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说如何做好校园文化建设(四川校园文化建设孔道立人)

《论语》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校长说如何做好校园文化建设?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校长说如何做好校园文化建设(四川校园文化建设孔道立人)

校长说如何做好校园文化建设

《论语》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礼记·中庸》曰:“君子之道,辟(譬)如行远必自迩,辟(譬)如登高必自卑。”

孔迩街小学位于四川省南充市顺庆区孔迩街(以前南充文庙所在),靠近供奉圣人的孔庙,在这片氤氲着古雅文化气息的沃土,孔子之“仁、礼”思想为学校沉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由此,衍生出“孔道立人,行远自迩”的办学理念,

特色教育理念之“仁礼教育”

形成“崇仁习礼”的校训。

“仁”作为中国儒家学派道德规范的最高准则,

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

基本涵义是指对他人的尊重和友爱,

这里引喻孔迩街小学师生追求真理、崇尚善美、强调博学、尊重实践的文化精神。

礼,是人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意识。

道德是抽象的,但不是虚无的,它可以通过“礼”来体现。

因此,每一位师生都可以通过践行一个个礼节来培养“孝亲睦邻、敬业乐群、尊师敬长、礼贤下士、温良谦恭、平和中正”的君子风范。

办学理念:孔道立人 行远自迩

首先,以孔子之道扶持、造就人,引导学生用“仁、礼”思想修身、立品,培养健全品格,塑造一个个灵心慧性、德茂才丰的少年君子;引导教师以“仁、礼”思想为标准修身养性,提升道德境界,成为知书识礼,德业双馨的学行良师。

其次,敦促孩子们要做到“行远自迩”,《礼记·中庸》有“君子之道,辟(譬)如行远必自迩,辟(譬)如登高必自卑。”意即走远路必须要从最近的一步走起,做事情都得由浅入深,一步步前进。

“仁礼教育”旨在 通过“仁、礼”文化陶冶学生的情操、规范学生的行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使学生存仁于心,习礼于形。

校训:崇仁习礼

将“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大道之行立于德,育人之道重于仁。

“仁”即人(古汉语两字通假),以“仁”树人,突出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地位,强调培养学生学习中的自主精神。

“仁”从人从二,有二人相互之要素,因而形成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教学思想。再次,“仁”是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观念,师生应以“仁”立德,探究做人之本,成为善美之人。

子曰:“不学礼,无以立”。

“礼”的内在精神是“情”、是“爱”、是“敬”,是人格的“尊严”。“习礼”就是要懂得礼仪知识,遵守公共道德,语言文明规范,行为大方得体,交往讲究礼让,表现出较高的人文素养,成为思想先进、品德优秀、形象完美、举止端正、行为高尚、品位高雅的社会公民。

岁月悠悠,文韵流长。

孔迩街小学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标记,

犹如木之本,水之源,

尽在学校个性特色发展历程中延续与传承。

让师生时时刻刻都沐浴在文化的馨香中,

彰显着高尚的人文精神、信念、气质、品位和情怀……

重庆常春藤文化合作学校

更多校园文化案例,“校园文化策划研究”公众号,提前收阅!

重庆常春藤文化合作学校涉及大学、中学、中职、小学、幼儿园,服务于全国,重庆、四川、贵州、广西、云南、湖南、湖北、广州、江西、新疆……

编辑:藤晓

以上为重庆常春藤文化原创案例,严禁转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