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什么树不能砍(人穷不砍三种树)
导读:农村俗语“人穷不砍三种树,后代子孙得佑护”,啥树呢?答案来了
要想富少生孩子多种树,种树一直以来作为一种传统习俗延续久远,在农村生活只要有空闲之地,决计不能浪费一定要种上树,俗话说十年种树,百年树人。种树也等于是给子孙后代留下莫大的财富。树木的存在不仅能够起到改善环境起到遮阴的效果,而且成长多年之后,还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这也是为什么大家喜爱种树的原因所在。
不同的树木在民间有着不同的说法,有的树木因为寓意不好或者是其他原因,是不宜种植在家中的,农村有句老话叫:“桑皂杜梨槐,不宜入阳宅”。指的就是这几种树木是不宜栽种在家里,还有“前不栽杨,后不栽柳,院里不栽鬼拍手”。指的也是庭院之中种植树木的要求,有些树木还被誉为不能砍,俗称“人穷不砍三种树,后代子孙得佑护”。这三种不能砍的树是哪三种呢?
门前一棵槐,财富自己来;
槐树种植历史久远,很多历史典故都跟槐树有关,“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从1370年到1417年,明朝在山西洪洞县组织了18次大的官方移民,近百万人迁往河北、河南、山东、安徽等地,相传迁移的集合地就是在大槐树底下。这也就有了祖先来自大槐树的由来,直到现在去山西洪洞县旅游,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欢迎回家。
槐树生长丰茂寿命很长,这里所说的槐树指的是国槐,并非刺槐,刺槐也叫洋槐树,但单从带有“洋”字就能够看得出,这是一种外来树种。事实也确实如此刺槐种植历史非常的短,清朝末期的时候才传入国内种植,所以说国槐树才是真正的槐树。为什么说槐树不能砍呢?这里面也有很多的说法,一来北方很多地区认为自己的祖先是来自于山西的大槐树,对于槐树有着发自内心的崇敬,自己的根系是大槐树,自然无法下手去砍树。
大槐树移民前后持续了近50年,移民时间久数量大面积广。如何辨别自己是否真的是大槐树移民后裔,也成为一个难题,有说法当时移民为了防止移民逃跑,会把移民用绳子栓在一起前行,行走时候需要方便的时候,势必要解开双手。所以解手一词变成了很多地区上厕所,由于长期被捆住背着双手,直到现在地方还喜欢背着手走路,据说这也是由于移民路上保留下来的习惯。
为了防止移民逃跑,在移民的小脚趾指甲上,用刀子砍一刀作为记号,直到现在,移民后裔的小脚趾指甲都是复形的。也就是小脚趾的指甲盖是两瓣,至于哪一种说法属实真的很难说清楚,不砍槐树除了有怀旧情结之外,槐树还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槐树每年夏季盛开的槐花是中药:槐米,不论是入药还是泡茶都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秋季成熟的果树槐连豆,也是一味传统的中药,每年槐树都有收益,自然不会将其砍掉。
金钱有余:榆树;
榆树也是农村曾经一度非常多见的传统树木,榆树不仅寓意好而且浑身是宝,榆树也被喻为:“余”,榆树的榆钱长得格外像过去的铜钱,所以榆钱也被认为是家有“余钱”。这样具有美好兆头的榆树自然备受家家户户的喜爱。所以过去的农村榆树的数量是非常惊人的。榆树不仅寓意好,而且浑身都是宝,在饥荒的年代榆树还被当做“救命粮”存在。
榆树是为数不多可以当做粮食来吃的树木,榆钱、榆树叶、榆树皮都能够当做食物来吃,在食物匮乏的年代,榆树确实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所以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把榆树砍掉的,谁也不知道每年的年景如何,如果真的遇到不好的年景,没有了榆树真的不知道如何是好。所以榆树的存在不仅仅是树木,而是被当做粮食一般来对待。
榆树这些年在农村已经明显的变少,有的存在的榆树甚至已经看不到,这也是很多原因导致的,这些年随着生活条件的变好,再也不需要吃榆树叶来充饥,而且榆树生长速度太慢,成材的时间太久。逐渐被一些其他速生树木替代,而且榆树特别的爱生虫,跟其他树木相比较,榆树恐怕是虫害最多的树木之一,这样导致了种植榆树变得越来越少。
接财纳福的报春使者:柳树;
端午插艾清明插柳,柳树在民间的寓意是非常多的,阿娜多姿的柳树是春季发芽最早的树木,有着接财纳福报春树的美誉。柳树还被寄予挽留、相思等含义,柳树跟桃树还被认为是具有关乎:“风水”等用意的树木,柳树多生长于河岸、有水泽的地带或者是坟头,柳树也是除松柏类树木之外坟前最多见的树木。
柳树具有很多不同寓意,即能够代表旺盛的生命活力,能够不择环境顽强地存活,还具有离别的不舍之意,这也是为什么在坟前经常看到柳树的原因所在。柳树具有多方面的象征意义,加上古人又赋予了柳树的种种感情,所以借柳寄情也便是情理之中的事了。所以古人很少会有人砍伐柳树。
这句俗语也是过去的农村老话,在过去的年代,旺盛的树木存在,也被认为是家庭事业兴旺,有的树木还被寄予了更多的含义,所以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是不会轻易砍掉的,对于这句老话你怎么看?欢迎大家补充留言。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