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姓名来历(老子姓氏之谜)
老子到底姓老?还是姓李?这是一个看似简单,却是一个难倒千万学人的谜题。
从先秦时期的典籍来看,战国时代,老子就是老聃,这是没有疑问的,但《庄子》《吕氏春秋》《韩非子》这些书中,并没有记载老子过多的信息。
按时序来讲,最早记载老子姓氏信息的是司马迁。《史记·老子列传》:“老子者,……姓李氏,名耳,字聃。”按说这个记载是非常详细和清楚地,以司马迁治史的严谨,不该有误。然而问题来了,依先秦时期人们对诸子的称谓惯例,如孔丘称孔子、墨翟称墨子(子墨子)、列御寇称列子(子列子)、孟轲称孟子、庄周称庄子、韩非称韩非子等,李耳应称“李子”,或“李耳子”,那么为什么这两种都不用,而称“老子”呢?
对此,一种观点认为老是号、李是姓。对“号”的来历,则有四种理解。
一是“老”是年老的意思。郑玄注《礼记·曾子问》:“老聃,古寿考者之号也。”《正义》引《玄妙内篇》:“李母怀胎八十一载,逍遥李树下,乃割左腋而生。” 河上公《老子注》:“李母剖左腋而生,生即皓然,号曰老子。老子之号,因玄而出,在天地之先,无衰老之期,故曰老子。” 葛洪《神仙传》:“或云母怀之七十二年乃生。生时剖母左腋而出。生而白首,故谓之老子。”其他,如《太平广记》《酉阳杂俎》《犹龙传》等,除了“八十一年”“七十二年”之别外,也大抵如此。
二是“老”通“考”。《正义》引张君相说:“老子者是号,非名。老,考也。子,孳也。考教众理,达成圣孳,乃孳生万理,善化济物无遗也。”《说文》考、问也。引申为考察。张君将“老”释作考教之意。“子”本是古代对男子(丈夫)的尊称,张君解作生养、华育。
三是“老子”与老师、老先生义近。吴龙辉先生《说“老子”》:“老子既不以‘老’为姓氏,又不以‘老’为名字,但却以‘老子’见称于后世,这是很值得研究的。……‘老子’的意思和‘老师’有些相似。师中资格最老、水平最高者为‘老师’,子中资格最老、水平最高者为‘老子’。黄老学派借这个名字来推崇他们的学术先师,以便压倒其他诸子。”(吴龙辉:《说“老子”》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1月第18卷 第1期第9页。)
四是老是一种尊称。陈景超先生认为“老子既不姓老,何得称老子?这是儒家给他的尊称。因为孔子重礼,于诸多场合中不便直呼其师长姓名,故曰:吾闻诸老聃云云。老者,实属其尊称也。后来儒门弟子因孔子称师为老,遂不敢改称,由是相传,久而久之,相因成习。至于战国时期影响较大的道家一派,他们本是老聃的信徒,当然不会反对儒家‘册封’的尊号,改称老子为李子的。”(陈景超:《老子新证》 香港春秋图书有限公司 1984年。)
另一种观点认为老子并不姓李而是姓老。古文字学家唐兰先生认为,老子姓李名耳的说法不确实。他提出《礼记》《庄子》《韩非子》《吕氏春秋》都称老聃或老耽,他认为:“聃和耽本是音近而假用的字。此外,则庄子、韩非等书又同时称他做老子。”他因此非常肯定地指出:“据当时人普通的称谓,老聃的老字是他的氏族的名称,因为当时称子的,像孔子、有子、曾子、阳子、墨子、孟子、庄子、惠子以及其余,都是氏族下面加子字的”,“老聃在古书中丝毫没有姓李的痕迹,……我们只能依一般古书的称谓老聃或老李,无论如何总不致于上当吧!”(唐兰:《老聃的姓名和时代考》文学周刊 1930年第13期。按:此段转引自李延良《破译千古之谜——以民族学诠释老子的姓氏、身世与归宿》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年10月总19卷第5期。)马叙伦先生也曾指出老子氏老,“老聃者,氏而字之。”肯定了老子姓老而非姓李。(马叙伦:《老子校诂》古籍出版社1956年7月第1版 第22页。)
