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车时遇到暴风暴雨应急处理流程(曾经一遇大雨半个车轮被淹没)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5月10日讯(记者杨丝涵 通讯员张可)经历了今年的几场大雨考验,9日,家住东西湖区奥园东路与奥园路交叉口附近的居民曹全英感叹,以前下大雨,积水能有三四十厘米高,没过半个汽车轮胎,都没办法走,现在这个困扰解决了。

行车时遇到暴风暴雨应急处理流程(曾经一遇大雨半个车轮被淹没)(1)

奥园东路向金银潭大道方向地段排水管网整治。 记者刘斌 摄

据悉,按照提升城市建设管理精细化水平工作任务清单要求,今年我市整治29处易积水点。10日,长江日报记者从市水务局获悉,目前,其中的26处易积水点已整治完毕,相关片区的积水问题得到较大改善。东西湖区奥园东路与奥园路交叉口为整治点之一。

完善排水系统,解决居民出行问题

行车时遇到暴风暴雨应急处理流程(曾经一遇大雨半个车轮被淹没)(2)

奥园东路向金银潭大道方向地段排水管网整治。 记者刘斌 摄

奥园东路积水点位于东西湖区将军路街道,附近建有多个大型社区及一所学校。虽距离机场河明渠不足500米,但因该地先天条件不足,地势低洼,且近几年周边市政道路开发建设,虽同步敷设了部分雨水管道,但因未成完整系统而形成积水问题。降雨严重时,局部积水最深可达40厘米以上,严重影响周边居民出行。

“该点位整治前,每次下雨我们都会安排4台抽排泵车及十多位排水人员在此值守,进行不间断抽排,但治标不治本,雨势稍大一点,车辆和行人都难以通行。”东西湖区水务局排水科人员介绍,因附近行人与车流量较大,整治工作迫在眉睫。“工程于去年3月启动,7月结束。其中有3个月正值汛期,下雨我们就值守抽排,晴天就抓紧时间抢工期。”

记者在现场看见,路边每间隔一段,就有一个新建的雨水口,其内部已做完清捞工作,非常干净,如碰上下雨,能快速收集路面雨水。

项目代建方东西湖区服投集团项目负责人黄凡介绍,除了新建雨水口外,建设内容还包括新建一条长360米、直径为1.8米的雨水管道,延伸至机场河明渠进行排放。“整治工程完工后,经历了去年8月至9月及今年的多场大雨,该地排水迅速,再未出现积水现象。”

整治再延伸,解决片区积水

行车时遇到暴风暴雨应急处理流程(曾经一遇大雨半个车轮被淹没)(3)

奥园东路向金银潭大道方向地段排水管网整治。 记者刘斌 摄

记者在奥园东路向金银潭大道方向走去,发现靠近永旺梦乐城的地段正在铺设雨水管道。

据了解,今年4月,该地段启动了排水管网整治工作,进一步精细化提升该片区排水功能,彻底解决周边积水难题。

“针对该路段我们进行了直径为1000毫米的排水管网铺设,并新建了多个雨水口。此处的管网与奥园东路新建的管网相连接,雨水将一同排入机场河明渠。”黄凡表示,考虑到附近的居民较多,工程以最小范围进行打围,并将产生噪音较大的施工环节放在白天进行。

据了解,该地段整治工程将于5月底完工,届时,永旺梦乐城片区积水问题将基本消除。

目前,武汉已进入主汛期,全市防汛备汛工作已进入实战状态。武汉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确保主汛期前黄陂区盘龙城泵站、经开区汉银泵站、东西湖区李家墩排灌闸除险加固等10项重点防洪工程全部建成投用。中心城区100处积水风险点的“一点一策”已全部制定,落实具体措施、责任到人。

除此之外,武汉已组建市区两级快速抢险队伍,配备抢险装备381台(套),储备防汛石料约39万方、编织袋约290万条、救生衣近3万件等,储备救灾安置物资30余种、6万余件。

【编辑:丁翾】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