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孝图中重点记录了几个故事(二十四孝之郭巨埋儿)
济南长清,有个地方叫“孝里”,相传是汉代孝子郭巨故里,因此得名。
孝里镇的孝堂山上,有郭氏墓石祠,始建于东汉初年,是我国现存于地面最早的一座房屋建筑,石室内雕刻有极为丰富的汉代画像,堪称中华瑰宝。
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著名画家刘海粟1936年8月来到济南,省图书馆陈列的汉画像刻石给他留下深刻印象。
1983年,88岁的刘海粟又一次来到济南。11月24日,和夫人夏伊乔一行来到长清孝堂山参观了心心念念的郭氏墓石祠,对壁画的造型、构图等深为叹服,并为之题词:“孝堂山汉石室”。
这个郭氏墓,埋的是什么人?
这个千年传扬大孝子孝感天地,为什么近年来却争议不断,毁誉各半?
封建迂腐的“郭巨埋儿”清朝道光年间的长清县志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郭巨,孝堂山人,父亲早逝,对母亲非常孝顺,因为家境贫寒,儿子三岁,担忧家里没得吃饿着母亲,就和妻子商量:咱家实在太穷了,本来就不能让母亲吃饱饭,现在孩子大了又得分一半吃,这样会把母亲饿死。儿子将来还可以有,母亲饿死了不能再有。不如放弃这个儿子,先养活母亲吧。于是就和妻子到山上,想把儿子埋掉。挖了个一尺多的大坑,却发现有一罐金子,还刻着字:“天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于是拿着金子,带儿子回家,一家人丰衣足食,幸福生活。
这个“孝感动天”的《二十四孝》故事,为了孝顺母亲,就要把亲生儿子活活埋葬,听起来让人觉得毛骨悚然,恍然一下子回到卖儿卖女的吃人旧社会,怎么也难以让人对这位“大孝子”满怀崇敬。
另外一个源自宋代文集中的孝子版本,也差不多。
郭巨把家产分给弟弟,自己借住了邻居一处破房子。后来妻子生下一个儿子,郭巨觉得多了一张嘴和母亲分食,奉养不好母亲,就和妻子商量把孩子埋掉。到屋外挖坑,结果挖出一罐金子,里面还有铁券上书“赐孝子郭巨”的字样。郭巨把金子还给房主,房主不接受,就上报官府,官府根据铁券记录,把金子判给郭巨。郭巨于是有钱养老养小,幸福生活。
这个故事尽管略有不同,但也不禁让人怀疑。这样弃儿养母的传说故事,是久远的封建年代,就是那样的残酷和迂腐,还是有人夹杂私货,歪嘴和尚念经,一本好经传走样了呢?
郭巨真的是这样的人,做得这样的事情,他的行为和意识真的是善行而值得中国民间二千年来效仿、传承和发扬么?
探访孝子故里寻根问底带着这个疑问,我们来到了郭巨故里孝里镇,实地寻访孝堂山,看一看当地人对这个故事的看法。
孝里镇的中华孝文化广场上,这个题字出自原中国文物研究所所长罗哲文之手。
尽管天气不是很好,广场很热闹,多是老人扎堆在一起打牌下棋,或者悠闲地聊天。
广场尽头,有一尊高大的郭巨塑像。
塑像背面的底座,刻了一段文字,描述了“郭巨埋儿”的故事。
这和上面两个版本都有不同,暂且先不解释。
中华孝文化广场距离不远处,就是孝堂山。