再一种观点认为“老”与“李”在古代音相近,可互转通用。高亨先生:“余谓老、李一声之转,老子原姓老,后以音同变为李,非有二也。”并举证:“周秦旧籍,若庄、荀、韩非、吕览、礼记、国策等,于孔墨大师皆举其姓,独于老子则称老聃而不称李聃,称老子而不称李子,明见老子原姓老矣。”(高亨:《〈史记·老子传〉笺证》罗根泽《古史辨》(第6册),第441~473页。)姚鼐:“老子者宋人,子姓,老其氏,子之为李,语转而然。”(姚鼐:《老子章义序》。)姚鼐先生与高亨先生的看法基本一致,又略有不同。都承认老子以老为氏,不同点在于音变(语转)的对象不同。高亨的观点是“老子,即李子”,姚鼐的则是“老子,即老李”。古棣先生则另有看法,他认为“‘老’是他称,‘李’是自称,上古音‘李’字入之部,‘老’字入幽部,二字元音相同,可以通假,异地人把‘李子’写成‘老子’,并且扬了名(大概同宋国人庄子屡称‘老子’、韩国人韩非著有《解老》《喻老》有关)。这种现象在春秋后期至战国末是常见的。”(古棣、关桐:《老子其人及其争论》 老子十日谈 安徽文艺出版社 1994 年。)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李耳”是老聃的小名。孙以楷、甄长松《庄子通论》:“杨雄《方言》:‘虎,陈、魏、宋、楚之间,或谓之李父;江淮南楚之间,谓李耳。’方以智《通雅》卷四十六:虎‘或曰狸儿,转为李耳。’看来,生于陈、宋、楚之交的老聃,可能小名叫小老虎(狸儿),音转为李耳。……老子生年——西元前571年,那一年正是庚寅年,即虎年。虎年出生,小名为小老虎,这是很自然的事。而小老虎,在老子故乡又叫做狸儿,于是老聃的小名小老虎就成了狸儿,音转而为李耳。”(孙以楷、甄长松:《庄子通论》 东方出版社1995年版,第53~54页。)
此外,还有一种观点独辟蹊径,颇有新意。李延良先生从民俗学、民族学的角度,探索老子为何又称老聃、李耳。他认为“老聃有可能是虎族首领,老有时写为李。”“彝族等少数民族,以虎(罗)为民族的图腾,以虎头作为首领的名字。那么我们也就知道了‘老’就是罗、牢、喇,都是虎的彝语音转,而‘李’也是罗、牢、喇的音转。”“推测‘老聃’原是‘喇(罗)他’的音转。”“至于李耳之名,在楚国故地,今湖南、湖北一带的土家族,其语言亦属汉藏语系彝语支,他们虎为李(也就是罗),方言称虎为狸儿,狸儿可转为李耳。可见李耳也就是虎。”(李延良:《破译千古之谜——以民族学诠释老子的姓氏、身世与归宿》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年10月总19卷第5期第113页。)
伏俊琏先生认为:“老子本姓‘老’,‘李’是‘老’的同音代替字,李耳是西汉人对老聃的一种叫法。”(伏俊琏、王晓娟:《〈老子〉的作者及其成书时代》载于《求是学刊》2008年3月第35卷第2期第136页。)
李水海先生认为:“李氏应出自理官的皋陶。皋陶、偃姓,当然李氏出于偃姓。……总之:老子姓偃,氏李,则为的论。”(李水海:《老子姓氏考辨》无锡教育学院学报 第21卷第1期 2001年3月 第12、15页。)
王红、吴战洪先生则认为:“综合先秦时‘姓’‘氏’‘名’‘字’的内涵要义、称命规则及成例,‘吹律定姓’‘推律定氏’之古制,先秦典籍中对老子的称谓实况……,其本义谓老子之老氏乃源出于李姓,老子姓李氏老合理可信。”(王红、吴战洪:《司马迁“老子姓氏名字说”研究(下)》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第35卷第4期 2019年4月 第20页。)
至于老子的名、字的问题,争论在字上。名没有问题,即耳。先秦典籍书老子之名,多用“老聃”,唯《吕氏春秋·审分览·不二》及《审应览·重言》用“老耽”。“聃”与“耽”,同音相通。
最早提老子字“伯阳”的是西汉人刘向。《列仙传·老子》:“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陈人也。”《列仙传·容成公》:“道贯黄庭,伯阳仰俦。”
张守节《正义》:朱韬玉札及神仙传云:“老子,楚国苦县濑乡曲仁里人。姓李,名耳,字伯阳,一名重耳,外字聃。”《史记三家注》“索隐按:许慎云‘聃,耳曼也’。故名耳,字聃。有本字伯阳,非正也。然老子号伯阳父,此传不称也。正义聃,耳漫无轮也。神仙传云:‘外字曰聃。’按:字,号也。疑老子耳漫无轮,故世号曰聃。”
这里请大家关注几个字眼: “本字伯阳,非正也”、 “外字聃”。既然言伯阳为“本字”,聃为“外字”,为何又说“伯阳”是“非正”呢?
