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特级英语教师(陕西省特级教师)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冰心《繁星•春水》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小学正高级教师,陕西省特级教师、英语教学名师杨筱冰
选择教育,就得朝最好的方面去做1982年,20岁的我从师范毕业后被分配到了西安市第二十六中学,怀着对教师职业的美好憧憬,一腔热情地登上了讲台,开始了我的教书生涯。这一干就是几十年,三尺讲台从此成了我永远也走不完的路。当时的学校,年轻教师不多,领导对我寄予厚望,学生对比他们大不了几岁的姐姐喜爱无比,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教书。
我依然清晰地记得第一节英语课,信心满满地教学生唱英语歌曲,由于调子起得太高没有唱上去而匆匆收场。我明白了教书光有热情是不行的,需要有“技能”。“技能”是好教师的立足之本。我练唱歌,获取歌唱的“技能”;课余时间到碑林博物馆找老外练口语,获取地道口语的“技能”;拼命看书,反复练课,获取上好课的“技能”,这些“技能”为我当一名好教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第一年我就在西安市教育局教师教育教学技能大赛中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并获得表彰。
多年来我一直没有离开过教学第一线。这期间我也有离开教学岗位的机会,但我都放弃了,几十年如一日地忙碌在教学第一线上。也曾有人问我,难道你就从来没有职业倦怠感?这时我总是浅浅一笑,“幸福的老师就应该过一种幸福的教育生活。”我一直认为三十多年来所从事的教育工作是一项幸福指数极高的事业,同事们总是说:“杨老师总是活得那么完美,让人羡慕。”学生们总是说:“杨老师讲课特清晰,很多知识点只要她一点拨,我们就全懂了。”但也有人不解——一位从教多年的英语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和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一辈子收获荣誉无数,为什么却不知疲倦一心执着于三尺讲坛?
我说:“干教育这一行,如果不是十分地热爱,干得不愉快,而且还痛苦,那就要赶紧改行,但是我们如果执意选择教育,那我们就得朝最好的方面去做。”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我的自律信条。“做学者型、研究型的教师”、“让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所收获”是我事业追求的目标。
想让学生喜欢你的课,就先要学生喜欢你的人
教育中最为重要的是品德教育。要胜任这一工作,必须具备很高的思想和精神境界。一直以来,我都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自己,以自己的一言一行影响学生,做学生的楷模。
一年夏天,一次意外,导致我脚骨骨折,按照医生的叮嘱,只能卧床休息。躺在床上的我,挂念着学生的课程,看着打石膏的脚,心急如焚,学校领导虽已安排其他老师代课,但我认为已是高三最后阶段,对学生的高考影响重大,突然换老师,会对学生们学习适应性产生影响。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可我仅仅在家休息了十几天,就急不可耐地重新回到了讲台,一只腿跪在学生为我搬来的椅子上,翻动着我熟悉的课本和课件,忍受的是疼痛,赢得的是尊重。别人三个月可以痊愈的脚伤,我却持续了一年,但我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人民教师的责任与担当。
如今已在杭州外国语学校教书的兰淑萍,曾经是我的英语课代表,这位腼腆的小姑娘刚来到二十六中时的英语成绩只有六十分左右,经过三年多的“杨氏英语教学”,兰淑萍高考成绩拿到了137分的高分,填报志愿时她选择了英语教育专业。她说“以前并不喜欢当老师,可是在杨老师身上,我发现一个优秀老师的人格魅力,这种魅力可以带给学生一辈子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也想成为那样的人。”当一个老师真正地影响了学生一生成长的轨迹,这是怎样的自豪?这是何等的幸福!
