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开车犯困的5个小妙招(高速行车预防犯困10大技巧)

随着现在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越来越多,每一个开车的车主都免不了上高速,如何确保高速行驶中不犯困,以免造成危险事故,是每一个车主都应该重视的问题。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讲讲高速行驶预防犯困的十大技巧。

防止开车犯困的5个小妙招(高速行车预防犯困10大技巧)(1)

尽量避免中午行车或者后半夜行车

大家都有这个经验,一般在午饭后是最容易犯困的时候,不管是你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何况在高速公路上开车呢,所以大家选择高速公路行驶,尤其是长途高速行驶,尽量避免中午头行车。

防止开车犯困的5个小妙招(高速行车预防犯困10大技巧)(2)

根据人的生物钟,后半夜正是深度睡眠的时候,在高速上开车更是犯困的高发时期,所以不到万不得已,后半夜更不要再高速上开车

防止开车犯困的5个小妙招(高速行车预防犯困10大技巧)(3)

提前保证充足的睡眠

如果第二天有这种高速长途行驶的需求,要在头天做好充足的睡眠和休息,为第二天养精蓄锐,切不可熬夜。以免第二天更加犯困。

防止开车犯困的5个小妙招(高速行车预防犯困10大技巧)(4)

尤其是生活和睡眠比较有规律的人,更不要在头天晚上熬夜,这样会极大地带来第二天的开车犯困可能性,进而带来事故隐患。

防止开车犯困的5个小妙招(高速行车预防犯困10大技巧)(5)

适当听一些自己喜欢的歌曲或者评书

在高速上一个人开车的时候,可以适当听一些自己喜欢的歌曲,尤其是那种可以随着一起哼唱的歌曲,这样可以一定程度上调动人的积极性。

防止开车犯困的5个小妙招(高速行车预防犯困10大技巧)(6)

另外小编再给大家讲个妙招,就是在高速上听评书,因为评书有其延续性和连接性,会有情节引导你去关注,所以在评书这种帮助下就不容易犯困,会提高你的精神集中度。

防止开车犯困的5个小妙招(高速行车预防犯困10大技巧)(7)

常备口香糖

车里常备一些口香糖,尤其是刺激性气味比较强的薄荷味儿的口香糖,也有效帮助延缓这种犯困。

防止开车犯困的5个小妙招(高速行车预防犯困10大技巧)(8)

还有一点就是嚼口香糖可以让你的面部动起来,动起来就会帮助舒缓犯困的这种情绪

防止开车犯困的5个小妙招(高速行车预防犯困10大技巧)(9)

专门备一些刺激性强的物品或者说食料

小编还有一个妙招,那就是万不得已的时候,要备一些刺激性很强的物品或者食品,比如说很辣的辣椒,很辣的大葱或者大蒜等等

目的就是通过这种刺激,让你从犯困的情绪中解放出来,这样也能有效抵御犯困。

防止开车犯困的5个小妙招(高速行车预防犯困10大技巧)(10)

备一些风油精等有刺激和挥发性的物品

在车里备一些风油精或清凉油之类的这种刺激性物品,在犯困的时候抹在额头上或者手臂上等等,还是能有效的一定程度上的防困的。

当然,这里要注意不要备那些香水味的那种,这些反倒会更容易引起犯困。

防止开车犯困的5个小妙招(高速行车预防犯困10大技巧)(11)

备一包湿巾,尤其是带薄荷味儿的那种

在车上备一包湿巾,在犯困的时候擦一擦脸,一方面这种动作可以减少犯困,另一方面湿巾毕竟有一定的湿度,擦在脸上有一种凉爽的感觉,如果是被那种刺激性气味儿,比如说薄荷味儿的之类的,效果会更好。

防止开车犯困的5个小妙招(高速行车预防犯困10大技巧)(12)

进服务区就要休息,适当睡一会

小编的经验,一旦犯困的时候,发生以上的措施往往只能起到一些减缓的作用,但不能根本上避免,尤其是刺激一下以后过一段时间还会犯困,那这时候就必须进服务区休息一会儿。

防止开车犯困的5个小妙招(高速行车预防犯困10大技巧)(13)

不要强行坚持,一定要学会小眯一会儿

在以上措施都失效的情况下还是犯困,这时候就一定不要坚持了,否则危险即将发生。

防止开车犯困的5个小妙招(高速行车预防犯困10大技巧)(14)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经验,这种时候各种措施都失效,最好的办法就是找个合适的地方,迷糊一会儿,这种地方最好不要在高速公路上,最好有服务区或者下到高速以下找路边,停车迷糊一会儿很管用的。

防止开车犯困的5个小妙招(高速行车预防犯困10大技巧)(15)

最重要的是加强安全意识

以上减少高速犯困的手段和方法都是临时的,都不能从根本上避免犯困产生的交通事故,真正有效的还是提高安全意识,在犯困的时候不要上高速,或者一旦发生犯困的这种苗头时,及时下高速休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避免高速上因为犯困而造成安全隐患。

防止开车犯困的5个小妙招(高速行车预防犯困10大技巧)(16)

关于高速行车防困的10大技巧,今天就给大家讲这么多,你学到了吗?

敬请关注,带给你更多的汽车知识!

防止开车犯困的5个小妙招(高速行车预防犯困10大技巧)(1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