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怎么读懂(传习录摘录与感悟)

第一卷 答顾东桥书

知行应该并举,不宜分出谁先谁后

(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

存养心性,是因为还不能充分发挥心性,所以,必须加上个存养的功夫。心性存养的时间久了,其后就是不再需要刻意存养,

(修心要像躲避危险一样躲避诱惑和刺激)

生死夭寿都是天命,个人能做的是一心向善,修养自己的身性等待天命的降临,这是因为普通人还不知道有天命的存在。

(人只有意识到自己是会死的,才会真正思考自我。人活到一定的年纪,就会意识到命运的存在,命运是一种由潜意识和以往行为结果构成的地心引力般的巨大趋势)

传习录怎么读懂(传习录摘录与感悟)(1)

重视外在知识而忽略内在修养,虽知识广博却不得要领

(人活着就渐渐明白,喜怒哀乐其实本质上都取决于心境而非环境,所以修心是幸福的第一要务)

传习录怎么读懂(传习录摘录与感悟)(2)

人心的本体,原本是明白清澈的,然而由于气的拘束和物欲的蒙蔽,故不昏暗很少的;如果不借助学、问、思、辨来明白万物之理,那么善恶的原因、真假的异同,就不能知晓,就会任情恣意。

学、问、思、辨、笃行的功夫,虽然天资比较困顿的人得比别人多付出百倍的努力,充分发挥天性而知道天命,但说穿了终归不过是寻求本心的良知而已

(王阳明的圣贤之道是恢复本心的状态,类似于西方文化里innocent的概念。这里的前提和出发点是儒家的性善论,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和法家的性恶论有根本的分歧)

传习录怎么读懂(传习录摘录与感悟)(3)

今日之学者动辄说要穷尽天下的事理,而不知道反过来向我们的本心寻求,那么凡是善恶的原因、真假的异同,舍弃我们心中的良知,又从哪儿能体察出来呢?

(真理的探究就在于此心当中,不假外求。现代人物质和信息爆炸般的发展,都忙着向外追寻,反而让人忽略了向内探寻,抑郁、焦虑、压力层出不穷。幸哉?哀哉?)

传习录怎么读懂(传习录摘录与感悟)(4)

先生教学生致知、明德,却不让他们即物穷理,假如让昏暗之人深居端坐,不听教诲和告诫,难道就能令得这人达于致知进而明德的境地吗?纵然他们静而有悟,对于本性稍有了解,那也是佛家的禅定与智慧一类没实用价值的见解,难道真能通晓古今、通达事变,对治理国家有实际作用吗?

(所以知和行要合一,不然就容易陷入臆断与空虚)

那些谈空虚静寂的人,正是不能够随时随地随事随物精察自心天理,从而发现其心中原本的良知,所以才会抛弃伦理,成了追求寂灭虚无的人。

(王阳明非常反感佛教让人抛家舍业,抛弃现实责任,寻求个人解脱的做法)

以华彩的句式求取文章的靓丽。像这样的人纷纷扰扰,群起纷争,世上不知有多少家,旁门左道,万千门派,让人们无所适从。当时的学者,就像杂耍艺人,戏谑跳踉,骋奇斗巧,献媚取悦的人从四面八方竞相涌出,令人瞻前顾后,应接不暇,以至于耳聋眼花,精神恍惚,入夜遨游沉溺其中,就像丧心病狂的人,却不知道自家学术到底皈依何处。当时的君王也都昏聩颠倒于这类学问中,终生沉湎于空洞的虚文,而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有时,虽有人觉得这些学问的荒谬怪诞、零乱呆滞而卓然奋起,欲有所作为,也不过是些国家富强、争名夺利的霸术罢了。

(道德经说: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在我们这个流量就是金钱的时代,尤其有指导意义)

传习录怎么读懂(传习录摘录与感悟)(5)

第二卷 答周道通书

凡是做学问,一辈子也就为这一件事。从小到大,自朝至暮,无论有事没事,只要做这一件事就行了,这就是孟子所说的“必有事焉”。

第三卷 答陆原静书

心的本体原本就没有动、静之分。天理是静止不动的,如果动了就是私欲。遵循天理就算是酬酢万变,心也是不动的;顺从私欲即使心中只有一丝杂念也非静。“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如果果真是静止之后才产生阴的,运动之后才产生阳的,那么阴、阳、动、静就被分割成截然不同的事物了。阴阳是一种气,这种气的伸缩产生阴阳;动静是一个理,这一理的隐显就是动静。

