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士与一等功(烈士死而复生被取消一等功)

从1979年2月17日开始的对越自卫反击战,到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两山轮战”,上百万中国热血军人拼杀在中越边境,用鲜血和生命捍卫着国家领土完整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其中,数以万计的解放军战士倒在了南疆战场,三十多年过去了,还有多少人记得他们?

在我国南疆1300公里的边境线上,有24座烈士陵园,安葬着对越作战上万英烈的忠骨。其中,始建于1979年3月的凭祥南山烈士陵园,安葬着653名烈士,其中5人被中央军委授予“战斗英雄”荣誉称号,永垂青史。

烈士与一等功(烈士死而复生被取消一等功)(1)

广西凭祥南山烈士陵园,何源(元)海“烈士”的墓碑

2016年的一天,一位已近花甲之年的老人出现在凭祥南山烈士陵园,他蹒跚着脚步,来到陵园11排20号墓碑前,在墓碑前摆上一瓶白酒,看着墓碑上的题字不禁潸然泪下。

37年过去了,他历经艰难,终于来到烈士陵园,一方面见一见那些牺牲的战友,另一方面,也是在为自己“祭奠”。他身前的这座墓碑,正是自己的墓碑,墓碑上“何源(元)海烈士”,正是他的名字。

在这座墓碑的介绍中,说明何元海已经在1979年3月2日的对越作战中牺牲,终年22岁,一个活着的人,他的名字为何会出现在烈士陵园的墓碑之上?

何元海当然知道原因。其实,他不仅在烈士陵园有块墓碑,在家乡湖北鄂州沙窝镇,黄山小学附近,那里也矗立着一座属于他的墓碑,只是在三十多年前,墓碑上的字被人可以磨掉了。一起被“磨”掉的,还有部队向何元海发放的一等功臣称号。

一等功臣、对越作战的“烈士”,为何会出现在烈士陵园?他当年究竟经历了什么?

烈士与一等功(烈士死而复生被取消一等功)(2)

何元海

身世凄惨,参军报国

何元海出生于1958年,湖北鄂州沙窝镇黄山村人。 那个年代出生的人,几乎全部都经历过苦难,但何元海的身世比大多数人还要不幸。

何元海一家四口人,除了父母亲还有一个哥哥。他的母亲先天残疾,是个哑巴,哥哥智力有缺陷,整天痴痴傻傻的。由于家里只有父亲一个劳动力,一家人的生活十分艰难,饿肚子是常有的事。

然而屋漏偏逢连夜雨,麻绳专挑细处断,在何元海只有几岁时,父亲就积劳成疾,离开了人世。从那天起,何元海的哑巴母亲挑起了家庭重担,白天和乡亲们一起下地干活,晚上缝缝补补贴补家用,最困难的时候,只好沿街乞讨,把讨回来的食物交给两个孩子充饥。

烈士与一等功(烈士死而复生被取消一等功)(3)

解放军战士战前合影

那是一段极其艰难的岁月,何元海看着整日奔波的母亲,心里暗下决心,以后一定要靠自己的努力,改变一家人的命运,让母亲不再受累。而在当时,对于出生贫寒,没机会上学的孩子来说,参军是唯一一条出路。只要能当兵,他就有可能改善家里的状况,如果能上战场,立下大功,甚至可以光宗耀祖!

于是,待何元海成年后,他报名参军,希望能加入部队。但尽管他长得人高马大,前两次报名还是被刷了下来。终于到1978年,21岁的他第三次报名,才如愿以偿加入部队,进入54军161师481团3营7连7班服役。连长看他身形魁梧,于是安排他当了一名机枪手。

何元海知道这是唯一可以改变自己和家人命运的机会,因此他在部队训练得十分努力,当别的战士休息时,他总是偷偷加练,并荣获一次三等功。

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何元海终于等来了在战场上一展身手的机会。

烈士与一等功(烈士死而复生被取消一等功)(4)

对越作战

对越作战,被误认为“牺牲”

自上世纪七十年代起,羽翼渐丰的越南开始屡屡在中越边境挑起事端,越境杀害我边境百姓,袭击我边防哨所,同时入侵柬埔寨,企图独霸东南亚。在苏联军队在北境陈兵百万的不利局面下,邓小平和中央军委决定,对越南实施一次“惩戒性”作战,给越南一个教训,对越自卫反击战由此打响。

在中央军委的指示下,何元海所在的54军161师奔赴南疆,进入一级战备状态。此时的何元海参军不过一年,还是个新兵,在部队开拔前,他也曾犹豫过,自己承担着家庭的重任,一旦牺牲了,患有残疾的母亲和哥哥怎么办?

