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祝电影吴奇隆杨采妮国语解说版(吴奇隆杨采妮因这部片子擦出火花)
《梁山伯与祝英台》作为中国古代民间四大爱情故事之一,自东晋始,在民间流传已有1700多年了,可谓家喻户晓。
在最广为流传的版本里,东晋时期的官家女儿祝英台女扮男装求学,并与同窗的梁山伯情义相投、互相爱慕。
但由于两人的爱情遭到祝家的反对,这对爱侣被迫分离,最后两人以死相殉,双双化蝶而去。
这段凄美的爱情故事也被多次改编为影视作品,但其中最经典、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还要数徐克的这版——
《梁祝》
徐克执导的《梁祝》于1994年上映,由吴奇隆、杨采妮领衔主演。
据悉,吴奇隆与杨采妮当年更是通过这部片擦出了火花。
导演徐克在接受采访时爆料两人曾在拍摄期间发展过一段恋情:
“我在现场所见,两人真的很有亲密磁场,收工了也粘在一起……他们两个谈恋爱挺好,因为是演《梁祝》嘛。”
而更加令人吃惊的是,金城武也曾经卷入了这段恋情。
吴奇隆和金城武两人同时追求杨采妮,复杂的情敌关系导致吴奇隆和金城武反目成仇,至今仍未冰释前嫌。
这段三角恋情在当时被传得沸沸扬扬,但杨采妮最终选择了吴奇隆,两人在拍完《梁祝》后,马上又主演了徐克的下一部作品《花月佳期》,合作的频率非常紧密。
不过杨采妮和吴奇隆之间的恋情也并不长久,两人不久后就因为性格不合而分手。
分手后,杨采妮便选择苦苦追求她八年的新加坡律师邱韶智,并在演艺事业正当如日中天的事后为了爱情而退出了娱乐圈,而这段昔日的三角恋情也终于随着时光如风逝去。
能被金城武、吴奇隆同时追求,杨采妮在颜值巅峰期的时候可以说是无数男人心目中的梦中情人,长相清新脱俗,即使是素颜都气质出尘。
出演《梁祝》后,吴奇隆与杨采妮成了当时新一代的金童玉女。
而撇去戏里戏外的八卦,这部影片本身的质量也是非常高。
提名了四项金像奖,并荣获了第14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配乐奖”,提名第31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跨媒介改编剧本奖”。
不仅在业内收获了一致好评,观众对这部影片的评价也非常高。
豆瓣评分8.0,被认为是梁祝故事改编中最经典的一版。
关于《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一经典故事的内容大家都已经很熟悉了,所以这里就不过多赘述。
而到底是什么使得徐克版的《梁祝》和其他改编版本不同,让它成为许多网友心目中最经典的梁祝故事改编?
一、不一样的祝英台
徐克版的《梁祝》中,由杨采妮饰演的祝英台可以说是颠覆了经典传说中祝英台大家闺秀的形象。
经典传说中的祝英台出身世家,不仅长相美丽,也十分聪颖好学,算得上才貌兼具的大家闺秀。
而徐克却在影片中把祝英台这一形象塑造成一个不会读书、一心只爱玩耍、性格大大咧咧的可爱少女。
父亲考她琴棋书画,她样样不会。
一弹琴就把琴弦拨断了,母亲马上为她圆场:
“五音乃发自内心,怡情雅致,英台还太小,不懂音律,也不必样样都精啊,不如叫她吟首诗来听听。”
没想到祝英台竟然连一首诗也不会背,一旁的家仆都看不下去了,偷偷地把诗抄在鞋底让她看。
都这么明目张胆的放水了,这位耿直少女却是一点也不领情,还吐槽道:
不是我背不出来,都怪字太小了看不清。
父亲气到不忍直视,母亲赶紧又出来救场:
“吟不出来那你就读首诗来听听吧。”
这么不成器,我还能拿你咋的呢。
但即使是看着书,祝英台都是大字不识几个,念得断断续续,就没一句话是完整的。
母亲都快没招了:
“行了吧,你就做你平时做得最好的那样,写几个大字给你老爹看看。”
好笑的是,祝英台平时交给父亲检查的字都是丫鬟帮她写的。
正牌小姐不仅连字写不出来,还把墨水洒到了正在敷面膜的老爹脸上,气得老爹当场暴走。
完完全全是个扶不起的阿斗,贪玩、无拘无束、毛病也是不少。
但在徐克的改编下,这些小缺点却使她显得更加真实生动,也为整个故事都增添了不少乐趣。
