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施工质量通病预防措施(预应力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1.一般规定

1.1 预应力工程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必要时,施工单位应根据设计文件进行深化设计。

注:预应力专项施工方案内容一般包括:施工顺序和工艺流程;预应力施工工艺,包括预应力筋制作、孔道预留、预应力筋安装、预应力筋张拉、孔道灌浆和封锚等;材料采购和检验、机具配备和张拉设备标定;施工进度和劳动力安排、材料供应计划;有关分项工程的配合要求;施工质量要求和质量保证措施;施工安全要求和安全保证措施;施工现场管理机构等。

预应力混凝土工程的施工图深化设计内容一般包括:材料、张拉锚固体系、预应力筋束形定位坐标图、张拉端及固定端构造、张拉控制应力、张拉或放张顺序及工艺、锚具封闭构造、孔道摩擦系数取值等。预应力专业施工单位完成的深化设计文件应经原设计单位确认。

1.2预应力工程施工应根据环境温度采取必要的质量保证措施,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工程所处环境温 度低于一15C时,不宜进行预应力筋张拉;

2当工程所处环境温度高于35°C或日平均环境温度连续5日低于5°C时,不宜进行灌浆施工;当在环境温度高于35°C或日平均环境温度连续5日低于5°C条件下进行灌浆施工时,应采取专门的质量保证措施。

注:工程经验表明, 当工程所处环境温度低于一15°C时,易造成预应力筋张拉阶段的脆性断裂,不宜进行预应力筋张拉;灌浆施工会受环境温度影响,高温下因水分蒸发水泥浆的稠度将迅速提高,而冬期的水泥浆易受冻结冰,从而造成灌浆操作困难,且难以保证质量,因此应尽量避开高温环境下灌浆和冬期灌浆。如果不得已在冬期环境下灌浆施工,应通过采用抗冻水泥浆或对构件采取保温措施等来保证灌浆质量。

1.3当预应力筋需要代换时,应进行专门计算,并应经原设计单位确认。

预应力施工质量通病预防措施(预应力工程质量控制要点)(1)

2材 料

2.1预应力筋的性能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常用预应力筋的公称直径、公称截面面积、计算截面面积及理论重量应符合本规范附录B的规定。

预应力施工质量通病预防措施(预应力工程质量控制要点)(2)

2.2 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的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 14370的有关规定,其工程应用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用技术规程》JGJ 85的有关规定。

2.3后张法预应力成孔主要采用塑料波纹管以及金属波纹管。而竖向孔道常采用钢管成孔。

2.4预应力筋等材料在运输、 存放、加工、安装过程中,应采取防止其损伤、锈蚀或污染的措施,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有粘结预应力筋展开后应平顺,不应有弯折,表面不应有裂纹、小刺、机械损伤、氧化铁皮和油污等;

2预应力筋用锚具、 夹具、连接器和锚垫板表面应无污物、锈蚀、机械损伤和裂纹;

预应力施工质量通病预防措施(预应力工程质量控制要点)(3)

预应力施工质量通病预防措施(预应力工程质量控制要点)(4)

3无粘结预应力筋护套应光滑、无裂纹、无明显褶皱;

4后张预应力用成孔管道内外表面应清洁,无锈蚀,不应有油污、孔洞和不规则的褶皱,咬口不应有开裂或脱落。

3制作与安装

3.1预应力筋的下料 长度应经计算确定,并应采用砂轮锯或切断机等机械方法切断。预力筋制作或安装时,不应用作接地线,并应避免焊渣或接地电火花的损伤。

3.2无粘结预应力 筋在现场搬运和铺设过程中,不应损伤其塑料护套。当出现轻微破损时,应及时采用防水胶带封闭;严重破损的不得使用。

3.3钢绞线挤压锚具应 采用配套的挤压机制作,挤压操作的油压最大值应符合使用说明书的规定。采用的摩擦衬套应沿挤压套简全长均匀分布:挤压完成后,预应力筋外端露出挤压套简不应少于1mm。

