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最纯真的爱情电视剧(70后的梦中情人都在这几部电视剧中)
1980年代,我上幼儿园,上小学,上中学;
我们的国家,也从一个苦熬过来的孩子转眼变成对物质与精神极度渴求的少年。
80年代,充满了变革、物欲和向上的激情,它真值得好好写一写。
八十年代初,我和小伙伴们还在幼儿园抠土和泥的时候,美国的战争剧《加里森敢死队》和科幻剧《大西洋底来的人》就登陆了。虽然看的是黑白电视,虽然一周才追到一集,那也是开辟鸿蒙,开天辟地,开心开胃。
那时候小朋友在幼儿园有一种游戏,就是把昨晚电视剧里的内容分角色演一遍,我每次都要抢着演敢死队里的酋长,从兜里掏出个小铁片儿,嗖地撇出去,那叫“飞刀”。还有咱家门上密密麻麻的刀眼,也都是我表演酋长的杰作。
每当那主题曲想起,我们都不由自主地伸出一只胳膊,好像真的有股火焰从脚底喷出,把我们推向太空。在我们饥饿和困倦的时候,会向父母敞开胸口,说:“没有能量块了。”而最吸引我的是阿童木所处的那个飞船往来的未来世界,迷恋那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电子按钮和电视屏幕,以至于对接下来的《森林大帝》充满反感——动物、森林、草原……——那简直是对现代生活的反动。
《排球女将》剧照
《排球女将》是1982年开播的,这之前我们小朋友已经享受了多部国外动画大剧,但是对真人演绎的小鹿纯子我们依然能以动画人物来接受并喜爱,因为她呈现的是一个太纯洁太天真的孩子形象。就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小鹿纯子的扮演者荒木由美子在新浪开博了,她在微博上写道:我会在微博和大家说说拍摄《排球女将》的日常与其背后的故事。
小鹿纯子的扮演者荒木由美子的微博
如果在我们那时候有这种沟通渠道,小鹿纯子一定是个超级网红。我们每个礼拜看她和队友们训练打球,使出不同的绝杀技,流星赶月、晴空霹雳、幻影游动……总想要问一下,还有更新的招数吗?受《排球女将》的影响,家属院里也兴起排球热。场地就是院里的空地,设备就是晾衣绳。排球那时可是稀罕物,一般人搞不到,我们有时用气球,好一点的用破皮球里面的球囊子。盛夏的傍晚,茶余饭后,你看院子里一片球场上的热闹景象,“流星赶月!”“晴空霹雳!”“……”
1983年,《大侠霍元甲》来了。大人们是从电视报上看到的消息,这部剧在南方地区早就上映了,我们北方地区期盼已久,据说有的录像厅先拿到了带子,很多半大小子都花钱去看。
第一集讲霍赵两家比武,半路杀出个白胡子老头搅局儿,关键时刻白面书生飞身登场。播完的那一刻,雄壮的音乐响起,我心潮澎湃,随手在茶几上抓起个东西往外就撇,正砸到爸的鱼缸上。那一晚,我和爸也比武来着,挨打的是我,哭的老惨了。那一晚我永生难忘。
《大侠霍元甲》其实是部很憋屈的片子,我们心目中的大英雄死得太惨了!幸好在悲剧的结尾杀出个陈真,于是就有了后来的《陈真》、《霍东阁》等霍家系列,还有类似的《再向虎山行》、《马永贞》……这一波又一波武打剧把我们追得五迷三道,学习不好,全赖电视台。
1984年春节期间开播《射雕英雄传》,简直是春晚之后给老百姓的又一大福利。铁血丹心、东邪西毒、华山论剑,三部大戏几乎统治荧屏一整年。开学后老师对学生们提出的第一个要求就是回家不许看电视。我们只能在心里暗笑老师太幼稚,要求的不应该是我们,而是家长。真正迷恋《射雕》的确实是大人们,你等播完一集之后,走廊里就一片喧腾,当爹的都涌向厕所,抽烟的抽烟,尿尿的尿尿。音乐再响起时,就留下一地静谧的烟头。