东汉时王阜《李母碑》、边韶《老子铭》,以及北魏崔玄山《濑乡记》,均称老子字“伯阳”。
较早的一批学者就关注“字伯阳”的说法。据姚鼐《老子章义序》、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王念孙《读书杂志·史记杂志》、高亨《史记老子传笺证》考证,这是后人取神仙家书改窜之笔,当删去。
除此之外,还有老子与周太史儋、老莱子、老阳子等人的关系问题,都是纠缠不休的历史悬案。
司马迁在《老子列传》中云:“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西汉时,老子与太史儋到底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都搞不明白。针对这一谜题,以孟康、毕沅和汪中为代表的一批清代经学、考据学大家,主张周史儋即老聃。
钱穆考证后认为:“战国言老子,大略可指者,凡得三人。一曰老莱子,即《论语》荷篠丈人,为孔子南游所值。二曰太史儋,其人在周烈王时,为周室史官,西入秦见秦献公。三曰詹何,为楚人,与环渊、公子牟、宋玉等并世。自以老莱子误太史儋,然后孔子所值之丈人,遂一变而为王室之史官。自以环渊误关令尹,然后太史儋出关入秦,遂有人强之著书。……今为分别条理,则孔子所见者,乃南方芸草之老人,神其事者由庄周。出关游秦者,乃周室史官儋,而神其事者属秦人。著书谈道,列名百家者,乃楚人詹何,而神其事者,则为晚周之小书俗说。其混而为一人,合而为一传,则始《史记》。”(钱穆:《先秦诸子系年·老子杂辨》,商务印书馆 2001年8月版。)
罗根泽、谭戒甫、金德建先生认为周太史儋即老子。(罗根泽:《再论老子及〈老子〉书的问题》古史辨第6册第649页。谭戒甫《二老研究》古史辨第6册第488页。金德建《先秦诸子杂考》,《老聃学说出于史官考》载于《求是学刊》1980年第3期第73页。)
郭沂先生认为“太史儋与老聃非为一人是完全可以肯定的。与孔子并时且年长于孔子的老聃是确实存在的。……我的意见是,简本《老子》出自老聃,今本《老子》出自太史儋。”(郭沂:《从郭店楚简〈老子〉看老子其人其书》哲学研究 1998第7期第53页。)
清代孙星衍、近代谭戒甫先生认为老莱子即老子。(孙星衍:《问学堂集·文子序》 中华书局 1996年7月版。谭戒甫《史记·老子传考正》,《古史辨》第六册,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年版,第518页。)
喻几凡先生认为老子就是老莱子。在其《老子考辨之一》中提出“老子不是李耳”。(喻几凡:《老子不是李耳——老子考辨之一》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3月第32卷第2期 第145页。)后提出“老子不是老聃而是老阳”。(喻几凡:《老子不是老聃而是老阳》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1月第23卷第1期第23页。)在其老子考辨之三中,又提出了“老莱子即老子”。(喻几凡:《老莱子即老子——老子考辨之三》求索2009年5月 第209页。)
李水海先生提出老子非为老阳子,也不是太史儋,认为老聃就是老聃,太史儋就是太史儋,他们是两个人,根本不相涉。(李水海:《老子非为老阳子考辨》无锡教育学院学报 第13卷第1期 1999年3月第15页,《老子不是太史儋考证》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1卷第2期2002年4月第34页。)
李零先生认为:“《史记》即明言老子‘姓李氏,名耳,字聃’,可见这个‘老子’其实是‘老李子’。而老莱子,刘向《别录》谓‘老莱子,古之寿者’,学者也多认为‘老’是同样的意思,‘莱’亦氏称。既然楚文字中的‘李’、‘莱’皆从来,读音相同,写法相近。我们怀疑,这个‘老李子’和同是楚人、同是道家的‘老莱子’或许是同一人。”(李零:《老李子和老莱子》载于《中国哲学史》1997年第2期/道学研究 第42页。)
以上这些问题,研究者颇多,还有多家观点,在此不再一一列出。
老子网图
扩展阅读:
周代贵族男子的身份,除了“爵、职、号、谥”之外,最基本的则是“姓、氏、名、字”。先秦时期姓与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秦之后姓氏趋同,到西汉司马迁著《史记》时,姓氏已不分。如记春申君黄歇,写作“名歇,姓黄氏。”黄歇的身份,实际是:“芈(嬭)姓、黄氏、名歇,号春申君。”同样,记老子写作“姓李氏,名耳,字聃。”老子的“姓”已略去不著。
