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好往来,命运与共(友好往来命运与共)

记录开国大典重要时刻的珍贵彩色历史影像,背后的拍摄者是谁?第一个与新中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的西方大国,赠予我国的友好信物是什么?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等辉煌“主场时刻”,中国如何向世界表达大国担当?

在中央礼品文物管理中心,一场“友好往来 命运与共——党和国家领导人外交活动礼品展”上,670余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外交活动中受赠、赠送的珍贵国礼集中亮相,生动展示新中国70余年辉煌的外交成就,共同见证着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深厚情谊。

友好往来,命运与共(友好往来命运与共)(1)

开国大典历史影像

观展·亮点

独具特色礼品 象征外交史上数个“首次”

展览以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大外交事件为主线,设有主展区“独立自主和平共处”“开放合作和平发展”“大道同行命运与共”3个篇章,以及“世界舞台大国担当”“缤纷世界文明互鉴”2个专题区,通过670余件套礼品、40余幅照片和近百件文献、文摘、新媒体资料等,系统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成功开辟和发展新中国外交事业所走过的光辉历程、取得的辉煌成就,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取得的历史性、开创性成就。

步入展厅,一部彩色开国大典历史影像领衔登场,在红色的墙面上循环播放。这部影像其实是一份礼物,来自新中国建交的第一个国家苏联。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支持各国人民的正义斗争,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外交成就,为新中国外交奠定了基石。开国大典上,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布:“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在场的苏联摄影师记录下这一重要时刻。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俄罗斯总统普京向主席赠送了这部珍贵的彩色历史影像。

沿展线前行,一件件独具特色的礼品实物,象征着数个“首次”。一件挂毯描绘了世界第一大河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的迷人风景,留给人无限遐想空间。这件礼物来自第一个与新中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的西方大国——法国。诞生不久的新中国,不断赢得世界上更多国家和人民的理解、信任与支持,1964年1月,中法两国正式建交,1973年9月,法国前总统蓬皮杜应邀访华时,精心挑选了这件挂毯《亚马逊河》作为礼物。这件礼品以法国20世纪挂毯艺术重要奠基者让-皮卡尔·勒杜的作品为蓝本制作,不仅展现了高超的绘画艺术和织毯工艺,更是中法两国友谊开端的见证。

友好往来,命运与共(友好往来命运与共)(2)

瓷塑天鹅

瓷塑天鹅、乒乓球拍 见证中美关系“破冰”

展厅里,一件栩栩如生的瓷塑天鹅被单独放在中间的展柜里,吸引不少观众驻足留影。这件礼品来自大洋彼岸,是1972年2月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访华时赠给中国领导人的。

标志着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的历史性会晤,被誉为20世纪世界外交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当年,经过多次挑选,尼克松最终选定大型瓷塑天鹅作为国礼。在人民大会堂,中美双方互赠礼品,尼克松亲自介绍这件礼物的寓意:天鹅象征着对和平、友善的祈盼,希望它给美中两国关系发展带来好征兆。这件瓷塑天鹅是美国著名生物学家和硬瓷烧制大师波姆晚年的杰作,一共两件,一件赠送给中国,另一件存放在美国纽约国家博物馆,是中美关系“破冰”的重要见证。

瓷塑天鹅旁边的展柜里,一套乒乓球拍图案别致,中心印着嘴衔橄榄枝的和平鸽。它代表着1971年4月拉开了中美关系“破冰”序幕的“乒乓外交”。专家介绍,1972年2月,美国底特律商人们特制了两套乒乓球拍,一套赠给了尼克松,另一套赠给了周恩来。乒乓球拍上还用英文写着“a generation of peace(和平时代)”,表达对中美两国开启“和平时代”的赞赏。

友好往来,命运与共(友好往来命运与共)(3)

铜雕《和平之手》

《和平之手》铜雕、驼形来通杯等 讲述和平发展时代故事

展厅里,每一件艺术品都讲述着一个时代的故事。

一只金色鸽子口衔橄榄枝,在手掌中展翅欲飞……这件铜雕名为《和平之手》。1987年5月,邓小平会见应邀访华的联合国秘书长德奎利亚尔时表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为我国外交政策指明了方向。访问期间,德奎利亚尔赠送邓小平的铜雕《和平之手》,象征着人类对和平的渴望和追求,表达联合国对中国为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作出重要贡献的赞赏与肯定。