3.4钢绞线压花锚 具应采用专用的压花机制作成型,梨形头尺寸和直线锚固段长度不应小于设计值。

3.5钢丝镦头及下料长度偏差应符合 下列规定:

1镦头的头型直径不宜小于钢丝直径的1.5倍,高度不宜小于钢丝直径;

2镦头不应出现横向裂纹;

3当钢丝束两端均采用镦头锚具时, 同一束中各根钢丝长度的极差不应大于钢丝长度的1/5000,且不应大于5mm。当成组张拉长度不大于10m的钢丝时,同组钢丝长度的极差不得大于2mm。

3.6成孔管道的连接应密封, 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圆形金属波纹管接长时,可采用大一规格的同波型波纹管作为接头管,接头管长度可取其内径的3倍,且不宜小于200mm,两端旋人长度宜相等,且接头管两端应采用防水胶带密封;

2塑料波纹管接长时, 可采用塑料焊接机热熔焊接或采用专用连接管:

3钢管连接可采用焊接连接或套简连接。

3.7预应力筋或成孔管道应按设计规定的形状和位置安装,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预应力 筋或成孔管道应平顺,并与定位钢筋绑扎牢固。定位钢筋直径不宜小于10mm,间距不宜大于1. 2m,板中无粘结预应力筋的定位间距可适当放宽,扁形管道、塑料波纹管或预应力筋曲线曲率较大处的定位间距,宜适当缩小。

2凡施工时需 要预先起拱的构件,预应力筋或成孔管道宜随构件同时起拱。

3预应力筋或成孔管道控制点竖向位置允许偏差应符合表6.3.7的规定。

预应力施工质量通病预防措施(预应力工程质量控制要点)(5)

3.8预应力筋 和预应力孔道的间距和保护层厚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先张法预应力筋之间的净间距,不宜小于预应力筋公称直径或等效直径的2.5倍和混凝土粗骨料最大粒径的1.25倍,且对预应力钢丝、三股钢绞线和七股钢绞线分别不应小于15mm、20mm和25mm。当混凝土振捣密实性有可靠保证时,净间距可放宽至粗骨料最大粒径的1.0倍;

2对后张法预制构件,孔道之间的水平净间距不宜小于50mm,且不宜小于粗骨料最大粒径的1.25倍;孔道至构件边缘的净间距不宜小于30mm,且不宜小于孔道外径的50%;

3在现浇混凝土梁中,曲线孔道在竖直方向的净间距不应小于孔道外径,水平方向的净间距不宜小于孔道外径的1.5倍,且不应小于粗骨料最大粒径的1. 25倍;从孔道外壁至构件边缘的净间距,梁底不宜小于50mm,梁侧不宜小于40mm;裂縫控制等级为三级的梁,从孔道外壁至构件边缘的净间距,梁底不宜小于60mm,梁侧不宜小于50mm;

4预留孔道的内径宜比预应力東外径及需穿过孔道的连接器外径大6mm~15mm,且孔道的截面积宜为穿人预应力東截面积的3倍~4倍;

5当有可靠经验 并能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时,预应力孔道可水平并列贴紧布置,但每一并列束中的孔道数量不应超过2个;

6板中单根无粘结预应力筋的水平间距不宜大于板厚的6倍,且不宜大于1m;带状束的无粘结预应力筋根数不宜多于5根,束间距不宜大于板厚的12倍,且不宜大于2. 4m;

7梁中集束布置的无粘结预应力筋,東的水平净间距不宜小于50mm,束至构件边缘的净间距不宜小于40mm。

3.9预应力孔道应根 据工程特点设置排气孔、泌水孔及灌浆孔,排气孔可兼作泌水孔或灌浆孔,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曲线孔道波峰 和波谷的高差大于300mm时,应在孔道波峰设置排气孔,排气孔间距不宜大于30m;