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说文》曰:“姓,人所生也。从女从生,生亦声。”感天而生者母也。神农母居姜水、黄帝母居姬水、舜母居姚虚,因以为姓,故从女生,会意。其子孙复析为众姓,如黄帝子二十五宗十二姓,则皆因生以为姓也。姓表明的是血缘关系,其作用是“别婚姻”。《左传·昭元年》:“内官不及同姓,其生不殖,美先尽矣。……男女辨姓,礼之大司也。” 贵族女子称姓,不称氏。如芈(嬭)加(曾侯宝夫人);哀姜、叔姜,皆为齐女,嫁鲁庄公。
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疏·释例》:“别而称之谓之氏,合而言之则为族。”氏,即支。古代贵族男子标志宗族系统的称号。“氏”自“姓”出,夏、商、周三代,氏是姓的支系。氏表明的是身份归属,其作用是“分贵贱”。贵族男子称氏。如屈原、景差、宋玉。
名与字,既有联系,又有着根本的区别。《礼记·檀弓上》:“幼名,冠字,五十以伯仲,死谥,周道也。”孔颖达疏:姑生三月而加名,古云幼名。《礼记·曲礼上》:“男子二十冠而字。”《仪礼·士冠礼》:“冠而字之,敬其名也。”《礼记正义》孔颖达疏“冠字”:“人年二十,有为人父之道,朋友等类,不可复呼其名,故冠而加字。”
周代贵族生下男孩后,在满三个月的时候,由父母或尊长给起名,即所谓幼名。二十岁算成年,要举行隆重的仪式,将垂发束起来,挽在头顶,戴上冠,着礼服,并由贵宾根据他的名给他起一个字,谓之“冠字”。自此之后,列入丈夫行列了。
名与字是一个人的 “标志符号”。名一般为家族长辈称呼,而字则被外人称谓,否则被视作无礼。《左传·桓公七年》杜注:“名,贱之也。”
先秦时期重名的人很多,重字的人也很多,但名与字皆重的却很少见。人的一生一般只起一次名一个字。身份地位变化的,会另起一名一字。名先字后,一定要使字与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古人名与字之间,往往互为表里,义相比附。在古文中,名多与氏相连,如悼滑、昭常、景阳。字则常单独称用,如子仪、叔敖、华父、乐甫等。
古往今来,老子的姓氏之谜,之所以未解,是因为古老的命氏机制失载了。夏商周,谓之三代。夏商既久,文字渺然,不可考尚可理解,那么周代呢?如果说夏商是以“姓”为氏族部落标志的时代,那么周就是一个以“氏”为宗族社群标志的时期,这个时期恰恰也是中华民族姓氏大产生大爆发的阶段,自秦之后这样的局面便戛然而止了。
然而,颇为吊诡的是,无论是传世的经典文献,还是出土的金文、简牍、帛书,对周代的“氏”是如何产生的都乏记载。被称作儒家经典的《三礼》(《周礼》《仪礼》《礼记》),涵盖了周代的政治制度、宗法制度和礼仪制度,被称为中国古代礼仪制度的蓝本和百科全书,内容详繁,包含设官分职、分封、纳税、兵役、冠、昏、丧、祭、朝、聘、燕享等典制,但遗憾的是唯独缺失姓氏一块。
最早的姓氏学著书当属《世本》。姓氏学研究的鼎盛时期是在唐宋,出版了较多颇有价值的姓氏学论著。唐代林宝《元和姓纂》、北宋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辩证》、南宋郑樵(公元1104年~1162年)《通志·氏族略》等书影响最为深远。其中尤以郑樵的《氏族略》为最。
《氏族略》共收录姓氏2255个。在研究了古代姓氏之后,郑樵将姓氏起源归为32类,同时还从中得出“因生赐姓,胙土命氏”和“男之称氏,所以别贵贱;女之称姓,所以别婚姻”两条姓氏学的基本原理。这是非常了不起的贡献!在这32类中,命氏形式多样,简言之有“以图腾为氏、以国为氏、以地为氏、以邑为氏、以王父字为氏、以官为氏、以号为氏、以名为氏、以谥为氏”等等。其旁征博引,考释甚详,对中国姓氏源流做了历史性概括,这是了不起的贡献。但受制于当时的条件,里面错误也较多,存在主观臆断。郑樵自谓“今所推有三十二类”,以为找到了答案,其实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南宋人洪迈(公元1123年~1202年)在其《容斋随笔》中曾感叹说:“姓氏所出,后世茫不可考,不过证以史传,然要为难晓。自姚、虞、唐、杜、姜、田、范、刘之外,余盖纷然杂出……千载之下,遥遥世祚,将安所质究乎!”
可见一直到到宋朝后期,姓氏问题仍存在诸多盲点。郑樵之说固然不错,但命氏究竟如何“操作”,时至今日,仍是一笔“糊涂账”。
