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的岗位上践行新使命(在平凡岗位上践行铮铮誓言)

【一线讲述】

在新的岗位上践行新使命(在平凡岗位上践行铮铮誓言)(1)

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副主任医师王洪阳在为患者做检查。李进摄/光明图片

对橄榄绿的憧憬和护佑生命之光的愿望,让我选择成为一名军医,从此,服务人民、治病救人成为我不变的使命,稳扎稳打、拼搏奋斗成为我青春的色彩。

2012年,我到解放军医学院攻读耳鼻咽喉科学硕士学位。初到科室,即被奠基人姜泗长院士提出的“五种精神”震撼了:以科为家的主人翁精神、孜孜以求的进取精神、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团结奋斗的协作精神、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我全身心投入到专业学习中,致力于聋病的遗传学研究和军事噪声性聋诊断及干预研究。2019年,我选择转为一名部队文职人员。从“橄榄绿”到“孔雀蓝”,变的是军装,不变的是初心。

作为一名医生,精进医术、为病患解除痛苦是我的本职。我用心对待每位患者,认真书写每份病历,门诊、交班、查房、谈话……通过一点一滴的积累,诊疗能力逐步提高。我还和团队一起深入偏僻小村庄,为遗传性耳聋家庭进行全面的听力检测,为其进行咨询和指导。

这些年来,我围绕聋病“遗传机制不明,遗传咨询不完备,基因治疗待突破”等难题开展了系列研究,与团队共同谱写出遗传机制、遗传咨询、基因治疗的聋病防治“三部曲”。我还负责国家耳鼻咽喉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关于听神经病临床诊治多中心项目,主执笔撰写《中国听神经病临床实践指南》,获第四届中国出生缺陷干预救助基金会科技成果奖一等奖,等等。看着科研成果能够真正惠及广大患者和官兵,我感到非常自豪和欣慰。

这些年,我多次到基层部队巡诊,为了提高官兵备战训练听觉感知能力,我展开临床防治和科研攻关,通过遗传学研究发现噪声易感的基因变异及可用于早期筛查的生物标记物,有效提升和保护官兵在噪音环境下的听觉功能,增强声音辨识能力,这项研究成果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能对战友们有所帮助才是我最大的收获,我将于平凡岗位上践行铮铮誓言,无私奉献,守护生命。

(项目团队:光明日报记者刘小兵、王斯敏光明日报通讯员魏寅、张明哲、马权、王宗怡、陈峥、毕琦、姚天宝)

《光明日报》( 2022年08月01日07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