大名鼎鼎的孝堂山,并没有高大巍峨,海拔只有不到60米,远远看去只是一个绿色覆盖的小山包,突兀在开阔的平地上。
孝堂山的西门是一个简易的牌坊。
旁边超市的热心大婶说,这里不好上,开车从超市后面绕上去方便,有停车场。
孝堂山本名巫山,在郭巨故事之前,这座山就挺有名了。
《左传》记载:“齐侯登巫山,以望晋师”,说的就是这座山。
公元前555年,齐灵公登上巫山,观察敌情,结果被晋国的疑兵之计吓得落荒而逃。
齐国和晋国这对老冤家,在济南地面上,故事可真不少。
《左传》记载的公元前589年“齐晋鞌之战”中,“余勇可贾”、“灭此朝食”两个成语故事就是发生在不远处,济南东北角的华山。
请参看:济南有个“中华第一泉”,不在七十二名泉录,却是两个成语出处
国内最早地面房屋建筑
迎着新修的台阶拾级而上,迎面就是大画家刘海粟的题词:“孝堂山汉石室”。
2015年从长清孝里中学退休的陈宪忠和老伴,在这里守护,已经六年了。
说起这里的一草一木,人文历史,陈老师侃侃而谈,如数家珍。
覆室里的石祠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高大。
石祠坐北朝南,墙壁由石材砌成,室内东西长3.8米,南北进深2.13米,高2.6米。石墙厚度约为0.3米。
八角柱石上的雕刻清晰可见。
室内的壁画隐隐约约。
就目前的考证,石祠的建设年代不详。石梁上有东汉永建四年(公元129年)参观者的题记,这至少说明,石祠自此之前就已有之。现在的年代推测是根据里面这些雕刻的壁画的风格,认为应该是东汉之初。
石柱上,还有斑斑驳驳唐、宋、明、清历代后人维修的记录。
从外面看这些雕刻,窥一斑而知全豹,用“精美绝伦” 来形容,绝非溢美之词。
你想,能让走遍五洲大洋的大画家刘海粟流连忘返,赞叹不已,足以可见他在专业人士眼中的地位和价值了吧?
就连咱们这种考古和艺术一窍不通的外行,也很难不为这两千多年前的艺术作品表现而折服。
万般违和的,却是这锁住石室的不锈钢栏门和现代铜锁。
大殿的陈列室墙面,有复制的汉画像,经过放大,各种车马行人清晰可见。
通过陈老师的指点,我们看到了王者出巡的巨大行列。车马、大王、乐师,千姿百态,惟妙惟肖。
亭台楼阁的人物画像,主要表现王侯们受礼的画面。
人物和动物都各具形态,活灵活现。
孔子见老子的画像上,总共47人。
孔子后面跟着30人,老子后面跟着14人,中间还有一个小儿面对着孔子。
还有一列画像,似乎是描述了祠主人的出行仪式,和第一列“大王出巡”不同的是,王车旁边有“二千石”三字,这可不是二千个石头,而是相当于二千担谷物的工资,代表着主人的高贵身份。如果没有高贵身份,相信也不可能能建起这样流传千年的墓石祠来。
画像还有很多很有趣的画面,比如骑鱼寻猎,还有烧烤的画面。
证明现代人喜闻乐见的肉串,已经有几千年历史了。
墓祠也是祠堂的一种,是古代人用来祭祀先人,歌颂先人生前的功绩和德行,缅怀先人的地方。在古代,这类祠堂,通常也泛称孝子堂。
孝堂山也因此而把巫山改了名字并延续至今。
然而这些精美、珍贵的历史遗迹,尽管难得一见,却不能解答我们的心中疑惑。
室外的石碑里,也许能看出一些端倪。
郭氏墓石祠的主人是孝子郭巨么?
