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素吃多久会开始副作用(激素总觉得副作用大)
说到激素大家就色变了,“一定是不要用激素的”,“我不想用激素”,“怎么能让我用激素的药咧”这是经常听到病人说的,仔细看来激素的科普真的很缺乏。
也有一些病人过分的依赖激素,不重视其长期使用所导致的不良反应只是单纯的追求快速的效果。真的好想跟大家聊一下激素的前世今生,这篇文章“难产”了好几天,终于和大家见面了。
我们听到大家说的激素,实际上人家全名叫做糖皮质激素,又名“肾上腺皮质激素”。生理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在体内作用广泛,不仅为糖、蛋白质、脂肪代谢的调控所必需,而且具有调节钾、钠和水代谢的作用,对维持机体健康起重要作用。
其实激素类药物是分为口服的激素类药和外用的激素类药膏,两种的用法和注意事项是不同的,今天先和大家说说口服激素类药物。
糖皮质激素的来源与功能来源:包括天然合成与人工合成。
20世纪50年代(至今有60多年的历史),通过对天然类固醇的化学修饰,发现了生物活性必要的一些结构特征。δ-4,3-酮-11-β,17-α,21-三羟基结构是糖皮质激素活性所必需的,存在于所有天然和合成糖皮质激素中。
功能:包括药理作用和副作用。
药理作用: 转录后抑制(对炎症及免疫反应有强大的抑制效应)
副作用: 转录后激活(对炎症及免疫反应有增强效应)
是药理作用还是副作用其实是取决于转录之后的抑制或者激活状态。
相信大家对激素类药物的强大作用都有所了解,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包括:抗炎作用、免疫抑制作用、抗毒作用、抗休克作用。
有些病的治疗,必须要用激素类的药物,还有些病只要一用激素类药物见效就很快,但如果使用或停用不当又会造成比较严重的后果。
没有这些病不要用激素!它的使用足够广泛,我们对它的长期副作用也是非常熟悉的,它能影响到心血管、肌肉骨骼、消化系统、内分泌、眼睛和神经系统等。
1.内分泌系统疾病:用于原发性和继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的替代治疗;肾上腺危象、垂体危象、甲状腺危象等紧急情况的抢救等。
2.风湿性疾病和自身免疫病: 常见的如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多发性肌病/皮肌炎、系统性硬化症和系统性血管炎等。糖皮质激素是最基本的治疗药物之一。
3.呼吸系统疾病: 主要用于支气管哮喘、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放射性肺炎、结节病、特发性间质性肺炎、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等。
4.血液系统疾病:一是治疗自身免疫病,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二是利用糖皮质激素溶解淋巴细胞的作用,将其作为联合化疗方案的组分之一,用于淋巴系统恶性肿瘤如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等的治疗。
5.肾脏系统疾病:主要包括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多种肾小球肾炎和部分间质性肾炎等。
6.严重感染或炎性反应:严重细菌性疾病如中毒型细菌性痢疾、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重症肺炎,若伴有休克、脑病或其他与感染有关的器质性损伤等,在有效抗感染的同时,可加用糖皮质激素以缓解中毒症状和器质性损伤;严重病毒性疾病如急性重型肝炎等,也可用糖皮质激素辅助治疗。
7.重症患者(休克):可用于治疗各种原因所致的休克,但须结合病因治疗和抗休克治疗。如急性肺损伤,急性脑水肿等。
8.异体器官移植:用于异体组织器官移植排斥反应的预防及治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移植物抗宿主病的预防及治疗。
9.过敏性疾病:如严重的荨麻疹等。
10. 神经系统损伤或病变:如急性视神经病变(视神经炎、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急性脊髓损伤,急性脑损伤等。
11.慢性运动系统损伤:如肌腱末端病、腱鞘炎等。
12.预防治疗某些炎性反应后遗症:如组织粘连、瘢痕挛缩等。
