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小倩聊斋志异简介(聊斋聂小倩)

浙江有个叫宁采臣的秀才,性格豪爽,品格高尚。他与妻子李双十分恩爱,曾对着妻子发誓绝不再娶第二个人。

这年,适逢朝廷在金华举行科考,宁采臣便收拾行李赶去考试。他来到金华北郊的一座破庙,这寺庙房屋雄伟壮丽,苍松翠柏交织,十分幽静,宁采臣决定在此地暂住。

可是一走进庙里,只见院里蓬蒿满院,一片荒凉萧瑟的景象,庙里更是空无一人。宁采臣来到南边的一间小舍,发现屋子收拾得干干净净,像是有人居住一样。宁采臣以为是庙里的和尚,就把隔壁的房间简单收拾了一下等他回来。

一直等到黄昏,才有个书生打扮的人回到南屋。宁采臣急忙前去打招呼,说道:“小生宁采臣,未经允许就住了进来,还请见谅!”

那人说道:“我叫燕赤霞,我也只是在此暂住的,这庙里已经没有和尚了,正好有个人作伴,我很荣幸!”

聂小倩聊斋志异简介(聊斋聂小倩)(1)

当晚明月皎洁,清澈如水,满院的荷花翠竹令人心旷神怡。燕赤霞告诉宁采臣他是陕西人,途经此地暂住几天。宁采臣与燕赤霞畅谈到深夜才各自回屋睡觉。

宁采臣躺在床上迟迟睡不着,突然听到院里有人说话。宁采臣大吃一惊,急忙穿上衣服到窗边查看情况。

只见院里有两个人,那个四十来岁的妇人正在厉声质问一位老态龙钟的婆婆:“小倩这丫头,为什么到现在还不来?她平时向你吐露了什么怨言吗?”

那老婆婆连忙回答:“她就要来了。乎时她没有说什么,只是不时地悲伤哭泣!”

中年妇人更恼怒地道:“这丫头真是越来越不识好歹了!”

话未说完,只见一个十七八岁的窈窕姑娘走了过来。这姑娘满面愁容,穿着一身淡雅的衣服,月光下,像仙女一般美丽。

聂小倩聊斋志异简介(聊斋聂小倩)(2)

老婆婆笑道:“我两个正说你呢,你就悄悄地到了,竟无一点声响,幸好没有说你的短处。”见姑娘低头不语,老婆婆又道;“小倩,你今晚真是漂亮极了!我若是男子,也被摄魂去了。”

那姑娘道:“姥姥难道不能说一点别的吗?”妇人和那姑娘又不知说了些什么。宁采臣猜定这是邻居们深夜在此赏月谈心,不便再听下去。

于是,他便回到屋里准备睡觉了,模模糊糊之中,采臣忽觉床前有人走动,睁眼一看,却是刚才见过的被唤作小倩的那位姑娘。

采臣急忙坐起,惊异地问那姑娘来此有何贵干。姑娘羞涩地说:“良辰美景,难以入眠,见公子孤单一人,特来与君共度良宵。”

采臣把脸一沉,正色道:“姑娘年纪轻轻,应提防流言蜚语,要知道人言可畏啊!请姑娘自重,姑娘请回去吧!”

那姑娘不以为然地说:“深夜无人知晓。”采臣说:“纵然你不在乎,我也绝不能作此苟且之事。”那姑娘仍然不停地献媚。

采臣大怒:“你快出去!不然,我就要叫醒南屋的那个人了。”姑娘听说,神色慌张,只得退出房来。那姑娘走至户外,没走多远,又转回身来,将一件东西从窗外投了进来。

采臣捡起一看,原来是一锭黄灿灿的金子。采臣愤怒异常,随手将黄金摔了出去,道:“这种不义的财物,不要玷污了我的衣袋!”

聂小倩聊斋志异简介(聊斋聂小倩)(3)

姑娘满面羞惭,拾起黄金,带着敬意地看了看采臣,自言自语道:“这汉子当是铁石之人。”边说边离开了宁秀才的小屋。

第二天早上,有位兰溪县应试的秀才,因城内旅店客栈住满,便带着书僮也住进了这座寺院。他们在东廊的一间小屋里安顿下来。

当天深夜,这兰溪秀才突然暴病死去。死者浑身不见有伤,只在脚心发现一个锥刺小孔,有血从孔中细细地流出。书僮早起见状,吓得大哭起来,弄不清这是什么缘故。

奇怪的是在第二天晚上,书僮也突然暴亡,症状和他主人一样,脚心小扎在流着血。采臣十分惊异,问燕赤霞是什么原因。燕赤霞说是鬼魅作怪。采臣素来不信什么鬼怪,颇不在意。

这天夜晚,那姑娘又至窗下,悲伤地对他说;“我见过的人很多,从未见过像相公这样正直的人,不图金钱,不爱美色。我不敢再欺骗你了,我想请相公帮助我!”

