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设计十大可用性原则实例(交互设计中的四大策略)

交互设计十大可用性原则实例(交互设计中的四大策略)(1)

最常用的功能可以进行组织或者删除,但是如果不想改变原有的位置或者去掉原有的功能,可以考虑将之隐藏。

部分功能是一种低成本的方案。把常用或重要功能进行暴露,将不常用的功能进行隐藏。只要不让人找很久或者很长的路径,隐藏就是有效的。

隐藏比组织有一个好处:用户不会因为太多的功能分散注意力。人天生充满好奇心,多并不是一件好事。

隐藏比删除有一个好处:并没有抛弃该功能的价值,但是这意味着在用户和功能之间搭建了阻碍。

因为小白用户进入系统或者程序的第一件事就是快速扫描,端详界面各个区域找到合适的位置开始自己的任务。从全局到局部,目光才会聚焦。当遇到问题时,用户都会过度关心自己遇到问题的区域,而不是找到解决问题的区域。

为了不给用户造成不必要的疑惑,我们必须权衡到底哪些内容可以被隐藏?有以下几种常见的场景。

一、不常用但是不能少的内容

隐藏精确控制选项,但是专家用户必须能够让这些选项始终保持可见。

部分客户的特殊需求,个性设置不会经常改变,非常适合隐藏。这些内容经常放置在系统的【设置】模块,远离了用户的主视角。比如在知乎上设置是否支持查看通讯录好友、是否无图模式等。

设置与不常用的任务有区别,设置是为了更方便用户使用软件,而不常用的任务则可能涉及到外界的目标。比如清除系统的存储空间,这不是经常用但是必不可少的。

交互设计十大可用性原则实例(交互设计中的四大策略)(2)

二、自定义的内容

每个产品都有主流用户和专家用户。一项功能会包含少数核心的供主流用户使用的控制部件,另有一些为专家用户准备的拓展性的精确的控制软件。

一般来讲不应该让用户自定义功能,但是部分主流用户确实想自定义自己的设置去体现不一样。不可强迫或寄希望于主流用户使用自定义功能,不过可以为专家用户提供。

展示通用控件隐藏精确控件是保持简单设计的一种方式。如果主流用户很少使用,但自身偶尔会需要的功能通常是选择隐藏。比如在手机进行VPN或相机的参数设置。

交互设计十大可用性原则实例(交互设计中的四大策略)(3)

交互设计十大可用性原则实例(交互设计中的四大策略)(4)

三、自动定制的内容

现在讲究千人前面和用户喜好,部分软件会模仿新闻软件默认和自动展示常用的功能。比如20个应用,程序根据今日点击数或浏览频率等指标调整位置,自动显示和隐藏某些功能。

这种方式其实并不友好,因为可能不小心点击就会导致习惯被改变,用户在每次进入时都需要认真查看菜单才能知道系统的功能排布,花费的时间拉长。人本身是懒惰的,原本想缩短时间但并不凑效。

可以选择固定排版的顺序,默认将某些字段进行隐藏,可以支持用户选择哪些字段隐藏和展示,而不是主动为它完成这件事。否则,用户其实根本不知道哪里去找到自己想用的命令,因为这些命令是随时会改变。

比如客服使用的工单系统,填写一张工单有很多的字段,如果支持全部字段的筛选和展示其实没有意义。程序会默认展示部分常用且必要的字段,其他的字段进行隐藏。

交互设计十大可用性原则实例(交互设计中的四大策略)(5)

四、阶段展示的内容

渐进展示是为了区分通用与精确,还有一种阶段式隐藏,随着用户逐步深入而展示界面。这种通常的场景在游戏界面,当你完成一个关卡时,下一关的规则和操作界面会展示出来。

如果说将所有的关卡和规则全部暴露给用户,大部分会失去好奇和趣味性。盲盒经济的一部分大多是巧合用户的不满足的心智。

还有一种常见的场景是新人引导指南,会让用户跟随界面进行一步步操作。这不仅降低了用户的理解成本,也以操作故事的方式走完整个流程。

在每一步都是符合用户心理预期的情况下,阶段展示是最好的。一旦搞错或者太复杂,用户的心态将会是崩溃的,因为她在系统中无法得到任何的帮助与鼓励。

交互设计十大可用性原则实例(交互设计中的四大策略)(6)

五、适时出现的内容,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