如何划分糖皮质激素的剂量?确定有用药指征之后,还需要注意的是需要用到多大剂量呢,不同的剂量用药激素的药物效应是不同的。
- 基因组效应:与胞质受体结合,通过影响基因的转录发挥效应,在与受体结合30分钟后出现。
- 非基因组效应:由生物膜介导,在数秒或数分钟内出现,只有在GC浓度较高时产生。
- 总效应:基因组效应与非基因组效应的总和。
同样是吃激素,其中有5种剂量,对应的是5种不同的作用,最小的剂量可以替代维持,最大的剂量都可以救命。
1.小剂量:≤7.5mg/. 占据GC受体50%以下;几乎无不良作用;用于维持治疗和替代治疗。
2.中剂量 :7.5mg<泼尼松≤30mg,占据GC受体的50%以上,小于100%。
3.大剂量:30mg<泼尼松≤100mg,受体饱和度随剂量增加,100mg时几乎占据全部受体。
4.超大剂量:>100mg/,胞质受体全部结合;
5.冲击疗法(pulse therapy):>250mg,一日或连续几日(≤5日);
(注意是“非常大的剂量”,而不是“间歇”疗法,这里很多人会受英文不准确翻译的影响)
吃激素类药的方法
同样是按照医生的说法去吃药,有的人效果就特别好,有的人还吃出了副作用。这其中的道道你知道吗?
1.最佳使用时间
服用激素类药是有最佳时间的。(与生理状态同步)
应在早晨7~8时给药一次或隔日早晨给药一次。若在夜间12点给予糖皮质激素,即使剂量很小,次日肾上腺皮质分泌的生理高峰也可受到明显抑制。
这是因为人体内糖皮质激素的分泌具有昼夜节律性,每日上午8~10时为分泌高峰,随后逐渐下降,夜间12时为低潮。如果在早晨服用激素类药物,将与人体的生理状态同步,以减轻对肾上腺皮质功能的影响。
可以减少服药后造成的身体不适,更好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如需一日多次服用激素,也可将剂量大的部分,放到早晨口服。
所以吃激素药不仅仅是剂量问题要严重按照要求,就连吃药的时间也是有讲究的。大家,记住了没?2.忘记吃药了,如何补药?
生活太忙碌,有时候经常忘记吃药,如果是激素类的药怎么补药也是需要特别注意的。
- 隔日服用1次此类药物的病人,如果在当日发现了忘记服药或在次日发现漏服药物时,应立即补服,以后的服药时间按照补服的时间顺延即可。
- 每日服用1次此类药物的病人,如果在当日发现错过了服药时间,应立即补服;
- 如果在次日发现漏服时,则不必补服,这样也只能少服1次了。
3.吃药多长时间?
很多慢性疾病是要定期复诊的,切勿自己按照同一张处方上面的药物就长期吃,这是大忌,我就遇到过去朋友家吃饭,感觉朋友的妈妈胖了不少,“满月脸”。
吃饭聊天才知道在老家开的激素,现在只要腿疼就还吃这个药。还说效果特别好,是医生开的啊。
由于种种原因,短期服用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一直以来乏人关注。
过去我们都关注长期的副作用,所以可能也会产生“激素的副作用产生比较慢”这样的印象。
根据这项研究,这个印象是完全不对的。短期口服激素的副作用能够在30天以内显现,并且可能在31-90天这个范围内继续作妖。这是医生需要留意的。
这项研究得出的短期口服副作用风险主要有三大项:骨折、静脉血栓栓塞和脓毒症。使用剂量和使用时间不同,对副作用的风险影响不同。
糖皮质激素见效快效果好,但是副作用风险出现得也挺快,如果有能够替代得药物,可以考虑替代使用。在无法替代的情况下,医生需要留意其短期的副作用,也需要提醒患者注意。
糖皮质激素的影响因素
1.减量应在严密观察病情与激素反应的前提下个体化处理,听医生和药师的建议,逐渐减量,切不可骤然停药。
同时影响糖皮质激素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的因素包括糖皮质激素的生物效价、药动学性质、日剂量、一日当中的给药时机、代谢的个体差异和治疗持续时间。
2.临床应用
3.确定剂量 (以能否有效控制发热为标准)
减量按下台阶的方式逐步下行,越高的剂量减量比例应该高,在进入中剂量后可采用隔日减量法。
在小剂量持续6个月以后,采用隔日服药进而至隔2~3日服药,为最终停用GC做准备。
长期应用停药后不良反应及对策
激素引起的不良反应与用药品种、剂量、疗程、剂型及用法等明显相关,在使用中应密切监测不良反应,如感染、代谢紊乱(水电解质、血糖、血脂)、体重增加、出血倾向、血压异常、骨质疏松、股骨头坏死等,儿童应监测生长和发育情况。
1.反跳现象:减量、停药过程中原油疾病加重
擅自减量过快或突然停用激素可出现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样症状或突然停用可使原发病复发或加重。因此不可随意自行减量哦!