采臣说:“那你就说吧!”姑娘道:“我叫聂小倩,十八岁就去世了,葬在这庙字后侧,被鬼妖强迫威胁着,去诱惑男子,害人性命。但这实在不是我所愿意去干的!”

采臣问她是怎样迷人害人的。小倩说:“男人被我迷惑,趁他与我亲之时,偷偷用锥子刺进男子的脚心,他便马上失去知觉。血从小孔中流出来,老妖魔即来饮血。”

采臣道:“如果男子不被女色所动呢?”小倩又道:“如果男子不被女色所惑,就投以金锭。那并不是金锭,而是恶鬼的骨头所变。谁留下它,它就能摘取谁的心肝。

采臣联想起那兰溪秀才主仆二人的惨死,由惊异到愤怒,骂道:“这恶魔太可恶可恨了!”小倩含泪道:“鬼妖利用金银美色,投其所好,不知谋害了多少人的性命!我再也不愿干下去了!”

说到这里,小倩双膝跪下含泪道:“我见相公是正人君子,偷偷跑来,恳求相公帮助我逃出这苦海。”采臣双手扶起她来,道:“原来你出于无奈,我可以帮助你。”

聂小倩聊斋志异简介(聊斋聂小倩)(4)

采臣又问她准备怎么办。于是小倩把死后埋葬她尸骨的地方告诉了采臣。请求他收拾骨头,改葬到远远的地方去,以摆脱妖魔的纠缠。

小倩再三叮嘱:在寺后坟场中,有一棵白杨树,树上有个乌鸦巢,下面就是她的坟墓。采臣牢记在心,答应在会试之后,一定设法帮她迁坟。

小倩这才转悲为喜,千恩万谢地说:“我将生生世世不忘相公的大恩大德。”说毕,又深深地向采臣行了大礼,告辞而去。

忽然,她又急急忙忙地转回来,神色慌张地向采臣道:“差点把大事忘记了。寺院里已无人可害,鬼妖明晚就要向你下毒手了,你需得赶快防备!”

采臣大骇,惊问道:“怎样防备?”小倩告诉他;“只要与南边小屋的燕相公住在一起,便可无事。”采臣惊诧地问道:“那恶鬼为何不害燕相公呢?”

小倩道:“燕相公是奇人也,他正气凛然,鬼妖不敢接近他!”采臣谢过小倩,小倩又千叮咛万嘱咐一番后,才匆匆离去。

第二天,采臣起得很早,来到寺后察看。果然在乱坟之中有棵白杨树,树下有一座小坟,墓碑上写着“聂小倩之墓”,树上的确有个乌鸦巢。此时,采臣对小倩的话已确信无疑。

第三天,他唯恐燕赤霞离寺,急忙赶回来,有意邀他外出一同游玩。恰好燕赤霞吃完早饭,正准备出门。于是,他两人结伴同行,游览了附近的几处风光美景。

傍晚归来,采臣又请求与他同宿。燕赤霞以自己性怪癖、爱清静为借口,婉言谢绝。采臣不听,硬把被褥用具搬到燕赤霞的房里来。

燕赤霞没有办法,只好依从采臣,帮他整理好床铺。接着,燕赤霞又将自己的一个小箱子和皮囊置放在窗上。

他叮嘱采臣道:“我知道你是大丈夫,做事光明磊落。但是我有一些衷肠的话,一时很难说清楚。我只告诉你:你千万不要动我的小箱子和皮囊,否则闹出事来,对你我都不利!”

宁采臣满口答应,两人便熄灯各自就寝。不一会,燕赤霞鼾声雷动,采臣却思绪烦乱,心中忐忑不安,老是睡不着。

将近三更时,窗外隐隐有人影晃动。采臣侧身一看,只见一个青面獠牙的鬼妖,两眼闪着凶光,拔着乱发的头渐渐伸向窗口。采臣吓得浑身哆嗦,正想叫燕赤霞。

突然,那窗口上的小箱子里有一件东西穿射出来,好似电光一闪,“当”的一声,撞击在窗台石棂上,发出一阵火花。随即又收入小箱子中。

聂小倩聊斋志异简介(聊斋聂小倩)(5)

