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邑县木偶剧(旬邑木偶戏)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旬邑民间流传“木偶戏”,也叫“肘胡子”。表演者将偶人一手肘起,一手牵动连接偶人四肢的细绳(俗称“挑线”)做出各种表演动作。
旬邑“木偶戏”是以木做骨架的偶人为媒介,表演戏曲舞蹈的一种艺术形式。是一门集音乐、演唱、绘画、雕塑为一体的综合戏曲艺术。“村头观看木头戏,历史典故说仔细;吹拉弹唱说古今,三五演员一台戏。”这首歌谣是旬邑人对当年演出木偶戏的生动写照和总结。
旬邑木偶戏产生于何时,无据可查,但据笔者近年在田野调查中得知,旬邑木偶戏来源于临县的长武县和甘肃的正宁县,主要活动于旬邑民间的民俗活动之中。旬邑木偶戏演唱形式极其方便,只有几个人手,找处不大的空地,拉一块不大的幕布,演员便隐在幕后操纵着木偶表演。表演时以秦腔演唱为主,一个演员可以为好几个不同角色配音,唱腔细腻婉转,慷慨悲壮,具有很强的戏曲舞美艺术特征。伴奏的乐器有板胡、二胡、唢呐和打击乐;木偶扮演生末净丑旦,行当齐全;表演剧目有《铡美案》《大闹天宫》《嫦娥奔月》《三娘教子》《辕门斩子》《杨门女将》《火焰驹》《三滴血》等等,演出时一般由两三人操吊木偶并演唱,四五人伴奏,真可谓:“三五人,可作千军万马;六七步,走遍万水千山”。
旬邑木偶戏的服装帽饰均由艺人们自行设计,手工制作。如旦角服饰上的牡丹和武士的盔甲一般都是用细密的多种针法绣出美丽花形,再打上耀眼的金线或者银线;状元等文官官袍的水云纹等则需要调制专用颜料,一笔一笔地着色描画。帽子的制作先得一层布一层浆糊,反反复复,打成厚厚的“铺衬”;“铺衬”压平干透,根据偶头大小剪出形状,再黏合接缝,然后用帽楦子楦起来定型;定型之后用不同颜色的丝绒细心包裹;有褶皱和层阶的地方还需要用“隐针法”缝制;最后装上各种帽饰,才算大功告成。这些自制的服饰穿在木偶身上“小生”显得潇洒帅气,旦角漂亮可人,武官英姿勃发,小丑诙谐滑稽,栩栩如生,妙不可言,实乃传统偶戏造型的精品。
旬邑木偶戏它不但承载了旬邑的民俗风情,同时也体现了文化的适用性和区域的特殊性,其中包含着杰出的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价值。这种原生态的民间戏曲奇葩随着时代发展,已经彻底淡出了旬邑人的生活视野。(王新民)
责编:杜鹏飞
编辑:李欢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