但在出发当天,何元海想通了:家里虽然情况特殊,但母亲和哥哥也能互相照顾,自己虽然是出生农村的穷小子,但在国家危难之际岂能置身事外,他不上战场,难道让手无寸铁的百姓任由敌人欺压?而且,如果他在前线立下大功,就可以回来光宗耀祖,即使牺牲了,也是为国捐躯,,没有什么放不下的。

但当时的何元海根本不会想到,他会遇到第三种可能。

烈士与一等功(烈士死而复生被取消一等功)(5)

对越作战

1979年2月17日,对越反击战打响,解放军兵分两路,从广西、云南两个方向向越南展开进攻,并很快取得巨大战果,大军直逼越南首都河内。

何元海所在的连于2月26日抵达边境,展开连续穿插作战,直插越南腹地。一开始,7连的攻击任务进行得十分顺利,消灭了不少残敌。然而到3月2日,当部队逼近凉山上,突然遭到大股敌人的伏击。

何元海跟着班长向永文,冲在了部队的最前列。然而就在这时,向永文被敌人的一颗子弹击中,当场倒地,壮烈牺牲。眼看平时对自己颇为照顾的班长牺牲在自己面前,何元海端起机枪就朝着敌人一通扫射,叫喊着:“你打死我的班长,我就打死你们!”

愤怒的子弹从枪管里凶猛地喷出,三个敌人应声倒地。正当他准备调整角度,继续进攻时,一枚手榴弹在他身边爆炸,何元海躲闪不及,被爆炸掀起的气浪掀翻在地,当场昏迷了过去,此后发生了什么一概不知。

何元海倒下后,7连拼死反击,终于击溃了敌人。战士们打扫战场时,一摸何元海的脖颈,发现他没有生机,于是战士们含泪将他的“遗体”和牺牲的战友们放在一起,准备在战役结束后再返回战场,掩埋战友的遗体。

烈士与一等功(烈士死而复生被取消一等功)(6)

烈士墓碑

死而复生,交换俘虏返乡

然而当7连的战士在战役结束后返回时,发现何元海的“遗体”不见了,无奈之下,他们只好通知部队,何元海已经牺牲。部队为了表彰何元海在战斗中的英勇表现,专门请示中央军委,为何元海追授一等功勋章,并追认他为“烈士”,在凭祥南山烈士陵园建起墓碑。

何元海“牺牲”的消息传回黄山村,他的哑巴母亲失声痛哭,当场晕倒。小山村出了这么一个烈士,大家在悲痛之余,更觉得骄傲、自豪,村委会的广播不间断地播放着何元海的英雄事迹。为了怀念何元海,村里在后山一处偏僻的地方,为他建起一座高两米的石碑,上书“革命烈士永垂不朽”,还将这里设立为爱国教育基地,组织黄山小学的学生到石碑前凭吊。

然而在两年之后,何元海却死而复生,奇迹般回到了家乡,甚至一度引起乡亲们的“不满”,抹去了石碑上的字迹,这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

烈士与一等功(烈士死而复生被取消一等功)(7)

俘虏

原来,在3月2日那场战斗结束后,何元海并没有死。第二天凌晨时分,何元海从昏迷中醒来,想挪动一下身躯,却发现因为剧痛动弹不得。就在此时,一阵叫喊声和几声狗吠声传来,何元海当即明白过来:这不是中国话,是越语。

何元海急忙闭上眼睛,试图逃过越军的搜捕。但一群越军围了过来,其中一人摸了摸他的脖颈,发现还有脉搏,于是把他抬上了担架。躺在担架上的何元海意识到:自己当了越军的俘虏