在医生或者药师的指导下:"下台阶"撤减;尽量避免系统应用或者小剂量。
2.虚弱征群:乏力、纳差、发热、呕吐、关节肌肉酸痛等。对GC产生依赖,停用有感恐惧。
须与“疾病复发”鉴别;停用前隔日服用。
3.应激危象:HPA轴功能被抑制,功能需分期恢复,需9~12个月或更长时间。当感染、外伤、分娩、手术、吐泻、脱水、饥饿、寒冷和过劳等应激状态时体内GC分泌不足时发生的危象。
各种应激状态均应加大GC量,已停用者可再用。
糖皮质激素的不合理使用很多滥用激素类药物导致很多的不必要的不良反应和副作用。
- 无指征地使用超大剂量和“冲击疗法”;
- 治疗“自身抗体”;
- 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系统给予GC;
- 重视皮肤表现,忽视系统影响;
- 激素剂型选择不当;
- 类固醇性肌病、孕妇、精神症状;
- 予以“抗生素保驾”
重视疾病的综合治疗:在许多情况下,糖皮质激素治疗仅是疾病综合治疗的一部分,应结合实际情况,联合应用其他治疗手段,如严重感染病人,在积极有效的抗感染治疗和各种支持治疗的前提下,为缓解症状,确实需要的可使用糖皮质激素。
尽量避免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情况
- 对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过敏;
- 严重精神病史;癫痫;
- 活动性消化性溃疡;
- 新近胃肠吻合术后;
- 骨折;
- 较严重的骨质疏松;
- 创伤修复期;
- 单纯疱疹性角、结膜炎及溃疡性角膜炎、角膜溃疡;
- 严重高血压;
- 严重糖尿病;
- 未能控制的感染(如水痘、真菌感染);
- 活动性肺结核;
- 妊娠初期及产褥期;
- 寻常型银屑病。
如果必须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才能控制疾病,挽救患者生命时,需要权衡利弊,如果合并上述情况,可在积极治疗原发疾病、严密监测上述病情变化的同时,慎重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但是一定是在专业的医生或者药师的指导下完成。
我是药师小平,更多的用药科普欢迎点击右上角加关注,谢谢你哦。
写文15小时,看文5分钟,写文不易,请多多支持!
您的点赞、点评、转发是支持我继续创作的最大动力。
更多的问题可以留言一起探讨,也许下篇文章就是你关心的问题。
#聪明孩子养成记#
#清风计划#
#辟谣#
@头条号
@儿科医生雨滴
@头条健康联盟
@头条健康
@书法老师曼特琳
@燕妮在职场
@艾达在德国
参考来源:
1.上海交通大学瑞金医院郑捷教授《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合理应用》
2.HERZOG HL, NOBILE A, TOLKSDORF S, et al. New antiarthritic steroids. Science 1955; 121:176.
3.STAFFORD RO, BARNES LE, BOWMAN BJ, MEINZINGER MM. Glucocorticoid and mineralocorticoids activities of delta1-fluorohydrocortisone. Proc Soc Exp Biol Med 1955; 89:37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