在生活中,我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但对学生我更多的则是给予他们宽容和爱护。我坚持通过“交流情感—指导学法—个别辅导—及时评价”的教育方式,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对学困生更多呵护。用真善美去启迪一颗颗心灵,用满腔热情点燃学生胸中的“理想之火”,用知识的钥匙帮助学生打开神秘的大门。为了学生,为了心爱的教育事业,我付出了大量的心血。
学生们都说我有一双火眼金睛,能看出他们在想什么。有一件小事,很多老师都津津乐道。一位从名校毕业考入我校高中的学生,刚来时很有失落感,甚至还有些怀疑老师们的教学能力。虽然这个学生在课堂上一言不发,但我还是看出了他的心思,我特别留意观察这位学生,发现他善于钻研,我在备课时为他专设问题,调动他学习的积极性,并在生活方面关心他,慢慢地这个学生终于向我敞开了心扉,快乐地融入到我们的集体当中,并成为优秀学生。
我一直认为想让学生喜欢上你的课,首先要让学生喜欢上你的人。上课的时候,我会随口唱一句格莱美金曲,说一句新潮的话语,同学们就惊呼,没想到老师这么潮,竟然会唱90后、00后喜欢的歌!学生们经常说,“杨老师的课很难用只言片语来形容,只有听过她的课才能真正体会。”
我会像姐姐一样跟他们聊聊目前最流行的新鲜事物,还偶尔拉拉家常……和他们一起听流行歌,玩微博、玩微信和QQ空间;我会在校园遇到他们时,笑着给他们塞上一两个小橘子,然后摸摸他们的头;我的手机24小时开机,随时充当学生的“英语顾问”; 60后的我用自己对待生活的积极和热情与年轻乐观的心态,赢得了90后、00后的尊重和爱戴!但是我也有自己的原则,并不是“好好老师”,遇到学生作弊、违反纪律这些事情也绝不纵容姑息。
许多在他人眼中的问题学生在我的面前变得阳光、积极向上。至今,我所教过的学生,其中不乏那些“问题学生”,他们经常与我联系,我成了他们贴心的朋友。许多已毕业多年的学生,仍然会记得我上英语课时那些美好时光,每逢过年和教师节,他们都会送来美好的祝福。
这正是应了一句话,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一个人的努力,到一群人的成长
作为教师应精通自己所教的学科,要有渊博的知识,要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长期以来我坚持学习,用自己的毅力和奋斗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从1990年起,我就开始了繁忙艰苦的学习之路,开始了艰难而又最有价值的优秀教师之路的探索。几十年间我利用假期和休息时间参加了所有的教材培训,如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省级骨干教学培训、北二外的全英语封闭训练等。2006年还受国家留学基金委的资助在英国雷丁大学接受了中学英语教学法培训,并获得优异成绩,英语教学水平有了更进一步的提高。
善学才能善研,善研才能善教。这些年来我阅读了大量的书籍,做了一本又一本读书笔记,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静读的夜晚。英语专业的、教育教学的,甚至其他社会科学的各类知识,积聚沉淀于心底。教育理论开阔了我的视野,我一边钻研理论,一边总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写出了大量的教学经验总结和论文。所著论文多篇发表并获奖,多部专著已出版,受到广大师生一致好评。
2007年开始,陕西省推行新课程改革,我又抓住时机,潜心研究、探索和创新新的教学方法,产出了多节优质课,这些有趣的课给学生们留下了美好的回忆。学生们都说能在我的课堂上享受学英语的乐趣,那是极幸运的事儿。
凭着自己谦和开朗的性格,我赢得了学生们的喜爱;凭着扎实的专业知识功底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我赢得专家、领导们的肯定,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市级教学比赛大奖,多次被评为市区级教学能手,荣获全国巾帼立功标兵、西安市有突出贡献专家、西安市模范教师、西安市教育年度人物和西安市教师的最高奖“红烛大使”等称号。
作为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三级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国培专家,人教社教材培训专家,陕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西安市课改办中心组成员以及学校英语教研组长,怎样带动整体英语教学的提高和带领年轻教师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怎样帮助年轻教师加强自身师德和业务修养从而尽快挑起教育教学工作的重担?我依靠三级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的优势,创建了杨筱冰英语名师工作室网络平台,吸收了31名省市区级优秀教师成为工作室成员,在省教育厅和市教育局的帮助下,我工作室“省学带”组建了自己的工作坊、优秀教学能手成员组建了自己的“工作站”,现已有志同道合的优秀教师300多人,辐射涵盖全省各地,引领着全省全市的英语教学。
很多老师都不愿意上公开课,因为这意味着要付出大量时间、心血,要被其他老师们公开挑刺,完成一节公开课就像完成一次蜕变。而我作为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依然坚持上公开课,并把每一节课都当公开课用心准备,公开课的足迹已经遍布全国。特别是陕西省名师大篷车送教下乡活动,我从未缺席过。许多老师慕名来听,我的公开课经常连走廊上都坐得满满的。下课后我会将自己的课件全部打包发给每位需要的老师。有些人对此不理解,你都是特级教师了,怎么还要受这份累?我却认为,人不能固步自封,也不能满足于今天取得的成绩,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前行。
我校青年教师张旭是我手把手教的徒弟,我们共事十几年来,张旭已经从一位普通教师成长为特级教师,她说:“这都归功于杨老师毫无保留地帮助和指导,每次遇到教学上的难题,只要给杨老师发邮件,她总是能及时回复,甚至一踏进家门连包都来不及放就给我回邮件。”她还说:“每次自己信心不足的时候,杨老师就是我的加油站,她会像大姐一样关心我,有时候也会很严厉地指出我教学上的缺点。”
