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酵母粉做老酵子(用水和面粉就能捕捉纯天然的酵母菌)

空气中的酵母菌是随处可见的,我们做的所有发酵制品,都来自于酵母菌的作用,酵母菌会和微生物使淀粉分解为糖化酶,所以蒸出来的面粉馒头味道香甜可口,风味十足。

不用酵母粉做老酵子(用水和面粉就能捕捉纯天然的酵母菌)(1)

老面酵子蒸的馍馍

上篇文章我们讲了,用玉米面做纯天然酵母粉,但是当时是需要买的酵母粉,或者是留下的老酵子做引子,才能把玉面发酵起来的。

这篇我们就说一下,在没有引子的情况下,酵母是怎样生成的?

那么在没有酵母粉做发酵剂催化的情况下,怎么发酵一块老面?

不用酵母粉做老酵子(用水和面粉就能捕捉纯天然的酵母菌)(2)

准备好200克的面粉,用150克的温水,活成不软不硬的面团,放在无水无油的盆里,封好保鲜膜放置在温暖的地方进行自然发酵,这里的保鲜膜是为了防止灰尘和杂菌侵入,破坏发酵,最后影响面团蒸出的馒头的味道。

不用酵母粉做老酵子(用水和面粉就能捕捉纯天然的酵母菌)(3)

这个自然发酵的速度取决于温度,湿度的影响,湿度的话,只要给足面粉水分,也就是把面团和成不软不硬的状态,太软的话,面粉少了,发酵缓慢,太硬的话,水分缺少也会很久。

不用酵母粉做老酵子(用水和面粉就能捕捉纯天然的酵母菌)(4)

温度的话,也就是冬天夏天的区分,冬天太冷了,需要在放面团的面盆外面多裹一些保温的东西,需要发酵个三天到一周的时间,面团体积明显变大,表面有气孔,内部呈蜂窝状,就是发酵成功了。

不用酵母粉做老酵子(用水和面粉就能捕捉纯天然的酵母菌)(5)

夏天的话,每天都是30多度,就算是晚上也是20多度,温度够了,面团发酵就特别快,一般两天内就可以自然发酵好。

不用酵母粉做老酵子(用水和面粉就能捕捉纯天然的酵母菌)(6)

发酵好的面团怎么保存?

第一种方法就是放在冰箱,让它冷冻起来,用低温的条件,延缓面团继续发酵变质,用的时候将冻好的老面团拿出来,在自然常温状态下解冻,加入30度以下的温凉水将面团溶解成面糊,然后加入面粉和成面团就可以发酵蒸馒头了。

不用酵母粉做老酵子(用水和面粉就能捕捉纯天然的酵母菌)(7)

第二种方法是将发酵好的老面揉好形状,将他整个的放在面粉袋子里或者面缸里边,用干面粉将它埋起来,一般三天后就干透了,干透的老酵子拿起来会很轻,掰开一看,里边居然是空心的,可以闻到,很浓厚的老酵子味道,每次发面前,需要把老酵子掰成碎块,泡在温水盆里边,等它泡成面糊糊的时候,加入生面和成面团正常发面,发好就可以蒸馍馍了。

不用酵母粉做老酵子(用水和面粉就能捕捉纯天然的酵母菌)(8)

很多人说用老酵子发出的老面会有酸败味儿,需要加碱面去中和酸味。

其实不然,有酸味的话,肯定是发面发的过度了,让酵母菌和空气过度的接触,面团里边掺入了杂菌,比如醋酸菌,就是酸味的源头。

不用酵母粉做老酵子(用水和面粉就能捕捉纯天然的酵母菌)(9)

一般发的刚刚好的面团,闻起来有轻微的酸味,或者是只有老酵子味道,这种的话是可以不加碱面的,觉得有酸味不好闻的情况下加点碱面,这不算添加剂对人体没有什么伤害性。

碱面的作用是中和酸味和蓬松面粉的,老一辈的人,都很喜欢碱味馍馍,还声称有咸喂的馍馍,吃起来比较香,并且还有老人说适量的吃一点碱中和身体里面的酸性,对身体有好处,可是不管怎样,所有的东西都要适量适度,还有一个是碱面加多的话,馒头会发黄发苦哟。

所以加碱面的时候可以少量多次的加,加一点揉一下面团,只要面团的酸味消失了,就不要再加碱面了。

不用酵母粉做老酵子(用水和面粉就能捕捉纯天然的酵母菌)(10)

再个就是避免醋酸菌和杂菌的侵入,我们最好采取无氧发酵,就是每次和好的面团,我们用保鲜膜将面盆裹严实,这样也有保温保湿的作用,面团发酵的也很快。

可是有的朋友就疑惑了,说面条发酵都是由于空气中含有充分的酵母菌,隔离了空气酵母菌,怎样促使面团发酵呢?

咱们和面团的时候加入水,不断的揉面时,面团里边已经有了空气,用保鲜膜盖好面盆时,面盆里面留存的也有一定量的空气,不要小看这一点点的空气,里面的酵母菌有了水和食物,有温度湿度的养护,会繁衍成亿万大菌的!

这就是酵母菌的捕捉和繁衍!

食物最纯粹的味道,往往是最简单最原始的制作方法,这种老面酵子蒸出的馒头风味,绝对是工业酵母不能比美的!

我小时候吃馒头,从没听说过某琪酵母粉,都是我妈用原始的老面酵子蒸的馍。

老面酵子每次发好面揉好面团,在放碱面之前,揪下来一小块面团,放我家面缸里存放,下次蒸馍再用,这就是酵母菌一代又一代的延续。

如果想要自然发酵老面酵子的小伙伴们,不如也跟着我的方法玩起来嘛!这可是观察微生物最直接的体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