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是啥时候开始的 把脉风云气象与冬奥到底啥关系
今天(1月4日)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倒计时一个月,很多人都在期待为运动员赛场争金夺银、问鼎奖牌榜而喝彩,但实际上赛事风云的背后,“把脉”风云至关重要。众所周知,一件大事要想成功,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对于冬奥会来说,这天时,指的自然就是天气了。气象和冬奥到底有什么关系?服务冬奥,气象部门都做了哪些准备?“把脉”风云有什么“秘密武器”?
天越冷越有利于冬奥会举办吗?
一说冬奥会,要是现场观赛,大家马上想到的就是“冷”。那是不是天越冷就越有利于冬奥盛会的举办呢?先来听听大伙儿的看法。
市民:像滑雪那些在室外的比赛项目,他们可能会对场地有一些要求,我觉得不一定就是越冷越好。
市民:你要在东北那零下三四十摄氏度那个受不了,在咱们这儿没有这么冷,没问题。
市民:北京天气虽然比以往冷吧,但是我觉得也在接受范围里面,运动员应该都会有准备的。
市民:暖和一点肯定更有利于发挥吧,冷一点人可能打不开吧。
市民:本身就是冬奥会,气候原因、自然环境这肯定是不可避免的。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冬奥”项目(气象)负责人 陈明轩:气象条件是冬奥会成功举办的决定因素之一,气象的预报可能就是冬奥会赛事举办的“发令枪”。
气象条件不适宜 会对比赛产生哪些影响?
专家将气象条件说成是冬奥会的“发令枪”,可见天气对于冬奥会的重要性。那么不适宜的气象条件,究竟会对比赛产生哪些影响呢?
冬奥气象中心首席气象官 曲晓波:从冬奥比赛来讲,这里面70%以上都是户外的比赛,寒潮、大风、低能见度,另外这个时间的温度,都是影响冬奥会成功举办的非常重要的天气现象,它一个是影响运动员的安全,再一个可能会影响运动员比赛的成绩。
专家告诉我们,如果气温过高,可能会导致雪场出现融雪;而过低的气温,则可能对运动员身体造成伤害;风力、风向对于高山滑雪、跳台滑雪等项目运动员的安全和空中姿态等都有着较大影响;能见度则会影响运动员、裁判员的视线,是决定高速滑行项目是否安全的关键因素。还有,一旦出现自然降雪,雪道需要及时清理,否则会影响比赛。总而言之,气象状况直接决定着冬奥比赛能否安全、顺利进行。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冬奥”项目(气象)负责人 陈明轩:在2018年的韩国平昌冬奥会期间,有17项比赛因为气象条件进行了调整,有1项是直接取消了。我们(2021年)2月份“相约北京”系列体育测试期间,十几项赛事因为天气的原因进行了调整。很多冬奥会赛事的举办、赛程的进行,是根据天气条件来随时调整的,气象预报可能就是冬奥会赛事举办的“发令枪”。
哪些“神器”助冬奥赛事找到合适“窗口期”?
风力、风速、气温、降雪、能见度等等气象条件都会对冬奥会比赛产生影响,可见冬奥会对气象服务的依赖性非常大,所需的气象预报精细化程度也更高。那么气象预报员们究竟如何帮助赛事找到适合的“窗口期”?为了提供更加精准的气象预报,他们又有哪些“神器”呢?
总台央视记者 任梅梅:在我旁边就是一座全自动气象观测站,可以全天候捕捉赛道周边细微的天气变化,实时提供赛道周围12种气象要素的观测数据,为天气预报提供数据支撑。
北京冬奥会是第一次在大陆性季风气候区举办的冬奥会,也就是说,历届冬奥会气象保障的技术经验和方案,是没有办法在北京冬奥会复制的,一切都要从“零”开始。且比赛多在山区举行,山地气象预报本身就是国际公认的难题。山区“一天变四季”“十里不同天”,天气变化极为复杂,要想精准把握山顶、半山腰、山脚下的不同天气状况,准确判断比赛进程中的天气变化,精密监测是基础。为此,从2014年起,气象部门就开始在延庆、崇礼等地启动自动气象站的选址与建设,目前已在北京冬奥会核心赛区建成50多套赛道气象站,在历届冬奥会当中,站点密度最大。
冬奥北京气象中心延庆区气象服务组 常晨:我们每个自动站也都是迁过一两回,因为赛道有它自己的调整,那么也是根据赛道调整,我们来调整我们的自动站,来保证能准确测量到相应位置的气象数据情况。
此外还有多部气象雷达正在服务冬奥会,比如风廓线雷达、激光测风雷达等,用于计算高山滑雪雪道之间横风、纵风的方向和大小。目前在北京城区、延庆及崇礼周边,气象部门共建成了现代立体观测设施441套。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冬奥”项目(气象)负责人 陈明轩:另外就是说我们风云四号B星的这样新一代的静止气象卫星,也能够从太空中来进一步监测云的变化和空中气流和风场的变化,我们叫从地基、空基到天基这样的一个立体的观测网,气象观测的数据实时传回我们的预报员的平台上,北京冬奥会的气象保障服务,我们力争做到“百米级、分钟级”。
何为“百米级”“分钟级”气象预报?