2当排气孔兼作泌水孔时,其外接管伸出构件顶面高度不宜小于300mm。

注:采用普通灌浆工艺时,从一端注入的水泥浆往前流动,并同时将孔道内的空气从另一端排出。当预应力孔道呈起伏状时,易出现水泥浆流过但空气未被往前挤压而滞留于管道内的情况;曲线孔道中的浆体由于重力下沉、水分上浮会出现泌水现象;当空气滞留于管道内时,将出现灌浆缺陷,还可能被泌出的水充满,不利于预应力筋的防腐,波峰与波谷高差越大这种现象越严重。所以,本条规定曲线孔道波峰部位设置排气管兼泌水管,该管不仅可排除空气,还可以将泌水集中排除在孔道外。泌水管常采用钢丝增强塑料管以及壁厚不小于2mm的聚乙烯管,有时也可用薄壁钢管,以防止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出现排气管压扁。

3.10锚垫板、 局部加强钢筋和连接器应按设计要求的位置和方向安装牢固,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锚垫板的承压面应 与预应力筋或孔道曲线末端的切线垂直。预应力筋曲线起始点与张拉锚固点之间的直线段最小长度应符合表6.3.10的规定;

2采用连接器接长预应力筋时,应全面检查连接器的所有零件,并应按产品技术手册要求操作;

3内埋式固定 端锚垫板不应重叠,锚具与锚垫板应贴紧。

预应力施工质量通病预防措施(预应力工程质量控制要点)(6)

3.11后张法有粘结预应力筋穿入孔道及其防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采用蒸汽养护的预制构件, 预应力筋应在蒸汽养护结束后穿入孔道;

2预应力筋穿入孔道后至孔道灌浆的时间间隔不宜过长,当环境相对湿度大于60%或处于近海环境时,不宜超过14d;当环境相对湿度不大于60%时,不宜超过28d;

3当不能满足本条第2款的规定时,宜对预应力筋采取防锈措施。

注:预应力筋的穿束工艺可分为先穿束和后穿束,其中在混凝土浇筑前将预应力筋穿入管道内的工艺方法称为“先穿束”,而待混凝土浇筑完毕再将预应力筋穿入孔道的工艺方法称为“后穿束”。一般情况下,先穿束会占用工期,而且预应力筋穿入孔道后至张拉并灌浆的时间间隔较长,在环境湿度较大的南方地区或雨季容易造成预应力筋的锈蚀,进而影响孔道摩擦,甚至影响预应力筋的力学性能;而后穿束时,预应力筋穿人孔道后至张拉灌浆的时间间隔较短,可有效防止预应力筋锈蚀,同时不占用结构施工工期,有利于加快施工速度,是较好的工艺方法。对一端为埋人端,另一端为张拉端的预应力筋,只能采用先穿束工艺,而两端张拉的预应力筋,最好采用后穿束工艺。

3.12预应力筋等安装完成后,应做好成品保护工作。例如,外露预应力筋需采取保护措施,否则容易受混凝土污染;垫板喇叭口和排气管口需封闭,否则养护水或雨水进人孔道,使预应力筋和管道锈蚀,而混凝土还可能由垫板喇叭口进人预应力孔道,影响预应力筋的张拉。

3.13当采用减摩材料降低孔道摩擦阻力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减摩材料不应对预应力筋、成孔管道及混凝土产生不利影响;

2灌浆前应将碱摩材料清除干净。

注:对于超长的预应力筋,孔道摩擦引起的预应力损失比较大,影响预加力效应。采用减摩材料可有效降低孔道摩擦,有利于提高预加力效应。通常的后张有粘结预应力孔道减摩材料可选用石墨粉、复合钙基脂加石墨、工业凡士林加石墨等。减摩材料会降低预应力筋与灌浆料的粘结力,灌浆前必须清除。

4张拉和放张

预应力施工质量通病预防措施(预应力工程质量控制要点)(7)

4.1预应力筋张拉前, 应进行下列准备工作:

1计算张拉力和张拉伸长值,根据张拉设备标定结果确定油泵压力表读数;

2根据工程需要搭设安全可靠的张拉作业平台;

3清理锚垫板和张拉端预应力筋,检查锚垫板后混凝土的密实性。

4.2预应力筋的张拉顺序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根据结构受力特点、施工方便及操作安全等因素确定张拉顺序;

2预应力筋宜按均匀、对称的原则张拉;

3现浇预应力混凝土楼盖, 宜先张拉楼板、次梁的预应力筋,后张拉主梁的预应力筋; .