有人说我太实在,别的师傅教徒弟都要留一手,可是我却毫无保留将自己的经验全盘传授给青年教师。因为我更愿意“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更愿意越来越多的教师能够享受到职业带来的幸福与快乐。
除了完成正常的教育教学任务外,我在全国、省、市、区为英语教师作了多场大型报告会、观摩课、示范课等。每年牺牲假期,参加教育部援助边疆及少数民族地区教师培训。培训的条件之艰苦、道路之危险,常人难以想象,但我从未推脱。现已为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及地震灾区的教师举办了讲座、上了公开课;参加陕西省名师大篷车送教下乡,足迹遍及陕南、陕北及关中地区;多次参加国培、省培、市名师导航工程等义务专题讲座或学术交流,每次都有上百名师生参加听课、观摩。
在每次的培训会上,我都会留下自己的电话号码,无论是哪位老师有困惑,我都会不厌其烦地和他们共同探讨。凡是找到或慕名而来的老师我都会给予全力支持,从不推托。因为我在和这些教师的交流中也会得到提高,看到他们的成长会让我有一种职业的满足感和幸福感。
几年来,累计报告、培训、评课近500场,受到全国各地教师的广泛好评,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老师们称,“听杨老师的课是一种艺术的享受”,“杨老师的课给我们的是震撼教育”。许多年轻的教师说:“杨老师有高尚的人格、渊博的知识和独特的教学方法,有很高的声望,是我的偶像。”
如今,我的名师工作室已培养出特级教师10多人,正高级教师12人,省学带、省教学能手无数,多次受到省市领导的表彰。一支年富力强、朝气蓬勃且具有良好科研素养的教师队伍已经形成。“杨筱冰名师工作室”在陕西省乃至全国英语界有很高的知名度。
学校英语教研组已有1人成长为陕西省特级教师,2人成长为省级教学能手,4人成长为西安市骨干教师,4人成长为碑林区青年教学能手,多人成长为校级教学骨干,外语组也被评为“西安市青年文明岗”。
为了回报社会,让更多学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我经常利用周末休息时间到蓝田、周至等地义务教授英语,发动自己的学生为山区学生募捐,自费为山区的学生购买书籍、文具,受到山区学生们的热烈欢迎。
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改变了人们原有的生活方式,也让教师们感受到了信息时代的便捷与挑战。面对严峻的疫情形势,各校都开展了“停课不停学”的在线学习。许多老师抱怨,这种授课形式教学效果不好,可我认为, “停课”正好可摆脱原有课堂的局限与课时的束缚,让教师有机会重新思考,把“上课”转化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应把疫情的“危机”化作改变教学模式的“契机”。于是,疫情期间,我带领“名师 ”研修共同体的老师们,在上级教育部门的领导下,认真做好停课不停学的每一项具体工作,保障疫情期间教学活动有效开展。我以腾讯、钉钉会议的方式开展了网络教学活动,解决老师们的困惑,指导老师们如何整合教材以及怎样才能更好地进行线上教学,以便有效地寓教于学,寓景于情,让学生在远程课堂上富有学习热情,又一次发挥了名师的引领表率作用。
偏远山区条件差,有的孩子不具备网上上课条件,落下好多课。我得知后,非常着急。我在家里精心编写教案,做好课件,待疫情稍有好转,不顾个人安危,立即赴彬州、泾阳和商南给高三学生上二轮复习示范课,给教师作课堂教学技能报告,为山区的学生和老师们送去了炙热的温暖,使高三的孩子和老师们又恢复了信心,提升带动了贫困地区教师教育理念的更新,推进教育优质资源共享。
凡是到达了的地方,都属于昨天,哪怕那山再青,那水再秀,那风再温柔。太深的流连便成了一种羁绊,绊住的不仅是双脚,还有未来。——汪国真
三十多年来,凭着自己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和对学生的爱,我获得了一项项荣誉,但我从不沾沾自喜,仍怀着强烈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平易近人,为学科发展贡献力量,在教育教学方面表现了突出的教学风范与优秀的教学能力。
在学生眼里,我永远穿着优雅得体,踩着小高跟,时而优雅长裙,时而典雅套装,化着精致淡妆,喜欢接纳一切新鲜事物,走在时尚前沿,成为诸多女生膜拜的气质偶像。
在同事眼里,事业成功的我,为人没有一点架子,大家和我相处感觉自然亲切,我似乎有一种天生的魔力,让大家都不由自主地喜欢我。学校的大小活动都少不了我,人称“铁腿”,随叫随到。
在家人眼里,我是个好妻子、好母亲、好奶奶,我总会在晚上陪爱人散步,和儿子儿媳谈心聊天,和小孙女玩耍,享受天伦之乐……
如今,面对诸多荣誉、光环与赞美的声音,我还是保持谦虚谨慎、不懈努力、不断进取的态度。因为在我内心深处,时常会想起三十多年前自己刚来到学校站到讲台时,面对着学生求知的眼神,产生的那种责无旁贷的动力,而这种动力一直持续到现在。
泰戈尔说:“果子的事业是尊贵的,花的事业是甜蜜的,但是,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叶是谦逊地专注地垂着绿阴。”一直甘当绿叶的我从不后悔做教师,因为这是太阳底下最光辉最幸福的事业。
我这辈子就干了一件事——教书育人! 我还要继续努力,在英语教育教学这片原野上画上我人生的句号!
杨筱冰,西安市第二十六中学英语教研组长,从事教学37年。首批正高级教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巾帼立功标兵,教育部2018师德培训专家,陕西省特级教师,陕西省委、省委组织部“特支计划”教学名师,陕西省首批中小学教学名师,国培专家,西安市有突出贡献专家,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三级杨筱冰中学英语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合作导师和论文答辩委员会委员,英国雷丁大学访问学者,美国波特兰市西林恩学区教师培训中心导师。
编辑:李涵 关中小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