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离原创作品(原创作品离殇)
离 殇
关中丧事,礼承周秦。历史上十三王朝七十多位皇帝埋葬于此。受到帝王厚葬影响,关中丧葬程序复杂,礼仪繁多,体现了关中尚礼、重德的思想。关中人用“丧尽礼,祭尽诚”的古训,诠释着“孝悌、亲情、道德、崇拜”的孝道文化。——题记
壬寅正月初八,突闻姑母离世的噩耗。
“一夜思亲泪,天明又复收。恐伤慈母意,暗向枕边流。”我又一次跪在故乡深沉的土地上。
父辈兄妹五人,姑母其中最小,但在世寿龄最高,享耄耋之喜。记得去年秋冬季,姑母一病成瘫,当时前往探望,姑妈已双目难支,唯有三言两语交流,不觉卧床一年。原本待春暖花开时,再返乡探视老人,岂知世事难料,人已悄然作古。尽管预料中事,但内心依旧无法释怀。
趁着周末,我驱车匆匆返乡。族中大哥等已前往吊唁。好在办礼等事宜皆有大哥操心,家族弟兄到时分股认礼(钱)而已,幸有姐和小妹在老家,礼篮礼馍孝服香纸等也代为备妥。出殡先一日午后,我们早早赴桑镇街道,两个堂兄各自驾行电动三轮,载着花纸店提前订做的纸扎、献礼诸物,匆匆赶往汤坊乡前堡子村口集合,大伙儿穿白戴孝后,迎候“接礼”。
(一)接礼
姑母家户外搭设灵棚,门前路口北侧封堵,挽联挽幛高悬,白底黑字相间,格外醒目刺眼,陡生出阵阵悲凉,龙头棺罩已搭上白布,静静伫立道旁一侧,乐人们已于灵棚就位。作为姑妈的娘家人,我们为首批“接礼”者。15时30分,远闻音箱传来司仪一声“奏乐,迎礼——”,吹鼓手唢呐声起,在副司仪引导下,孝子们一身素衣,手执丧棍,俯首含胸,前后厮跟,缓缓移步路口十字,相向分列路两侧。众孝子俯身下跪,双手伏地,三叩首行礼。我们亦俯身跪地,三叩首回礼,再与先生互拜。如此反复,按关系远疏亲近,在哀怨凄婉的乐声中,迎接远亲近朋的祭礼。间隙,乐队唢呐声声,众孝子捧先人灵牌,前往墓地“请魂”,返回于村口,先向众神“告礼”,再折回堂屋,于灵桌前燃烛“安主”,焚香“朝祖”。17时许,晚饭开始。餐饮服务队忙里忙外,妇女们手脚麻利,跑进跑出,盛饭,端盘,递碗。亲戚、宾朋、乐人和孝子们,相继于室外餐桌轮流用餐。此时,暮色低垂,户外冷冽。餐后,亲朋们围炉取暖,执杯续茶,私言窃语,未曾远离。因为晚上才是悼念活动的重要环节。
(二)迎“花饭”
18:30左右,暮色沉沉,开始“响棚”。村中七八位锣鼓镲手,各自手执家什,当面锣,对面鼓,率先振臂敲击起来,“呛—呛—咚—咚—咚……”一时锣鼓喧天,众人围观,场面热闹,似乎向天地宣示什么。半小时的锣鼓序曲结束,主事的拿出金卡猴香烟,给各位锣鼓手每人一包,代主家以示答谢。19时许,灯火通明,灵棚内众乐人各司其职,众孝子跪于灵堂两侧。司仪一声“放炮,迎花饭。”哀乐声起,众侄、甥男齐跪灵前,靠前的孝男们,依次将传递于手中的“花饭”接住,个个神情凝重,虔诚恭敬,面向姑妈灵堂,双手缓擎齐眉,再挨个传递,敬献于供桌之上。每迎一物,众亲起,行三揖拜九叩首大礼。诸“花饭”迎尽,众侄、甥男按序,于堂前盆中盥洗(净手),再行离去。随后,女儿、侄女等九人点燃宝塔“九莲灯”,烛火熠熠中,伴着凄婉哀乐,孝女们燃烛在手,默默缓步绕行,为姑母超渡亡灵。
(三)乐奏九章
20时许,乐堂悼念开始。正副司仪肃立灵桌两侧,许老先生六旬又八,精神矍铄,身着黔色礼服,头戴黑绒礼帽,胸垂大红围巾。司仪致简明开场词,闻一声“鼓击三通,鸣金三响,掌号三声”,顷刻间,锣开鼓响,唢呐长鸣;再一声“鸣炮,奏烘堂乐!”顿时鞭炮声骤起,紫烟弥漫,堂前金鼓齐鸣,细乐悠长,将众人目光吸引至乐堂。司仪抬手示意,众乐嘠然而止。突然又激昂一声“报鼓升帐——”数声金鸣鼓响,“乐奏—九—章”。司仪铿锵有力,声声悲怆。
“风凄天悲凉,昼冷夜难眠;
萱堂归西去,倚门空悲叹;
养育恩难报,堂前跪拜哀……
哀哉!奏—哀—乐。”
众乐齐奏,哀怨凄婉
……
“清酒香烛堂前奠,黄钱纸马送西天;
今日娘亲归仙境,堂前儿女一片情;
哀乐声声催人泪,悲歌吹奏伤人心;
木本水源春秋祭,乐奏一章祭—灵—曲。