在中国历史的进程中,姓氏从来就不是单个家族的事,而是一个国家问题。它一开始就与血缘密切相关,与氏族权力相因。从禅让制到世袭制,姓氏在氏族权力、国家权力的传承上作用甚巨。
自夏代之后,中国开始了“家天下”的局面,氏族宗法制应运而生。在宗法制下,划定社会等级的标准不是能力与道德,而是血统,在“为王、封君、生享、死葬、飨祀”中,血缘关系决定一切。由此围绕着“王权”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家国体系,包括封建制(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等,以实现“同姓从宗,合族属”,达到平衡、安定、和谐的目的。
在家国体系中,其核心是宗法制。大多数人认为宗法制的目的在于保护王族的政治特权、爵位和财产权,同时有利于维系统治阶级内部的秩序,这是对的,但往往忽略了另一个方面,即其目的还在于削弱公族权力,防止形成强族大宗,危及到王权的传承。
在宗法制中,最主要的两个方面,即“分族”与“命氏”。在命氏上,采取“分级立氏”。
分族命氏规则(略)……
分级立氏从氏族宗法而论,父死子继,国家政权体系是一个树形结构,以王族为主干,以公族为主枝;主枝又成为宗族的主干,在其上分生二次枝;二次枝又成为次生主干,分生三次枝......持续分支,直至完成由贵族(公、卿、大夫、士)到庶民的衍化,这一过程正是分族与命氏(立氏)的过程,二者是同步进行的。
命氏是一种国家行为,它是一把双刃剑。其目的是为了维护王室(公室)的利益,为了维护氏族的稳定。一方面赋予公族权利,另一方面要加以制衡,削弱他。削弱他就是不让他形成强族大宗,最好的办法就是“立氏”。因此,立氏对公族来讲既有利,也有弊。
以宋国而论,宋公为了保护公子、公孙的权益,不让世子之外的人觊觎君位,自世子起剥夺他们为国氏(宋氏)的权力,赐予新氏。同时为了防止形成同氏大族,在世子立氏之后,还要继续不断地分立,即更立新氏。
一、分级立氏下的大宗与小宗
在氏族宗法制下,家国同构。随着家族人口的增长,宗族就像一个“小国家”。宗子为掌控整个家族的秩序,在大宗之下,分立诸多小宗。而这正是我们前面讲到的大宗与小宗的问题。然而大宗与小宗是相对的。小宗之下再立新宗,小宗又成了新宗的大宗。再立氏的行为当由大宗族长负责,召集室老、家臣等人来完成,涉及到封邑的,自然还需向君主告示。
关于立氏的称谓,古史未载。鉴于下文复述的需要,我把世子立氏称作一级立氏,之后立氏分别称作二级立氏、三级立氏……就桓族而言,鱼氏、荡氏、鳞氏、向氏,皆为一级立氏,为大宗氏。就向氏而言,小司寇鳣系世子,向氏是一级立氏;东乡氏、桓氏、司马氏、合氏则是二级立氏;其后立氏不详。
二、氏以别贵贱
郑樵云:“氏以别贵贱”。别,分开。贵贱,此指身份的尊卑。别贵贱,即将尊卑区分开来。
那么,“氏”怎么来划分“贵”与“贱”呢?
应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一是本宗之内,一级氏要贵于二级氏,二级氏要贵于三级氏……,反之则贱。就同级氏而言,早立氏的地位稍高于晚立氏的。二是本国同姓氏族之间。以国氏为最贵;同级氏之间尊卑是相同的;不同级之间的氏,由一级氏到二级氏、再到三级氏……依次由贵到贱。三是异国之间。国君的地位以爵位高地分贵贱,其后代大概以此为准,同一级的氏,公爵子孙的要贵于侯爵子孙的、侯爵的又贵于伯爵的、伯爵的又贵于子爵的……。
先秦时期,人物的高低贵贱从称谓上表露无遗。一般而言,予人尊称,多称对方为“某子”,此即诸子百家之由来。可是人们发现,当孔子与老子并提时,二人的称谓是不同的,一个尊称曰“孔子”,另一个则直呼其名为“老聃”。《孔子家语·观周》:“至周,问礼于老聃。”《庄子·天运》曰:“孔子行年五十有一而不闻道,乃南之沛见老聃。”《庄子·内篇》:“孔子西藏书于周室,子路谋曰:‘由闻周之征藏史有老聃者,免而归居,夫子欲藏书,则试往因焉。’”《吕氏春秋·当染》:“孔子学于老聃、孟苏、夔靖叔。”
既然是孔子向老子请教,当以老子为师,怎么会直呼老师的名字呢?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有人归咎于儒道之争,然庄子是老子的尊崇者,为何他也如此这般称谓呢?更有甚者,当孔子、老子、列子等人并提时,列子被称作“子列子”,又高高在孔子之上。《吕氏春秋·览》:“老聃贵柔,孔子贵仁,墨翟贵廉,关尹贵清,子列子贵虚,陈骈贵齐,阳生贵己,孙膑贵势,王廖贵先,兒良贵后。”这又是为什么?