孩子们的小心思也是蠢蠢欲动的,很快就流行起一段歌谣,“东邪西毒欧阳锋,南帝北丐洪七公。傻郭靖娶黄蓉,美丽的公主是华筝……”而每个小男孩此时已经有了自己的梦中情人,那就是蓉儿。不怪老师反对看电视,着魔的女生会买郭靖、黄蓉的不干胶贴在书本上,入魔的男生基本两眼发直,老师讲啥不知道,魂儿已经和蓉儿上了桃花岛。
有时实在憋得难受,想跟别人说说,怎奈拉不下那张脸呀!邻居家有个还没上学的孩子,我常带他在院里玩。有一次,他抿着小嘴轻声地问:“你喜欢蓉儿不?”人小胆大,不服不行,这孩子的话问得我心里一阵暖流,忽忽悠悠,半日不散。
转过年来,还是这孩子,噘着嘴伤心地跟我说:“蓉儿死了。是那个真的蓉儿。”当时没有比这再让人心痛的新闻了,黄蓉的扮演者翁美玲自杀身亡,很多大人在闲话中也毫不掩饰地表露出惋惜之情。
《姿三四郎》和《上海滩》是前后脚。那时我已经上五年级,对香港的假武打剧没兴趣了。姿三四郎那才叫真功夫,连那首片头曲也得是用真气才能唱出来的,因此在《上海滩》开播的时候,我竟然能超然物外,闲庭信步,在院子里独自溜达。就在这时,一个小男孩从楼道里疯了似的跑出来,边跑边带着哭腔,
“爸呀!咱家电视没影了,看不着《上海滩》啦!”
最后还是在《上海滩》上屈服了,因为它不是武打剧,而是我们最早接触的黑帮剧和偶像剧。《上海滩》过后,大街上的女青年开始头戴程程网,男青年系上长长的白围脖,连丁力的小黑胡也时髦起来。更具时代意义的是,这部剧把两位演艺界的劳模赵雅芝和周润发带给了大陆观众,从此他们长盛不衰,在老百姓心目中始终保持着高大形象。
还有一些剧追得不是很凶,但印象深刻,比如南斯拉夫的《黑名单上的人》,同是反法西斯题材,它比美国的《加里森敢死队》更悲壮,因为每一集都要牺牲一位战士。小屁帕亚死的那集我都伤心地哭了。最近搜索这部片子,发现它的片尾曲成了热门,那是用一只口琴吹奏的伤感而又充满希望的曲子。
冯宝宝版的《武则天》也很让人感伤,这里的女皇形象与《薛刚反唐》截然不同,她杀死自己的孩子,她被削发为尼,直到最后她老成白头翁,都让人心里不太好受,因此这剧只有女性爱追。晚上在家跟着姥姥和妈妈听着主题曲,心里那个空叨叨。
《女奴》也没多大看头,但是因为它太长而印象深刻——100集,南美人真是地球另一面的人类,无法理解。于是陈佩斯和朱时茂在小品里有了新的噱头,
“巴西电视连续剧。”
“怎么讲?”
“倍儿长。”
到了八十年代末,我们开放的尺度更大了,录像机已经进入普通人家,看点过头的片子不是什么难事。这时,有几部让人大开眼界的美国侦探片登场了。其中一个忘了叫什么名字,讲的是一个很干练的女私家侦探,因遭性别歧视接活很困难,于是她聘请了一位型男替她招揽生意,阴差阳错地办了不少漂亮的案子。这部剧与接下来的《神探亨特》都属于那种“很黄很暴力”的东西,给我们扎下深刻的印象是,美国崇尚性开放,男女交往不检点;美国街头警笛常鸣,人身安全没保障。这反而导致大批中国青年削尖了脑袋往美国跑。
为什么会这样?中国电视台播放这些美剧的用意究竟为何?这一切只能用亨特在每集开头的一句台词来表达——“上帝安排的。”
和小伙伴们每天守着家里的黑白电视
最后说一句:我们70后是看着美剧长大的。
【沈阳图景 杨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