悲哉!奏《祭灵曲》。”
司仪先生语出掷地有声,句句抑扬顿挫,乐曲情牵魂萦,如泣如诉
……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生离死别伤心泪,想见音容云万里;
泪涌三江东逝水,心伤一刻西风寒;
思亲难见生前面,念亲唯观纸上容。
难哉,难哉!奏乐一章《想见时难别亦难》。”曲音缭绕,悱恻缠绵
……
“儿在娘怀三冬暖,儿离娘亲六月寒;
儿在娘怀千般好,儿离娘怀有谁怜?”……
“香烟缭绕灯火明,思娘念亲难相逢;
哀乐诉尽心中苦,如泣如诉道深情;
清风拂袖归泉路,相逢相见南柯梦;
亲恩未报愧为子,肝肠寸断泪哭干。
乐奏七章《思念曲》。”琴瑟和鸣,凄婉幽怨
……
“一世精神归华表,满堂吊唁含深情;
坤地郡上拜佛祖,佛祖接引去西天;
西地瑶池会王母,鹤引福身蟠桃宴;
魂归天宫风云转,流芳人间草木暖。
乐奏九章,封神榜之《神的飘逸》……
夜色中,朋亲云集,灵棚内,灯明烛亮。唢呐板胡电子琴,诸乐器鼓瑟齐鸣,齐奏九章,或激越高亢,或凄婉悠长,或哀怨伤悲,或悱恻缠绵,曲曲催人泪下,既是对亡人无尽地哀悼,也是对亲朋吊唁以致谢,更是乐人吹拉弹唱绝活技艺的展示。约21时许,开始褂衣祭戏,演员行头装扮,粉墨登场,上演《下河东(祭灵)》、《三娘教子》等秦腔传统剧目,予传统孝悌文化与热闹助兴于一场。
(四)礼行“三献”
21时30分,礼行“三献”。所谓“三献”,就是灵堂前,分三次献贡馔、肴、酒、茶、饭及筷箸诸物。因关中百姓信奉佛教、道教文化,故祭礼不杀生,只有香、纸花、水果及模型替代物,因花样繁多,泛称为“十三花”。献贡按序分为初献、冥献和终献。首先,本家侄子初献。一巨幅“奠”字悬于灵桌前,灵棚内气氛肃穆,司仪左右肃立,孝子各跪于灵堂两侧,先本家儿侄跪于堂前。在哀怨凄婉的《别故乡》唢呐电子琴齐鸣的阵阵哀乐声中,馔、肴、酒、饭食及筷箸等物于跪拜者双手齐额,然后缓缓传递,每献一食,必立拜揖首,继而伏跪,三叩首祭奠;再起,揖首拜,伏跪,三叩首拜;经过缓慢冗长的三次跪拜九次叩首,初献礼毕。众乐再起,冥献始,舅家、女子上前,行三拜九叩首,再次反复为之;最后,孙子孙女跪前,施三拜九叩首,以茶枣水果祭奠,谓之终献。
此时,暗夜沉沉,村巷冷寂。礼行“三献”结束,最后“烧纸”祭奠。哀乐声声,亲戚、家侄跪拜灵桌前,继续按三拜九叩大礼上香,烧纸,奠酒;女子侄女次之,相继完成“烧纸”祭奠环节。整个拜祭过程,哀乐阵阵,节奏缓慢,礼节繁冗,庄重肃穆,是对逝者亡灵的至高尊重。于生者而言,何尝不是一场生离死别,“丧尽礼,祭尽诚”,祈福姑母一路好走。“三献”、“烧纸”礼毕,转入“望僚”环节,即将部分献贡馔食波洒于路边十字,以免孤魂野鬼和亡灵争抢分食。
22时30分许,四野漆黑,冷清静寂。众亲戚环围柩前,瞻仰姑母遗容,整仪“盛殓”,恸哭诀别。
(五)起灵出殡
翌日清晨,冷月孤悬,晨曦微露。白炽灯下,唢呐凄厉,众亲戚先于柩前行吊奠礼。首吊为娘舅家,其他亲戚类推,先后上香、焚表、奠酒,行三拜九叩之礼,作最后告别。门前起灵前,再施泣奠礼,孝男女各绕柩一圈,向亡灵泣别。7时20分,鸣炮,出殡。男戚领先,众孝男纷纷擎执白鹤引魂幡、摇钱树、高斗、花圈及庭阁楼台、金银山等所有纸活前行。彩色布幔缀饰吉祥图案和纸花的龙头棺罩昂首缓行,众孝女恸哭相随。在众唢呐《大出殡》那哀怨凄楚曲声中,姑母驭龙升天,坟茔高耸田间。
一曲断肠,一曲离殇,一曲天各一方,姑母长别驾鹤行,从此西天万里遥。我又一次跪在故乡深沉的土地上。
从青葱年少,到双鬓染秋,目睹父辈亲人,一个个相继远游,不由喟叹人生如韭。红尘名利,世俗烦扰,如风拂山岗,似烟云过眼,惟愿身边亲人彼此和睦共处,岁岁吉祥安康。
秦 健,陕西金融作协、延安市作协会员。散文诗歌及诵读作品见诸于《陕西日报》《华商报》《文学陕军》《西部散文选刊》《三秦散文家》《丝路金融文学》《延安作家》等刊物与诸多公众平台,部分作品被腾讯网、网易网、搜狐网及全网转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