郭巨像
石碑有孝子郭巨的画像,镇上小文化广场的塑像,大概就是参考了这个画像来的吧。
历史上,也有很多人对这个墓石祠的主人是谁多方考证。
北宋词人李清照的丈夫、著名金石专家赵明诚就曾多次到这里考证,并提出质疑,认为孝子堂的壁画并没有描述郭巨的生平,现存的遗迹并不能证明墓祠的主人就是《孝子传》里的郭巨。后来的一些专家也认为石祠主人应该是汉代一个身份高贵的王侯。
院里有一块明成化二十二年(1485年)立的“汉孝子郭巨之墓”的石碑。
1961年国务院立的石碑, 写的是“孝堂山郭氏墓石祠”。
这个比较含糊,当今中国排名18大姓的郭氏,唐朝时候可是“中国”第一大姓。
因为全国各地,还有好几处,都说是孝子郭巨墓。
这个墓祠的主人,姓郭无疑。
是不是郭巨,也不是咱们今天要考证的话题。
哪一个才是“郭巨埋儿”的正经版本?郭巨石像底座的铭刻,这是当地人认可的历史传承,也许能还原“郭巨埋儿”这个故事的真相,也才能去伪存真,消除虚无历史、腐朽文化、以讹传讹带给人们的毒害。
“郭巨埋儿”石刻的内容是:“汉郭巨,字文举,家贫,子尚幼,母减食与之。巨因贫难供母,子又分甘,乃乘子出,进食。一日,子溺毙,妻惶泣。臣曰,毋惊母,子可再有,母不可复得。盍埋之。妻不敢违,遂掘坑三尺。雷震子苏,见黄金一釜,上有字云云。”
一个悲剧瞬间变成了人间喜剧。
这段文字,形象地刻画了古代中国一个普通小家庭贫苦而温馨的日子。
早年丧父的郭巨,相依为命的母亲含辛茹苦把他养大,他却因为家贫不能给母亲一顿饭吃。郭巨娶妻生子,却带来新的苦恼。可爱的小儿子一天天长大,吃得更多,家里粮食更显捉襟见肘。奶奶像疼爱郭巨小时候一样疼爱孙儿,有口饭就想着给孙子吃,自己忍饥挨饿,日渐消瘦,命悬一线。郭巨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只好哄骗儿子到外面去玩,趁这个机会把家里的那点粮食做饭看着母亲吃下。孩子饿得到处在外面找东西吃,不慎溺水而亡。妻子悲痛欲绝,放声痛哭。郭巨忍着眼泪,却制止妻子:别再哭了,让母亲听到,不是要哭死?儿子没了咱们还能再要,母亲本来身体就不好,一下看见哭死了咱们可就再没母亲了,还是赶紧把孩子埋了吧。妻子听了也不敢哭了,就挖坑准备埋儿子。挖了三尺,突然一声震雷,儿子活了过来。又见到坑里现出一釜金子,还写着一些字。
这样的描述,不是飘在天上的神仙传说,而是充满人间烟火的百姓生活。
德行天下,这才是中华传统传承五千年的根脉。
中国人自古就有“虎毒不食子”的谚语。
如果像前面传说那样宁愿活埋儿子而奉养母亲,那种惨无人道,能是真正的德行和孝道么?
这种片面的、违反人性的爱会让后世万人景仰,奉为楷模么?
有道德的人伦决不违背人性纵观中国上下五千年,“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卖儿卖女,骨肉相残,甚至出现人吃人的这样违背人性的残事,只是出现在独裁恐怖,民不聊生的年代。这样的特殊情况,决不是中华文化传承的主流,而恰恰是中华文化里的毒瘤。
文化是个双刃剑,文化并不都是好的。文化里面也有很多腐朽没落反人性的。
有文化的也并不一定都是好人,很多汉奸也是才高八斗,学富五车。
这个石祠后面就有一个题字,书法不错,认识的人都知道题字主人的德行。
当文化作为一种宣传工具掌握在坏人手里的时候,为了私欲能够堂而皇之地满足,就会在文化里夹杂一些反人性的私货,利用不对等的文化优势欺骗蒙蔽劳动人民。
那些表现人性美好的古老传说往往也就随之悄悄地变味道了。
当尊老爱幼德传统道德规范变成了“三纲五常”之后,“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民间这些传承千年的传统道德规范变成了束缚劳动人民的枷锁,完全没有了骨肉亲情和是非观念。凡此种种,虚无历史,扭曲道德人伦,带来的结果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必然拉低了全社会的道德标准,最终导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
在中国古代几千年历史中,君臣父子夫妻朋友,真的是以下对上单方面无条件服从而不容置疑的“三纲五常”么?
错了!
“君仁臣忠,父慈子孝,长惠幼顺,兄良弟悌,夫义妇听”,这种始于秦汉的和谐人际关系理念才是传承中华文化几千年的“大道之行”。
这里有一个基本点,就是有道德的人际关系从来就不违背人性。
图片由讲故事的摄影师慑于济南长清孝里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