便有利的时候(国家没利,不允许垄断)。

在盛世有这样好的计划,恐怕再不会开临淄斗鸡的风气了。听宫廷内传出,把鸡肉切成细丝或大块,也不止仅仅是谋求小鲜了(成为了席中大餐)。所以说:五只母鸡的畜养繁殖,这个计划很大,现在先具备完善它的有关规章、制度、措施。而且要与马牛猪羊鸡五牲并列饲养,这样做就是管畜养的官吏也不会难为纠察,主要原因是:害怕侵犯了百姓利益。在民间也有了固定的养鸡制度,这难道能重蹈季氏郈氏斗鸡:以微小的鸡羽毛与鸡金脚趾抵御的嫌怨了吗?再结合二母猪的繁殖,以后肉不是出的更多了吗?老年人还会缺肉吃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