4对预制屋架等平卧叠浇构件,应从上而下逐榀张拉。

4.3后张预应力筋应根据设计和专项施工方案的要求采用一端或两端张拉。采用两端张拉时,宜两端同时张拉,也可一端先张拉锚固,另-端补张拉。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有粘结预应力筋长度不大于20m时,可一端张拉,大于20m时,宜两端张拉;预应力筋为直线形时,- -端张拉的长度可延长至35m;

2无粘结预应力筋长度不大于 40m时,可-端张拉,大于40m时,宜两端张拉。

4.4后张有 粘结预应力筋应整束张拉。对直线形或平行编排的有粘结预应力钢绞线束,当能确保各根钢绞线不受叠压影响时,也可逐根张拉。

4.5预应力筋张拉时,应从零拉力加载至初拉力后,量测伸长值初读数,再以均匀速率加载至张拉控制力。塑料波纹管内的预应力筋,张拉力达到张拉控制力后宜持荷2min~5min。

4.6预应力筋张拉中应避免预应力筋断裂或滑脱。当发生断裂或滑脱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后张法预应力结构构件,断裂或滑脱的数量严禁超过同- -截面预应力筋总根数的3%,且每束钢丝或每根钢绞线不得超过一丝;对多跨双向连续板,其同一截面应按每跨计算;

2对先张法预应力构件,在浇筑混凝土前发生断裂或滑脱的预应力筋必须更换。

4.7锚固阶段张拉端 预应力筋的内缩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表4.11的规定。

预应力施工质量通病预防措施(预应力工程质量控制要点)(8)

4.8先张法预应力筋的放张顺序, 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宜采取缓慢 放张工艺进行逐根或整体放张;2对轴心受压构件,所有预应力筋宜同时放张;

3对受弯或偏心受 压的构件,应先同时放张预压应力较小区域的预应力筋,再同时放张预压应力较大区城的预应力筋:

4当不能按本条第1~3款的规定放张时,应分阶段、对称、相互交错放张;

5放张后,预应力筋的切断顺序,宜从张拉端开始依次切向另一端。

4.9后张法预应力筋张拉锚固后,如遇特殊情况需卸锚时,应采用专门的设备和工具。

4.10预应力筋张拉或放张时,应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预应力筋两端正前方不得站人或穿越。

预应力施工质量通病预防措施(预应力工程质量控制要点)(9)

4.11预应力筋张拉时, 应对张拉力、压力表读数、张拉伸长值。锚固回缩值及异常情况处理等作出详细记录。

5灌浆及封锚

5.1后张法有粘结预应力筋张拉完毕并经检查合格后,应尽早进行孔道灌浆,孔道内水泥浆应饱满、密实。

5.2后张法预应 力筋锚固后的外露多余长度,宜采用机械方法切割,也可采用氧-乙炔焰切割,其外露长度不宜小于预应力筋直径的1.5倍,且不应小于30mm。

5.3孔道灌浆前应进行下列准备工作:

1应确认孔道、排气兼泌水管及灌浆孔畅通;对预埋管成型孔道,可采用压缩空气清孔;

应采用水泥浆、水泥砂浆等材料封闭端部锚具缝隙,也可采用封锚罩封闭外露锚具;

3采用真空灌浆工艺时,应确认孔道系统的密封性。

5.4配制水泥浆用水泥、 水及外加剂除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宜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硅酸盐水泥;

2拌合用水和掺加的外加剂中不应含有对预应力筋或水泥有害的成分;

3外加剂应与水泥作配合比试验并确定掺量。

5.5灌浆用水泥浆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采用普通灌浆工艺时,稠度宜控制在12s~20s, 采用真空灌浆工艺时,稠度宜控制在18s~25s;

