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现代穿汉服的现状(专家曾提议写繁体字)
文·段宏刚
弘扬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实现文化强国,是我们当前的国家梦想,围绕这个宏大梦想,许多专家在重要会议上,不断出谋划策,体现出社会精英的应有担当。
政协委员潘庆林在2009年某次会议上,提出了一个很有建设性的意见,他原话这样说:全国用10年时间,分批废除简体汉字,恢复使用繁体字。
为了让自己的意见更有说服力,潘庆林还给出了三大理由,每个理由听起来都是合情合理。
繁体字·隶书·庐
第一,历史上,我国一直在使用繁体字,汉字被简化是在上世纪50年代,当时推广简化汉字跟国情有关,因为当时全国文盲较多,推广简化汉字是为了普及汉字的辨识度,减少文盲数量,但这种做法让许多汉字丧失了表意功能,变成了纯粹的记录符号。当前,全民素质大大提高,应该恢复使用繁体字,保留汉字作为“表意文字”的功能。
第二,当前科技迅猛发展,电脑输入法已经十分完善,许多人几乎不再手写汉字,每个繁体字可以由电脑敲出来,有效杜绝了繁体字难写的劣势。若恢复繁体字,并不会增加人工成本。
第三,在传统文化的传承方面,我们不如宝岛,宝岛把繁体字的使用一直坚持到现在,维护了传统文化的庄严性和纯粹性,如果我们恢复繁体字的使用,非常利于两岸文化层面的统一。
大篆
这个建议出来后,在社会各界引起的反响很大,许多人参与到讨论中,因为无法达成统一意见,所以,一直被搁置。
除过贾庆林之外,建议恢复繁体字的代表还有著名导演冯小刚和张国立。
冯小刚给出这样的理由:“亲”的繁体是左边一个“亲”,右边一个“见”,组成了“親”,“愛”是在“爱”中加了一个“心”。这两字的含义是亲要相见,爱要有心。结果简化后变成了“亲不见,爱无心”,完全丧失了文字的本意。
不论是潘庆林还是冯小刚,他们的说法都有道理。
如果把汉字恢复为繁体字,究竟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若从汉字的演化过程去分析,就容易找到好处和弊端。
张猛龙碑
众所周知,汉字的演化过程经历了漫长的数千年,是从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行书、楷书等字体一步步走来,这个过程是化繁为简的过程,是汉字不断瘦身的过程。而繁体字则是从小篆演变为隶书后产生的一种书写模式。
繁体字是自带记录属性的文字,承载了汉字演变的记录,古人用“六书”创造汉字时,不是无中生有,一个字该用什么部首和笔画,都是有据可依,经过深思熟虑后才创造出来的,因此,繁体字保留了汉字作为“表意文字“的精华部分,看到一个繁体字,很容易看明白它的源头,猜出它的大致含义,这些优势简体字无法比拟。
面对繁体字的生态环境越来越严峻,如果不去加以保护,很有可能导致繁体字会自然消亡,到时,我们想探究汉字的演化历史就很难,也会失去对汉字的敬畏感。
对书法创作来说,由于繁体字笔画较多,同样是利大于弊。
金文
书法艺术在本质上就是呈现汉字造型美的艺术,需要书法家处心积虑去营造字体的结构美、和谐美、造型美,如果一个汉字的笔画太少,是不利于排列字体的间架结构,以及整体的章法布局,即使写出来,字体也会因为缺乏协调性而变得不够美观。繁体字因为笔画多,在书写时可以做出较多变化,完善字体的协调性,利于书法家写出形神兼备的好字,所以,历朝历代的书法家都对繁体字爱不释手。
恢复繁体字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
现代社会是化繁为简的时代,人们的生活节奏很快,容易接受简洁易懂的东西,并且已经形成了习惯,如果恢复繁体字使用,突然让人们去接受复杂繁琐的东西,显然是违背了时代发展的潮流,肯定会让现代人难以适应,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
汉服
还有一个弊端,如果让小学生从小接受繁体字的学习,肯定不利于提升小学生的识字率,因为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毕竟有限,面对复杂繁琐的繁体字,不容易领会,会助长小学生的厌学心理。
恢复穿汉服同样是利弊参半。
2010年,教育部某位领导曾建议将汉服作为高校毕业生的学位服,全国不少高校当即采纳了这个建议,在毕业典礼上,学校领导给高材生颁发学位证书时,学生们一身汉服着装,笑纳自己的学位证书,这一幕看起来确实很庄严,很有仪式感,让旁观者肃然起敬。
在一些重要活动里,如,清明节当天华人祭拜炎帝、黄帝时,传统婚礼仪式里,成人礼中,如果穿上汉服,效果肯定会比穿上普通着装要好得多。
汉服
如果追求汉服全面日常化,让全民穿上汉服,那样非常不可取,甚至还会形成一种奇葩景观。根本原因是汉服固然好看,但宽袍大袖,做各种活动时非常不利索,会碍手碍脚,更会阻碍当前生活的便捷性。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汉服才退出历史舞台,变成了老古董。
究竟要不要恢复繁体字和汉服?我觉得,应该采取自主意愿,喜欢它们的人完全可以自己去使用,没有必要把恢复它们上升到复兴传统文化的高度,难道一个人会写几个繁体字,会穿几款汉服就变得有文化了?显然不是。
繁体字和汉服只是传统文化里很小的一部分,正确看到它们的作用和意义,才有助于树立文化自信,实现文化强国梦。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