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地方的方言怎么来的 专家考察手记方言

每一个地方的方言怎么来的 专家考察手记方言(1)

这次以方言调查为主题,考察到六盘山。广义六盘山是近南北走向的狭长山地,山脊海拔超过2500米,横贯陕甘宁三省区,南段称陇山,最高峰米缸山2942米,其北侧第二高峰亦称六盘山,海拔2928米,也是狭义六盘山,山路曲折,须经六重险狭盘道才能到达顶峰,故名。《丝绸之路》杂志社与中国甘肃网联合举办了玉帛之路关陇道、渭河道两次玉帛之路文化考察活动,后来制作两期考察专刊。诗人、作家毛锜先生是陕西人,他看到我们的考察文章后,欣然写信交流。

2017年4月6日上午,语言文化调查团穿越长达近10公里的六盘山隧道,抵达六盘山东侧的古老驿站和尚铺,接着考察瓦亭古城和弹筝峡。三关口古名弹筝峡,又称金佛峡。瓦亭在三关口北。商周时期,六盘山一带是戎族活动区,《中国历史大辞典》乌氏条下记:“乌氏,古族名。西戎八国之一。春秋时活动于甘肃泾川、宁夏固原至甘肃靖远一带。”乌氏县条下又记:“本乌氏戎地战国秦惠文王置。治今宁夏固、原县东南。属北地郡。秦乌氏倮以畜牧及与戎王交易致富,始皇令比封君。汉属安定郡,北魏废。”时称六盘山为乌山,称颉水(流经瓦亭峡的河流)为乌水。《汉书·地理志》说“乌氏……都庐山在西,莽曰‘乌亭’。”据此知王莽改“乌氏”为“乌亭”,东汉又改为“瓦亭”,沿袭至今。六盘山是义渠戎、犬戎、乌氏戎等游牧民族及中原王朝角逐的军事、交通、商贸要地,而瓦亭总扼全域。据有些专家考证,瓦亭城可能是秦汉时期的萧关城,公元前166年,北地郡都尉孙卬在抗击匈奴战争中阵亡,司马迁曾专门凭吊萧关。公元25年,班彪特地到萧关古战场考察、凭吊。汉代以后因忌讳萧关之役,称为瓦亭关。隋朝在瓦亭城设陇山关,唐朝先后设置木峡关、石峡关、石门关、六盘关、制胜关、木崝关、驿藏关等“原州七关”,其中驿藏关就在瓦亭城。

萧关方位向来有争议,待以后详细踏勘、考证。

4月7日上午,调查团经过六盘山西侧的杨家店到达六盘山顶。登临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顶部平台,可远眺六盘山东、西两条在深沟中蜿蜒伸展的盘山道路——312国道,山下还有101省道、银(川)平(凉)公路通过。两天考察,终于对丝绸之路北道(萧关道)在宁夏境内走向有了直观印象,同时也对发源于六盘山的泾河、清水河、葫芦河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葫芦河发源于宁夏西吉县月亮山,因上游曾有西瓦亭(现将军台),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记作“瓦亭水”。与胡政平兄在瓦亭城推测这可能是误记,或者是瓦亭地理概念西越六盘山到了葫芦河。4月7日上午参观红军纪念馆,果然在地图中看到西瓦亭地名,欣喜!

葫芦河上游宋朝时称武延川。宋与西夏对峙,特在六盘山西侧笼竿(又叫陇竿)川设德顺军,军城遗址尚在隆德城关。城北象山有三座互相照应的烽火台,城南凤凰山至高点有汉朝烽火台,可见该川道历史文化之久远。

发源于清凉寺的渝河流经隆德,直通静宁,汇入葫芦河。这段川道(可能就去是文献所记载的笼竿川)长约四十公里,其中有多处前仰韶、仰韶、马家窑、齐家等史前文化遗址。

葫芦河在静宁境内滋养威戎川,形成一川史前及“史”后文化,然后在鸡鸣两市三县之地莲花镇接纳流过略阳川的清水河,后在三阳川入渭河。

每条水系都哺育一川文化,绵长久远,意义非凡。在文明发生、演进的漫长历程中,各川道远古居民应该有联系和交流。齐家文化向东越过陇山就衰微。目前发现最东边的齐家文化遗址就在陇山之东的陇县。语言是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洗练、沉淀了很多有价值的文化信息。当年,在陇县生活的齐家人通过怎样的形式与广河齐家人交流?他们有着怎样的方言?其成分是否还顽强地存在于广河话、定西、秦安话、静宁话或者隆德话中?或者在历史文化演绎进程中通过水陆交通传遍大江南北,至今仍显现着古老的生命力?它们最远能延伸到大地湾文化时期或者更远吗?

此次考察,从语言角度探析历史文化嬗变,很有意义!

作者:《丝绸之路》杂志社社长、总编、作家 冯玉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