顿时,一切又归于寂静,采臣惊奇得不敢声张。此时,燕赤霞醒了。他起身下床,捧起那小箱子,从中取出一物,却是一把二寸长的小宝剑,发出晶莹夺目的光。

他又把宝剑放在鼻子上闻了又闻,仍把宝剑置放在箱子里,自言自语道:“这是什么妖物,如此大胆,竟把我的箱子也弄坏了。”采臣翻身起来,把方才所见告诉了燕赤霞。

燕赤霞见他已看到一切,便告诉他道:“实不相瞒,我是剑客也,专治妖魔鬼怪。刚才若不是窗棂所阻,那妖魔会当即毙命,就这样,也已经受了重伤。

采臣又问那小箱子内是何物。燕赤霞道:“是宝剑!若有鬼妖近前,它会自动飞出来杀掉鬼妖。刚才嗅了一唤,尚有妖气。”采臣想看看。燕赤霞慷慨取出相示,荧荧然一小剑。

采臣越发敬重燕赤霞,他恭恭敬敬地向燕赤霞深深地揖,感谢燕赤霞除害灭妖,并恳切地说:“燕大侠,我愿拜你为师,学习灭妖的本领。请收下我这个徒弟!”

燕赤霞笑着说:“你正义刚直,为人豪放,是可以学会降妖除怪的。但你到底还是富贵场中的人物,不是我的同道人啊!”采臣见他婉言拒绝,也不好相强。

会试完了,采臣托言有妹葬在此处,要发掘尸骨,带回家乡重新安葬,请燕赤霞帮助他一起开坟启棺。采臣把小倩尸骨用衣被重新收殓好,又租赁一只船只送回家乡。

聂小倩聊斋志异简介(聊斋聂小倩)(6)

临行时,燕赤霞把一个破皮囊送给采臣,并说:“这个皮袋是个宝贝,带在你身边可以避妖魔鬼怪。”采臣非常感激,两人依依话别。

不几天,船行至家乡靠岸,采臣在近岸处,找了一块荒地,埋葬了小倩尸骨。又焚香烧纸,祭祝道:“可怜你这孤魂,今已迁葬至此,可免受鬼妖的欺负了吧。”

采臣离开坟地,走在返家的路上,忽然听见后面有人叫喊:“宁相公,请等我同行!”采臣回头一看,却是聂小倩。

小倩还是原来的那身打扮,却不见了愁容和无奈。只见她满面春风,喜盈盈地上前拜谢道:“公真是守信重义之人,果然救我逃出苦海,请受我一拜。”

采臣又惊又喜,问道:“你准备上哪儿去?”小倩恳切地请求道:“相公,请允许我跟你回去,拜见老夫人和娘子,以尽我感恩之心!”采臣推却不得,只好答应下来。

来到家门口,采臣嘱她在门外少待片刻,他要先进去把情况告诉母亲后,方好相见。采臣进屋,拜见了白发老母,又忙把小倩的事告诉母亲。母亲惊愕万分,半晌才道:“儿呀,你媳妇现在病重,这事暂不要告诉地,以免她受惊吓。”

话刚说完,小倩已翩然来到面前,拜伏在地。采臣告之母亲:“这就是聂小倩。”宁母想起刚才采臣的话,知道她是鬼魂,心里害怕而惶恐不安。

聂小倩聊斋志异简介(聊斋聂小倩)(7)

小倩道:“孩儿孑然一身,远离家乡父母兄弟,蒙相公拯救逃出苦海,我愿服侍老夫人,以报答这番大恩大德。”宁母仔细看,这姑娘绰约可爱,仪态大方,心中不免有了好感。

宁母道:“姑娘也曾相救我儿,老身很感激你。只是我儿早已婚配,不敢另有鬼妻。”小倩又深深一揖道:“孩子并无二心,愿拜相公为兄长,情愿依伴在老夫人膝下,照顾衣食起居,也就心满意足了。”

宁母被小倩的诚心所感动,也就答应了。小倩又要去拜见嫂嫂。老母说:“嫂嫂病重卧床,暂时不要相见,等些时候再说吧。”小倩点头应允。

随即,小倩入厨房,为宁母煮饭做菜,又为采臣妻子熬药煎汤,穿堂入室,忙得不可开交。宁母自媳妇病后,里里外外忙得甚是劳累,今有一个帮手,自然安闲了许多,心中也格外喜欢小倩。