刚刚专家也说了,北京冬奥会的气象保障目标是做到“百米级”“分钟级”的预报,那么所谓“百米级”“分钟级”预报究竟能精细到什么程度呢?
从大气科学可预报性的角度来说,空间越精细、预报时段越长,预报难度就越大。往届冬奥会,客观气象预报基本以千米网格为主,时间更新频率多为半小时至1小时。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冬奥”项目(气象)负责人 陈明轩:我们力争做到“百米级、分钟级”,意思是我们可以做到每10分钟就可以提供一个预报,每隔100米能有一个预报的数据,甚至比100米更细的预报,做到“一场一策”,甚至“一项一策”。因为不同的赛场不同的比赛项目,它对气象的要求是不一样的。
以延庆赛区国家高山滑雪中心为例,最长的一条赛道长度是3045米,落差将近900米。这当中,不同海拔高度点的风速风向、温度、湿度、降水、能见度,会下雨还是下雪,什么时候下雨、什么时候下雪,以及雪面温度等气象预报数据,都可以通过精细的客观预报技术得到。
冬奥北京气象中心延庆区气象服务组副组长 时少英:这是我们67米分辨率的一个模拟。你可以看到,明天早晨5点的时候,山顶的风会达到25米每秒,拐弯这个地方是23米每秒,到了赛道的第三起跳点这个位置,风速10米每秒,拐弯之后到结束区,这个风速就更小一些。虽然说都是大风,但是沿着赛道风速的差异还是非常明显的。
不同比赛项目需要哪些气象保障?
与夏季奥运会相比,冬奥会对气象条件的要求的确更为严苛。那么不同比赛项目,各自需要在什么样的气象条件下才能顺利进行呢?
滑雪赛场往往地处山地,远离城市、直面高寒,是冬奥会上对气象条件要求最为苛刻的一类赛事。就气温而言,零下12摄氏度到2摄氏度最为适宜。气温过高,雪质会变得松软,摩擦力增加;气温过低,雪质则会变硬,比赛中选手不仅动作失误率升高,还容易出现受伤情况。一旦气温降到零下20摄氏度以下,自由式滑雪、单板滑雪的比赛可能被推迟。
除了气温,风速、能见度也直接影响着运动员的发挥。风力不超过3级最为适宜;能见度则是大于2公里最佳。
冰上项目虽在室内进行,但对冰面温度、室内气温、湿度、大气压等气象条件,都有严格要求。以对冰面质量要求最高的冰壶项目为例,冰温应控制在零下6摄氏度到零下3摄氏度之间。测温探头放置在冰下0.3厘米处,所测的冰温与实际冰温最为接近。
冬奥冷知识:跳台滑雪为何没有世界纪录?
最后再来跟大家分享一个冬奥冷知识,跳台滑雪是个极具观赏性的运动,同时也是一项非常危险的运动,强劲急骤的横风,就会给运动员带来危险。一旦风速超过每秒三米,比赛就要终止。
观赏性极强,但是跳台滑雪却没有世界纪录,为什么呢?这和气象因素有很大关系。因为每场比赛的风速、风向、雪质等等自然条件其实都不相同,因此跳台滑雪项目是根据不同场地、不同天气情况下,运动员的比赛情况来评判出最好成绩,并没有世界纪录。您说这气象与冬奥的关系是不是非常密切呢。
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
编辑 高晨晨
流程编辑 刘伟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