纣王为什么不愿封神 纣王真的昏君吗

狐狸精下凡之后,正好苏护要送女儿苏妲己给纣王,于是,狐狸精便夺舍了苏妲己。

披着苏妲己的外衣,开始兴风作浪。

这里,给大家解释一下夺舍到底是怎么回事。

纣王为什么不愿封神 纣王真的昏君吗(1)

人是由肉体和魂魄组成的。

肉体是魂魄的家,魂魄是肉体的主导。

就好比肉体是车,魂魄是司机一样。

没了肉体,魂魄没有寄托之处,除非另行修炼,不然肯定会魂飞魄散。

而没了魂魄,肉体也就没有了驱使之力,无法动弹,最终成为植物人那样的存在。

夺舍,便是在不伤害肉体的基础上,将肉体内原有的魂魄消灭,来个鸠占鹊巢。

这,就是夺舍。

如此来说,夺舍,也相当于是换了一种方法杀人了。

狐狸精夺舍妲己后,进入纣王宫中,纣王对妲己,百般爱护,甚至开始荒芜朝政。

这,使得纣王背上了昏庸的名号。

真相真的是这样吗?

前文说过,纣王是玉帝的人,玉帝虽然是名义上的三界之主。

但是实际上,玉帝只是被架空的一个存在。

最初,玉帝诞生的时候,是鸿钧老祖从天地之中抓了一把清气,化作一把玉如意,由玉如意化身而来。

按照鸿钧老祖的意思,确实是要玉帝治理三界的。

但是元始天尊却一直稳居玉帝之上。

而且连分封天下诸仙,也一直由元始天尊掌权。

再后来,太上老君和通天教主崛起,这二人又在玉帝之上。

算起来,玉帝虽然顶着皇帝的名义,但是在整个天庭,却只能排在第四。

在天庭的实力,玉帝也是最弱的。

因此,纣王作为玉帝的人,自然是不敢太过明目张胆的表现出来。

所以他明知妲己是狐狸精的情况下,依旧佯装不知,并且一副昏庸的样子,其实就是为了迷惑截教和元始天尊的人,也就是阐教。

夹在截教和阐教两个庞大势力中间,纣王最聪明的做法,便是假装什么也不知道,等到两者相斗的时候,再尝试火中取栗。

这期间,还发生了一件事,可以佐证这一猜测。

在妲己进入纣王宫中后,终南山修行的云中子,看到了纣王宫中有妖怪,于是便出山去了纣王宫中。

在与纣王论道之后,云中子留下了一把木剑。

云中子是何人呢?

云中子是元始天尊的门人,也就是后来雷震子的师傅。

他的出手,显然是阐教的指使了。

这把木剑悬挂于皇宫之中,三天之内即可使得妲己灰飞烟灭。

然而等到云中子离开第二天的时候,纣王便将这木剑烧掉了。

《封神演义》记载说,是因为纣王昏庸,被妲己蛊惑。

但是大家想一想,一个正常人,如果有人说你旁边有妖怪,挂着这个木剑,三天时间那个妖怪就会死掉。

然后你挂上木剑的第一天,身边一个人就身体不适。

这时候,你会不会有所怀疑?

肯定会有吧!

更何况是之前一直很聪明的纣王呢?

所以,唯一的解释就是,纣王根本就知道妲己是狐狸精,也放任着妲己乱来。

妲己乱来之后,阐教的人肯定要铲除妲己,截教的人肯定要保住妲己。

因为妲己生存与否,直接关系到自己的生死,也就关系到天下的归属。

围绕着妲己,阐教和截教必然会大斗一番。

到时候,玉帝才能有机会崛起。

至此,我们明白,纣王不仅不是昏庸之辈,相反的,他很聪明。

也正是因为他的聪明,即便最终在封神演义中,他自焚而死。

但是他所筹划的事情,却实现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纣王作为人间君主,固然有为玉帝效命的心思,但是同时,却也不愿将所有的赌注,都押在玉帝身上。

而在前期,玉帝势力小,纣王便只能联合截教,对付势力最大的阐教。

所以,在宠幸妲己笼络住截教的同时,纣王又故意设计,和自己的两个儿子反目,将之送到了阐教那里。

如此一来,天庭博弈的三方:阐教、截教、玉帝,纣王分别下注。

如此人物,怎么能一句昏庸了事?

至于瑶池,在此次封神之战中,瑶池显然是和阐教达成了共识,选择站在了阐教一方。

也就是此战之后,关于西王母的传说逐渐减少,而关于王母娘娘的传说,则多了起来。

很显然,这是因为此战瑶池为阐教出力诸多,加上瑶池本身势力很强,所以西王母进入天庭,成为王母娘娘,几乎与玉帝分庭抗礼。

而纣王,在这次诸神陨落的战役中,他所能做的选择其实很少,但是即便如此,他依旧用自己的万世骂名,为两个儿子谋取了仙界封赐的神仙之位。

一个凡人,能做到这个地步,属实是了不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