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的永州八记背景(永州八记记载了柳宗元那颗困苦但充满期盼的心)

文学趣谈——柳宗元(三),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柳宗元的永州八记背景?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柳宗元的永州八记背景(永州八记记载了柳宗元那颗困苦但充满期盼的心)

柳宗元的永州八记背景

文学趣谈——柳宗元(三)

上期回顾:仅仅半年时间,柳宗元就从六品大员变成了罪官。(点击“上期回顾”回看上期)

(三)永州之困

来到永州的柳宗元,没有什么实际政治权利权力,也就没什么事情要他来做;没什么朋友,也就没什么社交活动。面对这距离京师长安几千里的贫寒之地,以及自己名义上是官,实际上是犯的困境,他除了拿起笔来写写文章,也没有什么别的事情好做了。

永州这个地方,可以用这么几个字简单形容:好山好水好无聊。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一种经验,当自己心情很郁闷的时候,就想要出去走走,不一定非要去哪里做些什么明确的事情,就是想离开现在的这个环境,随心所欲毫无目的地散散心,放松一下自己。柳宗元来到了这个地方,也和我们一样,想要到处走走散散心,和我们不同的是,他是一个文学家。

柳宗元在永州创作了非常多的游记,在他的眼中,永州的美丽山水多达二三十处,其中最有名的有八个地方,他还给这八个地方写了著名的《永州八记》:《始得西山宴游记》、《钴潭记》、《钴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这里面,我们最熟悉的,估计就是《始得西山宴游记》和《小石城山记》。

我们先来看看《始得西山宴游记》: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隟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

第一段,说的就是柳宗元在永州期间的日常生活。他住在这个地方的时候,经常感觉惴惴不安,心情不是很好。于是在闲暇的时候(实际上他大部分时间都很闲暇)就在外面没有拘束地游走。每天有空没事就和小伙伴们爬爬高山,走走深林,找找溪水的尽头,基本上把这里所有的地方都走遍了。去到那些地方,把地上的草拨开就可以席地而坐了,拿起酒壶想喝就喝,反正不用上班不用上学喝醉了也无所谓,大不了大家就在地上睡睡就好了。睡着了就做点好梦,睡醒了就回家吃饭。他原来以为,永州所有的奇山异水自己都游玩过了,却不知道原来自己还少去了一个地方。

那一年的九月二十八日,空虚寂寞冷的柳宗元来到了法华寺,坐在他自己建的西亭里面,突然之间看到了西山。“咦,这是什么地方,我怎么好像没去过?!”于是他立刻开始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估计这西山平时也没什么人上去,仆人们还得拿着刀把路上那些杂乱丛生的荆棘灌木砍掉才能爬上去。登上山顶之后,一行人看到了整个永州的景色都在眼中,然后才发现原来这座山特别突出,不和那些小山丘小土包是一路货色。

后面重点来了,柳宗元毕竟是个大文学家,而且有很独特的哲学思想,现在就是他展示的时候了。在这座山上,他感觉自己是和天地之间的大气合二为一,是和大自然在交游,而这种感觉是无穷无尽,没有时间尽头的。后来他们就愉快的喝起酒来了,喝着喝着就喝大了,也不知道太阳已经下山了。当夜色慢慢降临到这个地方,估计是因为晚上东西看不清楚了,大文豪渐渐觉得自己的思想停止了,和自然界的万物都融合在一起。

这种独特的感觉,可能是柳宗元在永州第一次感觉到的,他在文章的末尾写道说:现在我才知道原来自己以前没有真正游览过,真正的游赏是在此时此地才开始的。这样的一种第一次心跳的体验,我作为一个文学家怎么不记下来呢?

《始得西山宴游记》的精彩,就在于第二段后面的大部分心理活动。我们知道,柳宗元来到永州是很郁闷的,这个地方对他来说实在没有太大的吸引力。每天到外面游玩,也只不过是散散心,免得在那个破屋子里面憋坏了而已,根本不是像我们现在出去旅游那么开开心心。而在西山的这一次游览,可以说是改变了这个罪官对于这个地方的观感。

也许是因为酒精的作用,柳宗元渐渐发现了原来永州这个人烟稀少的地方,有它自己的独到之处,那就是和自然交融的机会。他很小的时候就收到了母亲佛学信仰的熏陶,但是那个时候更多的是一种模仿和学习。在官场的十几年时间里面,佛学也更多是一种时尚的社交话题,毕竟唐朝是一个儒释道交融的时代,作为一个文人少会一点就不好出去交朋友了。而在这个地方,他才开始慢慢懂得当年母亲教会他的点点滴滴,明白了佛学思想里面那种自由阔达的理念。

实际上,在我个人看来,这里面还有一句话是很能表示柳宗元当时的心迹的,那就是“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我想,他写出这么一句话,其实就是想表示自己是一座高山,而不是那些普通的小山包。

永州这个地方,虽然山水是非常地壮丽,至少在柳宗元描述之下是这样的。但是它也有不好的地方,就是太过纯天然,之前我们说过,他住的地方外面就有水鸟。再外面一点呢,田野里面满是剧毒的蝮蛇,树上面就是毒蚂蜂,水里面就是毒虫……

柳宗元并不算是那种性情淡泊的人,这一年,他还不到四十岁,正是一个男人建功立业的时候,更何况这是一个少年成名的天才,三十岁出头就已经是正六品的朝廷大官。如果就让自己的下半生在这个地方度过,那不是埋没了自己一身的好本领吗?

柳宗元等待的,是一个转机。

实际上,就在柳宗元被贬到永州的第二年,唐宪宗就正式登基称帝了。且不说后者还算是个英明的君主,就算是个昏君,从太上皇手上接下来禅让的帝位,也得做点什么来宣示一下自己的合法权益,至少得让天下百姓知道,这皇帝已经换人了呀,于是他决定大赦天下。

这一次大赦,几乎除了死刑犯之外的其他所有罪犯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赦免,然而柳宗元却没有等到半点好消息。

如果说第一次大赦可能是因为皇上忘记了他们,那么在同一年六月,因为唐宪宗尊自己的母亲为皇太后的那一次大赦总该给柳宗元一点甜头了吧?很抱歉,依然没有。

这还没完,唐宪宗在八月份分封同姓王的时候,顺道下了一道诏书,大致的意思就是你们这几个当年被贬的官,就算是大赦,也不关你们的事。

看来唐宪宗对于当年这批敌人的恨是真真切切的,尤其是现在自己初登皇位,更加不可能让他们回来,谁知道这些人会不会在长安城里面又弄出点乱七八糟的事情,反正朝廷里面还有大把人才,晾着就晾着吧。

就这样,柳宗元被困在了永州,转眼就是十年的时光。

下期预告:困在永州的柳宗元,除了等,还有什么别的方法没有?

(笔者案:本文为漫话作品,并非完全历史事件还原,有戏说夸张成分,欢迎大家在公众号留言提供意见与建议。)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