在此之前,何元海想过很多种可能,他想过不上前线,想过立功受奖,想过马革裹尸,但偏偏没有想到被敌人俘虏。作为一名中国军人,当俘虏是最不能接受的事情。22岁的何元海,躺在担架上经历了人生最绝望的瞬间,他想和敌人同归于尽,但根本没有这个可能。

很快,何元海被送到越军医院接受治疗。住院期间,他准备挣脱输液管进行自杀,但越军发现他的举动后,立刻用铁丝把他的双手绑了起来。能俘虏一名中国军人,这在越南是最引以为豪的事情,于是,当地越南百姓纷纷赶到医院,趁没人的时候打他几巴掌泄愤。

烈士与一等功(烈士死而复生被取消一等功)(8)

越南监狱旧址

几个月后,饱受屈辱的何元海被转到监狱,进行关押。那段时间,他无数次想到过死,他用头撞墙,撞到头破血流也不停下,直到装得昏迷过去。越军发觉这一情况后,再度将他救醒。

在度过一段生不如死的日子后,何元海被转移到了战俘营,在那里,他被人告知,对越反击战已经结束,中越两国正在协商交换战俘。得知这一消息,何元海激动不已,他又重燃起求生的希望,他想回到祖国的怀抱,见一见并肩作战的战友,还有那需要照顾的哑巴老娘和痴痴傻傻的哥哥。

1981年3月,何元海作为最后一批战俘之一,被遣返回国。当他踏进友谊关的那一刻,他泪如泉涌,大喊一声:“祖国,我回来了!”

不过很快,何元海就被送到看守所接受为期一个月的审查,审查结束后,他才被认为没有问题,回到了自己的家乡,然而当他回到家乡时,才发现一切都变了。

烈士与一等功(烈士死而复生被取消一等功)(9)

何元海

被收回一等功,36年坚持扫墓

何元海没有牺牲在战场上,而是当了俘虏,部队考虑到这种情况,于是取消了他的一等功荣誉和烈士称号,评定其为三等乙级残废,让他复员回乡。对此何元海没有什么意见,但为了证明自己参加过战斗流过血,他没有上交那枚一等功奖章,而是悉心保管起来。

回到黄山村后,母亲看到他久久说不出话来,抱着他泪流不止。儿子能活着回来,已经给了他最大的安慰。但村民们对何元海就没有那么好的脾气了,他们当面辱骂他为“狗熊”。何元海是“烈士”时是英雄,当了俘虏就成了“狗熊”,多么可悲啊。从那时起,家乡为他建起的纪念碑无人再去祭奠,周围杂草丛生,连石碑上的字也被刮掉了。

迫于生计,何元海在当地林场找了一份工作,后来又换了一份守鱼塘的活。不管到哪,他都要忍受别人一样的眼光,当有老兵问起他“你是不是何元海”时,他总是会回避,有时候淡淡说一句:“你认错人了。”

烈士与一等功(烈士死而复生被取消一等功)(10)

何元海和陈晓成在无字碑前

后来,何元海失去了工作,靠每月领取的300元伤残军人抚恤金度日。每当觉得苦闷之时,他就会来到那座无名碑前,向石碑倾诉,默默坚持了36年。

直到2013年,何元海的命运才迎来了转机。当时的7连连长陈晓成,得知何元海还活着,每当想起当年那场战斗,想到如果自己在检查“遗体”时再细心一点,何元海就不会被俘,也就不会背上骂名。为了打开这个心结,在过去三十多年时间里,他通过战友、媒体打听何元海的下落,终于在2013年,他终于找到了生活陷入困顿的老战友何元海。此后,陈晓成一直在为他奔走呼吁,解决他的实际困难。何元海的脸上,渐渐有了笑容。

后来,何元海经常参加7连老战友的聚会,大家相拥落泪,说道:“7连虽然存在的时间短,但宛如一颗流星,从天空划过,燃尽了全身。”

2016年,何元海来到凭祥南山烈士陵园,在自己的墓碑前敬礼默哀良久,他的前半生经历过光辉和荣耀,也遭受过委屈和屈辱,但他从不后悔。正如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所说:“我活着当之无愧,对得起祖国和部队,也对得住自己的良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