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失踪真相大揭秘(沈阳到北京的列车神秘失踪)

1959年,一辆“消失的列车”登上各大新闻报纸,人们纷纷好奇这趟列火车去了哪里,又发生了什么事?同时,人们也不免为列车上的600多名乘客和47名车组人员担心。

7月21日晚22点35分,12次特快列车从沈阳出发,按照正常情况下,22日上午10点,应该到达北京的火车站。但是这趟列车却在进入辽西锦州境内后,离奇失踪,引发众议。

三天三夜后,正当家属人员心灰意冷之际,这趟列车又重新出现在人们视野中,车上人员不仅完好无损,还多了300多名乘客。

那么,在这三天时间里,12次列车发生了什么事呢?

一、 消失的列车

7月21日,12次列车带着600多名乘客的希望和喜悦上路,没有人知道接下来迎接他们的不是归途,而是生死危机。

这趟列车进入辽西锦州境内后,就失去了所有联系,不管铁路局如何呼叫,12次列车始终没有任何回应。

锦州铁路局意识到事情不对劲后,立马派出大量搜救人员和救援直升机沿着12次列车出发的路线寻找,却毫无消息。

火车失踪真相大揭秘(沈阳到北京的列车神秘失踪)(1)

当时正遇上锦州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雨,很多路段被冲毁,救援工作难度加深。但是救援人员没有退缩,仍坚持冒着大雨对列车铁路沿线进行仔细、全面地搜查。

22日黄昏时分,救援人员终于找到关于这趟列车的一点消息,仅仅是列车的“方向牌”,对寻找列车毫无帮助。

此时锦州特大暴雨,水库随时可能会决堤,山体也很容易发生泥石流,很多人认为这趟列车估计凶多吉少了。

但是搜救人员不肯放弃,他们认为列车这么大,就算发生了危险,那也不可能说没有任何痕迹,所以他们继续冒雨搜寻12次列车。

尽管身心已经十分疲劳,但是没有人停下搜救的脚步。他们认为只要再快一点,车上人员活的几率就高一点。

殊不知,在搜救人员为12次列车上的全体人员努力时,他们也正在努力地进行自救。

火车失踪真相大揭秘(沈阳到北京的列车神秘失踪)(2)

二、 险境求生

7月22日凌晨,列车正在飞速行驶,窗外的雨越下越大,列车长张敏媛隐隐有些担忧。她看到这一路上有些地方已经遭受洪涝灾害,不由得担心列车会被卷入洪水中。此时,她肩上担负的是六百多人的生命。

为了安全起见,张敏媛在得到上级部门同意后让司机减速,低速行车。

当时上级部门还提醒了他们前方是石河桥,容易发生危险。但等他们接近石河桥时才发现,情况远比他们所知道的严重。

临近石河桥,列车被铁路工作人员拦停。他们说因水势不定,桥有坍塌的危险。乘警李日奎和列车长张敏媛经过下车勘察地形后,一致认为不宜停留此地。

但是如果列车后退也容易发生事故,所以必须要上级同意才能后退。张敏媛赶紧联系上级,将情况一一汇报,得到了上级的同意。

就在列车后退的那一瞬间,轰隆一声,桥塌了。

还没等众人缓过神来,张敏媛又听到了三声枪响,那是水库危险示警声。她往外看时,洪水正向列车奔袭而来,瞬间灌入车厢内。

司机见此情况也不需要人提醒,赶忙向高地后退。

虽然他们躲过了一劫,但还没能解除危机,在洪水中,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发生。

火车失踪真相大揭秘(沈阳到北京的列车神秘失踪)(3)

三、 英雄的列车

在这场突如其来的洪灾中,附近村庄都被冲毁了,很多村民也被卷入洪水中,还有一些人正在努力奔跑,寻找生的希望。张敏媛见此,让司机放低速度,打开门窗,帮助村民们上车。车厢里的乘客也纷纷帮忙, 在大家的努力下,车厢里多了300多人。

灾难无情人有情。在自然灾害下,人类格外的渺小,毫无自保能力,但是人们的团结和善良却给了灾难中的人多了一些生存的机会。

这一场洪水让很多人失去了生命,但起码张敏媛等人的努力给了生的希望。

列车最后停在了绥中县前卫铁路段的最高点,安全方面暂时得到了保证。

但是未知的危险仍在威胁着车上的人们。

这时候留给张敏媛的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那就是这么多人,食物怎么办?

天无绝人之路,就在众人一筹莫展时,水中漂浮着几袋米和面,有了这些,短期内不用担心食物问题。

众人吃饱了,也冷静了下来,静静地等待着救援。

三天后,空中传来了飞机的轰鸣声,李日奎知道这是他们脱险的机会,于是拿着颜色鲜艳的布条不断挥舞着,吸引机组人员的注意。 “消失的列车”终于有了消息,运输机赶紧先给他们投放生活物资和食物,等待最后的营救。

在列车失踪的第四天,他们终于安全回到了锦州火车站。

结语

12次列车的“险境求生”离不开列车工作人员的努力,列车长张敏媛和乘警李日奎居功至伟,甚至得到毛主席和周总理的接见。

灾难来临时,他们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迅速对局势做出判断,带领着大家从洪水中脱险。

然后在自顾不暇的情况下,仍然坚持救人,他们对生命的尊重和在灾难中展现出来的民族大义令人钦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