显然,列子的身份贵于孔子,而孔子的身份又贵于老子。原因就在于他们立氏不同,级别不同。到西汉时,司马迁著《史记》已不在再顾及这些,“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已不再直呼老子其名。
《墨子·耕柱篇》:“叶公子高问政于仲尼,仲尼对曰云云,子墨子闻之,曰:叶公未得其问,仲尼亦未得所以对。”这里称仲尼,不言孔子,而墨子则称子墨子。墨子的身份又贵于孔子。不同语境里的称谓,凸显身份贵贱,可以洞见主人公地位的尊卑。
太史公赞孔子“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可谓至圣矣!”却又云:“孔子贫且贱。”三家注史记绝言不释“贱”字。有人解作孔子地位低下。我认为不确。孔子曾任鲁国大司寇,摄相事,地位不低。此“贱”,实指氏贱。如此,老子的氏比孔子还要低贱。具体为何,我们后文再讲。
在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中,立氏的过程是有序进行的,具体到一个大宗要分立几次氏,现在还不好说。从目前掌握的信息分析,至少要立三次。从历史记载来看,多呈现的是一级氏和二级氏,三级氏及其之后的相对低贱,于史不书。而这正是今天很多家族找不到姓氏出处的主因。
宋国由于继承法的问题,君位之争尤为激烈,家族矛盾突出,极易造成立氏的断裂。在《春秋左传》中,我们更多地看到宋国公子、公孙以及大宗氏的“出奔”。战国辞赋家宋玉,其身份最小在公孙之上,否则其很难成为楚顷襄王座上宾,更遑论任楚大夫。宋玉“出奔”到楚,居处在城阳城(今河南信阳长台关)一带,以“宋”立氏,后人失去优渥的环境,不会再分立新氏。其实在宋玉之前,楚国已有大量宋氏人员,《包山楚简》中发现14个,分居于蔡、鄢、夷阳、定阳、喜沱等地,有的在楚为官,他们都是宋国公子、公孙“出奔”的结果。
张彦修先生根据《春秋》、《左传》和《国语》,研究得出:“(春秋)宋国出奔总计47人次和一次武、穆之族集体出奔,主要出奔到楚、郑、陈、鲁、晋等国。”这些流亡的贵族已没有了再立新氏的土壤和必要,他们也不可能愿意以低贱的身份立身处世于他国。
三、古人“更氏、更名、更字”之谜
在大宗与小宗的问题上,还有一种情况值得注意。我们知道君位继承无论是父死子继,还是兄终弟及,都不涉及到更氏的问题。然而在宗族内部,若小宗氏之人担任了上一级大宗氏的族长,则需要更改氏。这就是我们前面讲的“桓魋”又名“向魋”的问题。然而据我研究,在这一问题上不仅仅是更氏的问题,而且还要更名和更字。
《左传》:“(襄公十五年)春,蒍子冯为大司马”。又“(襄公二十一年)夏,楚子庚卒,楚子使薳(音wei)子冯为令尹。”“(襄公二十五年)楚薳子冯卒。”蔿子冯与薳子冯为同一人。
蔿子冯是楚康王时的大司马、令尹,自称“楚叔之孙”(按:楚叔即薳章)。蔿子冯是淅川下寺春秋楚墓群M2墓主,出土铭文作“倗”。有学者认为“倗”与“冯”系假借,然而并非如此。《左传》中的蒍子冯,即M2墓主薳子倗。薳氏是大宗,蔿氏是小宗。蔿子冯先任大司马,后转任令尹,以其威望,被拥立为薳氏大宗族长,更氏为薳,更名为倗。
薳章是楚武王之弟。淅川和尚岭一带是薳氏宗族墓地,和尚岭楚墓、下寺楚墓和徐家岭楚墓分别是薳氏、蔿氏和化阝(音wei)氏的家族墓地。蔿子冯虽然担任了薳氏大宗族长,但他仍然葬在了自己家族蔿氏族群的墓地里面,这对研究楚人的葬俗非常重要。
更氏更名之事,在楚君中多有存在。《左传》昭公十二年,“丙辰,弃疾即位,名曰熊居。”熊居,即楚景平王。《正义》云:“楚公子弃疾弑君取国,改名为居,经书楚子居卒,是从其自称也。”因为“弃疾”是幼名,为长辈所起,而“居”系即位后的更名,所以《正义》云“从其自称”。楚灵王本名围,即位后更名虔。《正义》:“楚公子围弑君取国,改名曰虔,经即书虔。”楚悼王本名疑,即位后更名恷(出土文物《楚王酓恷铜盘》)。他们三人都不是以太子身份即位为王。
这种更氏更名的状况,最早还可推及到楚先。在楚人的祀统上,祭祀“三楚先”,除了老童、祝融之外,第三位称谓较为混乱。
新蔡葛陵楚墓卜筮简:
甲三:35[老]童、祝融、穴熊芳屯(豘)一〼
甲三:188、197〼…举祷楚先:老童、祝融、□(鬻)酓各两牂…〼
乙一:22〼又(有)敚祟简于司命、老童、祝融、穴酓…〼
包山楚墓卜筮祭祷简:
第六组:217〼…举祷楚先老童、祝融、□(鬻)酓各一牂,……〼
从新蔡葛陵楚墓竹简来看,有“穴熊”“穴酓”与“鬻酓”,且是并列使用的。包山楚简作“鬻酓”。此种现象很令人费解。直到近年《安徽大学藏战国竹简(以下简称“安大简”)》的出现,这一问题才得到了解决。
