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收获与感悟(收获劳动之果品味生活之美)

(上接1版)随着黑龙江省国有林区逐步停伐,不再伐木的林业工人都开始寻求转型之路,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收获与感悟?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收获与感悟(收获劳动之果品味生活之美)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收获与感悟

(上接1版)随着黑龙江省国有林区逐步停伐,不再伐木的林业工人都开始寻求转型之路。

刘长富抓住契机、转变观念,依托“雪”这一自然禀赋,开办家庭旅馆,转变身份当上经营者。“从手续申报、贷款申请到旅馆翻新,旅馆开办过程中享受了很多优惠政策的扶持。”刘长富说。

“年景好时,旺季期间房间都能住满,收入十分可观。”有时,刘长富还会为外地游客做锅包肉、地三鲜等东北美食,不仅抓住游客的胃,更是留住游客的心,让他们成为雪乡的“回头客”。

一系列帮扶政策使雪乡的“冷”资源转换为“热”产业。如今,雪乡景区经营主体已超过200家,一家家小店商铺日益绽放出新的发展活力。

【数说十年变化】

作为数量最多的市场主体,个体工商户是群众生活最直接的服务者。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市场监管部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入推进市场准入、准营、退出制度改革,充分激发全社会的创业创新活力,市场主体总量历史性地跃上了1.6亿户,个体工商户也达到1.1亿户的新台阶。

小店商铺里藏着事关百姓生计、生活的大账本。十年来,针对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面临的实际困难,我国接连在税费减免、金融支持、促进就业等方面出台一系列帮扶政策,促进亿万个体工商户持续健康发展,使其成为促发展、稳就业、保民生重要的经济基础。

让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

“完善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逐步让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进得来、住得下、融得进、能就业、可创业,维护好农民工合法权益,保障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权利。”——

【故事】

早上7点,山东省济南市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项目工地上,山东宏麓建设有限公司腻子工组组长李云和头戴安全帽、腰系安全绳,带领20多名工人,开始一天的忙碌。

从打零工到当上组长,进城务工20多年后,44岁的李云和如愿在济南市区买了房、安了家。

李云和来自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杨店镇郑村,中学毕业后,他走出农村来到建筑工地。

装卸工、泥瓦工、腻子工……不怕累又肯吃苦,李云和跟着经验丰富的老师傅没多久便上了手。随着手艺越来越好,收入也“水涨船高”:从十年前的每月不到4000元涨到了现在的每月到手1万元。

“不仅工资大幅增加,打工条件也改善了很多,宿舍陆续配备了空调和食堂。”说着说着,李云和笑了起来。

近年来,针对外来务工人员,国家先后围绕职业培训、劳动维权、子女入学、住房落户等出台保障政策,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保障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权利。

随着政策“组合拳”落实见效,2020年,李云和购买了全家第一辆小轿车;2021年,又贷款购买了一套115平方米的商品房。

现在,李云和一家的小日子越过越幸福。从城里漂泊到城里安家,李云和对这座城市有了不一样的感受。

【数说十年变化】

农民工是推动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农民工总量约2.93亿人,同比增长2.4%。其中,外出农民工约1.72亿人,同比增长1.3%;年末在城镇居住的进城农民工约1.33亿人,同比增长1.6%。同期,农民工月均收入4432元,同比增长8.8%。其中,外出农民工月均收入5013元,同比增长10.2%。

十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民工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积极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完善其就业创业支持政策,维护其劳动保障权益,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全体农民工。

(记者邹多为、丁怡全、刘赫垚、王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