(很有马克思主义的运动观啊,不应该把矛盾割裂来看,而是看作一个整体不同的阶段或者状态)

“欲求宁静”“欲念无生”,这正是自私自利、刻意追求的弊病,所以才会私念生得更厉害心里更加不宁静。

(不是要人枯死无欲,而是要修养自己的内心,达到随心所欲不逾矩的状态)

“明则诚矣”,并不是像后世儒生所解释的那般浅薄。

(所谓心诚,就是把道理都搞明白,而不是整天讲究形式上的恭敬,比谁拜佛拜得勤。对佛法道理一无所知,那叫愚昧,不叫心诚)

寻常人只要一偿所愿都能乐呀,何必非得作圣贤呢?如果另外还有什么真乐,那么圣贤遇到大忧、大怒、大惊、大惧之事,这些乐还存在吗?况且君子心中常存戒惧,此为终生的忧患意识,怎么能乐呢?

虽然圣贤别有真乐,但也是常人所共有的,只是平常人自己不知道,反而自寻很多忧愁苦恼,在迷茫中丢弃了真乐。虽然在忧苦迷茫中丢弃,但真正的快乐依旧存在,只要一念开明,回过头来求得自身的虔诚,那么就能感到这种快乐。

(人追求快乐没有错,只要不妨碍别人。但也有人追求跨越人生和认知的“复杂性“,就像攀登高峰,然后对人生觉悟的快乐)

传习录怎么读懂(传习录摘录与感悟)(6)

有关病疟的比喻,既然你认为精辟,那么此节所问就迎刃而解了。得了病疟的人,即使没有发病,然而只要病根存在,怎么能因为没有发病,就忘记服药调理的功夫呢?如果一定要等到病疟复发后再服药调理,那么已经晚了。

(把私欲对心的遮蔽比作疟疾是很巧妙的比喻,人只有把病治好了才能感受人生的快乐,而不是欲望的快乐)

第四卷 答欧阳崇一

人的德性良知不倚仗见闻。

良知不从见闻来,而见闻却是良知的运用,所以,良知不能由踌躇于见闻而来,但又离不开见闻。孔子说:“吾有知乎哉?无知也。”良知之外,没有别的知了。

(有力地反驳知识决定论,有的人满腹诗书却一肚子私欲坏水,有的人没读过多少书却做人堂堂正正,人和人最本质的差别是良知,而不是知识)

学者的功夫虽千思万虑,也只是要恢复他的本体,并不是靠私意去安排思考一个什么出来。若去安排思考,也就是自私弄智了。’

空守沉寂与安排思索都属于自私用智,这也是丧失良知。良知是天理昭然灵觉之所在,因此,良知就是天理,思是良知的运用。

君子酬酢万变,当做就做,当止就止,当生就生,当死就死,

所以,“君子素其位而行”“思不出其位”。凡是谋求自己力所不能及的事,勉强做智力不能完成的事,都不是致良知。

第五卷 答罗整庵少宰书

圣道必须身体力行才能明白领会,不是先弄明白了而后再去身体力行,圣道必须学习后才能明白,并非在讲求学问之外还有其他的认识圣道的途径。世上的研学者有两种:一种是讲究身心体认的,一种是讲究口说耳听的。用口耳的人,通过揣摩推断,力求扩大自己的影响;用身心的,力行自省,所言所行,的确是自己具备的东西。

必须强调做学问不靠到心外探求,只是要在心中反省体察,那么‘正心诚意’这四个字还有什么没有说尽的呢?又何必非得在学问的着手处用格物的功夫让人困惑呢?”

传习录怎么读懂(传习录摘录与感悟)(7)

韩愈说:“佛、老之害,甚于杨、墨。”韩愈的贤明远不如孟子,孟子没能做到救之于未坏之先,而韩愈却想恢复世道人性于败坏之后,他这是自不量力,后来我们果然看到他陷于政治的危险境地也没有人救他。

第六卷 答聂文蔚

每日里凭空去做个“勿忘”,奔奔忙忙,完全找不到着实能下手的地方,最终也只是做个死守空寂的功夫,学成了一个痴呆愚钝的人,刚碰到一点难题,就心烦意乱,不能妥善应付,及时作处理。

良知的真诚恳切用在侍奉父母上就是孝,用在尊敬兄长上就是悌,用在辅佐君王上就是忠,这里只有一个良知,一个真诚恳切。

良知的关键在于出发点和本心,本心正则良知生,事自然能做好

(与其在书本和文字上空想死磕,不如在实际中做点行动。纠结于文字的空中楼阁,不如让知道的道理身体力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