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住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 生活需要眼前的

“生活不止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这是当下流行的诗句。前几日,老领导又引用此句激励大家。“苟且”与“诗和远方”的对比中仿佛已分了高下,一个形象猥琐,一个品质高洁,一时间趋之若鹜,言必谈“诗和远方”。

我暗自思量“苟且”不好吗?于是搜百度,苟且一词指只顾眼前,斤斤计较等。如孙中山《兴中会宣言》:‘“中国积弱,非一日矣,上则因循苟且,粉饰虚张,下则蒙昧无知,鲜能远虑。”可见,苟且当真是一一个贬义词,尤其当它与因循、偷安等损友为伍时,更是不堪。

记住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 生活需要眼前的(1)

不过,凡夫大多“苟且.”,或天性使然,或现实逼迫,我倒觉得有时“苟且”于眼前和计较,更接地气,更具人情味,若能“苟且.”得当,别有一番意义!

女儿刚上小学,虽很上进,但考试成绩欠佳。我帮她分析原因,她平时作业和练习不认真,马马虎虎,却寄希望于考试期间的奋发图强,毕其功于一役,当然考试时她依然固我,旧习难改。而且在考试时,她又没有专注在试卷上,没有钻到每道题中,却臆想如果考好多么风光,考砸了多么悲催。我告诉她,你的这些学习态度不对,是典型的妄想,或好高骛远,没有活在当下。

其实,活在当下就是要认真过好每一天,每一刻;专注于一呼一吸间,享受于一粥一饭时。学生学习要做好平时每一道题,认真聆听每一-堂课;法官要开好每一次庭审,专注地写好每一份文书......

彼时,你眼前的“苟且”的另一个名字叫“当下”,如果你始终活在当下,它就有了崇高的意义和无上的功德。

记住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 生活需要眼前的(2)

我的一个高中同学在俄罗斯做生意十几年,虽算不上赚得盆满钵满,至少自己和下一代会生活无忧。几年前因经济不景气回到国内,四十刚出头的他就准备提前退休,开始颐养天年,于是整天混迹于麻将馆与体育场间。最近我们电话时说起了各自的现状,我说:“我好羡慕你无忧无虑的生活,不用上班,不用赚钱糊口。” 然后不免“抱怨” 起自己繁重的工作,我说:“我们裁判每件案件都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和你相比,算是苟且地活着吧!”他说:“法官在我们心中还是一个很神圣的职业,而且听说你们不涨工资了吗?”我说:“是涨了,但涨的工资和我们所承受的工作压力比简直呵呵。”他说:“那你对工作和生活还有啥希望吗?”我说:“当然有,我希望多一些假期,希望再涨点工资,希望获得更多的理解。他说:“你是有希望的,有目标的,我是真心羡慕你有个稳定而又体面的工作,人生有个奔头。”他接着说:“你不知道,我整天无所事事,没有了目标,没了激情,快抑郁了,多想找个有点有意义的事情做呀。

记住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 生活需要眼前的(3)

的确,我们一直在向外看,总觉得别人的东西好,却妄自菲薄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细想,虽然繁重的办案生活难以让人洒脱,但当一件案件报结完毕时的如释重负,是一种很特别的体验;虽然遇见刁蛮难缠的主儿让人郁闷,但在针锋相对的原被告握手言和,向你道声谢谢时,会有一种莫名的成就感。

是时,你眼前的“苟且”的另一个名字叫“事业”,它虽不能给你带来大富大贵,但能让你安身立命,让你心有所属。

记住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 生活需要眼前的(4)

我现在的对桌是一个常会为生活和案件烦恼的小老头。这两天他身体有些虚,说话也没气力,好像还心事重重。我劝诫他要少说话,少思虑,养养精气神。我说:“有什么值得你发愁的呢?”他说:“单位还好,但家里有两件操心事,第一是我的孙子需要我照看,而要照看好;第二件事是开发商违约不履行合同,他们拆迁完我家房屋至今不交付楼房,已经七八年了。这第一件事我们责无旁贷,没什么,就是第二件事,跟他们也协商好几年了,就是解决不了.....”..我说,那你起诉呗,通过法律程序解决。他说:“我也曾想过起诉,我自己也和别人探讨过,这件事法律义务关系清楚,开发商到期不交房也很明显,可是起诉好吗?”。

记住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 生活需要眼前的(5)

我明白他的忧虑,开导他说:“咱们法官首先是公民,公民权利遭到侵害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也属正常,难道法官就不识人间烟火了?”我接着说:“你正常起诉,依法走程序,要一个公正判决就行,你有什么担心的呢?”听了我的话后,老蒋又陷入了沉思,也许他还在计较影响,评估效果……我想,此时“苟且”的另一个名字叫平凡,但平凡中也许蕴藏着伟大。

谈了这么多“苟且”,不吝赞美之词,可能有与领导唱反调之嫌,不过,幸好在领导看到我们“苟且”时,他眼中尚有余光一“诗和远方”。

是的,人心都是肉长的,谁不钟情于“诗和远方”呢?领导常怀悲悯之心,干警亦会不乏爱民之情;领导提升我们的健康和尊严指数,我们必还以干净和担当;领导助燃我们的梦想,我们将奋力奔向明天和远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