晚上,宁母心里总是疑惑,有些胆怯,害怕与小倩一房同住,便催促小倩快去安歇。小倩懂得宁母之意,做完事立即就走了。

小倩来到书房,见采臣在灯下读书,想进却又退出。采臣忽见小倩在书房外徘徊,不敢进前,便问她为什么不进来。

小倩胆怯地说:“你房中有剑气,我十分害怕。”采臣知道小倩指的是燕赤霞送的破皮囊。于是,他就取下那皮囊悬于别处。

小倩这才步入书房,靠着灯旁坐下,问采臣道:“读夜书吗?能不能给我一本书?让我也读读,你再给指点指点。”采臣点头答应。

到了二更,小倩还不想走,采臣催促她快回去安睡。小倩皱着眉,凄苦地道:“我是异城的孤魂,想到荒坟就胆寒。”采臣劝慰道:“书房中别无床寝,况且兄妹之间也应该避嫌的。”

小倩只好悻悻离去,拾阶而下。采臣看着远去的姑娘,想留下地来又无床榻,又惧怕母亲的责怪,怜悯之心油然而生。

从此,小倩每天清晨拜见宁母,伺候起居,日间料理家务,晚上仍到书房读书。每近二更天,当她察觉到采臣有睡意时,便又默默地悄然而去。

如此这般地过了数月,宁母见小倩早来晚去太劳累,便又铺好床叫她与自己同住。

小倩总是细心体贴老人心意,宁母待小倩像亲生女儿一般。天长日久,竟忘却她是鬼魂了。

没多久,采臣的妻子病情越来越重。虽经百般医治,精心照料,仍未能痊愈,终于离开了人世。

采臣妻子去世之后,宁母有意想把小倩纳为儿媳,又恐与儿子不利,老人家左右为难。一日,她找来小倩,用言语试探她的心意。

小倩已明白宁母的心事,便直言相告:“孩儿在此住了一年多了,母亲该懂得我的心。为了不加害于行人,故从相公而来。我敬重公子的高尚品行,所以才求他拯教我跳出苦海。于此,我别无他意,只有感激不尽。

宁母也知她无恶意,但又担心她不能生儿育女,延续宗嗣。小倩道:“子女惟天所受。郎君命中有三子,不会因为娶了鬼妻而失子女。”宁十分相信她的话。宁母又把自己的心愿告诉了儿子,采臣也很愿意。于是,择了一个吉庆的日子,宴请宾客,两口成婚。

婚后,夫妻俩和睦恩爱,互尊互敬。日间操持家务,服侍老人,晚上一起攻读,谈诗论文。一家人生活得十分美满。

一天,小倩忽然觉得心绪不宁,精神不振。采臣关切地问她是否病了。小倩说:“近两三天来,我总是心跳,准是金华鬼怪恨我远逃,恐怕早晚会来这里找我的。”

聂小倩聊斋志异简介(聊斋聂小倩)(8)

采臣听了,惊恐不安道:“这可怎么办呢?”小倩问道:“燕相公送你的个皮囊何在?”采臣告诉她:“因为你害怕它,故封起收藏着哩。”小倩催他速去取来。

采臣拿来皮囊,小倩将它捧在手中反复审视,道:“我受到生人气息已经很久了,也不再怕它了。这是剑客用来降妖伏魔的,看到它,便看到燕相公正气凛凛的样子。”

于是,小倩把皮囊悬挂在床上。第二天,小倩坐卧不安,心惊胆颤,不让采臣离开一步。她左顾右盼,又将皮囊取下悬于门楣上面,这才稍加安宁。 到了晚上,她叫采臣不要睡觉,秉烛对坐陪着她。不一会,窗外忽然冷风阵阵,呼啸而来。

突然,空中飞来一物,堕于屋外,小倩吓得惊慌失措,赶快于床后。采臣向来有胆气,镇静地走到窗前,向外察看。

只见院子里出现一个怪物,狰狞凶恶,血盆大口,眼露凶光。这怪物张牙舞爪,走近房门,眼望门楣上的皮囊,畏怯地躲躲闪闪。

过了好一会儿,那怪物终于走近皮囊,伸出利爪抓住皮囊,一阵撕扯,恨不得把皮囊撕个粉碎。

忽听得一声刺耳的尖响,那皮囊猛地大,像个畚箕似的,囊口大张,伸出一只巨手,一把将怪物揪了进去。

聂小倩聊斋志异简介(聊斋聂小倩)(9)

皮囊马上收缩成原样大小。采臣诧异之极,取下皮囊,开门观看,却是月白如镜,好像没有发生过什么事情一样。

小倩也从里面跑了出来,满怀舒畅,兴高采烈地说道:“这下好了,鬼妖被收,今后平安无事了。”

两人捧着皮囊,无比珍爱地抚摸着说:“要是多有一些皮囊,收尽天下鬼妖,让人们都过上太平日子,那有多好啊!”

后来宁采臣果然考中了进士,与小倩生了两男一女,孩子长大后都很有作为!

聂小倩聊斋志异简介(聊斋聂小倩)(10)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