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模式探索(突破传统教研窠臼的创新路径)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统编教材的逐步实施,教师教学形式单一、缺乏创新、教研动力不足等问题突出,这需要有更加切实有效的教研方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一些传统教研模式已与时代发展、教师专业成长相脱节,主要表现在:宽泛化教研缺少持续动力传统教研缺少教研后的跟进,教师成长缺少持续动力;程式化教研欠参与意识传统教研往往采用定时定点定人的形式,谁上课谁评课早已安排好,缺少真正意义上的讨论和交流;浅层化教研缺乏深度思考传统教研在内容上往往没有明确方向,没有深度思考和具体实施建议,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教研模式探索?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教研模式探索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统编教材的逐步实施,教师教学形式单一、缺乏创新、教研动力不足等问题突出,这需要有更加切实有效的教研方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一些传统教研模式已与时代发展、教师专业成长相脱节,主要表现在:宽泛化教研缺少持续动力。传统教研缺少教研后的跟进,教师成长缺少持续动力;程式化教研欠参与意识。传统教研往往采用定时定点定人的形式,谁上课谁评课早已安排好,缺少真正意义上的讨论和交流;浅层化教研缺乏深度思考。传统教研在内容上往往没有明确方向,没有深度思考和具体实施建议。
因此,教研方式的改变迫在眉睫。在推进区域教研上,浙江省兰溪市作了一些探索。
“深耕”教研,配备引擎注动力。“深耕”教研是集体教研的升级版,教研员基于问题深入课堂,开展全方位、多角度的定向研究,分六步进行:双向主动,择优而定。在全市范围内不同学段确定“深耕”教研基地校。蹲点守候,有效指导。教研员平时蹲点学校,全程掌握学校教育教学动态,及时发现问题、相机指导。确定时间,提前通知。确定“深耕”教研时间,制订“深耕”教研计划,提前一周通知学校。集体“深耕”,深入教研。一周时间内持续进行,内容包括巡查、走访、随堂听课、问卷调查、师生座谈、查阅教研记录、备课笔记和集体反馈等,为学校教育教学全方位精准把脉。立体反馈,深度剖析。针对调研发现的问题,教研员及时组织年级备课组、教研组进行反馈,对课堂的优点和不足进行复盘梳理,深度剖析,在此基础上撰写反馈意见,再召集学校全体教师集中深度反馈,充分肯定优势,提出整改意见。清单汇报,长效联动。学校就反馈意见进行总结,一周内制订整改方案。市教研室就方案及时跟踪,下月再进行新一轮有针对性的“深耕”教研。这样循环推进、长效联动,促使学校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
对学校而言,“深耕”教研由传统教研的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清单式”的反馈不是泛泛而谈,操作性强。据不完全统计,市教研室一年来对不同学段基地学校开展了40场次以上的“深耕”教研,听了1000多节课。在“深耕”教研的不断促进下,学校取得显著性进步。
“卷入式”教研,用尽全心齐参与。针对教师教研活动主体性不明、主动性不足、活动效率低等问题,我们采用“卷入式”教研以提升教研工作的参与度。“卷入式”教研以“课例 现场互动”的形式,将学科教研组或共同体成员自下而上全员卷入、全程卷入,通过全员议课、人人备课、抽签上课、集体辩课、改课展示和总结反思六步完成教研活动。
“卷入式”教研有以下几个特征:变一个为一群,全员参与。无论议课、上课、评课还是改课都是在现场教师中随机产生,教师参与研讨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实现活动全覆盖。变看客为主角,全心参与。在谁都有可能是展示者的前提下,每位教师都不是局外人,而是由“看客”成了教研的“主角”。变单项为全能,全程参与。“卷入式”教研六步流程改变以往教研活动环节割裂、人员分工分阶的弊端。在整个过程中,教师成为思考者和实践者。通过推行“卷入式”教研,教师的“卷入”观念和“群研”意识逐渐增强,实现了从思想到行动的转变,完成了从“自我”到“群我”的升华。
“专题”教研,深入精准求突破。如果说“深耕”教研和“卷入式”教研侧重于教研形式,那么“专题”教研则侧重于教研的内容。
在学科教研上,教研员根据学科不同特点,在“卷入式”教研的基础上开展“卷入 专题”教研,以卷入为形式,以专题为内容,赋予教研内容以新的内涵和增长点,精细操作、精准教研。
在学校教研上则采取“深耕 专题”的形式,让“专题”成为“深耕”的方向和目标,更加精准深入指导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如针对学生作业效率低下的问题,以“作业校本化”为专题,在某一个阶段专门下校,深入开展“深耕”教研活动,通过文件导引、一科一作业、原创命题比赛、说题解题大赛等形式,将“作业校本化”做实做细做好。再比如围绕“深学浅讲”课堂革命“专题”,在不同学段深入课堂,从听课到反思,在一个个点上下功夫,助力教师改变课堂教学模式。
(作者系浙江省兰溪市教育局教研室主任)
《中国教师报》2021年05月19日第15版
作者:郭 慧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