2 水灰比不应大于0.45;

3 3h自由泌水率宜为0,且不应大于1%,泌水应在24h内全部被水泥浆吸收;

4 24h自由膨胀率,采用普通灌浆工艺时不应大于6%;采用真空灌浆I艺时不应大于3%;

5水泥浆中氯离子含量不应超过水泥重量的0. 06%;

6 28d标准养护的边长为70.7mm的立方体水泥浆试块抗压强度不应低于30MPa;

7 稠度、泌水率及自由膨胀率的试验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预应力孔道灌浆剂》GB/T 25182的规定。

注: 1一组水泥浆试块由6个试块组成:

2抗压强度为一组试块的平均值,当- -组试块中抗压强度最大值

或最小值与平均值相差超过20%时,应取中间4个试块强度的平均值。

5.6灌浆用水泥浆的制备及使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水泥浆宜采用高速搅拌机进行搅拌,搅拌时间不应超过5min;

2水泥浆使用前应经筛孔尺寸不大于1.2mmX 1. 2mm的筛网过滤;

3搅拌后不能在短时间内灌人孔道的水泥浆,应保持缓慢搅动;

4水泥浆应在初凝前灌入孔道,搅拌后至灌浆完毕的时间不宜超过30min。

5.7灌浆施工应符合 下列规定:

1宜先灌注下层孔道,后灌注上层孔道;

2灌浆应连续进行,直至排气管排除的浆体稠度与注浆孔处相同且无气泡后,再顺浆体流动方向依次封闭排气孔:全部出浆口封闭后,宜继续加压0.5MPa~0.7MPa.并应稳压1min~2min后封闭灌浆口;

3当泌水较大时,宣进行二次灌浆和对泌水孔进行重力补浆;

4因故中途停 止灌浆时,应用压力水将未灌注完孔道内已注人的水泥浆冲洗干净。

5.8 真空辅助灌浆时,孔道抽真空负压宜稳定保持为0.08MPa~0.10MPa.

5.9孔道灌浆应填写灌浆记录。

5.10外露锚具及预应力筋应按设计要求采取可靠的保护

6.6质量检查

6.1预应力工程材料进场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检查规格、 外观、尺寸及其质量证明文件;

2应按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进行力学性能的抽样检验;3经产品认证符合要求的产品,其检验批量可扩大一倍。在同一工程中,同一厂家、同一品种、同一规格的产品连续三次进场检验均一次检验合格时,其后的检验批量可扩大- -倍。

6.2预应力筋的制作应进行下列检查:

1采用镦头锚时的钢丝下料长度;

2钢丝镦头外观、尺寸及头部裂纹;

3挤压锚具制作时挤压记录和挤压锚具成型后锚具外预应力筋的长度;

4钢绞线压花锚具的梨形 头尺寸。

6.3预应力筋、预留孔道、锚垫板和锚固区加强钢筋的安装应进行下列检查:

1预应力筋的外观、 品种、级别、规格、数量和位置等;

2预留孔道的外观、 规格、数量、位置、形状以及灌浆孔、排气兼泌水孔等;

3锚垫板和局部加强钢筋的外观、品种、级别、规格、数量和位置等;

4预应力筋锚具和连接器的外观、品种、规格、数量和位置等。

6.4预应力 筋张拉或放张应进行下列检查:

1预应力筋张拉或放张时的同条件养护混凝土试块的强度;

2预应力 筋张拉记录;

3先张法预应力筋张拉后与设计位置的偏差。

6.5灌浆用水泥浆及灌浆应进行下列检查:

1配合比设计阶段检查稠度、泌水率、自由膨胀率、氯离子含量和试块强度:

2现场搅拌后检查稠度、 泌水率,并根据验收规定检查试块强度;

3灌浆质量检查灌浆 记录。

6.6封锚应进行下列检查:

1锚具外的预应力筋长度;

2凸出式封锚端尺寸;

3封锚的表面质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