《安大简》载:“融乃使人下请季连,求之弗得。见人在穴中,问之不言,以火爨其穴,乃惧,告曰:酓。”使人告融,“融曰:是穴之熊也。乃遂名之曰穴酓,是为荆王”。季连,即穴之熊,亦称穴酓。证明穴熊、穴酓、鬻酓,实为一人。
“三楚先”之一的鬻酓(字季连),本名穴熊(一曰:穴之熊),以熊为氏,在成为嬭(芈)姓部族首领嚣(敖)之后,更氏曰酓,更名曰鬻,称鬻酓。《史记》作鬻熊。这也是为什么楚人被称熊人的原因。
在先秦文献中,楚君被称作“芈姓熊氏”,而出土文献均作“嬭姓酓氏”。“芈”与“嬭”音同,可视作“嬭”字的改写。那么“熊”与“酓”是什么情况呢?世人做了种种猜想,但谁也说不清楚。原来他们是两个同姓氏族,熊氏为嬭姓小宗,酓氏为嬭姓大宗。
战国时期,楚辞作者屈原,为芈姓屈氏。《离骚》:“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可证其名正则,字灵均。初任楚怀王左徒(按:左徒即佐徒,太子继位前的随侍人员),后擢楚大夫。在成为屈氏某宗族长之后,更名曰平,更字曰原。按古代称谓习惯,应称屈平。《史记》称屈原,乃贾谊、太史公所为。
1971年11月,河南省博物馆在新郑“郑韩故城”,发掘出土了一批窖藏韩国铜兵器,其中两件铜戈铭文分别为:
“四年,郑令韩熙、司寇长朱、武库工师弗□、冶尹□造”;
“五年,郑令韩熙、司寇张朱、右库工师春高、冶尹□造。”
据黄茂琳先生考证,“由郑令韩熙所督造的三年戈与六年戈,肯定是韩桓惠王三年与六年所造。”
郝本性先生认为,“郑令与司寇是兵器的督造者和监管者。工师应是兵器的监工者。冶尹或称冶,应是当时铸造兵器的直接掌管者,掌握兵器合金比例,即《考工记》所谓‘冶氏执上剂’。”
黄茂琳先生认为:“长朱,即张朱。”同一时期,同一司寇,其名一作“长朱”,一作“张朱”,肯定为一人,但学界对这一现象并没有作出解释。在同批出土的文物中,韩桓惠王元年至三年的司寇为芋庆,六年的司寇是向□,七年至八年的司寇是史狄,故长朱任韩国司寇的时间为两年。
“长朱”一名还现于早先出土的一枚青铜矛。矛铭为:
“五年,郑令韩□、司寇长朱、左库工师阳□、冶尹□造。”
同为韩桓惠王五年的兵器,戈作“张朱”,矛作“长朱”,足证为一人。之所以一人二名,实际“长氏”为大宗,“张氏”为小宗。“朱”为幼名,在成为韩国司寇(长氏大宗族长)之后,由“张氏”更为“长氏”,名未更改(按:其字不详)。疑此支系太史辛甲之后,为妘(?出土金文未解,笔者认为是妘)姓张氏。联系宋国桓魋,又名向魋,可见在春秋末期之后,一直到战国时期,欲执掌氏族权力,小宗递升为大宗,更氏是必须的,但更名的情况被弱化了。
宋国的国君也有更名的状况。宋元公(?~公元前517年),《春秋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作“宋公佐”,出土文物(首都博物馆藏宋公差戈)作“宋公差”。“佐”系元公为公子时名,“差”为元公任君主(或立为太子)后更名。宋景公(?~公元前453年),宋元公之子,本名“头曼”(《史记·宋世家》),立为太子后更名“栾”(《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年表》作“兜栾”。有青铜器宋公栾簠,铭文:“有殷天乙唐孙宋公栾作其妹勾吴夫人季子媵簠。”另寿县出土有宋公栾戈。
以上仅举数例。先秦时期,古人更氏、更名、更字的记载,不胜枚举。大到王侯将相,小到家族族长,都大量存在。
古人因身份地位转换,或更氏、或更名、或更字的机制发轫于何时?今无从知悉。季连系商末之人,可证此种状况并非源于周代,当是殷礼的一部分。从现有的资料分析,这一制度应广泛适用于先秦时期各诸侯国。至于更名的原因,目前尚未明晰。按照传统继承法,父死子继,太子是合法继承人。而一般太子多为嫡长子,称伯。如果其他人即位,以仲、叔、季身份,显然有悖于礼制,所以需要更字,随之亦需更名,如此才能“名正言顺”。
《礼记·檀弓》“姑生三月而加名,古云幼名。(孔颖达注)”《礼记·曲礼上》:“男子二十冠而字”。三月加名,为幼名。二十冠字,为本字。至于后来所更的名与字,具体怎么称谓,史书没有记载。为了下文叙述的需要,参照《论语·子路问政》:“必也正名乎”,我把所更的“名”称作“正名”。
正名者,名其政也,使名实相符。更字是因为身份的变化,比如为王、为君、为宗长,而王、君、宗长均为号,因此所更的字可视作“号字”,供外人称谓。《正义》引神仙传云作“外字”,下文仍以“外字”称之。
正名与外字,一如幼名与本字,同样互为表里、义相比附。以屈原为例,“正则”是屈原的幼名,“灵均”则是屈原的本字(按:汤炳正先生认为“则”“灵”分别是名与字的附加词。)更名后,“平”是屈原的“正名”,“原”则是“外字”。正与均、平与原,皆可构成比附关系。
四、李耳、老聃,本一人