祝英台身上并没有大家闺秀出身的稳重成熟,相反地却多出几分少女的灵动单纯,去书院读书时的男装扮相也带着年轻的清秀与英气。
这些都让祝英台这一人物变得饱满鲜活了起来,更具亲和感,也避免了经典故事中那个刻板形象的枯燥,让人耳目一新。
二、梁祝悲剧下的社会风气
在徐克版的《梁祝》中,不仅描绘了梁祝的苦恋,同时也鲜明地道出了造成这段悲剧结局的社会风气。
永嘉之乱后,胡人占领了北方,汉人被迫南渡过江逃难。
门阀士族要互相拉拢,婚嫁就讲究门当户对。
而祝父为了巩固自己的势力,便借女儿的婚事来攀附权贵马家,这也注定了梁祝恋情的悲剧结局。
虽然梁山伯后来取得了功名,却仍算不上权贵。
在祝家眼里,他只是一个芝麻大的小官,可以任人欺负。
梁山伯取得功名后到祝家提亲,结果被祝母羞辱,还被棒打出府,一身狼狈。
这都是封建王朝阶级固化下的结果,龙生龙,凤生凤,穷人家的孩子难有出头之路。
向祝家提亲的梁山伯只能变成权贵眼中的不自量力,遭尽了白眼。
而更加巧妙的是,片中除了讲诉梁山伯与祝英台这对受封建社会压迫的恋人,其实还埋了一条上一辈的隐线。
和祝英台的故事如出一辙,祝母年轻时也曾女扮男装到书院读书,并与一书生相恋。
但遗憾的是,最终她选择了屈从父母之命,放弃与书生的爱情,嫁入更显赫的祝家当夫人。
而书生因厌倦士族间的攀附权贵的恶俗风气,便寄情于山水之间,遁入空门做了僧人。
当梁祝的恋情曝光后,祝母找到梁山伯,要求他写一封信,与祝英台断绝关系。
梁山伯不肯,祝母骂道:
“你以为愤怒就可以改变跟英台的命运,你以为很不满胡人就会忍让南边的汉人?要冤就怨你们生错了地方,生在这个我们汉室没落的时候,人人都这么虚伪、迂腐和势力,要冤就冤你们太多想法,年少无知到了以为靠你们两个就可以改变这个时代。”
其实祝母与其说像是在骂梁山伯,更像是再自怨自艾,为当时那个受到封建制度迫害而放弃爱情嫁入世家的自己做辩护。
这上下两辈人的经历相同,互为对比,又互相关联,增加了电影的层次感。
祝母选择妥协了并与爱人分离,而梁祝则坚持爱情最后双双殉情,但却都走向了悲剧式的结局,不得不叫人感叹。
三、僧人与他的江湖侠气
电影中,不只上下两辈的两对苦命恋人互为对比,僧人和祝母这一对曾经的旧情人也形成了强烈的冲突。
祝母代表封建统治阶级的势力,腐朽贪婪,为达目的可以扼杀一切情感,心思狠毒。
在祝母的衬托下,僧人显得更加超然,他站在青山碧水间俯看芸芸众生,无形中也让我们在观影时多了一个上帝视角。
“朱门对朱门,竹门对竹门。我没躲起来,我只是站在门外观看他们而已。”
门内挣扎的饮食男女,在僧人看来都如此可笑。
他并非避世,而只是看破了红尘,看透了世间的贪婪无度。
为了不让梁山伯与祝英台重演上一代的悲剧,僧人找到祝母,以池里的鱼来比喻梁祝两人,劝说祝母放过他们。
“他们原本来自江河大海,世上根本不应该有池塘。”
人们总是拥有了足够多,却还贪心地想要更多,所以有了“门当户对”之说。
这就像一个池塘,本来不应该有,却被人们挖了出来,不仅自己受迫害,还想逼着下一代继续受迫害,然后把一切无奈归咎于“时代的错”。
梁祝就是这池塘下的牺牲品。
僧人的豁达让我们看清封建礼教下的虚伪,这一人物的加入也为这部影片平添了一股旷达洒脱的江湖侠气。
但和尚之所以能超然于世,笑看芸芸众生,是因为他能放下七情六欲。
而深深陷入苦恋的梁祝二人却不能,这也使悲剧结局变得无法逆转。
当梁山伯死后,祝英台也随之为情殉身。
“还你此生此世,今生前世,双双飞过万世千山去。”
这是英台为山伯给她做的曲子《梁祝》填的词。
影片最后,两只蝴蝶从和尚的手心中翩然飞起,那一刻,他们或许是真的自由了。
我本已知道梁祝结局,但看到这一幕仍忍不住潸然泪下。
这就是徐克版的《梁祝》中“旧瓶装新酒”的魅力。
他将一个传诵多年的爱情故事变得如此真实生动,在这个世界里有清规戒律,更有江湖侠气,这一切都令我留恋不已,感同身受,也使得《梁祝》能在众多改编版本中脱颖而出,成为许多人心目中最经典的一版。
最经典的《梁祝》,徐克担得起。
青石电影编辑部丨Leslie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