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元节的美文(下元节上善若水常处下)

上元节的美文(下元节上善若水常处下)(1)

今日农历十月五日,是传统节日下元节,一个不应该被遗忘却渐行渐远的节日。

下元节的由来与道教有关。道教奉祀天、地、水三神,称为“三官”大帝,即天官、地官和水官,“官”有神灵、主宰的意思;又称三元,即上元、中元和下元,“元”有本源、本质的意思。

在道教看来,一切众生都是天、地、水这“三官”统摄。

“三官”的诞辰分别是农历的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和十月十五,于是这三天被称为上元节、中元节和下元节。

这三个节日体现了中国人看待世界的一种方式:上、中、下,是时间的连接和空间的延续;天、地、水,是对世界的分类和对自然的崇拜。

通过节日习俗活动,人与自然、社会、神灵达成和谐一致,感恩自然的馈赠,追求心灵的平和,从而激起面对艰难的勇气和追求幸福的热情。

因此,过节其实是一种生活的智慧,也是人类文化活动的最好表达。

上元节的美文(下元节上善若水常处下)(2)

拜神求平安

按道教的说法,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下元节,就是水官洞阴大帝来人间为人消灾减厄、解救危难的日子。

在这一天,道观做道场,举行法事,人们到道观祭拜水官,持斋诵经,祈求大帝排忧解难,赐给平安。

南方有的地方还要祭拜水神,祈求在干燥的冬季庄稼地滋润,农作物平安过冬。祭祀时,摆上斋品,将香一根根播在田埂上,以示虔诚。

人生在世,难免遭遇苦厄,所以古人很看重水官大帝“除困解厄”的神通,通过对神灵的祭拜,以求得困厄的舒解与人生的安详。

古人在祭神前沐浴更衣,不饮酒,不吃荤,洁身清心,以示诚敬。

人们始终相信,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人生总会有不期而遇的温暖和生生不息的希望。

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面对人世的无常和艰难困苦,求神就是求己,我们需要心怀正念。

阳光总在风雨后,乌云上面有晴空,珍惜所有的感动,每一份希望都在你的手中。

上元节的美文(下元节上善若水常处下)(3)

祭祖求福佑

下元节,是一年中最后一个月亮节,也是古人祭祖的日子。

古人认为万物均有灵魂,人的灵魂是独立于肉体的存在。

由于人类在原始信仰中把自己看作双重构造,即肉体构造和灵魂构造,因此认为肉体可以死亡,而灵魂永远存在,这就是“灵魂不死”的观念。

正是这种灵魂观导致祭祖习俗的盛行,是为了祈求祖先的灵魂在冥冥之中福佑子孙后代。

其实,祭祖更多的是对祖先的感恩,感恩在人的心里挂起一盏灯,于是晦暗的日子被照亮,刺骨的冬季也不再寒冷。

下元节与上元节和中元节一起,构成了先民对人生感受、赎罪、解困、祈福等完整的生命体验,或者更恰当地说,承载的是人们对生命的美好愿望,生命历程中所受到的困境与苦厄终将得到化解消除,积极面对,心怀美好祝愿,终得福报。

节日的各种仪式不过是古人生命哲学的文化表达而已。

上元节的美文(下元节上善若水常处下)(4)

上善若水常处下,消灾解难有8要

北宋晏殊,见识高明,精通避祸解厄之道,因此一生富贵平安。

他著有《解厄鉴》,提出了消灾解难的8个要点,这8点都体现了道家“上善若是常处下”的智慧。

1.藏锋

困厄是人生固有的现象。吐露锋芒,是困厄加剧的原因。

想要减少困厄,才学就不要轻易显摆;勇敢的人不要逞强斗狠,真正的勇敢是知道内敛。

2.隐智

活用智谋是有利的,玩弄智谋是有害的。暗中使用智谋方有成效,公开卖弄智谋就毫无作用了。炫耀智谋,是愚蒙的行为;好用计谋,只能给自己招祸。

3.戒欲

欲望强烈的人不能立根,心地宽广的人不会怨恨。喜欢什么不要过度,强求什么定要招灾。君子修身养性,是为了躲避祸根;小人无所顾忌,是自寻死路。

4.省身

有自知之明的人不会身陷窘境,看透世事的人是不会奢求。人有等差,命运各异;物有区别,情态相近。对待自己像对待他人一样,大体不会失误。遵循正道,相安长久;心灵安宁,永处吉祥。

上元节的美文(下元节上善若水常处下)(5)

5.求实

目光长远的人务实,谋取近利的人虚浮。对众人追捧的事要慎重,对自己喜欢的事要敢为。不拘泥于书本知识,就不会偏离事物的实际;不追求完美无缺,就不会被蒙蔽事实。

6.慎言

言论可以肇祸,好话与坏话都可以导致恶果。君子不说诳言,说实话又容易让人听起来感觉不舒服;小人不表露真心,伪装得常让人看不清真面目。一个人如果失去信任,那么他的话别人就会听不进。

7.节情

知书达理后就不会为情感所左右,抑制天性后才能立身行正。庇佑亲情就会暴露私心,将招来不容;放纵友情就会显现愚拙,是不明不智;滥施同情就会显得幼稚,并非忠厚本意。

8.向善

吉祥有因,幸福有源。上天保佑忠善者,因其领悟了处善之道。语言善意者未必尽善,要观察他的行为;话语粗犷者未必凶恶,要审视他的内心。利益可以求取,道义必须坚守;善良重在真诚,不在乎方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