一件银镀金镶宝石驼形来通杯,来自世纪之交。当时中国已逐步建立起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关系新格局。2001年6月,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六国元首在上海会晤,宣布成立上海合作组织,并将“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写入成立宣言。会议期间,哈萨克斯坦首任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向江泽民主席赠送了一件银镀金镶宝石驼形来通杯。这一礼品成为地域间的文明交流互鉴、睦邻互信友好的重要见证。

还有一件独具异域风情的金色传统面具,则代表了我国建设“和谐世界”的时代理念。2005年4月,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举行的亚非峰会,提出中国将同各国一道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的主张,向世界庄严宣告,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各国共同繁荣。峰会期间,印度尼西亚前总统苏西洛向胡锦涛赠送了这件传统面具。

跨越半个世纪的报纸 特殊国礼背后的重要时刻

展览中,除了华丽的艺术品,一份报纸、一张证书,也是见证重要外交时刻的国礼。

一份1950年2月15日的《真理报》,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开启新篇章的见证。2013年3月,国家主席就任后出访的第一站就到了俄罗斯。在俄罗斯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主席发表演讲,首次向世界提出“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访问期间,俄罗斯总统普京向主席赠送了1950年2月15日的《真理报》,这张报纸的头版头条刊登了中苏两国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公告。一张半个多世纪前的报纸连接起过去、现在和未来,寓意两国友好世代延续、开创新的辉煌。

一件捐赠3万只羊的证书见证蒙中友谊。2020年2月,在中国抗疫的严峻时刻,蒙古国总统巴特图勒嘎访华,将蒙方向中方赠送3万只羊的证书交到主席手中,引起广泛关注和热议。半年后,这份特殊的礼品分批移交中国。中国也多次向蒙古国送去抗疫物资,守望相助,同舟共济。这份特别的礼物是中国同世界各国携手合作、共克时艰的重要见证。

观展·解码

外交“主场时刻”赠礼 向世界表达大国担当

除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外交活动中受赠的礼物,位于二层的专题一区展示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主场多边外交活动的对外赠礼。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一个个“主场外交”成功举办,中国的对外赠礼既是辉煌“主场时刻”的见证,也是向世界表达大国担当的重要载体。

每一件对外赠礼都独具心意。一件真丝织锦画《清明上河图》,是2015年1月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论坛首届部长级会议的对外赠礼。这件织锦画依据故宫博物院藏真本1比1比例制作,运用高密度数码仿真丝织技术,与传统丝织工艺相结合,每平方厘米经纬交织点达2万余个,从原料到装裱,历经多道工序精细处理,画面清晰度及组织密度比一般的织锦画提高数倍。这份礼物表达了中国共同推进中拉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共同繁荣,共建太平盛世的美好祝愿。

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上,各国收到的礼物是一件造型别致的青瓷G20双耳瓶,这件礼品不仅展现了龙泉青瓷的完美工艺和造型、釉色之美,两侧双耳还采用了中国传统玉雕中的龙凤样式,形象地表现了“G20”元素的造型,融合中国古典美感和现代简约理念,突出了峰会特征。还有一件名为“丝路绽放”的錾刻铜胎雕漆赏盘,是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对外赠礼,赏盘采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雕漆、錾刻工艺手工精制而成,纹饰选取了敦煌壁画中的卷草和花卉,中心錾刻水纹,象征着中国秉持的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

专题展区中央的墙面上,一幅主题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携手建设美好世界》的中国画,是2017年12月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的赠礼。这幅画以中国山水和花鸟相结合的形式,突出了五大常任理事国、“一带一路”主要沿线国家、金砖成员国等五大洲30多个国家的国花或代表性花卉,包括牡丹、向日葵、金达莱、玫瑰、荷花等,以及梅兰竹菊等中国元素。山水、旭日和鲜花交相辉映,点缀着飞翔和静落的和平鸽,象征着五大洲朝气蓬勃、和谐共荣。蔚然耸立的高山以最能代表中国精神的泰山为原型,象征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对世界的担当。出席会议的200多位政党领袖在画作上签名留念,表达了共同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世界的美好愿景。

观展·提示

●地点:北京市东城区西兴隆街1号中央礼品文物管理中心

●展期:常设展,平日9:00至17:00(16:30停止入场),每周一闭馆

●票价:免费,可通过中央礼品文物管理中心官方微信公众号预约

(原标题:“友好往来 命运与共——党和国家领导人外交活动礼品展”领略大国外交 互鉴缤纷文明 国礼传友谊 见证“朋友圈”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李祺瑶 武亦彬 摄

流程编辑:TF06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