李耳不称李子,而称老子,是因为李耳就是老聃。“老”与“李”都是氏,二者是大宗与小宗的关系。老是大宗氏,李是小宗氏,此可反证李耳担任了老氏大宗的族长。老子本名(幼名)耳,起初担任李氏小宗族长,在担任了老氏大宗族长之后,才更李氏为老氏,更名曰聃。至于“老”和“李”所表之“义”,则要看其上承先人所取名字的本义。
到西汉时,李耳的身份信息已很模糊,但老聃与李耳系一人,这是毫无争议的。太史公言李耳“字聃”。按先秦时期的称谓习惯,氏与名关联,一般不与字并称。同为西汉人的刘向则言:“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东汉·边韶《老子铭》亦言:“老子姓李,字伯阳。”“耳”与“伯阳”,互为表里,较为可信。
东汉人王阜在《老子圣母碑》云:“老子名耳,字伯阳,号曰聃。”他把“聃”视作老子的“号”。此可证“聃”是后称。《广韵》:号,名号也。《说文解字》:号,呼也。《仪礼·士冠礼》:“冠而字之,敬其名也。君父之前称名,他人则称字也。”男子成年之后,需要冠字。因从幼名而来,也称“本字”。在成为宗长之后,所更的名(正名),也是可以被外人称谓的。号是个广义词,如王是号、谥是号、字是号,“正名”也是号,故老聃之“聃”也可以视作“号”。大概太史公所言“字聃”,是指“号字聃”,实为名。
《太上老君金书内序》:“吾今姓李,名耳,字伯阳,外字老聃。”《正义》:朱韬玉札及神仙传云:“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一名重耳,外字聃。”《史记三家注》索隐按:“许慎云‘聃,耳曼也’。故名耳,字聃。有本字伯阳,非正也。然老子号伯阳父,此传不称也。正义聃,耳漫无轮也。神仙传云:‘外字曰聃。’按:字,号也。疑老子耳漫无轮,故世号曰聃。”
《说文解字》:“聃,耳大垂也。”说明老子的耳朵长得很有特点,双耳垂肩,并非耳漫无轮。幼名曰耳。耳朵突出在两颊之外,从阴阳的角度讲属阳,本字“伯阳”正合其名。所谓伯阳父,伯是行,阳父是字。非正,大概是讲不是更名后所更字,所以才“此传不称也”(按:传,指太史公《老子列传》))。由此看来,老子可能没有更字,因为“正名”也是可以被外人称呼的,所以才有“号曰聃”“字聃”“外字老聃”之说。
鹿邑太清宫
老子姓氏之谜简述老子,幼名耳、子姓、李氏、字伯阳,宋国华邑濑乡曲仁里人。李氏源于老氏,为小宗。
老氏,戴族华氏之后。宋戴公生好父说,说生华父督,督生世子家。家,以地(邑)为氏,立华氏。华家生华御事及华男(字季老),华男生华郑及老佐。佐,以亲父字为氏,立老氏。老佐生老彭及仲傀。傀,以亲父字为氏,立李氏,生李耳。
耳祖父老佐,戴公五世孙,子姓老氏始祖;公元前576年任宋大司马,公元前573年卒于彭城。耳伯父老彭,以教职为业,生老阳及老莱。孔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耳父仲傀,子姓李氏始祖,从兄为教职。孔子云:“昔商老彭及仲傀,政之教大夫,官之教士,技之教庶人。”以身份定教,即“分类施教”。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皆受益于老彭、仲傀兄弟二人。老子“博古知今,通礼乐之原,明道德之归”,盖缘于家学。
公元前530年(周景王十五年,鲁昭公十二年,宋元公二年),甘简公卒。老阳子因涉足甘党之争,被刘献公所杀。老阳生前为老氏族长。之后,李耳继任老氏族长,遂更李氏为老氏,更名为聃,时称老聃。更字情况不明,本字伯阳。是年,李耳54岁左右。
按:本篇系《老子其人与宋国历史若干问题考辨》(著作权登记号:鲁作登字2022—A—00769184)第三章第三节,第五章第一节、第四节,有缩减。
作者简介:
景广海,男,1965年5月出生,笔名溪河子,山东省邹平市人。先秦姓氏名学爱好者,著有《景氏源起与楚史若干问题考辨》中国书籍出版社 2019。《老子其人与宋国历史若干问题考辨》著作权登记号:鲁作登字2022—A—00769184
景广海著,著作权登记号:鲁作登字2022—A—00769184
本书主要看点:
1. 首次揭示周代“氏以分贵贱”的真正含义。在“分族命氏”基础上,提出“分级立氏”的概念、原则及模型。这一模型对其他诸侯国具有普适性。
2. 首次利用姓氏名学原理,破解老子姓名之谜、身世之谜、家族世系之谜、籍贯之谜、生卒年之谜、行迹之谜。
3. 首次揭示“李氏起源”之谜。利用古文字学,对“李”字进行释读,证实李氏多源。破解了学界对《史记·老子列传》中“老子之子”的疑惑,司马迁错将宋国的子姓李氏和魏(晋)国的姬姓李氏进行了“桥接”。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